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16.诫子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淡泊(bó) 险躁(zào) B.致远(zhì) 枯落(kū)
C.淫慢(yíng) 穷庐(lú) D.励精(lì) 治性(zhì)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C.淫慢的“淫”读作“yín”;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能力。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多积累和巩固,从而达到熟练地掌握。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答案】D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ABC分析正确。D这句话是说人生短促,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C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ABD停顿正确。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4.关于《诫子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希望。
B.文中诸葛亮告诉儿子,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C.本文句式整齐,多用对偶,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
D.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认为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解析】ABC.正确。
D.有误,诸葛亮认为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是“静”和“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二、填空题
5.预学。根据你的知识积累 ,将诸葛亮的生平资料补充完整。
诸葛亮(181-234),字 ,号 ,琅琊阳都人, 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 ,为其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其散文代表作有《诫子书》《 》等。诸葛亮于234年在五丈原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性人物。
【答案】孔明;卧龙;三国;刘备;出师表;死而后已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故答案为:
孔明;
卧龙;
三国;
刘备;
出师表;
死而后已;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夫君子之行( ) 淡泊( ) 淫慢( ) lì( )精
险躁( ) 年与时驰( ) 遂成枯落( ) 悲守穷lú( )
【答案】fú;bó;yín;励;zào;chí;suì;庐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fú ;bó ;yín ;励 ;zào;chí ;suì ;庐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三、语言表达
7. 请你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你的理解,思考”静”的作用。
(温馨提示:先给下面的语段划分层次,再分类探究。)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佛家有言:”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昭德新编》有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朱子语类》里说:”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则心下愈明静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经·全篇》:”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答案】①”静”能让人达到远大的目标;②”静”能让人获得智慧;③”静”能让人想明白道理;④”静”有利于身体健康。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根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静”能让人达到远大的目标;根据“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可知“静”能让人获得智慧;根据“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则心下愈明静矣”可知“静”能让人想明白道理;根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可知“静”有利于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①“静”能让人达到远大的目标;②“静”能让人获得智慧;③“静”能让人想明白道理;④“静”有利于身体健康。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材料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四、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
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 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 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以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是。"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 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身,去不得西天,做不 得和尚, 忒恶!忒恶!"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生,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 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 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这般絮恶我,我回去便是了!"那三藏却不管答应,他就使一 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
乙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撒,又出化了元神,脱身儿去了, 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 足念了二十边。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 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 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什可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 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 .....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 "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扶师父上马,陪路前进。
8.结合《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为下面的连环插画排序。
