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5:24: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恭敬(jìng) 惭愧(kuì) 鉴赏(jiàn) 人声鼎沸(dǐng)
B.倜傥(dǎng) 淋漓(lín) 盔甲(kuī) 疲倦不堪(kān)
C.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
D.争执(zhí) 激荡(dàng) 奥秘(ào) 花团锦簇(cù)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
A、无误;
B、倜傥(dǎng) —— tǎng;
C、无误;
D、无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识记,平时应注意反复记忆,针对习惯性读错的字词,比如:是锲而不舍(qiè),不是qì锲而不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多音字,如:殷红(yān),这些易错字词应及时总结到错题集上,平时反复复习,从而准确掌握。
2.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浙江绍兴参观了一处文人故居,有同学想选择一幅隶书作品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书法
【解析】
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主要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隶书的笔画结构非常稳定,线条粗细相对均衡,字形规整,整体呈现出一种严谨、稳重的感觉。2. 线条粗细变化:隶书的笔画粗细变化非常明显,有的地方笔画粗重,有的地方则细弱,这种变化使得隶书字体更加生动有力。3. 横平竖直:隶书的笔画横平竖直,非常整齐划一,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总之,隶书是一种非常规整、严谨、稳重的字体,具有很高的书写价值和艺术价值。A是楷书,C是行书。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和区分,近几年此类题目较多,学生应重视起来。书法题进入中考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首先,要熟悉掌握并能辨析不同的汉字字体。 其次,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欣赏名家名作,了解我们对著名书法家的一些定性的评价,如:欧阳询: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柳公权: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幼挺拔,世称“柳体”。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
3.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答案】D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A、人迹罕至: 很少有人到的地方。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使用正确。
B、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使用正确。
C、大事渲染: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使用正确。
D、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用于写文章、绘画、工程设计等。 与此处的感彩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B.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删去“再”。C动词“提高”和宾语“精神”搭配不当,可把“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改为“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D同时使用“通过”和“让”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其中一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二、填空题
5.鲁迅,原名   ,字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
【答案】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等。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其他作品:《野草》、《朝花夕拾》等。
故答案为: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作家作品的考查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内容。本题根据平时积累答题。
6.对于默读时遗留的生字、生词,应及时补充学习。请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如果有补充的生字生词,请整理后写下来。
确凿    斑蝥    秕   谷 蝉蜕   
狗窦    倜傥       云xiāo    tǎng    若
和ǎi    yuān   博 淋lí     
【答案】záo;máo;bǐ;tuì;dòu;tì;tǎng;霄;倘;蔼;渊;漓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záo;máo;bǐ;tuì;dòu;tì;tǎng;霄;倘;蔼;渊;漓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三、语言表达
7.请带着以下问题,灵活运用各种默读方法,对课文进行”思考型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注意圈画关键的词句并做好旁批。默读的时长尽量控制在六分钟内,默读完后在横线上写出你的回答。
(1)百草园是童年鲁迅心灵的家园,长大后的鲁迅在字里行间重拾的是孩童的天性,因此百草园里有:A.热爱自然的本性;B.探索、冒险的勇气;C.渴寻神秘而又陷入惊惧的矛盾心理;D.认真尝试、虚心求教的朴实和单纯。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我读到的是:   。因为   
(2)请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依据。
备选词语:快乐 严谨 勤奋 枯燥 严厉 荒诞
我选的词是:    。因为   
【答案】(1)[示例一]A;鲁迅生动的描写,让我看到了百草园里有那么多活泼有趣的动物、植物,只有真心喜欢、细心观察,才能用如此真挚的情感来形容它们。
(2)[示例]快乐;作者对早年读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⑴ 选取A可从鲁迅对于事物的细节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C可从“美女蛇”的故事所产生的心理进行分析。
⑵ 选取其中一个词语,结合文中所描写的事情和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的乐趣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A;鲁迅生动的描写,让我看到了百草园里有那么多活泼有趣的动物、植物,只有真心喜欢、细心观察,才能用如此真挚的情感来形容它们。
⑵快乐;作者对早年读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名著导读
下面是小文同学在阅读《朝花夕拾》一书时摘 录的笔记,请结合笔记内容完成任务。
[摘录一]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摘录二]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摘录三]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8.根据摘录的笔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丢失了   、   、   等东西。
9.这些丢失的物品,都令鲁迅先生念念不忘。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任选其中一件物品,结合《朝花夕拾》相关内容说说你的认识。
