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转起来的三拍子》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音乐课标当中提出:节拍是音乐表现的重要要素之一,学生在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感受到辨别节拍的不同,音乐中强拍和弱拍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就是节拍。对节拍的认识不仅从定义中去了解,更应该在音乐的音响中去感受它的韵律,通过音乐活动的辨别不同的节拍特点,逐步形成分辨节奏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音版小学第八册第五课《知识与技能》。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知识与技能中的知识点,从童谣入手,配以声势律动,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和认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通过模仿、律动、声势等活动加以巩固,在音乐中得以运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2.过程与方法: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模仿、律动、声势等方式体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体验音乐活动创造、合作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理解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节拍的听辨能力,并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
【教学重点】三拍子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实际运用与听辨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唱歌的方式问好:同学们好,你好你好徐老师您好!
师:我们先来用美妙的竖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吧,演奏一曲《荷塘月色》把我们带到美丽的景色中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荷塘月色中老师看到天上有一个小白船,我们用儿歌向他问好吧。你们来读一读儿歌吧。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
我会这样来读(强弱弱)徐老师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老师读的有强有弱。
师:你的耳朵可真灵,这次你们看看老师拍了几下?
生:三下。
师:有什么规律能?
生:强一弱一弱
师:现在你们数数强弱弱重复了几次呢?
生:八次
师:很好我们用八条小节线表示,像这样以强弱弱的规律重复的就是三拍子。板书
【设计意图】 柯达伊体系认为儿歌同样具有学唱的学习价值,对学习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规律有很好的接受作用。
【新授部分】
双响筒辨认拍子
同学们:今天徐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小乐器朋友,你们认识他吗?对就是双响筒。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双响筒,我会打出各种拍子,比如二拍子,三拍子,请你们自己听一听,现在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双响筒有什么变化,你听听这还是二拍子吗?
生:三拍子
同学们和双响筒配合的特别好,那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三拍子和二拍子有什么区别?
四二拍是强弱规律是强弱
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设计意图】 通过双响筒小乐器的高低声音让学生感受四二拍和四三拍的强弱变化。
感受三拍子歌曲
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你能听出几拍子吗?
好是三拍子
身体感受三拍子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身体感受三拍子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表示三拍子的强弱?
生:拍肩,拍腿,踏步走。
师:很好,请同学们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你的方式来表现三拍子的音乐。
乐器感受三拍子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好玩的小乐器,这是什么?对了是大鼓,你们每个人的座位旁放着一个好玩的小乐器谁知道是什么?
生:是蒙古族的跳筷子舞用的打击乐器,老师来敲击强拍,你们用筷子敲击弱拍,好吗?
师:我们先来试一下,强弱弱
一起来听音乐。
师:好,这一回你们来做强拍,徐老师用响板来做弱拍子。
用竖笛感受强拍子
看大屏幕我们用竖笛来吹出强拍的音乐
用画图谱的形式感受这首音乐
我们用画图谱的形式感受这首音乐。
音乐中体验三拍子
同学们你们这么厉害我要考考你,我一会播放的歌曲中不但有二拍子还有三拍子,如果是三拍子请你站起来,如果不是,请你坐在地上打拍子,好吗?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
师:通过聆听音乐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根据什么来听辨出三拍子的音乐的?
师小结:二拍子的音乐是行进中的音乐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歌曲雄壮、热烈、欢庆的情景和场面。三拍子的音乐,有韵律感,适合舞曲,能转起来的音乐。
创编三拍子节奏
下面同学可以用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创编三拍子节奏
创编的叫节奏,而四三拍是整首歌曲的节拍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音乐活动感受三拍子的节奏与节拍
学生创编
同学们我们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三拍子,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为三拍子的音乐进行创编,可以创编一段舞蹈,还可以用手中的小乐器为这首三拍子的音乐进行创编。
学生创编教师指导
学生展示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教师总结:你们认为哪组最有创意,通过表演我们感受到了能够转起来的三拍子。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三拍子,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小结
师:同学们表现的很精彩,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呢?
生:
师:谢谢同学们的热心参与,我们不仅认识了会转起来的节拍三拍子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节奏什么是节拍,下面让我们打着拍子听着好听的音乐离开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