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9.对比甲、乙两段文字中行者孙悟空的言行, 两处皆是悟空"行凶杀人"后, 师徒反目的情景, 但悟空 的应对方法与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对此进行具体分析,说说孙悟空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答案】8.③④①②
9.甲文中孙悟空因唐僧责备,心生不满,一气之下,丢下师父就走;乙文中唐僧误会孙悟空滥杀无辜要 赶走他,孙悟空一再向师父解释,央求师父留下自己。孙悟空的性格由毛躁冲动渐渐变得重情义、有担当 和有责任感,处理问题也显得成熟了。
【知识点】句子排序;作品的人物形象;《西游记》
【解析】(1)本题考查排序。注意掌握《西游记》具体内容,结合《西游记》中情节发展顺序,合理排序即可。
(2)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注意掌握人物具体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变化即可。
【点评】8.①是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
②是大战红孩儿。
③是菩提祖师秘传悟空法术。
④是悟空大闹天空后偷老君丹药。
故答案为:③④①②
9.【甲】孙悟空打杀了强盗引起唐僧不满,唐僧责备下孙悟空一怒而走。性格冲动易怒急躁。
【乙】是孙悟空认出这是妖怪直接打杀,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要赶走他,孙悟空一再向师父解释,央求师父留下自己。性格逐渐稳重成熟。
故答案为: 甲文中孙悟空因唐僧责备,心生不满,一气之下,丢下师父就走;乙文中唐僧误会孙悟空滥杀无辜要赶走他,孙悟空一再向师父解释,央求师父留下自己。孙悟空的性格由毛躁冲动渐渐变得重情义、有担当和有责任感,处理问题也显得成熟了。
五、语段阅读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数千年的汉字演变中,书法家们创造了诸如篆、隶、草、行、楷等不同风格的书写形体,使汉字( )具有记载我们民族思想的实用功能,( )升华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汉字形美如幽,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汉字就是一道明媚的光,唤醒了梦寐中的国人,照亮了华夏文明之前的蒙mèi和黑暗。
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篆
②蒙mèi
1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
12.下面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创造 B.记载 C.唤醒 D.明媚
13.语段两处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B.不是 而是
C.不仅 还 D.即使 也
【答案】10.①zhuàn;②昧
11.比喻;排比
12.D
13.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动词;形容词;词语的使用(搭配);比喻;排比;字体书写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掌握常考修辞手法的定义及用法。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词语词性。注意掌握词语词性的定义及用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
(4)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用法。注意掌握关联词语的类型及用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注意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使句意畅通、明确。
【点评】10.篆 zhuàn 篆书。汉字字体的一种。
蒙昧 méng mèi 未开化;没有文化。不懂事理;愚昧。
故答案为:zhuàn、昧
11.形美如幽,比喻。三个“......如......”句子,排比句。
故答案为:比喻、排比
12.A 动词
B 动词
C 动词
D 形容词
故答案为:D
13.使汉字( )具有记载我们民族思想的实用功能,( )升华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括号表示书写形体让汉字具备了实用功能和艺术形式,括号用递进关联词不仅还。
故答案为:C
六、综合性学习
14.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节”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一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答案】(1)①继承先人留下的祖训;②直接向父母学习。
(2)示例一:A;国家要和谐,家庭要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兴旺,和睦是个家庭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对家最基本的诉求。
示例二:C;孝是做人的基本,只有做到了孝敬父母,才有可能做到善待他人。
(3)身教;家风
【知识点】创新题型;材料探究;诗歌对联
【解析】(1)从每个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即可得出传承家风的途径,材料一主要写的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材料二和材料三写的是从父母身上学会做人、做事等。
(2)理解各项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说明其所表达的含义及对家庭生活的意义。
(3)按照对联对仗的要求,结合“家风”的主题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①继承先人留下的祖训;②直接向父母学习。
⑵ 示例一:A;国家要和谐,家庭要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兴旺,和睦是个家庭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对家最基本的诉求。
示例二:C;孝是做人的基本,只有做到了孝敬父母,才有可能做到善待他人。
⑶身教 家风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⑵此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名句的基础上再结合关键词阐述理由,意思正确,文从字顺即可。
⑶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i
15.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非宁静无以致远 查阅字典法:①动词,走到,到达,达到目标,造成;②名词,兴趣 ①
意与日去 课内勾连法:相委而去 ②
遂成枯落 参考组词法:枯萎、枯槁、干枯、 枯败…… ③
16.阅读下面句子理解,判断正误。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解: 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这句话强调了内心宁静、生 活节俭对个人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理解: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句话告诉我们,时间流逝、事物变迁是 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要及时行乐。
17.从《诫子书》中选择一字,替诸葛亮补写家书给诸葛瞻,并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18.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儿子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链接材料)
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 “你 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战 前,诸葛瞻悲痛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 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