【答案】8.绣像;木刻的《山海经》;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
9.[示例上]《山海经》是长妈妈告假回家时特意买给”我”的,包含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她的怀念之情。
[示例二]绣像是”我”童年期间在三味书屋求学过程中,自己亲手画的,包含了”我”在三味书屋时的回忆与乐趣。
[示例三]讲义是”我”在日本求学时,日本教师藤野先生主动帮忙修改的,包含了他对”我”的关怀、照顾及”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具体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点评】8.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由“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这东西早已没有 了罢”“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可知,鲁迅先生丢失了绣像、木刻的《山海经》、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
故答案为:绣像;木刻的《山海经》;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
9.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结合《朝花夕拾》相关内容说说即可。如:绣像是“我” 童年期间在三味书屋求学过程中,自己亲手画的,包含了“我”在三味书屋时的回忆与乐趣。
故答案为:[示例上]《山海经》是长妈妈告假回家时特意买给”我”的,包含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她的怀念之情。
[示例二]绣像是”我”童年期间在三味书屋求学过程中,自己亲手画的,包含了”我”在三味书屋时的回忆与乐趣。
[示例三]讲义是”我”在日本求学时,日本教师藤野先生主动帮忙修改的,包含了他对”我”的关怀、照顾及”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五、语段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0.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在此发生了哪几件趣事?
11.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任选一句做)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2.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
【答案】10.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写出三个即可)
11.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准确地表现出云雀飞向天空的敏捷轻快,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12.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人景,动静结合。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写出两条即可)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到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然后按照人物+事件的模式进行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要我们赏析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修辞、要么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点评】10.从“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可知,第一件趣事是:翻断砖。从“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可知,第二件趣事是:按斑蝥。从“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可知,第三件事是:拔何首乌的根;从“如果不怕刺……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可知,第四件趣事是:摘覆盆子。
故答案为: 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写出三个即可)
11.①“黄蜂伏在菜花上”一个“伏”字,是对黄蜂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蜂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表现了黄蜂的肥胖与吮吸花密时的专注可爱的情态。而“停”只是表现黄蜂的在菜花的停留,怎样停的,状态如何都表现不出来。故“伏”字更好,不能改动。
②“轻捷的叫天子……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窜”是对叫天子的动作描写,描写它向天空飞翔的动作,这一动作不仅快,而且直,很是轻巧,而且和前面的“忽然”相对应,写出叫天子动作敏捷,飞得突然、飞得迅猛。而“飞”只能表现它离开停栖的树木,无法刻画它飞翔时敏捷、轻巧和快速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准确地表现出云雀飞向天空的敏捷轻快,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12.从“翻开断砖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如果不怕刺”可知,在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景的同时,还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心理,准确有趣,既表现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文段中,“高大的皂荚树”“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这是写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写声。“紫红的桑莫”,这是写色、“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萁要好得远”这是写味,可以说是形、声、色、味俱全;同时,“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这是写春景、“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这是写夏景、“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这是写秋景。作者写景,春、夏、秋景皆备;从“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知,作者融情入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的描写从静到动,动静结合;本没文字记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井井有条,又错综交织,浑然一体。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用了两个“不必说”,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可以说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人景,动静结合。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写出两条即可)
六、综合性学习
13.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作品推荐:《   》
推荐词:   。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答案】(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野草;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知识点】主题活动;作家作品;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1)调查某种自己需要的信息时,可以上网查阅,也可以询问师长,还可以到图书馆进行查阅。据此分析可作答。
