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圆明园遗憾:历史的悲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圆明园遗憾:历史的悲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0: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学科主题学习”
——圆明园遗憾:历史的悲歌
案例简介 圆明园遗憾:历史的悲歌 案例简介 设计背景: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圆明园,它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然而,圆明园在19世纪遭受英法联军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激发他们对自己国家文化遗产的热爱。 此外,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将语文、历史、地理和文化融入一堂课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包括激发兴趣、跨学科教育和历史教育。 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元素,如图片、角色扮演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跨学科教育: 将语文、历史、地理和文化融入一堂课程,帮助学生综合了解特定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历史教育: 强调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以及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设计思路: 课前预习: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认识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课前导入 - 走进圆明园: 展示图片→介绍地理位置→宝藏和藏品的介绍 课中学习 - 演绎历史: 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理解其中的历史事件和情感。 角色介绍: 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角色扮演的任务,包括四个角色:圆明园、法国、英国和中国。提供有关这些角色的背景信息。 分组和分配角色: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他们将根据所分配的角色准备历史剧拍摄和角色扮演任务。 课后小结 - 热爱祖国,保护遗迹: 总结历史重要性: 教师回顾课堂中的历史情景剧,强调历史遗迹的文化和历史重要性。讲述园林、建筑和文化如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精神。 引导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英法联军侵略圆明园的后果,以及我们如何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培养对国家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以及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主题 圆明园遗憾:历史的悲歌 学科范围 语文、历史
课时建议 1课时 适用对象 五年级
内容简介 这篇课文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文和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培养阅读和写作技能,以及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首先,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学习新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写作技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提取关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段落。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写作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其次,这篇课文涉及历史学科。它讲述了圆明园在清朝被毁灭的历史事件。学生可以了解清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康熙、乾隆皇帝的统治,圆明园的建设和盛况,以及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和近代历史的理解。 此外,这篇课文还涉及一些道德和社会教育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战争和侵略对人民的影响,激发他们对和平与文明的向往。同时,他们还可以学会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珍惜国家的文化财富。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培养语文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兴趣,加深他们对社会和道德问题的理解。这篇课文在多个学科领域的融合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文本,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和写作规则。 学习能力:学习字词的基础上能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理解课文。 学习态度:学生通常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善于提问,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学习习惯:能够自主管理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他们乐于背诵课文,积极完成作业,注重书写规范。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毁灭过程,掌握基本的地理信息和历史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加深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和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从中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如何让学生深入探究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和过程,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人文素养。
教学工具 视频和多媒体资源: 使用历史纪录片或多媒体资源,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包括其建设和毁灭过程。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图片和插图: 使用图片和插图,如圆明园的历史照片、地图、相关艺术作品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背景和描述。这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视觉认知。 地图和地理工具: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可以使用地图或地理工具展示圆明园在北京的具体位置。 课堂小组活动材料: 提供小组活动材料,设置角色扮演任务,以便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深刻还原圆明园毁灭历史实况。
实施流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引导学生认识一系列生字词,让他们逐步熟悉并掌握这些词汇。首先,我们将学习10个生字,其中包括“估”、“煌”等。学生们将学会如何正确地书写这些字,其中包括“毁”、“估”等共计15个字。随后,我们将扩展到更多的词汇,学生们将会学会写出包括“毁灭”、“不可估量”等在内的共计24个词语。这将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准确无误地应用这些词汇。 鼓励学生们以充满感情的方式朗读课文,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所传达的内容。通过情感的投入,学生们将更容易地吸收课文中的信息,并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在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时,我们将着重解释其中的含义,让学生们能够理解这个事件的重要性和其在全球文化历史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的毁灭事件,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扮演历史人物,感受到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他们将会明白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这段历史的影响力。这将为后续的学习和讨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理解课文内容,为后续的历史角色扮演任务提供了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重要性和历史事件。