【答案】15.达到;消逝、离开;枯败
16.正确;错误
17.静,根据“静以修身”可知,作者认为只有做到内心宁静,才能修养自己的身心。根据“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作者认为只有做到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根据“夫学须静也”可知,作者认为做学问或学习,必须要做到内心宁静。由此可知,作者非常看重内心的宁静,即“静”。故应选择“静”字完成这封家书。
18.诸葛亮临终前,特意为8岁的儿子写下《诫子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将“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铭刻在心。诸葛瞻年少有名,满腹才华,颇有诸葛亮的风韵。诸葛瞻虽不谙兵法,面对强敌,屡屡败退。但是诸葛瞻面对邓艾的劝降,却能够怒斩劝降使,率军出战,在生死关头,与蜀汉共存亡,最后自刎殉国。客观而论,诸葛瞻深受其父影响,忠孝之心值得褒奖。所以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儿子产生了积极影响。
【知识点】材料探究;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语言得体;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及语句理解。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语句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3)本题考查文言文探究能力。读懂文言文含义,理解文章主旨情感,分析文章的关键字,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4)本题考查文言文探究能力。读懂《诫子书》主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分析给到的链接材料中人物言行举止是否与《诫子书》的意图相符合即可。
【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点评】15.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为: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相委而去,翻译为: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去:离开
意与日去,翻译为: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去:消逝,逝去,离开。
遂成枯落,翻译为:最终枯败零落。枯:枯败
故答案为:达到;消逝、离开;枯败
16.①正确。
②及时行乐,错误。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
17.《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如: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等。
故答案为:静,根据“静以修身”可知,作者认为只有做到内心宁静,才能修养自己的身心。根据“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作者认为只有做到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根据“夫学须静也”可知,作者认为做学问或学习,必须要做到内心宁静。由此可知,作者非常看重内心的宁静,即“静”。故应选择“静”字完成这封家书。
18.《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而诸葛瞻拒绝投降,怒斩来使,与军士共存亡,最终自问殉国。诸葛瞻深受诸葛亮影响,爱国。所以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儿子产生了积极影响。
故答案为:诸葛亮临终前,特意为8岁的儿子写下《诫子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将“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铭刻在心。诸葛瞻年少有名,满腹才华,颇有诸葛亮的风韵。诸葛瞻虽不谙兵法,面对强敌,屡屡败退。但是诸葛瞻面对邓艾的劝降,却能够怒斩劝降使,率军出战,在生死关头,与蜀汉共存亡,最后自刎殉国。客观而论,诸葛瞻深受其父影响,忠孝之心值得褒奖。所以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儿子产生了积极影响。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小题。
江亭月夜送别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碧砌:青石台阶。
19.这首诗末句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 。
2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乱烟”,既形容夜里烟雾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惶恐不安。
B.次句中的“飞月”一词,既表明时间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
C.第三句“寂寞离亭掩”,表现朋友离开后周围环境冷清及诗人内心孤寂。
D.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有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离别之情。
【答案】19.寒
20.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字词赏析。先阅读和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分析诗歌意象特征,结合写作背景和上下文揣摩诗歌情感,品读关键字。
(2)本题考查诗歌理解与分析。先阅读整首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再结合选项逐一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诗歌译文】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点评】19.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末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的意思是: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诗人因内心孤苦,所以就觉得夜晚寒冷,并不是肌肤之寒,而是心境之寒。故“寒”字最能表现诗人情感。
20.A选项,首句“乱烟笼碧砌”意思是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这里的“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又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惶恐不安”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九、现代文阅读
富 翁
叶圣陶
①有一处地方,孩子还睡在摇篮里,长辈就要教训他们说:“孩子,你们要克勤克俭过日子,专心一意想法子弄到钱,你就成为富翁了。你就有一切权力,什么事都不必做,需要什么,花钱去买就是了。孩子,你开头要勤俭,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凡是拿这一番话来教训孩子的,大家一致称赞。说是好长辈。
②孩子们从吃奶的时候起就接受这样的教训,他们都信奉这样的教训,所 以那里的富翁非常多。
③有一天,一个石匠为了给富翁造房子,到山里去开采石头,忽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宝库,全是黄澄澄的金子。他快活极了,心想这样的好运道竟让他给碰上了,谁能料到成为富翁就在今天!他赶紧跑回去,召唤全家老幼到山里采掘金子。从清早直忙到天黑,算一 算挖到的金子,已经超过了最富的富翁。石匠心里想:现在我是最富的富翁了。明天我就不用做工了,好不快活!