(2)作答本题时,选择鲁迅的一本著作,然后从内容或主旨等方面进行推荐即可。
(3)细读第一则材料可知,本则材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甘于奉献。第二则材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简朴。综合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1)示例: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作品推荐:《野草》
推荐词: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示例: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点评】⑴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此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七、文言文阅读
【甲】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①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氏家训》)
【乙】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③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④辄切齿⑤,州郡以为言⑥,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马援《诫兄子书》)
【解释】①凌忽:轻慢。②鸱枭:猫头鹰。常比喻贪恶之人。③谨敕:谨慎。④下车: 指官员初到任。⑤切齿:表示痛恨。⑥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14.用文言文解词方法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15.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
父 丧 致 客 数 郡 毕 至 吾 爱 之 重 之 不 愿 汝 曹 效 也。
16.乙文结尾加点的“也”字,能否改成“矣”或“耳” 简述理由。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17.选文与《诫子书》,都是告诫晚辈的文章,但目的不同。请联系选文简要概括。
【答案】14.罢了;以......为忧;模仿,效法
15.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16.不可以改。这句话是极其坚定的强调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侄子像杜季良学习的态度,用“也”强调作者的态度更坚定。而且这句话不是叙述的内容不可以用“矣”。而“耳”语气较轻,不符合作者态度。所以不可以改。
17.【乙】马援在交趾前线军中听说兄子(侄儿)马严、马敦二人好评人短长,论说是非,于是写了这封信进行劝诫。在信中,他教导严、敦二人不要妄议别人的过失短长。“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建议侄子们像龙伯高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诫子书;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3)本题考查词语转换。注意阅读问能不能换肯定不能。掌握“也”“矣”“耳”的含义,分析换前的“也”给人的感受,换后“矣”“耳”给人的感受,换后句子不能突显文章主题,不能突出作者情感态度,所以不能调换。
(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题。掌握常见文言词汇,读懂文言文大意,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特征、情感句、作者评价等分析作者写作目的。
【译文】
【甲】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乙】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啊。”
【点评】14.天,积气耳,亡处亡气。翻译为:天啊,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气往哪里崩溃呢。耳:罢了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翻译为: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耳:罢了
杞人之忧,乐人之乐。翻译为: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忧:以......为忧
愿汝曹效之。翻译为: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效:模仿,效法
故答案为:罢了;以......为忧;模仿,效法
15.例句翻译为: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在“客、至”后面断句,在“不”前面断句。
故答案为: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16.“也”多用于陈述句尾,表示作者的肯定和期望,态度坚绝。
“矣”多用于感叹句尾,相当于“了”。 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了状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状况,是叙述的范围用“矣”。
“耳”,用于带感叹性质的陈述句或感叹句尾,但他的特殊意义是“而已”,也就是“(仅仅如何如何)啊!” 语气较轻。
例句翻译为: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啊。这里是极其坚定的强调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侄子像杜季良学习的态度,用“也”态度更坚定。“矣”,这句话不是叙述的内容不可以用“矣”。“耳”语气较轻,不符合作者态度。
故答案为:不可以改。这句话是极其坚定的强调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侄子像杜季良学习的态度,用“也”强调作者的态度更坚定。而且这句话不是叙述的内容不可以用“矣”。而“耳”语气较轻,不符合作者态度。所以不可以改。
17.【乙】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翻译为: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翻译为: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马援在交趾前线军中听说兄子(侄儿)马严、马敦二人好评人短长,论说是非,于是写了这封信进行劝诫。在信中,他教导严、敦二人不要妄议别人的过失短长。
《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故答案为:【乙】马援在交趾前线军中听说兄子(侄儿)马严、马敦二人好评人短长,论说是非,于是写了这封信进行劝诫。在信中,他教导严、敦二人不要妄议别人的过失短长。“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建议侄子们像龙伯高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 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18.说意象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19.悟诗情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答案】18.傍晚;西风
19.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点评】
18.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由第一首诗中的“落日”可知,所写是傍晚时的景色。由第二首诗中的“入暮”可知,所写也是傍晚时分的景色。两首诗中都有“西风”一词。据此可作答。
19.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杜诗:杜牧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此时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风荷“相倚”“回首”之状,似若有情,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杨诗:拟人,用荷花的“深藏”的娇羞之态,似是“愁热”,实则写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表现了诗人怜爱与欣喜喜悦之情,富有生活情趣,活泼雅致。
