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1: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故事背景
抗美援朝,即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军而进行的战争。在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与“联合国军”进行了将近三年的艰苦斗争,最终以谈判达成停战协议而告结束。
认识人物
邱少云(1925年—1952年)男,汉族,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
看家本领: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本领,是某人或某团体所独有的、最擅长的技术或方法。
造句:每当团队遇到技术难题时,他总是能拿出他的看家本领,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
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回忆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战士形象——邱少云。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英勇事迹,更是一段充满激情与牺牲的历史缩影。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也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造句:站在山顶,我们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的城市,感觉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品读课文
体会精神
学习任务三
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文字,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感受那份深厚的战友情、炽热的爱国情,以及为了理想和信念所做出的无私贡献。请大家调整情绪,静下心来,和我一起走进这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集体交流
约莫11点钟的时候,突然一发烟幕弹飞来,在我们附近爆炸了,一排一排的炮弹跟着打过来。显然,狡猾的敌人对他们阵地前沿的安全极不放心,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到这一带来搜索,只好把看家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说明潜伏部队身处险境,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说明敌人的火力猛烈。
与我军战士勇敢无畏精神形成鲜明对比。
讽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初读感知
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在什么地方潜伏起来?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在怎样的环境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心紧缩着”写出了“我”当时担心和紧张的心情。“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又忍不住不看”体现了“我”复杂而又矛盾的痛苦心理,不忍看着悲剧发生,却爱莫能助。“像刀绞一般”写出了“我”当时极度悲痛的心情。这几句话通过“我”的内心活动,侧面衬托出邱少云“伟大战士”的形象。
阅读感悟
集体交流
我发现这条干涸(hé)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
说明潜伏条件非常不利,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
词义解释
纹丝不动:形容一点儿也不动,没有丝毫改变。通常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保持固定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造句:在强烈的台风来袭时,那棵大树仍然纹丝不动地站立在原地,显示出它坚韧的生命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集体交流
天亮以前,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山沟
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地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这句话突出了邱少云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
阅读感悟
◇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集体交流
忽然,一阵浓重的棉布焦味钻进我的鼻子,我扭头一看,哎呀!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的棉衣已经烧着了,浑身火苗乱窜,看样子是溅上了燃烧弹的油液。趁着风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
身陷火海
十分危险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7—13自然段,想一想:
1.邱少云是怎样壮烈牺牲的?
2.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集体交流
心理描写
原文:盼望着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经受多么巨大的痛苦的煎熬
严守潜伏纪律。
课文写了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又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两者有什么联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习提示
集体交流
“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这是对志愿军战士的严峻考验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在执行一次潜伏任务,他们趴在枯草中,隐蔽地很好。然而,不幸的是,敌人使用了燃烧弹,其中一颗落在了邱少云的身上,他的棉衣很快就被烧着了大火。但邱少云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集体交流
可 能
舍己为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心理变化的原因是“我”最初担心邱少云忍不住,会暴露潜伏部队的位置,矛盾在于不忍心看着战友受苦,却无法实施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牺牲。
“我”的心理变化
紧张、担心
矛盾、无奈
痛苦、愤怒
心理变化的原因
集体交流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说明班长和几个战士隐蔽得很好,很难被发现。
说明邱少云的潜伏技术更高一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阅读感悟
这句话说明战士们离敌人近,处境危险,对战士们是个考验。这样的潜伏条件,为下文邱少云忍受烈火分身之痛而一声不吭、纹丝不动作了铺垫。
自读课文
读读课文第14—16自然段,说一说:战斗的结果怎么样?
集体交流
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着,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恶毒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来进行搜索了。
大火猛烈
燃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人物评价
从邱少云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严守纪律的品质和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为了战友的安全和战争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集体交流
表现了邱少云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从邱少云的事迹中,你体会到他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结合资料,说说“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习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