④第二天,石匠不再去采掘金子。消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于是大家都放下工作,扶老携幼去采掘金子。大家顾不得疲乏,直到挖到的金子超过了第一富翁才肯停手。大家都藏足了金子,都自以为是“第一 富翁”。
⑤才几天工夫,那个地方的人都成了富翁。富翁照例用不着做工,这是何 等幸福呀! 那些新成为富翁的人想:既然成了富翁,不可不买几身华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富翁的样子。于是他们就带着满袋的金子去服装铺买衣服。谁知道服装铺歇业,不再出售衣服。原来服装铺的老板也挖到了不少金子,成了富翁。
⑥成了富翁,买不着富翁穿的衣服,大家都很失望。富翁们想:不如到纺织厂去,剪些称心如意的好料子,让裁缝连夜赶。他们就一同奔向纺织厂 。谁知道纺织厂门前静悄悄的,看门人不知道哪去了,他们买不着料子,只好去找裁缝商量,只要弄得到华丽的衣服,不论多少金子,他们都愿意出 。裁缝笑着说:“我跟你们一样,正想弄几身新衣服穿呢! A.我也成了富翁了,我有的是金子。 ”
⑦这个时候他们才相信,华丽的衣服是穿不成了,成了富翁,不能打扮得 像个富翁,心里当然不痛快。可是满钱袋满箱子满仓库都是黄澄澄的金子,看 着也可爱,他们安慰自己说:“新衣服虽然穿不成,可是B.咱们有这么多金子,都成为富翁了。 ”
⑧他们完全没料到,更加严重的恐慌跟着来到,他们积蓄的粮食不久就吃 完了,照过去的惯例,只要带着一口袋钱到粮食店去买就是了。谁知道粮食店的老板正带着金子,也要去别处买粮食,因为他家的粮食也吃完了。【甲】
⑨忽然有个富翁说:“只有去找农夫!”大家听了好像大梦初醒,齐声喊起来:“是呀,去找农夫!粮食是农夫种出来的,咱们去找农夫,一定可以买到粮食了。咱们去吧! 咱们快去吧!”大家喊着,两条腿使劲奔跑,因为他们相信, 找到了农夫,粮食就到手了。
⑩他们跑到乡间,找着农夫,对他说:“好农夫,我们要买粮食 。不论多少金子,我们都愿意给。”
农夫笑了笑,摇摇头说:“我跟你们一样,正要找农夫买粮食呢 。我如今不是农夫了,不种粮食了。C.我也是富翁,我有的是金子! ”
农夫说完,就跟着大家一同走 。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 个出售粮食的农夫。
大家相信粮食是没有希望了,不如去找点儿杂粮吧 。他们就四散地向田间奔去 。可是农夫都成了富翁,他们有的是金子,已经好些天没去浇水锄草除虫了,那些杂粮枯的枯,烂的烂,蛀的蛀,再也找不到一 点儿新鲜的可以充饥的东西了,大家这才真着急了,泪珠像雨一般往下掉 。 然而摸着口袋里又硬又凉又光滑的金子,他们忍住眼泪,勉强笑了笑,互相安慰说:“虽然找不到粮食,虽然肚子饿得难受,但是D.咱们有的是金子,咱们到底都成了富翁了。 ”
(有删减)
21.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请快速阅读本文,完成故事情节梳理
克勤克俭,争做富翁→发现金矿,成为 “富翁”,不再劳作→① →成了“富翁”,吃不到粮食→②
22.童话的语言富有特色。文章【甲】处语句因印刷问题模糊不清,请你根据童话的语言特色,判断下列哪句话最适合代入原文中。
①于是他们一起带着很重的金子,走到东又走到西 。大家喘着气,浑身冒汗,衣服湿透了,还没找到一家开业的粮食店。
②于是他们一起带着沉甸甸的金子,东奔西走 。 大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还没找到一家开业的粮食店。
我选择 ,理由是
23.童话的趣味性常体现在用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品析相关语句
①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 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个出售粮食的农夫。(请作赏析式批注)
②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极其相似,且多次出现,有何用意?