九、现代文阅读
月是故乡明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②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③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④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⑤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⑥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⑦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20.作者在第三、四自然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来。
21.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来答)
22.从第四自然段中摘抄与第六自然段划横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23.“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答案】20.黄昏数星星,摇知了;看明亮、梦月亮、摸鸭蛋。
21.用世界各地的月亮和故乡的明月做对比,以突出故乡的月亮格外令人思念。
22.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
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本题考查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
(3)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诼条总结即可。
(4)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答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
【点评】20.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着,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蒂火,然后上树一摇,成样的知了落下来,比白天用嘴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可以概括出:数星星,捉知了:从文中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清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可以概括出:看月亮,梦月亮,摸鸭蛋。
故答案为: 黄昏数星星,摇知了;看明亮、梦月亮、摸鸭蛋。
21.这篇文章作者写作的重点是故乡月,表达的是对故乡月的赞美,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令之情。文中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目亮,还有朗润完的目亮时提到"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荤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然而,每值这样的良愿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月的小月亮”,都表现了写它们都是为写故乡月作陪衬,烘扦出故乡可爱的小月亮在我的心中独具魅力,从而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故答案为: 用世界各地的月亮和故乡的明月做对比,以突出故乡的月亮格外令人思念。
22.第⑦段画线部分写的是怀念故乡的小月亮,与之照应的应该是第6段对故乡月亮的描写,即“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摘抄下来即可。
故答案为: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23.注意题目中“借月抒怀”的要求。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等。任意写出两句即可。
故答案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写作题
24.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请以《发生在那个季节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窗外的风景,心中的情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二选一,抓住了景物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描写景物,抒发情感;②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③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等信息。
【答案】
发生在那个季节的故事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冰冷的雨水伴随着阵阵冷风冲刷着我冻红的小手。我哈着热气,试图去温暖它,思绪也悄然间游向远方。
冬天的夜晚没有往常热闹,街上的人们都忙着早点回家。而天空中的星星也不再光彩夺目,只有可数的三两颗还在绽放出微弱的光芒。我背着书包缓缓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冷风袭来,脸蛋冻得又红又痛。我擤了擤鼻子,从书包里拿出围巾和手套,勉强用快要僵硬的双手将它们一一穿戴好。我再次背起书包,继续向前走去。
街上的车辆并不多,有小汽车,有摩托车,多数是接送孩子回家的父母所开的。我看着,不由鼻子有些酸涩。我爸妈没来接送我,我知道他们要加班,很忙了,我不能再给他们增加更多的负担。我忍住那股酸意,继续往家走去,可眼神还是不由自主地四周扫视。
终于走到自家小区的大门口,只见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却好像只有自己家灯光暗淡。我有些期待:是爸妈回来了吗?带着微渺的希望,我打开了家门,往里一望,唉,原来是卫生间的灯忘关了。我拧亮客厅的灯,屋内一下子明亮起来,可这不是我需要的。纵有万家灯火,却无一盏照我。我终是忍不住内心的悲伤,不争气的眼泪一点点滴落下来。我坐在床上,用被褥紧紧捂住身躯,试图将孤独藏入寒风之中,可哗哗响的风铃在嗖嗖的寒风之中越叫越响,直到终被这长夜吞没,而我却在不知不觉之中睡着了。
漫漫冬日,无论是早晨和夜晚都如此寂静,与我的孤独相伴。其实,哪怕只有一方小桌,上面只有寸笔寸纸,只要家人陪伴在侧,都是那样温暖。
窗外的风景,心中的情思
我的书桌靠在窗边,视野开阔,是家中看外景的好地方。每天早起后我都会靠在窗边静静地欣赏窗外的晨景。在马路上汽车鸣着汽迪声,像是闹钟一样提醒人们起床。人行道上有散步的,有晨练的,有急急忙忙赶路上班的。还有推着三轮车的小贩们,在清早就过来摆摊了,还不时吆喝着,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人行道旁有四季常青的榕树,有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初冬的广州,木棉树的叶子开始发黄变红,一阵阵微风吹过木棉树都会发出“沙沙”的声响,象是在欢迎崭新一天的开始,木棉树确实与众不同,一阵微风吹过它的叶子就开始离开树枝,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在各种鸟儿声的配合下渐近,渐远,落下又飘起。时儿在人的脚下穿梭。
