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 19. 大雁归来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 19. 大雁归来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5:21: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19.大雁归来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缄默(jiān) 覆盖(fù) 窥视 (kuī) 曲折(zhē)
B.水洼(wā) 凋零(tiāo) 夜幕(mù) 雉鸡(zhì)
C.黑鹂(lì) 香蒲(pú) 滑翔 (xiáng) 瞄准(miáo)
D.暮霭(ǎi) 弥漫(mí) 锥子(zhuī) 沼泽(zhǎo)
【答案】 D
【解析】 A.折zhé。B.凋diāo。C.鹂l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滑翔  迁徒  瞄准  目空一切
B.纠正  赌注 守猎  一声不响
C.黎明  喧嚷  邀请  有益无损
D.撤回 凋零  濒繁  偷偷摸摸
【答案】 C 
【解析】 A.徒→徙。 B.守→狩。D.濒→频。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缄默:闭口不说话。)
B.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盘旋:旋转上升。)
C.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D.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答案】 B
【解析】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
B.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C.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D.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答案】 B 
【解析】 “乌鸦”“棉尾兔”后边的逗号都应为顿号。
二、填空题
5.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是 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
【答案】美
【详解】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大雁到归来》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
6.读课文,按内容填空。作者描写大雁,主要应用了( )修辞,描写了大雁的( )、( ) 、( )和(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 )观念。它们的迁徙是一首( ),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 )之情。
【答案】拟人;南飞;春归;觅食前后的叫声;夜间群居沼泽地;联合;带有野性的歌;喜爱
【详解】这篇散文主要从南飞、春归、觅食、夜间群居四个角度描写了大雁,通篇应用拟人的写法,表达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知识点】散文
三、语言表达
7.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句结构相似、内容连贯的语句。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细微之处见真情。一个关爱眼神,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获得新生的勇气;一个真诚效微笑,可以使身处寒冬的人感受到明媚的春天; , ; , 。
【答案】示例:一句关心的话语,可以使内心空虚的人得到心灵的充实;一次热情的拥抱,可以使遭遇挫折的人得到拼搏的力量。
【详解】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一个关爱的眼神,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获得新生的勇气”。句式结构为“一个……可以使……”。内容要与前几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知识点】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四、名著导读
阅读相关名著,完成问题。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 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 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 走罢!(选自《朝花夕拾》)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 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 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 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 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 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选自《西游记》)
8.选段甲中,"流言的来源"与,发现那里的   有关,此后鲁迅便去   学校" 乌烟瘴气"
9.选段乙内容出自《西游记》的(  )
A.第 7 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B.第 27 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第 61 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D.第 99 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10.①从选段乙看,唐僧和猪八戒各有什么特点?
②《西游记》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乙是第二次。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另一次离开团队的原因和结果。
【答案】8.衍太太;南京
9.B
10.①唐僧宽厚仁慈,但没有主见。猪八戒喜欢挑拨是非。
②示例一:第 14 回: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解救后,路上打死了“眼耳鼻舌意身”六贼,唐僧责怪了几句, 孙悟空怪唐僧有眼无珠,一气到了东海龙宫。悟空到东海龙王处喝茶,看到墙上挂了一幅画,正是《圯桥 三进履》,讲的是张良拜师黄石公的故事。孙悟空深受感动,就回到唐僧身边,继续西去。示例二:第 56 回至 57 回:悟空又打杀了几个贼盗,唐僧大怒,将他赶离,孙悟空便去了南海观音那里。后来混世四猴之 一的六耳猕猴趁机变为悟空的样子,抢走了唐僧的包袱,还打伤了唐僧。真假美猴王三界大战,最后如来 佛祖收服六耳猕猴,孙悟空重新回归队伍。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西游记》
【解析】 8、9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10.①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②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点评】8.衍太太造谣鲁迅偷钱等事,导致鲁迅想离开家乡,发现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
故答案为:衍太太、南京
9.这是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却受猪八戒的撺掇,认为悟空害的是好人,将悟空逐走,悟空回了花果山。
故答案为:B
10.①孙悟空杀了白骨精假扮的三人,唐僧不满,加上八戒挑拨,将悟空逐走。写唐僧宽厚仁慈,但没有主见。猪八戒喜欢挑拨是非。