24.优秀的童话常有深刻的内涵。本文首尾都出现了长辈的教训,有何区别? 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阐述你对“富翁”的理解。
【答案】21.成为“富翁”,穿不成衣服;成为 “富翁”,即将饿死
22.童话;面向儿童的文学体裁,语言上应当表现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第一句的语言平实直白,便于儿童理解,而第二句采用了一连串的成语 “气喘吁 吁”“汗流浃背 ”等,对于儿童来讲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
23.①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他们找得认真细致的样子,刻画了他们面对没有粮食的窘境, 急切想找到农夫的可笑之态。
②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自己成为富翁的事,体现出人们对成为富翁的洋洋得意和自以为是,更刻画出了愚蠢、可笑、无知的群像。
24.结尾处较之于开头处缺少了 “勤俭”。真正的富翁首先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物质财富,有了财富以后,也要时刻不忘保持勤俭;真正的富翁不仅 是物质上的富有,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富有,他们通过劳动,去涵养自己勤劳、奋斗的精神,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真正的富翁应该是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启示孩子们,做人不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要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美好生活,做一个真正的富翁。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的情节概括能力。在理解文意,掌握情节信息区域的基础上,要留意所概括的情节在表达前后上应当相似。
⑵本题考查对童话的语言特色的理解。童话是面向儿童的文学体裁,语言上应当表现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中特殊语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赏析角度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展开。赏析步骤为:有理据的分析,展开合适的联想,落实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态度。
⑷这道题考察学生对中心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富翁"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启迪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富翁。解答这类题目时,应当结合文本内容发表自己明确的看法,书写时做到语句简洁、明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点评】21.本题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完成故事情节的梳理。从文章内容看,发现金矿,成为"富翁",不再劳作的下一步是"成为“富翁”,穿不成衣服",而最后一步为"成为 “富翁”,即将饿死"。
故答案为:成为“富翁”,穿不成衣服;成为 “富翁”,即将饿死
22.本题要求学生根据童话的语言特色,判断下列哪句话最适合代入原文中。从文章的上下文判断,句子①更适合。因为句①语言平实直白,便于儿童理解,而句②采用了一连串的成语 “气喘吁 吁”“汗流浃背 ”等,对于儿童来讲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童话是面向儿童的文学体裁,语言上应当表现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①;童话是面向儿童的文学体裁,语言上应当表现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第一句的语言平实直白,便于儿童理解,而第二句采用了一连串的成语 “气喘吁 吁”“汗流浃背 ”等,对于儿童来讲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
23.本题要求学生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角度品析相关语句。句①从"即使一 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个出售粮食的农夫。"可知,采用的是夸张和对比手法,突出寻找农夫的认真。句②从相似的句子和"有的是金子"""成了富翁"等短语反复出现,可见是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自己成为富翁的事。
故答案为:
句①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他们找得认真细致的样子,刻画了他们面对没有粮食的窘境, 急切想找到农夫的可笑之态。
句②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自己成为富翁的事,体现出人们对成为富翁的洋洋得意和自以为是,更刻画出了愚蠢、可笑、无知的群像。
24.本题文首位处出现长辈的教训有何区别,并结合洗清观句子阐述对"富翁"的理解。从首尾对比发现,结尾处较之于开头处缺少了 “勤俭”。从文中可知,真正的富翁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不忘保持勤俭,他们不仅有物质上的丰富,更还有精神的富有。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想象力和批判性启示孩子们,做人不可贪图享乐,要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美好生活,做一个真正的富翁。
故答案为:结尾处较之于开头处缺少了 “勤俭”。真正的富翁首先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物质财富,有了财富以后,也要时刻不忘保持勤俭;真正的富翁不仅 是物质上的富有,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富有,他们通过劳动,去涵养自己勤劳、奋斗的精神,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真正的富翁应该是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启示孩子们,做人不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要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美好生活,做一个真正的富翁。
十、写作题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试卷阅读(四)《合欢树》一文最后写到:“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 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也 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难忘的人和事。回首自己的童年,回忆刚刚逝去的时光,你会想起谁?
