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23.女娲造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澄澈(chè) 崛起(jué)
B.掺和(chān) 绵延(mián) 泥捏(niè)
C.灵敏(mǐn) 寂寞(jì) 幽光(yōu)
D.蓬勃(bó) 揉团(rú) 踪迹(zōng)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A .有误,"女娲"的"娲"应读作" w ā ";
B .有误,"泥捏"的"捏"应读作" niē ";
C .正确;
D .有误,"揉团"的"揉"应读作" róu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下列对《女娲造人》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短文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表现了人的灵性,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所以 A 、 B 选项是正确的。短文是一篇神话,是古代人类在没有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对人类起源的想象,是一种原始观念,并没有科学依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对短文主旨的理解。要认真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帮助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
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A解释准确;
B“开辟”的解释有: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盘古氏开天辟地;开发;开拓;开创;创立;开启;打开通路;这里应该是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盘古氏开天辟地;解释不准确;
C解释准确;
D解释准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词义辨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含义侧重,含义侧重是指:词语和词语的含义非常相近,但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题目选项中出现意思相近或形近的词就需要我们找到词的含义侧重点;二是看语义轻重,语义轻重是指:词语之间含义相近,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差别。经常在递进文段中考查,所以要对递进词有所敏感;三是看感彩,感彩是指:词语所表示的含义是相近的,但是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不同,词语的感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常在文段中有作者明显的态度和感情倾向的文段中考查。
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崛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C.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D.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A项中“篷”应为“蓬”;B项中“崛”应为“掘”;C项中“彩”应为“采”。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二、填空题
5.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女娲造人》选自 ,作者是 ,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 、 等。
【答案】《神话故事新编》;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
【知识点】其他常识;寓言;童话
【解析】《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作者是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故答案为:《神话故事新编》;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6.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下一条枯藤, 入一个泥潭里, 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答案】⑤;③;②;④;①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先了解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来选择即可。
故答案为:⑤ ; ③ ; ②;④ ; ①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与正确运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来选择。
三、语言表达
7.请阅读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女娲。
①女娲有体,孰制匠①之?(《楚辞·天问》)
②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说文解字》)
③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
④黄帝生阴阳,上骈②生耳目,桑林③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变也。(《淮南子·说林训》)
⑤往古之时,四极废④,九州裂,天不兼覆⑤,地不周载⑥。火滥焱⑦而不灭,水浩洋⑧而不息,猛兽食颛⑨民,鸷⑩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淮南子.览冥训》)
⑥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黄土作人。务剧 ,力不暇供,乃引洹 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经人也。(《风俗通》)
⑦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风俗通》)
[注释]①制匠:制造,创造。②上骈:传说中的神名。 ③桑林:传说中 的神名。④四极废: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 ⑤兼覆:普遍地覆盖。 ⑥周载:全面地容载。⑦槛焱(làn yàn):意思是火势蔓延。⑧浩洋:指水泛滥。 ⑨颛(zhuān): 善良。⑩鸷(zhì):凶猛。 淫水:指洪水。 抟(tuán):捏成团。 务剧:工作繁多。 絙(gēng):粗绳索 。
【答案】[示例]女娲是一位神女,人面蛇身,一日中可七十变(会变万物);曾炼石补天,拯救苍生;抟土造人,建立婚姻制度,使人类得以延续。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结合关键信息“古之神圣女”“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抟黄土作人”“因置婚姻”等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女娲是一位神女,人面蛇身,一日中可七十变(会变万物);曾炼石补天,拯救苍生;抟土造人,建立婚姻制度,使人类得以延续。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语言表达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由题意得出表达的对象是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据此确定表达时的语气和表达的主题。语意要合理,不能有语病。
四、名著导读
走进"西游",重温经典。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行者丢下扇子道: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 "怎生是好!" ......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这一故事情节, 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的心理。
9.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 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
【答案】8.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不走西边;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9.示例一:黄狮精心存善意,开宴会需要猪羊,不是去抢,而是让两名小妖带银子去凡间的集市去买; 他把小妖当亲人,几次战斗之后,闻知洞府被烧,小妖被打死,悲伤过度,居然要撞崖自杀。示例二: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走了定海神针,当龙王知道定海神针是宝物时又反悔,百般刁难,可以看出龙王的虚伪、吝啬。示例三:无底洞的耗子精拜托塔天王为义父,是找靠山、报恩情。示例四:女儿国的蝎子精、狮驼岭的孔雀精、天竺的玉兔精都想嫁给唐僧,体现了人的七情六欲。示例五:黄袍怪痴情于公主,如凡人一般动心动情。示例六:猪八戒好吃懒做,意志不坚定,又爱占便宜,贪女色,自私自利。示例七: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众猴按约定拥戴他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作品的人物形象;《西游记》