②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第一次是孙悟空刚拜唐僧为师的时候,因为他杀了六个强盗,唐僧不满,责怪于他,悟空一气之下离开唐僧,前往东海龙宫。后来被东海龙王劝回去,结果被唐僧戴上了紧箍咒。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却受猪八戒的撺掇,认为悟空害的是好人,将悟空逐走,悟空回了花果山。第三次是“真假美猴王”那一回,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被唐僧逐走,悟空回了花果山。后来六耳猕猴假扮悟空攻击唐僧,最后被如来佛祖识破。
故答案为:①唐僧宽厚仁慈,但没有主见。猪八戒喜欢挑拨是非。
②第14回: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解救后,路上打死了“眼耳鼻舌意身”六贼,唐僧责怪了几句,孙悟空怪唐僧有眼无珠,一气到了东海龙宫。悟空到东海龙王处喝茶,看到墙上挂了一幅画,正是《圯桥三进履》,讲的是张良拜师黄石公的故事。孙悟空深受感动,就回到唐僧身边,继续西去。
或者:第56回至57回:悟空又打杀了几个贼盗,唐僧大怒,将他赶离,孙悟空便去了南海观音那里。后来混世四猴之一的六耳猕猴趁机变为悟空的样子,抢走了唐僧的包袱,还打伤了唐僧。真假美猴王三界大战,最后如来佛祖收服六耳猕猴,孙悟空重新回归队伍。
五、语段阅读
①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11.第①段中“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威斯康星的法规”是怎样的
答: 。
1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答: 。
13.选文对大雁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B.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之情。
C.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抒发了对人类大肆捕杀它们的深切怨恨之情。
D.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充分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美好心愿。
14.下列对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科学性、实用性、抒情性的有效融合。
B.形象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C.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高度一致。
D.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15.从选文中,你读出了大雁什么美好的品质和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
11.【答案】 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由此可见,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
【解析】 本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的语言作答。
12.【答案】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的能力。题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们刚到的客人”表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指的是摆脱冬天的严寒,突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13.【答案】 A 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启迪人们与野生动物要和谐相处。 文中并没有抒发作者的担忧、怨恨之情,也没有表明作者的“美好心愿”。
14.【答案】 D 文中无论是描写大雁的归来,还是描写大雁的觅食、集会,都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大雁的形象跃然纸上。 知识性体现在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发现,与读者分享了发现之乐。 浓郁的抒彩更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充满着爱鸟之情。
15.【答案】 作者描写大雁归来的情景,说它们“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写出了大雁善良与热情的美好品质和极富灵性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整体感知。概括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六、综合性学习
16.有一首歌曾经很流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1)[鸟之囧况]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所见资料,概括造成野生鸟类生存囧况的原因。
答: 。
(2)[鸟语寄情]和这首歌一样,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大雁  燕子  鹤  鹧鸪  鸳鸯
例句: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答: 。
(3)[为鸟代言]有一次家人在“鸟鸣涧”餐厅聚餐,你看到菜谱上有这样几道菜:爆炒鹌鹑、红烧
野鸭、山鸡炖蘑菇……你为鸟类的命运感到非常难过,于是对老板说: 。
【答案】(1)①生态环境的恶化;②滥捕滥杀;③滥砍滥伐。
(2)(示例)大雁:我从“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中,读到了大雁鸣叫的悲苦,以及诗人盼望回乡的急切心情。
(3)(示例)老板:您好!您的餐厅名字“鸟鸣涧”真雅致,可是您的菜谱上却是这些野生鸟类,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有很大作用,而且国家法律禁止捕杀和食用。如果您能改变营业方向,那该多好啊!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原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的所见所闻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作答时,一定要分析例句的特点。所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主题相关,句式相同。例句格式为“我从……中,读到了……,以及……”。人们往往借助不同的鸟类寄托不同的情感:“大雁”一般象征思乡之情,“燕子”为对春天的赞美,“鹤”代表高洁品格、闲适生活,“鹧鸪”象征着思乡念亲,“鸳鸯”象征甜蜜、幸福、美满等。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可针对“鸟鸣涧”餐厅菜谱上的几道菜,向老板提出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语言要委婉得体,使人容易接受。
七、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②身节用,远罪丰③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是以居宫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
【注释】①于:被。②谨:约束。③丰:使……丰足。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B.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C.故曰:俭,德之共也(所以) D.远罪丰家(远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
19.请用“/”给【甲】文画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
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20.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影响。