你会想起什么事?请你联系生活,以“我想起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答案】
我想起了你
又一次独自走在学校旁的小路上,昏暗的灯光从层层叠叠的树叶间透过,在地.上投射出破碎的残影。皎白的月光映在盛气凌人的樱花上,在知了的歌声中,我又一次想起了……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呼啸的狂风不停拍击着窗户,在教室里的我们冻得呲牙咧嘴,大多人都无心听课哪怕是最有趣的科学课。恍惚间,我感到眼皮昏昏沉沉,隐隐约约听见了“显微镜” “实验” 等几个词语,在一阵天旋地转之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背后的一阵刺痛打断了我的美梦,迷迷糊糊间我睁开双眼。“快起来! 你都没听课了!”“急什么 反正老师没发现我,让我再睡一会儿......”我记得当时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你,半天不说话,只死死地盯着我,深邃的眼神透过镜片,露出一丝坚毅。我有些心虚地闭上双眼,可又不自觉地睁开一条缝。只见你还死盯着我,我感到心中一阵触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狠下心来摆脱梦魔专心学习。课下的你,还一直帮助我补回我落下的知识点……半年后的毕业考试中,科学实验考试的题目 正好是使用显微镜的探究实验。霎那间,心中的五味瓶被打翻,有些愧疚也有些激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就升上了初中。回首一看,小学的同学们都各奔东西,但冥冥之中,我们又在同班。
忘不了报过名的长跑比赛,忘不了当时每天的勤奋训练,更忘不了在我身边的你……在那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樱花一朵朵无声无息地飘落,池塘间的荷花却开得正旺,亭亭净植的花儿上不时有几只蜻蜓逗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我们穿着号码服,奔跑在一千五百米的赛场上。你时不时转头看我有没有跟上你的步伐,不管别人追上与否,我们总肩并肩,把汗水挥酒在那个夏天的赛场。
如今坐在教室里,追着飞逝时光的步伐,怎么也追不上,也不必追。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回望来时的人事物景,那时花开,唯有你依然如旧。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性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给我们降低了写作难度,但本作文写作难度较大。“想起了”意味着“重拾”,“重拾”意味着曾经拒绝或者曾经丢弃或者曾经失去。根据“回首自己的童年,回忆刚刚逝去的时光,你会想起谁”明确线. 上应填写人物,如“老师”“妈妈”“老师”“朋友”等。选择立意的时候要力求新颖,比如在大家都选择“信心、勇气、理想”的时候,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谦卑”,回避了撞车现象。因为是‘想起来了”,所以要铺垫一下“失去”的情况或者状态,这部分应该略写;然后,围绕“为什么”要“想起来了”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想起来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一下题。我们应该重点写“为什么想起来了”以及“怎样想起来了”,而不能只强调了“想起来了什么”,把写作的对象确定错了。比如写“记忆”,只是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了几件,完全没有提到对现在的影响,根本就不能点出“想起来了”的意义,偏离了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16.诫子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淡泊(bó) 险躁(zào) B.致远(zhì) 枯落(kū)
C.淫慢(yíng) 穷庐(lú) D.励精(lì) 治性(zhì)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关于《诫子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希望。
B.文中诸葛亮告诉儿子,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C.本文句式整齐,多用对偶,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
D.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认为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二、填空题
5.预学。根据你的知识积累 ,将诸葛亮的生平资料补充完整。
诸葛亮(181-234),字 ,号 ,琅琊阳都人, 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 ,为其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其散文代表作有《诫子书》《 》等。诸葛亮于234年在五丈原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性人物。
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夫君子之行( ) 淡泊( ) 淫慢( ) lì( )精
险躁( ) 年与时驰( ) 遂成枯落( ) 悲守穷lú( )
三、语言表达
7. 请你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你的理解,思考”静”的作用。
(温馨提示:先给下面的语段划分层次,再分类探究。)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佛家有言:”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昭德新编》有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朱子语类》里说:”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则心下愈明静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经·全篇》:”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四、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
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 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 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以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是。"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 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身,去不得西天,做不 得和尚, 忒恶!忒恶!"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生,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 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 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这般絮恶我,我回去便是了!"那三藏却不管答应,他就使一 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
