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1章 集合
1.3 交集、并集
§1.3 交集、并集 课时练(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交集、并集 课时练(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苏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4 13:57:08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第1章 集 合
§1.3 交集、并集
1.已知集合M={-1,0,1},P={0,1,2,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0,1} B.{0}
C.{-1,2,3} D.{-1,0,1,2,3}
2.已知集合A={x|x≤5,x∈R},B={x|x>1,x∈R},那么A∩B等于( )
A.{1,2,3,4,5} B.{2,3,4,5}
C.{2,3,4} D.{x|1
3.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2,3,5},集合B={1,3,4,6},则A∩( UB)等于( )
A.{3} B.{2,5}
C.{1,4,6} D.{2,3,5}
4.(多选)若集合M 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M B.M∪N=N
C.M M∩N D.( NM)∩N=M
5.已知集合A={x|1≤x<3},B={y|y≤m},且A∩B= ,则实数m应满足( )
A.m<1 B.m≤1
C.m≥3 D.m>3
6.(多选)若集合A={-1,2,3,4},B={1,2,3,5},则( )
A.A∩B={2,3}
B.A∪B={-1,1,2,3,4,5}
C.A B
D.A∩B=A∪B
7.设全集U=R,A=(0,+∞),B=(1,+∞),则A∩( UB)=________.
8.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用区间表示)
9.已知集合A={x|3≤x<7},B={x|2
(1)A∪B;(2)C∩B.
10.设m为实数,集合A={x|-2≤x≤4},B={x|m≤x≤m+2}.
(1)若m=3,求A∪B, R(A∩B);
(2)若A∩B=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1.设集合S={x|x<-1,或x>5},T={x|a
A.{a|-3
B.{a|-3≤a≤-1}
C.{a|a≤-3,或a≥-1}
D.{a|a<-3,或a>-1}
12.已知全集U,集合M,N是U的子集,且M?N,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UM)∪( UN)=U
B.M∩( UN)=
C.M∪( UN)=U
D.( UM)∩N=
13.已知集合A={x|x<1,或x>5},B={x|a≤x≤b},且A∪B=R,A∩B={x|5
A.-1 B.7 C.-4 D.-5
14.已知集合A={-2,3,4,6},集合B={3,a,a2}.若B A,则实数a=________;若A∩B={3,4},则实数a=________.
15.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_______.
16.在①B ( RA),②( RA)∪B=R,③A∩B=B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实数a存在,求a的取值范围;若问题中的实数a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集合A={x|1≤x≤4},B={x|a+1
§1.3 交集、并集
1.D 2.D 3.B 4.ABC 5.A
6.AB [因为A={-1,2,3,4},
B={1,2,3,5},
所以A∩B={2,3},
A∪B={-1,1,2,3,4,5},
故A,B正确,C,D错误.]
7.(0,1] 8.(-∞,1]
9.解 (1)由集合A={x|3≤x<7},B={x|2
得到A∪B={x|2
(2)由集合B={x|2
则C∩B={x|2
10.解 (1)当m=3时,B={x|3≤x≤5},
又A={x|-2≤x≤4},
∴A∪B={x|-2≤x≤5},
A∩B={x|3≤x≤4},
∴ R(A∩B)={x|x<3,或x>4}.
(2)由m
由A∩B= ,
得m>4,或m+2<-2,
即m>4,或m<-4,
所以当A∩B= 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4,或m<-4}.
11.A [∵S∪T=R,∴
∴-3
12.B [集合M,N是U的子集,且M?N,
对于A,( UM)∪( UN)= UM,故A不正确;
对于B,M∩( UN)= ,故B正确;
对于C,M∪( UN)≠U,其并集不包括属于N且不属于M的部分,故C不正确;
对于D,( UM)∩N≠ ,其交集为属于N且不属于M的部分,故D不正确.]
13.C [如图所示,
可知a=1,b=6,2a-b=-4.]
14.-2 2或4
解析 ∵集合A={-2,3,4,6},
集合B={3,a,a2},B A,
∴a=-2.
∵A∩B={3,4},∴a=4或a2=4,
∴a=±2或4.
当a=-2时,B={3,-2,4},不符合题意;
当a=2时,B={3,2,4},符合题意;
当a=4时,B={3,4,16},符合题意,
∴实数a=2或4.
15.12
解析 设所求人数为x,则只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10-(15-x)=x-5,故15+(x-5)=30-8,解得x=12.
16.解 集合A={x|1≤x≤4}.
若选①: RA={x|x<1,或x>4},由B ( RA)得,
当B= 时,a+1≥2a-1,解得a≤2;
当B≠ 时,
或
解得a∈ 或a≥3,
综上,存在实数a,使得B ( RA),
且a的取值范围为(-∞,2]∪[3,+∞).
若选②: RA={x|x<1,或x>4},
由( RA)∪B=R,得B≠ ,
所以解得a∈ ,
所以不存在实数a,
使得( RA)∪B=R.
若选③:由A∩B=B,可知B A,
当B= 时,a+1≥2a-1,
解得a≤2;
当B≠ 时,
解得2
综上,存在实数a,使得A∩B=B,
且a的取值范围为.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冲要条件
2.3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2 基本不等式
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4章 指数与对数
4.1 指数
4.2 对数
第5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 函数的表示方法
5.3 函数的单调性
5.4 函数的奇偶性
第6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6.1 幂函数
6.2 指数函数
6.3 对数函数
第7章 三角函数
7.1 角与弧度
7.2 三角函数概念
7.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4 三角函数应用
第8章 函数应用
8.1 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8.2 函数与数学模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