21.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答案】17.D
18.①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②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
19.淫 慢/则 /不 能 励 精
20.①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②结合生活实际,谈对自己的影响即可。
21.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进行论述;乙文侧重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诫子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停顿节奏的把握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把握句意,然后从常见的表停顿的虚词,利用对称性结构去分析和把握即可。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个性解读的能力。做此类题,要通晓文意,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问题的个性化探究和解读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不同文本,善于从侧重点的不同等角度分析和把握。
【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有德行的人都是从俭朴中培养出来的。俭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少欲就能自谨其身,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所以说:俭和德同时并存。奢侈就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欲求过多就会贪图富贵,乱道招祸;小人欲求过多就会贪求浪费,使家庭破败,便自身丧命,这样他们做官必然接受贿赂,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点评】17.D.句意为: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丰:使.......丰裕。故答案为:D。
18.①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俭:节俭。②皆:都,全;由:从;则:就;寡:少;欲:欲望。
故答案为:①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②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
19.本句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其中,“淫慢"是主语,“不能励精”是谓语部分,“则”是状语部分。所以,本句断句为:淫慢/则/不能励精。
故答案为:淫 慢/则 /不 能 励 精。
20.第一问,依据本文写作背景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和“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以概括为:诸葛亮劝勉儿子要励志勤学,要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而且最忌讳怠惰浮躁。第二问,文章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不被外界的喧器所干扰,勤于治学,以诚待人,培养宁静淡泊的品格。
故答案为:①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②结合生活实际,谈对自己的影响即可。
21.依据甲文中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知,君子要做到宁静淡泊;依据“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直,君子要立志成学;依据“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君子要珍惜时间。依据乙文中的“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是以居宫必贿,居乡必盗。故日:侈,恶之大也。”可知,作者侧重阐述“侈"带来的坏处。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进行论述;乙文侧重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 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22.说意象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3.悟诗情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答案】22.傍晚;西风
33.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2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点评】2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由第一首诗中的“落日”可知,所写是傍晚时的景色。由第二首诗中的“入暮”可知,所写也是傍晚时分的景色。两首诗中都有“西风”一词。据此可作答。
2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杜诗:杜牧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此时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风荷“相倚”“回首”之状,似若有情,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杨诗:拟人,用荷花的“深藏”的娇羞之态,似是“愁热”,实则写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表现了诗人怜爱与欣喜喜悦之情,富有生活情趣,活泼雅致。
九、现代文阅读
海岛的狐狸
①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盛开着火红的山茶花。A.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一朵朵花儿开得很饱满。其中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而山茶花的叶子呈墨绿色,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银帆点点,仿佛一动也不动。
②在这小海岛的一个山坡上,有一座寺庙。从寺庙的套廊可以看到很美妙的景色:蔚蓝色的天空、湛蓝色的海、悬崖上的松树、房屋的影子、牛和放牛娃……所有的景色可以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③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个白色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人,是一个像狗但又不是狗的动物,它有一条粗粗的尾巴。是什么呢?是一只狐狸。
④狐狸住在寺庙后草木繁茂的高山里。狐狸见到人,并不惊慌失措,它会悄悄地躲起来。而人也看惯了它,谁也不追赶它。但是,村里有狗,狗见到狐狸,就要凶猛地、不停地吠叫,因此,狐狸格外小心。它总是悄悄地溜出来,趁人不在时,用鼻子在地上嗅着,然后偷偷地把佛坛上的供品吃掉。
⑤现在,白狐狸就是这样用鼻子嗅着,来到佛坛前的。它看到佛坛上的碗里盛着三个大馒头。它饿极了,馋得厉害,吃了一个,又叼起一个吃进去。当它正要叼起最后一个馒头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它回过头,看到大门口进来一个人,便立刻躲到了柱子后面。
⑥传来一个老人轻轻的说话声。
⑦狐狸从柱子后边缩着脖子再向大门那边望去,看到一位从未见过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再仔细一看,老婆婆的眼睛紧闭着。
⑧“怎么,怎么,原来是个盲人老婆婆呀!”
⑨狐狸自言自语地说着,从柱子后面慢腾腾地走到大厅,嘴里叫唤着:“吭,吭。”
⑩“是和尚师父吗?”