【解析】【点评】(1)(2)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8.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就是西边有火不能走。猪八戒是一有困难就想散伙回高老庄。
故答案为: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不走西边、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9.人的特性就是善良、老实、知恩图报及人的劣根性如好吃懒做、恶毒、残忍等,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即可。如红孩儿被观音收走做了善财童子,离开父母,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从此恨上了孙悟空,所以拒借芭蕉扇,这是人的一面。
故答案为:黄狮精心存善意,开宴会需要猪羊,不是去抢,而是让两名小妖带银子去凡间的集市去买; 他把小妖当亲人,几次战斗之后,闻知洞府被烧,小妖被打死,悲伤过度,居然要撞崖自杀。
或者: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走了定海神针,当龙王知道定海神针是宝物时又反悔,百般刁难,可以看出龙王的虚伪、吝啬。
或者:无底洞的耗子精拜托塔天王为义父,是找靠山、报恩情。
或者:女儿国的蝎子精、狮驼岭的孔雀精、天竺的玉兔精都想嫁给唐僧,体现了人的七情六欲。
或者:黄袍怪痴情于公主,如凡人一般动心动情。
或者:猪八戒好吃懒做,意志不坚定,又爱占便宜,贪女色,自私自利。
或者: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众猴按约定拥戴他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
五、语段阅读
阅读《女娲造人》选段,回答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⑤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
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⑥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几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0.第①段中画线的部分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1.选文描写女娲时主要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12.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请从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答案】10.景物描写。交代时间,表现了女娲造人的辛苦。
11.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
12.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等语句写出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喜悦。
【知识点】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1)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放在结尾有: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在中间结构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的作用,内容上结合上下的内容进行阐述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找准语句,仔细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注意阐述要正确。
【点评】10.画线部分主要写 了天上的“晚霞”“星星”“月亮”",是对景物的描写,表明时间已到了晚上,可女娲还在工作,突出了女娲造人的辛苦。
11.选文第①段写女娲“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 .睡”就起来工作,属于动作描写,表现出女娲勤劳。第③段主要写女娲用挥藤洒泥的方法造人的具体过程,属于动作描写,表现出女娲有智慧。第⑤段主要写女娲为人类的未来着想,属于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她伟大的母亲形象。
12.找出选文中描述人类诞生欢欣喜悦场面的语句,并简要说明。
六、综合性学习
13.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学习美丽神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个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集神话资料
项目二:
项目三: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图一 图二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4)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神话故事和对应的诗句,请帮助他们概括神话故事主人公性格的共同点,并谈谈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
神话故事 诗句
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夸父逐日 莫道匹夫枉逐日,艳阳岁岁照桃林。
牛郎织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答案】(1)项目二:编写神话故事;项目三:探讨人类起源故事
(2)图一:女娲补天 图二:盘古开天辟地
(3)示例:未来地球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变大,能听到极细微的声音;眼睛能够看到黑暗中的东西;人均寿命达到500岁。
(4)共同点:执着、坚忍。愿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追求自由幸福。
【知识点】漫画释义;材料探究;主题活动;见解表述
【解析】(1)首先把握活动的主题“学习美丽神话”,再看要求仿照示例再策划两个活动项目。已经给出了示例“搜集神话资料”,于是可以拟写:编写神话故事;探讨人类起源故事等等。
(2)从图一看出一个女人拿着石块去补天上的窟窿,可以判断是“女娲补天”;从天地的混沌一片,到图像中的出现分隔情形,可以判断是:盘古开天辟地。
(3)要求想象人类的未来的样子。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五官、身高情况,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寿命长短等多方面想象。
(4)材料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牛郎织女”等故事的主角都有执着坚韧的品质,这是他们的共性,表达了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故答案为:⑴
第1空、项目二:编写神话故事
第2空、项目三:探讨人类起源故事
⑵图一:女娲补天 图二:盘古开天辟地
⑶示例:未来地球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变大,能听到极细微的声音;眼睛能够看到黑暗中的东西;人均寿命达到500岁。
⑷共同点:执着、坚忍。愿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追求自由幸福。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活动策划的设计能力。要有一定的文案意识,要重点参照示例进行,多用干净利落的短语组织活动的项目类型。
⑵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要仔细观察图画,对其中的要素,不重不漏的观察,然后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即可。
⑶本题考查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想象是人类的思维的翅膀,是我们美丽的神话故事的诞生根由。
⑷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古代神话故事,概括归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而揭示劳动百姓美好愿望的能力。
七、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汶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交(xiá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yīn):填塞,堵塞。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白喙
以堙于东海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鸣自交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形象?