早晨的天空也正在变魔术呢!他魔术精彩极了,一下变成小白兔,下变成小狗,下又变成一座座小山,在朝霞的照耀下显得像火一样红。鸟儿们从它身边经过,被这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坐在白云上观看,表演结束了,鸟儿们拍打着翅膀表示欢迎和感谢,当鸟儿们飞向远处时我上学的时间也快到了。我要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像鸟儿一样飞向远方。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题目一的关键词是“那个季节”和“故事”,首先要根据平常积累,生活中哪些故事让你记忆深刻,然后选取一个印象最深刻来写,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结合季节特点来写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影响,比如给了你奋进的动力,感受到了温暖,得到人生启迪,带给你无限的感动等。题目二的关键词是“风景”和“情思”,首先要明确风景的内容,可以是自然风景,然后从自然风景中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比如小时候看到的窗外风景和长大后在大城市看到的窗外风景,由风景的不同产生对故乡或亲人的情思;也可以是社会风景,比如关于某个人物身影或某个活动场景等,这个熟悉的身影或场景因为某种情况物是人非,让你产生了动人的情思。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恭敬(jìng) 惭愧(kuì) 鉴赏(jiàn) 人声鼎沸(dǐng)
B.倜傥(dǎng) 淋漓(lín) 盔甲(kuī) 疲倦不堪(kān)
C.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
D.争执(zhí) 激荡(dàng) 奥秘(ào) 花团锦簇(cù)
2.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浙江绍兴参观了一处文人故居,有同学想选择一幅隶书作品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3.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B.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二、填空题
5.鲁迅,原名   ,字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
6.对于默读时遗留的生字、生词,应及时补充学习。请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如果有补充的生字生词,请整理后写下来。
确凿    斑蝥    秕   谷 蝉蜕   
狗窦    倜傥       云xiāo    tǎng    若
和ǎi    yuān   博 淋lí     
三、语言表达
7.请带着以下问题,灵活运用各种默读方法,对课文进行”思考型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注意圈画关键的词句并做好旁批。默读的时长尽量控制在六分钟内,默读完后在横线上写出你的回答。
(1)百草园是童年鲁迅心灵的家园,长大后的鲁迅在字里行间重拾的是孩童的天性,因此百草园里有:A.热爱自然的本性;B.探索、冒险的勇气;C.渴寻神秘而又陷入惊惧的矛盾心理;D.认真尝试、虚心求教的朴实和单纯。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我读到的是:   。因为   
(2)请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依据。
备选词语:快乐 严谨 勤奋 枯燥 严厉 荒诞
我选的词是:    。因为   
四、名著导读
下面是小文同学在阅读《朝花夕拾》一书时摘 录的笔记,请结合笔记内容完成任务。
[摘录一]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摘录二]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摘录三]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8.根据摘录的笔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丢失了   、   、   等东西。
9.这些丢失的物品,都令鲁迅先生念念不忘。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任选其中一件物品,结合《朝花夕拾》相关内容说说你的认识。
五、语段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0.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在此发生了哪几件趣事?
11.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任选一句做)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2.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
六、综合性学习
13.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作品推荐:《   》
推荐词:   。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七、文言文阅读
【甲】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①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氏家训》)
【乙】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③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④辄切齿⑤,州郡以为言⑥,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马援《诫兄子书》)
【解释】①凌忽:轻慢。②鸱枭:猫头鹰。常比喻贪恶之人。③谨敕:谨慎。④下车: 指官员初到任。⑤切齿:表示痛恨。⑥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14.用文言文解词方法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15.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
父 丧 致 客 数 郡 毕 至 吾 爱 之 重 之 不 愿 汝 曹 效 也。
16.乙文结尾加点的“也”字,能否改成“矣”或“耳” 简述理由。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17.选文与《诫子书》,都是告诫晚辈的文章,但目的不同。请联系选文简要概括。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 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18.说意象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19.悟诗情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月是故乡明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②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③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④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⑤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⑥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⑦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20.作者在第三、四自然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来。
21.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来答)
22.从第四自然段中摘抄与第六自然段划横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23.“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十、写作题
24.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请以《发生在那个季节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窗外的风景,心中的情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二选一,抓住了景物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描写景物,抒发情感;②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③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