“吭,吭——我不是师父呀!”狐狸叫着回答,可是老婆婆的两只耳朵都很聋。她坐在庙门口,虔诚地行起礼来。然后拿出一包东西,原来是布施的钱。
“和尚师父,我请您念经。这是一点儿小意思,请收下吧。
“吭,喀吭,和尚今天不在。”狐狸答道。但是老婆婆一点儿也听不出来。
“是的,是老爷子的忌日。”
因为老婆婆的答非所问,狐狸感到十分为难。
“这样办吧,”白狐狸想道,“我来给她当和尚吧。这位老婆婆好不容易从什么地方来到这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着,她误以为我是和尚,要我给她念经,要是和尚马上能回来还好,可是看来他晚上之前是不能回来的。他一出去,总是很晚很晚才回来的……”
狐狸站起来吭吭地叫了几声,咬住老婆婆的衣袖,把她带到佛坛前面。
但是当它走到佛坛前面时,却为难了。它没有念珠,没有法衣,什么也没有,怎么像念经的呢?
狐狸跑到和尚的卧室。房门开着,进去一看,屏风上挂着和尚平日穿的法衣和袈裟。狐狸从屏风上取下法衣披在身上,又把袈裟吊在胸前,走出了和尚的卧室。
它的外表多么滑稽,但是没有人笑它。因为那里只有老婆婆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着。狐狸觉得让老婆婆无谓地等了一段时间而感到内疚。它赶快坐到佛坛前面,眼睛望着前面,可是,它安不下心来,又站起来,绕着座位转了两三圈儿,随即拘谨地坐到位子上。但是它心情仍平静不下来。它总怕有谁瞧它,又看了看周围。在这微暗的寺庙里,只有它和坐在它后面的老婆婆。狐狸又从走廊望向外面:B.那里一个人也没有,阳光明媚,只有篱笆旁的山茶花下三只公鸡正在沙地上玩耍。这样,狐狸放心了,它拿起钟槌,敲起钟和木鱼。随着钟声和木鱼声,狐狸哼起来:“吭,吭吭,吭,吭……”
狐狸念了一会儿,回头看了后边一眼。只见老婆婆不停地捻着串珠,一心一意地叩拜着,狐狸非常高兴,又喀吭喀吭地哼起来,可是它心里却想:“再念一会儿就不念了,把那个馒头吃进去。”碗里还剩下一个馒头,狐狸死死地盯着馒头,敲着木鱼哼着。
老婆婆知道经念完了,用满是白发的头叩着榻榻米,向狐狸说道:“谢谢您,和尚师父。”
老婆婆默默地站起来,她的袖子又被狐狸咬住,拉到大门口。老婆婆到大门口要穿高齿木屐时,狐狸又帮她穿上。随即狐狸又将掉在地上的拐杖拾起来交给老婆婆。
“谢谢您,和尚师父,实在打搅您了。”
“吭吭,吭吭。”狐狸叫着和老婆婆告别。
白狐狸离开了大门,把法衣和袈裟挂到和尚卧室的屏风上,把老婆婆布施的钱袋就那样放在榻榻米上,然后回到佛坛前,叼了那个馒头走了。
寺院的套廊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C.火红的山茶花静静地开放着,墨绿色的叶子像涂了一层油似的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上,白帆点点,闪着银光。
24.请根据文章内容,从狐狸的角度将下面的情节发展补充完整。
狐狸到庙里找食物——   ——狐狸被老婆婆误当作和尚——   ——狐狸送老婆婆离开寺庙。
25.这篇童话的语言富有趣味。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它赶快坐到佛坛前面,眼睛望着前面,可是,它安不下心来,又站起来,绕着座位转了两三圈儿,随即拘谨地坐到位子上。
26.本文在讲故事时穿插了一些写景的句子。请从文中A、B、C三处景物描写中,任选一处品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我选   处,作用:   
27.读了这篇童话后,同学们对白狐狸的形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童:我发现童话、神话等想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小文:是的,本文中的白狐狸就是这样,如   
小童:你分析得很好!据你的分析,我发现童话、神话中这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这样的好处:   
【答案】24.狐狸偷吃寺庙里的馒头;狐狸假扮和尚给老婆婆念经
25.“坐、望、站、绕、转”等动词,细致传神地刻画出狐狸假扮和尚坐到佛坛前面给老婆婆念经时的不安和拘谨。
26.示例:A;描写了海岛上幽静而美丽的风光,渲染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为狐狸的出场设置了特定的情境。
27.偷吃寺庙的供品,偷吃是狐狸的本性;假扮和尚给老婆婆念经,展现人性的一面。;使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感受、分析环境描写;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内容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内容。
25.此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要我们赏析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修辞、要么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26.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及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显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品质;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某一故事情节埋下伏笔等。
27.本题考查形象的分析与塑造形象手法的作用。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点评】24.结合第⑤段“它见到佛坛上的碗里盛着三个大馒头。它饿极了,馋得厉害,吃了一个,又叼起一个吃进去。当它正要叼起最后的一个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它回过头,看到大门口进来一个人,狐狸立刻躲到柱子后面”可知狐狸到庙里找到食物,而后找到了馒头,于是在佛坛前吃起馒头,因此①处可概括为:狐狸偷吃寺庙馒头;结合第 段“狐狸跑到和尚的卧室。房门开着,进去一看,屏风上挂着和尚平日穿的法衣和袈裟。狐狸从屏风上取下法衣披在身上,把袈裟吊在胸前,走出了和尚的卧室”,和第 段“狐狸放心了,它拿起钟槌,敲起钟和木鱼”,及第 段“狐狸念了一会儿,回头看了后边一眼。只见老婆婆不停地抢着串珠,一心地叩拜着,狐狸非常高兴,又喀吭喀吭地哼起来”可知老婆婆把狐狸错认为是和尚师父,狐狸因为心生怜惜之情,假扮和尚师父给老婆婆念经,因此②处可概括为:狐狸假扮和尚给老婆婆念经。