乙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撒,又出化了元神,脱身儿去了, 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 足念了二十边。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 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 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什可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 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 .....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 "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扶师父上马,陪路前进。
8.结合《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为下面的连环插画排序。
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9.对比甲、乙两段文字中行者孙悟空的言行, 两处皆是悟空"行凶杀人"后, 师徒反目的情景, 但悟空 的应对方法与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对此进行具体分析,说说孙悟空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五、语段阅读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数千年的汉字演变中,书法家们创造了诸如篆、隶、草、行、楷等不同风格的书写形体,使汉字( )具有记载我们民族思想的实用功能,( )升华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汉字形美如幽,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汉字就是一道明媚的光,唤醒了梦寐中的国人,照亮了华夏文明之前的蒙mèi和黑暗。
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篆
②蒙mèi
1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
12.下面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创造 B.记载 C.唤醒 D.明媚
13.语段两处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B.不是 而是
C.不仅 还 D.即使 也
六、综合性学习
14.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节”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一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i
15.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非宁静无以致远 查阅字典法:①动词,走到,到达,达到目标,造成;②名词,兴趣 ①
意与日去 课内勾连法:相委而去 ②
遂成枯落 参考组词法:枯萎、枯槁、干枯、 枯败…… ③
16.阅读下面句子理解,判断正误。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解: 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这句话强调了内心宁静、生 活节俭对个人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理解: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句话告诉我们,时间流逝、事物变迁是 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要及时行乐。
17.从《诫子书》中选择一字,替诸葛亮补写家书给诸葛瞻,并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18.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儿子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链接材料)
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 “你 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战 前,诸葛瞻悲痛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 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小题。
江亭月夜送别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碧砌:青石台阶。
19.这首诗末句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 。
2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乱烟”,既形容夜里烟雾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惶恐不安。
B.次句中的“飞月”一词,既表明时间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
C.第三句“寂寞离亭掩”,表现朋友离开后周围环境冷清及诗人内心孤寂。
D.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有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离别之情。
九、现代文阅读
富 翁
叶圣陶
①有一处地方,孩子还睡在摇篮里,长辈就要教训他们说:“孩子,你们要克勤克俭过日子,专心一意想法子弄到钱,你就成为富翁了。你就有一切权力,什么事都不必做,需要什么,花钱去买就是了。孩子,你开头要勤俭,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凡是拿这一番话来教训孩子的,大家一致称赞。说是好长辈。
②孩子们从吃奶的时候起就接受这样的教训,他们都信奉这样的教训,所 以那里的富翁非常多。
③有一天,一个石匠为了给富翁造房子,到山里去开采石头,忽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宝库,全是黄澄澄的金子。他快活极了,心想这样的好运道竟让他给碰上了,谁能料到成为富翁就在今天!他赶紧跑回去,召唤全家老幼到山里采掘金子。从清早直忙到天黑,算一 算挖到的金子,已经超过了最富的富翁。石匠心里想:现在我是最富的富翁了。明天我就不用做工了,好不快活!