17.读完这则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答案】14.鸟的嘴 ;连词,来
15.其鸣自汶/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16.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
17.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灯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发鸠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4)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点评】14.白喙:白色的嘴
以堙于东海:用来填塞东海
故答案为:鸟的嘴 ;连词,来
15.这是文言文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如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②虚词。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
句尾词如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夫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③疑问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④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不亦…乎、无乃…乎。
⑥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例句翻译为: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故答案为:其鸣自汶/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16.画线句翻译为: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写女娃因溺于东海,变成鸟后天天叼树枝和石块,想要填平东海。一只小鸟,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虽然希望渺茫,但是精卫依然在坚持。故答案为: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
17.本文写女娃因溺于东海,变成鸟后天天叼树枝和石块,想要填平东海。一只小鸟,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虽然希望渺茫,但是精卫依然在坚持。其实也是在写古代人的想法,他们坚信人定胜天,一定可以征服水患。故答案为: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八、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与浩初②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①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改革”,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 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18.“秋来处处割愁肠”一句中的“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8.“割”是截断的意思,照应了上句“剑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愁苦之深。
19.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眷念之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点评】18.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秋来处处割愁肠”中“割”的意思是分割截断。是根据“似剑铠”的比喻而来,由山形产生的联想。“愁肠“本已写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却还要把这份‘ 愁苦“从中割开,真有刺人心肠、肠肠寸断的感觉啊!
故答案为:“割”是截断的意思,照应了上句“剑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愁苦之深。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最后一句中的“望故乡“一个“望“的动作,把诗人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表露无疑。它不但准确传达了诗人的眷念故乡亲友的真挚感情,而且不落窠臼。
故答案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眷念之情。
九、现代文阅读
春天的消息
王金保
①春的消息,是草根按捺不住,最先透露给人们的。山坡洼里,山石,土,野草们,浑身都暖洋洋的。
②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那些血液一般珍贵的水分也不再矜持,期待着新生命来亲近它们。一阵踢踏的脚步,踩在土地的痒处,是一位勤劳的乡亲,扛着镐头,走进田塍。一只狗,摇摇尾巴,往前撒欢似的跑几步,又停下来凝望。
③野花紫色的花瓣伸展开,露出嫩黄的蕊,点亮了山野。一丛丛,一簇簇,让人不由得生出好多欢喜。采上几朵,珍爱地插到花瓶里,摆到案头,春天就到家了。
④春天的消息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像赶赴盛会,花啊草啊树啊,都攒足了劲儿地活跃起来。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
⑤风,早就柔柔的了,细品一下,是否掺和了花草的气息?不经意一抬头,街边的垂柳,那枝条也柔柔的,在风里窈窕着。那筋脉红润润的,那柳芽胀鼓鼓的,满怀着心事,酝酿着绽放。广场上的风筝似乎总在嗔怨那条细线的束缚,这么好的天,能够和白云一起自由游弋该多好!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老人们刚换掉棉衣,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伸展伸展手臂,活动活动筋骨。同样是这个广场,在春天里却呈现着不一样的风致。
⑥乡村和山野,无边的风月,对喜欢踏青游春的人们来说永远是无尽的魅惑。
⑦清澈的溪水边,崖畔上,山腰间,淡紫的,粉红的,丛丛的野杜鹃开得热烈,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
⑧这里有个叫花院的地方,开满了春花。满山满谷满院子的梨花、杏花、桃花。这里是纯洁如玉的白,大朵大朵的白,一片醉人的香雪海!那里又是妩媚动心的红,一串串一团团的红,千树万树织锦绣!浓郁的花香中,又有香喷喷的山野菜、农家饭的味道,那是热情的乡亲在招待远方的宾朋。
⑨建设工地上,机器马达声又兴奋地响起来,仿佛攒足了力气;高空塔吊伸展着长长的手臂,似乎有揽尽春色的野心;高高的脚手架上,南方来的钢筋工小伙,身上宛如还披着油菜花的梦语,手搭凉棚,家,实际上并不遥远!