故答案为: 狐狸偷吃寺庙的馒头 狐狸假扮和尚给老婆婆念经
25.结合第 段“它的外表多么滑稽,但是没有人笑它。因为那里只有老婆婆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着。狐狸觉得让老婆婆无谓地等了一段时间而感到内疚”“但是它心情仍平静不下来。它总怕有谁瞧它,又看了看周围”可知该句主要描写了狐狸假扮和尚师父给老婆婆念经时的情形,其中“赶快”突出了狐狸让老婆婆等待一段时间的内疚,“坐、望、站、绕、转”等动词的连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狐狸假扮和尚师父时的不安状态,细致传神地刻画出狐狸在佛坛前面给老奶奶念经时的拘谨。
故答案为:用“坐、望、站、绕、转”等动词,细致传神地刻画出狐狸假扮和尚坐到佛坛前面给老奶奶念经时的不安和拘谨。
26.选择A处。作用:通过“温暖明媚的阳光”“一朵朵花儿开得很饱满”“山茶花的叶子呈墨绿色,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银帆点点”等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海岛上幽谧静雅、美丽如画的风光,渲染了一种温暖和谐、轻松融洽的氛围,为后文狐狸的出场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和背景。
选择B处。作用:结合横线处前文“但是它心情仍平静不下来。它总怕有谁瞧它,又看了看周围。在这微暗的寺庙里,只有它和坐在它后面的老婆婆。狐狸又从走廊望着外面”可知该句中“那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篱笆旁的山茶花下三只公鸡正在沙地上玩耍”主要交代了狐狸看向走廊外使的情景,为后文“狐狸放心了”,安心给老婆婆念经作了铺垫,同时渲染出愉悦欢乐的氛围,增加作品的真实性。
选择C处。作用:结合第①段“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盛开着火红的山茶花。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一朵朵花儿开得很饱满。其中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而山茶花的叶子呈墨绿色,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银帆点点”可知,该处的景物描写与开头处景物描写相互照应,使文章整齐连贯,同时渲染了温暖和谐的环境氛围,烘托出狐狸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质。
故答案为:示例:A;描写了海岛上幽静而美丽的风光,渲染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为狐狸的出场设置了特定的情境。
27.①结合第④段“它趁人不在时,用鼻子在地上嗅着,然后偷偷地把佛坛上的供品吃掉”和第⑤段“现在,白狐狸就是这样地用鼻子嗅着,来到佛坛前的”可知狐狸本身是要到寺庙里面偷吃东西,而后找到佛坛之中的供品馒头,又加上对狐狸的认知,偷吃是其本性,结果却误打误撞碰到老婆婆,而后因心生怜惜之情,假扮和尚给其念经,这又反映出狐狸心地善良的一面,恰恰展现了人性中的美好;
②动物习性与人物性格的结合,可以使人格化的描写更加自然,更加贴近儿童生活认知,便于儿童接受和欣赏此类作品,同时吸引儿童阅读兴趣;使情节更加曲折,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增加作品的跌宕起伏之感,作品主旨更加通俗浅显。
故答案为:偷吃寺庙的供品,偷吃是狐狸的本性;假扮和尚给老婆婆念经,展现人性的一面。
使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十、写作题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景无处不在。走进生活,带着欣赏的眼光审视周边的事物,你会发现风景不只是奇山异水:那一碧如洗的苍穹,那繁星点点的夜空,那涛声阵阵的丛林,那绿浪起伏的田野……都是美丽的风景。跌倒时的搀扶,失意时的鼓励,甚至邂逅时一脸灿烂的笑容,也是一种美丽的风景……
请以“我最喜欢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答案】
我最喜欢的风景
暑假第一天,妈妈欣喜地跟我说,明天我们要去桃花岛。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那晚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期待那天快快到来。
东方终于露出了鱼肚白,天终于亮了,这一天终于来啦!我兴奋地骑着旅行箱原地转了一圈,兴高 采烈地等待出发。一路开车、乘船、再开车,原本会晕车的我却丝毫不觉得路途颠簸与不舒服。顺利地到达了旅馆后,我舒服地躺在床上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这时,妈妈提议:“曹 可盈,我们去海边玩吧。”“好嘞!”我急忙跑过去套上游泳衣,向海边飞奔而去。