④第二天,石匠不再去采掘金子。消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于是大家都放下工作,扶老携幼去采掘金子。大家顾不得疲乏,直到挖到的金子超过了第一富翁才肯停手。大家都藏足了金子,都自以为是“第一 富翁”。
⑤才几天工夫,那个地方的人都成了富翁。富翁照例用不着做工,这是何 等幸福呀! 那些新成为富翁的人想:既然成了富翁,不可不买几身华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富翁的样子。于是他们就带着满袋的金子去服装铺买衣服。谁知道服装铺歇业,不再出售衣服。原来服装铺的老板也挖到了不少金子,成了富翁。
⑥成了富翁,买不着富翁穿的衣服,大家都很失望。富翁们想:不如到纺织厂去,剪些称心如意的好料子,让裁缝连夜赶。他们就一同奔向纺织厂 。谁知道纺织厂门前静悄悄的,看门人不知道哪去了,他们买不着料子,只好去找裁缝商量,只要弄得到华丽的衣服,不论多少金子,他们都愿意出 。裁缝笑着说:“我跟你们一样,正想弄几身新衣服穿呢! A.我也成了富翁了,我有的是金子。 ”
⑦这个时候他们才相信,华丽的衣服是穿不成了,成了富翁,不能打扮得 像个富翁,心里当然不痛快。可是满钱袋满箱子满仓库都是黄澄澄的金子,看 着也可爱,他们安慰自己说:“新衣服虽然穿不成,可是B.咱们有这么多金子,都成为富翁了。 ”
⑧他们完全没料到,更加严重的恐慌跟着来到,他们积蓄的粮食不久就吃 完了,照过去的惯例,只要带着一口袋钱到粮食店去买就是了。谁知道粮食店的老板正带着金子,也要去别处买粮食,因为他家的粮食也吃完了。【甲】
⑨忽然有个富翁说:“只有去找农夫!”大家听了好像大梦初醒,齐声喊起来:“是呀,去找农夫!粮食是农夫种出来的,咱们去找农夫,一定可以买到粮食了。咱们去吧! 咱们快去吧!”大家喊着,两条腿使劲奔跑,因为他们相信, 找到了农夫,粮食就到手了。
⑩他们跑到乡间,找着农夫,对他说:“好农夫,我们要买粮食 。不论多少金子,我们都愿意给。”
农夫笑了笑,摇摇头说:“我跟你们一样,正要找农夫买粮食呢 。我如今不是农夫了,不种粮食了。C.我也是富翁,我有的是金子! ”
农夫说完,就跟着大家一同走 。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 个出售粮食的农夫。
大家相信粮食是没有希望了,不如去找点儿杂粮吧 。他们就四散地向田间奔去 。可是农夫都成了富翁,他们有的是金子,已经好些天没去浇水锄草除虫了,那些杂粮枯的枯,烂的烂,蛀的蛀,再也找不到一 点儿新鲜的可以充饥的东西了,大家这才真着急了,泪珠像雨一般往下掉 。 然而摸着口袋里又硬又凉又光滑的金子,他们忍住眼泪,勉强笑了笑,互相安慰说:“虽然找不到粮食,虽然肚子饿得难受,但是D.咱们有的是金子,咱们到底都成了富翁了。 ”
(有删减)
21.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请快速阅读本文,完成故事情节梳理
克勤克俭,争做富翁→发现金矿,成为 “富翁”,不再劳作→① →成了“富翁”,吃不到粮食→②
22.童话的语言富有特色。文章【甲】处语句因印刷问题模糊不清,请你根据童话的语言特色,判断下列哪句话最适合代入原文中。
①于是他们一起带着很重的金子,走到东又走到西 。大家喘着气,浑身冒汗,衣服湿透了,还没找到一家开业的粮食店。
②于是他们一起带着沉甸甸的金子,东奔西走 。 大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还没找到一家开业的粮食店。
我选择 ,理由是
23.童话的趣味性常体现在用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品析相关语句
①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 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个出售粮食的农夫。(请作赏析式批注)
②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极其相似,且多次出现,有何用意?
24.优秀的童话常有深刻的内涵。本文首尾都出现了长辈的教训,有何区别? 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阐述你对“富翁”的理解。
十、写作题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试卷阅读(四)《合欢树》一文最后写到:“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 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也 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难忘的人和事。回首自己的童年,回忆刚刚逝去的时光,你会想起谁?
你会想起什么事?请你联系生活,以“我想起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