课前导入: 走进圆明园 1.展示圆明园图片(3分钟): 老师展示圆明园的照片和绘画,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这座美丽的园林。 老师可以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你们觉得这座园林看起来有多美丽?有什么特点吸引你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 2.介绍圆明园的地理位置(3分钟): 老师解释圆明园位于北京,提供一些关于北京的地理背景信息,包括它在中国的位置以及周围的地理特征。同时在地图上标示出英法两国相对地理位置。 提供一张包含中国地图的大型海报或投影屏幕,以便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标记圆明园的位置。这个位置应该在北京城区内,可以使用坐标或指示其在城市中的方位来帮助学生定位。 提供图钉、标签或彩色标笔,以便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标出圆明园的位置。 在地图旁边提供有关圆明园的简要介绍,包括其历史、建筑特征和被毁的事件。 老师可以邀请同学上台指出圆明园具体位置,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如北京的四季变化,以及这些季节对园林景色的影响。 关于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可以问学生: “你认为地理位置对一个园林的设计和历史意义有什么影响?”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内容。 3.宝藏和藏品的介绍(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圆明园曾经珍藏的宝藏和文物,包括古代艺术品、书籍、陶瓷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老师可以提及一些著名的藏品,如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长颈葫芦瓶、四十景图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圆明园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学生观看圆明园的照片和绘画,他们可以用笔记本或者课堂笔记记录下自己对园林美景的感受,并在课堂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想象一下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圆明园的景色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增进对其地理特征的理解。 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标记圆明园的位置,或讨论它的地理特征。学生参与讨论圆明园的地理特征,如园内的湖泊、建筑、花园、山脉等。 学生研究圆明园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园内的景观和建筑。 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重要性和历史事件。 学生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防止类似的文化遗产破坏事件再次发生。 促进学生了解圆明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视觉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引发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理解圆明园在北京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的兴趣,为后续的历史角色扮演任务做准备。
课中学习: 演绎历史 阅读课文(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历史事件和情感。 角色介绍(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角色扮演的任务,包括四个角色:圆明园、法国、英国和中国。老师提供有关这些角色的背景信息。 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备受尊敬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 圆明园是中国皇帝的夏季行宫和庄园,以其壮丽的建筑、美丽的园林景观和珍贵的文物而闻名。 作为一个角色扮演者,你代表圆明园,可以表达园林的美丽和文化价值,以及对其毁灭的悲伤之情。 法国: 法国是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之一,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法国联合英国入侵北京,并闯入圆明园,掠夺并毁坏了园内的珍宝。 作为法国的角色扮演者,你可以阐述法国的动机、行动和后果,同时也可以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英国: 英国也是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之一,与法国一同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样在1860年,英国联合法国侵入北京,并在圆明园进行了掠夺和破坏。 作为英国的角色扮演者,你可以解释英国的角色、行动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探讨英国在历史中的责任感。 中国: 中国是圆明园的主人,也是受害者,历史事件对中国文化和国家的影响非常深远。 中国当时由清朝统治,对外交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作为中国的角色扮演者,你可以表达对圆明园的重要性、对入侵事件的看法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 分组和分配角色(15分钟):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他们将根据所分配的角色准备历史剧拍摄和角色扮演任务。 老师向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并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每个小组将被要求研究和准备以下内容: 圆明园小组: 研究圆明园的历史、地理特征和文化价值,以及对其毁灭的情感表达。 法国小组: 研究法国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动机和后果,以及解释法国的角色和行动。 英国小组: 研究英国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动机和后果,以及解释英国的角色和行动。 中国小组: 研究中国在历史事件中的地位、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 资源提供: 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如书籍、互联网链接、图片和文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角色。还可以建议学生在图书馆或在线搜索相关信息。 研究时间: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研究他们所分配的角色,确保他们理解其历史背景、情感和观点。 问题提出: 鼓励学生在研究期间提出问题,以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准备历史剧和角色扮演任务。 1.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历史事件和情感,并在课本上标示出与四个角色(圆明园、法国、英国和中国)的相关信息。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2.准备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和准备他们的历史剧拍摄和角色扮演任务。他们要编写台词,重现历史场景,并演绎相关台词。 学生预设: 角色1: 中国 (中国角色可以代表中国人民的声音,表达对圆明园的痛苦和愤怒。) 中国(表情沉重): (中国角色可以开始讲话,面对观众)在那个黑暗的日子里,我们的园林、我们的文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圆明园是我们的瑰宝,是我们的骄傲。但那一天,英法联军闯进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心碎了。他们掠夺了我们的珍宝,毁坏了我们的园林。这是一个深刻的伤痛。 镜头脚本: 中国角色可以站在圆明园的景点前,抬头看着观众,然后慢慢地走向圆明园的模型或图像,轻轻触摸建筑物,表现出内心的痛苦。 角色2: 英国 (英国角色可以代表英国军队的声音,表达对掠夺行为的解释或辩解。) 英国(自信): 当我们来到圆明园,我们确实带走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但这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我们当时处于困境,需要资源。但我们应该为这一切感到遗憾。 镜头脚本: 英国角色可以站在圆明园的另一侧,面对观众,展现出一些自信和自豪。 角色3: 法国 (法国角色可以代表法国军队的声音,类似于英国角色,表达对掠夺行为的解释或辩解。) 法国(坚定): 我们理解这段历史带来的痛苦,但我们也是当时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是历史的一部分,无法改变。我们应该一起学习,确保不会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镜头脚本: 法国角色可以站在英国角色旁边,面对观众,表现出坚定和认真的态度。 角色4: 圆明园 (圆明园可以拟人化,代表园林本身,表达对损失和破坏的感受。) 圆明园(悲伤): 我是圆明园,曾经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我见证了文化的繁荣,也经历了毁灭的痛苦。我的绿树、碧水和宫殿成了烟雾和灰烬。但我仍然在回忆中美丽。 镜头脚本: 圆明园可以通过景点的模型或图像来表现,可能有些残破,表现出一种悲伤和失落的情感。 1.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增强对历史的情感连接。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学生通过编写台词和扮演历史角色,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 4.通过实际参与,学生更容易记住圆明园的毁灭事件和相关历史背景。 5.教学过程注重互动和学生参与,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这个演绎情景中,四个角色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历史事件和其影响。这种戏剧性的方式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深刻。
课后小结: 热爱祖国 保护遗迹 1.教师再次强调历史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历史遗迹如园林、建筑和文化如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精神。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历史如何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身份。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价值和影响。 2.在小结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可以包括: "英法联军侵略圆明园的后果是什么?" "我们如何可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你认为保护历史遗迹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有何重要性?"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被鼓励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应对类似的挑战,以保护文化遗产。 创意写作: 学生可以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宣传材料,强调保护历史遗迹的重要性,抒发学生爱国情怀。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创意手法,如比喻、修辞、个人故事、情感连接等,以使他们的作品更引人入胜和感人。 1.强调价值观: 通过教育活动,强调热爱祖国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历史遗迹作为传承文化和历史的责任。 2.培养责任感: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遗迹的保护和维护,培养他们对祖国的责任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