才一踏上海滩,我便看见蔚蓝的大海犹如天空一般广阔而宁静,躺在沙子堆.上望着蓝天,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白白胖胖,软软绵绵。阳光温暖,海风徐徐,沙滩松软,我可真想“以天地为炉云为被”好好睡一觉。 波,我和姐姐相视-笑,轻轻的一跳,海水将我们浮起来,我们轻而易举地过了第一关。接下来是难对付的二号中型浪波,它波涛汹涌地向我们袭来,我们变换身姿,犹如深海之女一美人鱼一般,埋着头,憋着气,扎在水里。还没等我们喘口气,最大的三号大型波浪已经张着巨大的嘴,仿佛一头巨兽般挑畔着我们的勇气,我可不怕。可还没等我做好准备,我们便被推上了沙滩。我们双手抓沙,像螃蟹一样,姐姐的眼镜没了,我被灌地直呕。不过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我们都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海啊大海,就像‘游乐场’-样。我爱大海,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回味和乐趣。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认真审视题目,从题目中找写作思路,确定题材和主题。“我 最喜欢的风景”中“我”提示作文要以第一人称叙述,根据提示,“风景” 含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是实指,这暗示我们可以从风景的本义来写,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文章写成游记、写景抒情类作品。二是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二者是从“风景”的比喻意义立意的,其中前者虚指美好的情感,后者借指美好且让人难忘的生活场景。也就是说,使用“风景”的比喻意义写作时,既可以写实(生活场景)也可以写虚(人间真情)。
【提取立意】“最喜欢”提示作文的主题感情,表达出对“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中描摹景物或写人记事,围绕“最喜欢”展开,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注意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吃透题目的精髓,把握住中心词,明确修饰限制词。除了审题、立意和选材外,我们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19.大雁归来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缄默(jiān) 覆盖(fù) 窥视 (kuī) 曲折(zhē)
B.水洼(wā) 凋零(tiāo) 夜幕(mù) 雉鸡(zhì)
C.黑鹂(lì) 香蒲(pú) 滑翔 (xiáng) 瞄准(miáo)
D.暮霭(ǎi) 弥漫(mí) 锥子(zhuī) 沼泽(zh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滑翔  迁徒  瞄准  目空一切
B.纠正  赌注 守猎  一声不响
C.黎明  喧嚷  邀请  有益无损
D.撤回 凋零  濒繁  偷偷摸摸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缄默:闭口不说话。)
B.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盘旋:旋转上升。)
C.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D.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
B.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C.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D.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二、填空题
5.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是( )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
6.读课文,按内容填空。作者描写大雁,主要应用了( )修辞,描写了大雁的( )、( ) 、( )和(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 )观念。它们的迁徙是一首( ),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 )之情。
三、语言表达
7.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句结构相似、内容连贯的语句。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细微之处见真情。一个关爱眼神,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获得新生的勇气;一个真诚效微笑,可以使身处寒冬的人感受到明媚的春天; , ; , 。
四、名著导读
阅读相关名著,完成问题。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 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 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 走罢!(选自《朝花夕拾》)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 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 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 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 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 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选自《西游记》)
8.选段甲中,"流言的来源"与,发现那里的   有关,此后鲁迅便去   学校" 乌烟瘴气"
9.选段乙内容出自《西游记》的(  )
A.第 7 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B.第 27 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第 61 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D.第 99 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10.①从选段乙看,唐僧和猪八戒各有什么特点?