⑩大田的农事有条不紊。赶紧播种吧,好日子是从耕田稼穑开始的。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
20.“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说说“它的心思”具体指代什么?
21.仿照示例,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赏析。
示例: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土地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来临时,土地开始变得松软的情形,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语句1:清澈的溪水边,崖畔上,山腰间,淡紫的,粉红的,丛丛的野杜鹃开得热烈,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
语句2:建设工地上,机器马达声又兴奋地响起来,仿佛攒足了力气;高空塔吊伸展长长的手臂,似乎有揽尽春色的野心……
22.“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这句话道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春天的消息,是草根由枯黄变成绿色,最先透露给人们的。
B.第④段中“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赞美了春雨应时而降、滋润万物的特点。
C.第⑤段中写到了垂柳和风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春天景色的优美。[来
D.第⑧段主要从视觉角度描绘花院中各种花开得艳,色彩斑斓,也从嗅觉角度描绘了花之香。
【答案】20.风筝希望能够挣脱细线,与白云一起自由游弋。
21.语句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野杜鹃”比成“红绡”,形象地描绘出野杜鹃开放得热烈、鲜艳,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语句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机器”“高空塔吊”人格化,生动地描写出建设工地上忙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22.作者希望人们珍惜春光,努力工作。
23.C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感受、分析环境描写;挖掘、感悟文章主题;理解文章思想倾向;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赏析词语,一般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其语境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先要选准赏析的角度,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征,或是修辞手法方面,或是描写方法方面,或是遣词造句方面;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赏析词语,一般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其语境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先要选准赏析的角度,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征,或是修辞手法方面,或是描写方法方面,或是遣词造句方面;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文意赏析。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的需求,进行分析。
【点评】20.根据第⑤段中的“广场上的风筝似乎总在嗔怨那条细线的束缚,这么好的天,能够和白云一起自由游弋该多好”可知,“它的心思”具体指代风筝希望能够挣脱细线,与白云一起自由游弋。
故答案为: 风筝希望能够挣脱细线,与白云一起自由游弋。
21.语句1:“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将“野杜鹃”比成“红绡”,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句中的“热烈”和“红绡”可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野杜鹃开放得热烈、鲜艳的特点。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语句2:由“兴奋地”“攒足了力气”“伸展长长的手臂”“野心”等词语可知,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机器”“高空塔吊”人格化,以“兴奋地响起来”“攒足了力气”展现出建设工地上忙碌的情形,言语之中流露出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语句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野杜鹃”比成“红绡”,形象地描绘出野杜鹃开放得热烈、鲜艳,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语句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机器”“高空塔吊”人格化,生动地描写出建设工地上忙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22.“布谷,布谷”是布谷鸟的叫声。民间常把这种叫声理解为是布谷鸟在催促农人不误农时,抓紧时间耕种。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春光,努力工作。
故答案为: 作者希望人们珍惜春光,努力工作。
23.C.第⑤段中写到了垂柳和风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不是“表现春天景色的优美”;
故答案为:C。
十、写作题
24.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事情,那些酸甜苦辣塑造了如今的自己,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那一天,我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④有真情实感,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参考例文】
那一天,我真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星期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手里的遥控器不断的在换台。偶然间,我看到电视里一位主持人正在采访一位弹钢琴的女孩,那女孩不完整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停止了换台。从采访小女孩的话里得知了她的一些情况:她一生下来手就不完整,母亲也是残疾人,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在村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学习。当主持人问她有没有埋怨过上天的不公平时,女孩笑了笑说道:“没有呀,其实我很幸福,至少我还有一颗健全的心。”现场很多人都哭了,我听了也鼻子酸酸的。跟她比起来,我幸福多了!
