石泉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含卷面分2分),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卷面分(满分2分)得分说明:书写认真,连线规范,卷面整洁,得2分;书写较认真,连线较规范,卷面较整洁,得1分;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乱涂乱抹,得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关系图。对其中重合部分(用阴影表示)理解正确的是( )
A.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2.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完成于1957年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并通车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
3.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 )
A.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图空白处应填写(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全面拨乱反正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1992年南方谈话
C.形成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中共八大的召开
5.1984年3月,《福建日报》刊登了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认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这反映了( )
A.公私合营推动了企业的转型 B.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紧迫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出现 D.个体经济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6.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今年是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40周年。下列城市属于这一批次开放的是( )
①深圳 ②青岛 ③福州 ④西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新的重大理论成果。这集中体现为(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右面是某位同学的上课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
一、百年屈辱史 二、风雨回归路 三、盛世紫荆开
A.开国大典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C.香港回归 D.我国的飞天之旅
9.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到现在国产歼—20战斗机列装;人民海军在建国时,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到如今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完成首次海试。以上变化表明我国已( )
A.形成五大军种格局 B.实现军备完全自主
C.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D.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10.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实现了(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改革开放前,在该方针指导下产生的作品包括( )
A.话剧《茶馆》 B.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C.电影《大决战》 D.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12.“听一场走心的音乐会、上一堂有趣的付费知识课”“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这些都成为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这些理念出现的根源是我国( )
A.传统文化的深厚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交通技术的革新 D.信息技术的进步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2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62分)
13.(3分)书写题。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请你将上面的文字用楷体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B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材料二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对于新的责任制形式,中央明文规定禁止。……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材料一图A中文献颁布于__________年,同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2分)图B所示运动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_______(所有制)的转变;(2分)195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为克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__________年初开始实施。(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农村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认识。(2分)
15.(19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从1840年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获得的胜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题最终打了个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而这样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是任何说教、任何精神财富都不可比拟的。
——摘编自金一南《浴血荣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材料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平等一员。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摘编自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西藏和平解放后军民欢度新年
材料三
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图A 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 图B 汪辜会谈
(1)材料一中图示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该会议期间通过的哪一部文献起临时宪法作用?(1分)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中地区实现“和平解放”的具体时间及重大意义。(3分)依据文字材料,概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具体包括的内容。(4分)
(3)材料三图A中地区的回归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1分)图B事件前一年,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了“九二共识”。该“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依据文字材料,概括习近平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新思路。(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2分)
16.(22分)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英雄谱”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了解战斗英雄事迹】
材料一
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跨过”图中河流?(2分)列举一位这次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3分)
【感悟伟人外交智慧】
材料二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使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摘编自《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2)依据材料二中文字材料,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图中伟人在万隆会议期间提出了哪一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分)该方针的提出对中国有何影响?(2分)
【体会建设英模精神】
材料三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尚。雷锋就是典型代表。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图A 焦裕禄 图B 王进喜
(3)材料三两幅图中人物分别都有什么荣誉称号?(2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英雄模范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2分)
【铭记科学功勋贡献】
材料四
中国科学院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参加“两弹一星”的研制,是在很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可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我们靠的是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有高度爱国心的科学家,又靠他们带出一批年轻的科学家,他们靠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他们是“两弹一星”的真正功臣。
——摘编自张劲夫《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4)依据材料四中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成功的原因。(4分)并指出图中科学家的贡献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4分)
石泉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
1.C 2.A 3.C 4.A 5.B 6.D 7.D 8.C 9.D 10.B 11.A 12.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2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62分)
13.(3分)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4.(18分)
(1)1950;(2分)社会主义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2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分)1961。(2分)
(2)特点:农民自发创造;由逐步试点到全面推广;国家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积极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认识: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以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19分)
(1)主要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2分)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分)伟大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具体时间:1951年。(1分)重大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分)内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构想:“一国两制”。(1分)核心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分)新思路: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分享发展机遇;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4)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6.(22分)
(1)原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战斗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在已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邱少云,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燃烧身体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等。(举出一位战斗英雄人物即可得1分,答出其主要事迹即可得2分,共3分)
(2)作用: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方针:“求同存异”。(1分)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荣誉称号:图A,党的好干部等;(1分)图B,“铁人”等。(1分)时代精神: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4)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自力更生;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意义:对中国——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对世界——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