②《西游记》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乙是第二次。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另一次离开团队的原因和结果。
五、语段阅读
①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11.第①段中“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威斯康星的法规”是怎样的
答: 。
1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答: 。
13.选文对大雁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B.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之情。
C.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抒发了对人类大肆捕杀它们的深切怨恨之情。
D.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充分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美好心愿。
14.下列对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科学性、实用性、抒情性的有效融合。
B.形象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C.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高度一致。
D.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15.从选文中,你读出了大雁什么美好的品质和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
六、综合性学习
16.有一首歌曾经很流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1)[鸟之囧况]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所见资料,概括造成野生鸟类生存囧况的原因。
答: 。
(2)[鸟语寄情]和这首歌一样,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大雁  燕子  鹤  鹧鸪  鸳鸯
例句: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答: 。
(3)[为鸟代言]有一次家人在“鸟鸣涧”餐厅聚餐,你看到菜谱上有这样几道菜:爆炒鹌鹑、红烧
野鸭、山鸡炖蘑菇……你为鸟类的命运感到非常难过,于是对老板说: 。
七、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②身节用,远罪丰③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是以居宫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
【注释】①于:被。②谨:约束。③丰:使……丰足。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B.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C.故曰:俭,德之共也(所以) D.远罪丰家(远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
19.请用“/”给【甲】文画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
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20.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影响。
21.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 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22.说意象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3.悟诗情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海岛的狐狸
①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盛开着火红的山茶花。A.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一朵朵花儿开得很饱满。其中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而山茶花的叶子呈墨绿色,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银帆点点,仿佛一动也不动。
②在这小海岛的一个山坡上,有一座寺庙。从寺庙的套廊可以看到很美妙的景色:蔚蓝色的天空、湛蓝色的海、悬崖上的松树、房屋的影子、牛和放牛娃……所有的景色可以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③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个白色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人,是一个像狗但又不是狗的动物,它有一条粗粗的尾巴。是什么呢?是一只狐狸。
④狐狸住在寺庙后草木繁茂的高山里。狐狸见到人,并不惊慌失措,它会悄悄地躲起来。而人也看惯了它,谁也不追赶它。但是,村里有狗,狗见到狐狸,就要凶猛地、不停地吠叫,因此,狐狸格外小心。它总是悄悄地溜出来,趁人不在时,用鼻子在地上嗅着,然后偷偷地把佛坛上的供品吃掉。
⑤现在,白狐狸就是这样用鼻子嗅着,来到佛坛前的。它看到佛坛上的碗里盛着三个大馒头。它饿极了,馋得厉害,吃了一个,又叼起一个吃进去。当它正要叼起最后一个馒头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它回过头,看到大门口进来一个人,便立刻躲到了柱子后面。
⑥传来一个老人轻轻的说话声。
⑦狐狸从柱子后边缩着脖子再向大门那边望去,看到一位从未见过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再仔细一看,老婆婆的眼睛紧闭着。
⑧“怎么,怎么,原来是个盲人老婆婆呀!”
⑨狐狸自言自语地说着,从柱子后面慢腾腾地走到大厅,嘴里叫唤着:“吭,吭。”
⑩“是和尚师父吗?”