下午我去找朋友玩,妈妈和平常一样不停地叮嘱我:“不要乱跑,太阳很毒,早点回来,不能去游泳……”要是在平时我肯定会很不耐烦地应一声就跑了,但今天我没有,而是很和气地对妈妈说了一声:“妈妈,我会的。”妈妈或许是挺唠叨的,但她是出于对我们的爱,而且妈妈迟早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当某一天我们听不到妈妈的唠叨与叮嘱了,会不会很空虚,很失落呢?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比起那位不幸女孩,真不知道这有多幸福呀!与其失去后才知道后悔,倒不如早点去珍惜这简单而又平淡的幸福。
傍晚回到家,我看了一会儿电视,洗完澡妈妈就叫我们就吃饭了。老爸刚下班,一家人围坐着桌子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尽管我们吃的很简单,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可仍旧感觉到很幸福。
我想,无论身体是否健全,生命是否完整,幸福其实都在我们的身边。即使身体不够健全,生命也不完整,有勇气,有智慧的人也一定会说:“我一样幸福呀!有那么多人关心我,而且我还有一颗健全的心,敏锐的头脑一样可以感受生活,享受幸福!”其实只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残疾人一样幸福,健全的人就不用说了。只要你善于发现,知足常乐,珍惜一切,爱你所有,幸福将常伴你左右。
现在回想那一天,我真幸福啊!我发现了幸福真正的秘密,从今以后,我会一直幸福生活下去,直到永远。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题目“那一天,我真”包含两个要点,其一“那一天”交代了具体日期为过去发生的.某一天;其二“我真”交代写作对象必须为第一人称“我”,“真"在这里做程度副词,修饰“我”。立意方面,可将我....作为写作立意点,抒发自己的某种真切难忘感受。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我们可以写一个令我们难忘的人,也可以写一件令我们难忘的事,这两种写作思路都可以。可补题的内容,可以是“快乐”“感动”“后悔“失落”等,也可以是“伤心“难忘”“满足”“勇敢”“气愤“委屈“傻”等,还可以表现自己的“棒”“勇敢”"“坚强”“优秀"等等,只要是表示情感、心理活动或个人品质的词皆可。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23.女娲造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澄澈(chè) 崛起(jué)
B.掺和(chān) 绵延(mián) 泥捏(niè)
C.灵敏(mǐn) 寂寞(jì) 幽光(yōu)
D.蓬勃(bó) 揉团(rú) 踪迹(zōng)
2.下列对《女娲造人》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3.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
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崛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C.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D.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二、填空题
5.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女娲造人》选自 ,作者是 ,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 、 等。
6.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下一条枯藤, 入一个泥潭里, 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三、语言表达
7.请阅读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女娲。
①女娲有体,孰制匠①之?(《楚辞·天问》)
②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说文解字》)
③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
④黄帝生阴阳,上骈②生耳目,桑林③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变也。(《淮南子·说林训》)
⑤往古之时,四极废④,九州裂,天不兼覆⑤,地不周载⑥。火滥焱⑦而不灭,水浩洋⑧而不息,猛兽食颛⑨民,鸷⑩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淮南子.览冥训》)
⑥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黄土作人。务剧 ,力不暇供,乃引洹 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经人也。(《风俗通》)
⑦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风俗通》)
[注释]①制匠:制造,创造。②上骈:传说中的神名。 ③桑林:传说中 的神名。④四极废: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 ⑤兼覆:普遍地覆盖。 ⑥周载:全面地容载。⑦槛焱(làn yàn):意思是火势蔓延。⑧浩洋:指水泛滥。 ⑨颛(zhuān): 善良。⑩鸷(zhì):凶猛。 淫水:指洪水。 抟(tuán):捏成团。 务剧:工作繁多。 絙(gēng):粗绳索 。
四、名著导读
走进"西游",重温经典。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行者丢下扇子道: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 "怎生是好!" ......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这一故事情节, 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的心理。
9.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 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
五、语段阅读
阅读《女娲造人》选段,回答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⑤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
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⑥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几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0.第①段中画线的部分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1.选文描写女娲时主要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2.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请从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六、综合性学习
13.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学习美丽神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个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集神话资料
项目二:
项目三: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图一 图二
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4)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神话故事和对应的诗句,请帮助他们概括神话故事主人公性格的共同点,并谈谈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
神话故事 诗句
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夸父逐日 莫道匹夫枉逐日,艳阳岁岁照桃林。
牛郎织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七、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汶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交(xiá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yīn):填塞,堵塞。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白喙
以堙于东海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鸣自交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形象?