“吭,吭——我不是师父呀!”狐狸叫着回答,可是老婆婆的两只耳朵都很聋。她坐在庙门口,虔诚地行起礼来。然后拿出一包东西,原来是布施的钱。
“和尚师父,我请您念经。这是一点儿小意思,请收下吧。
“吭,喀吭,和尚今天不在。”狐狸答道。但是老婆婆一点儿也听不出来。
“是的,是老爷子的忌日。”
因为老婆婆的答非所问,狐狸感到十分为难。
“这样办吧,”白狐狸想道,“我来给她当和尚吧。这位老婆婆好不容易从什么地方来到这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着,她误以为我是和尚,要我给她念经,要是和尚马上能回来还好,可是看来他晚上之前是不能回来的。他一出去,总是很晚很晚才回来的……”
狐狸站起来吭吭地叫了几声,咬住老婆婆的衣袖,把她带到佛坛前面。
但是当它走到佛坛前面时,却为难了。它没有念珠,没有法衣,什么也没有,怎么像念经的呢?
狐狸跑到和尚的卧室。房门开着,进去一看,屏风上挂着和尚平日穿的法衣和袈裟。狐狸从屏风上取下法衣披在身上,又把袈裟吊在胸前,走出了和尚的卧室。
它的外表多么滑稽,但是没有人笑它。因为那里只有老婆婆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着。狐狸觉得让老婆婆无谓地等了一段时间而感到内疚。它赶快坐到佛坛前面,眼睛望着前面,可是,它安不下心来,又站起来,绕着座位转了两三圈儿,随即拘谨地坐到位子上。但是它心情仍平静不下来。它总怕有谁瞧它,又看了看周围。在这微暗的寺庙里,只有它和坐在它后面的老婆婆。狐狸又从走廊望向外面:B.那里一个人也没有,阳光明媚,只有篱笆旁的山茶花下三只公鸡正在沙地上玩耍。这样,狐狸放心了,它拿起钟槌,敲起钟和木鱼。随着钟声和木鱼声,狐狸哼起来:“吭,吭吭,吭,吭……”
狐狸念了一会儿,回头看了后边一眼。只见老婆婆不停地捻着串珠,一心一意地叩拜着,狐狸非常高兴,又喀吭喀吭地哼起来,可是它心里却想:“再念一会儿就不念了,把那个馒头吃进去。”碗里还剩下一个馒头,狐狸死死地盯着馒头,敲着木鱼哼着。
老婆婆知道经念完了,用满是白发的头叩着榻榻米,向狐狸说道:“谢谢您,和尚师父。”
老婆婆默默地站起来,她的袖子又被狐狸咬住,拉到大门口。老婆婆到大门口要穿高齿木屐时,狐狸又帮她穿上。随即狐狸又将掉在地上的拐杖拾起来交给老婆婆。
“谢谢您,和尚师父,实在打搅您了。”
“吭吭,吭吭。”狐狸叫着和老婆婆告别。
白狐狸离开了大门,把法衣和袈裟挂到和尚卧室的屏风上,把老婆婆布施的钱袋就那样放在榻榻米上,然后回到佛坛前,叼了那个馒头走了。
寺院的套廊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C.火红的山茶花静静地开放着,墨绿色的叶子像涂了一层油似的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上,白帆点点,闪着银光。
24.请根据文章内容,从狐狸的角度将下面的情节发展补充完整。
狐狸到庙里找食物——   ——狐狸被老婆婆误当作和尚——   ——狐狸送老婆婆离开寺庙。
25.这篇童话的语言富有趣味。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它赶快坐到佛坛前面,眼睛望着前面,可是,它安不下心来,又站起来,绕着座位转了两三圈儿,随即拘谨地坐到位子上。
26.本文在讲故事时穿插了一些写景的句子。请从文中A、B、C三处景物描写中,任选一处品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我选   处,作用:   
27.读了这篇童话后,同学们对白狐狸的形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童:我发现童话、神话等想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小文:是的,本文中的白狐狸就是这样,如   
小童:你分析得很好!据你的分析,我发现童话、神话中这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这样的好处:   
十、写作题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景无处不在。走进生活,带着欣赏的眼光审视周边的事物,你会发现风景不只是奇山异水:那一碧如洗的苍穹,那繁星点点的夜空,那涛声阵阵的丛林,那绿浪起伏的田野……都是美丽的风景。跌倒时的搀扶,失意时的鼓励,甚至邂逅时一脸灿烂的笑容,也是一种美丽的风景……
请以“我最喜欢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