17.读完这则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八、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与浩初②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①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改革”,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 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18.“秋来处处割愁肠”一句中的“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现代文阅读
春天的消息
王金保
①春的消息,是草根按捺不住,最先透露给人们的。山坡洼里,山石,土,野草们,浑身都暖洋洋的。
②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那些血液一般珍贵的水分也不再矜持,期待着新生命来亲近它们。一阵踢踏的脚步,踩在土地的痒处,是一位勤劳的乡亲,扛着镐头,走进田塍。一只狗,摇摇尾巴,往前撒欢似的跑几步,又停下来凝望。
③野花紫色的花瓣伸展开,露出嫩黄的蕊,点亮了山野。一丛丛,一簇簇,让人不由得生出好多欢喜。采上几朵,珍爱地插到花瓶里,摆到案头,春天就到家了。
④春天的消息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像赶赴盛会,花啊草啊树啊,都攒足了劲儿地活跃起来。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
⑤风,早就柔柔的了,细品一下,是否掺和了花草的气息?不经意一抬头,街边的垂柳,那枝条也柔柔的,在风里窈窕着。那筋脉红润润的,那柳芽胀鼓鼓的,满怀着心事,酝酿着绽放。广场上的风筝似乎总在嗔怨那条细线的束缚,这么好的天,能够和白云一起自由游弋该多好!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老人们刚换掉棉衣,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伸展伸展手臂,活动活动筋骨。同样是这个广场,在春天里却呈现着不一样的风致。
⑥乡村和山野,无边的风月,对喜欢踏青游春的人们来说永远是无尽的魅惑。
⑦清澈的溪水边,崖畔上,山腰间,淡紫的,粉红的,丛丛的野杜鹃开得热烈,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
⑧这里有个叫花院的地方,开满了春花。满山满谷满院子的梨花、杏花、桃花。这里是纯洁如玉的白,大朵大朵的白,一片醉人的香雪海!那里又是妩媚动心的红,一串串一团团的红,千树万树织锦绣!浓郁的花香中,又有香喷喷的山野菜、农家饭的味道,那是热情的乡亲在招待远方的宾朋。
⑨建设工地上,机器马达声又兴奋地响起来,仿佛攒足了力气;高空塔吊伸展着长长的手臂,似乎有揽尽春色的野心;高高的脚手架上,南方来的钢筋工小伙,身上宛如还披着油菜花的梦语,手搭凉棚,家,实际上并不遥远!
⑩大田的农事有条不紊。赶紧播种吧,好日子是从耕田稼穑开始的。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
20.“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说说“它的心思”具体指代什么?
21.仿照示例,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赏析。
示例: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土地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来临时,土地开始变得松软的情形,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语句1:清澈的溪水边,崖畔上,山腰间,淡紫的,粉红的,丛丛的野杜鹃开得热烈,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
语句2:建设工地上,机器马达声又兴奋地响起来,仿佛攒足了力气;高空塔吊伸展长长的手臂,似乎有揽尽春色的野心……
22.“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这句话道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春天的消息,是草根由枯黄变成绿色,最先透露给人们的。
B.第④段中“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赞美了春雨应时而降、滋润万物的特点。
C.第⑤段中写到了垂柳和风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春天景色的优美。[来
D.第⑧段主要从视觉角度描绘花院中各种花开得艳,色彩斑斓,也从嗅觉角度描绘了花之香。
十、写作题
24.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事情,那些酸甜苦辣塑造了如今的自己,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那一天,我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④有真情实感,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