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2课《演唱 大雁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2课《演唱 大雁湖》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3 11: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雁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感受鄂温克族民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感受切分节奏特点,并体会演唱表达歌曲情感。
3、创编简单舞蹈动作,体会音乐美感。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悠扬的歌声和动作表现歌曲情感,体会感受鄂温克族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衬词处节奏及切分节奏的演唱准确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自编“师生问好”
问好歌中以“切分音”的节奏为展开,以此节奏引出柯达伊手势表现音阶歌。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的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铺垫准备,更有意义的是,“切分音”节奏正是本首新歌中反复出现了7次的节奏,作为“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出现,方便学生后面的解决节奏演唱的难点。
(2)突破新课节奏难点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节奏小品,这里面包含有刚刚我们“师生问好”中练习的节奏。我们先来看看“师生问好”曲中主要包含了哪几个节奏呢?
生:切分音。
师:那切分音是如何演变出来的呢,找一位同学来前面写一写。在这个时间内,哪位同学还能找到主要包含的节奏型?
生:还有时值为两拍的附点音符节奏型。
师:这位同学找的很好,附点音符节奏是一个很有趣的节奏,因为会有一个点随附在一个音符身上,点随附在哪个音符身上,这个音符就怎样?
生:时值变长。
师:那我们再次打节拍感受一下…..好了,我们的切分音也由李同学成功的演变出来了,我们来给他鼓鼓掌。我们复习来看看,以一首二拍的音乐为例,其基本节奏型是︱XX XX︱,老师之前和大家说过,二拍子基本节奏型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学生回答),那么这个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强弱弱”(学生回答),如果连接第二音和第三音,就会形成︱X X X︱的节奏,刚刚均匀的节奏就变成的“中间长,两边短”,强弱规律变成了“弱强弱”(学生回答),同时重音也随之向后移,所以重音后移的过程就是切分音的演变特点。那现在我们赶紧看看我们的节奏任务吧,一二三组分别是一二三条小任务,请慢速在节拍中打出节奏!
生:注意慢速、打节拍唱节奏。
师:现在老师开始检查,看看哪组同学可以完成自己的节奏任务?(分组检查,并评出任务完成最好的小组,并说明哪里完成的好),那现在老师再次增加一条节奏,谁能看出这四个乐句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规律呢?
生:共出现了七个切分音(其中六个小节内的切分音,一个跨小节的切分音),并且一三句完全相同,二四句部分相同。
师:现在我们完整打一遍节奏吧。
生:学生随着教师慢速的指挥手势齐声敲击节奏。
二:歌曲学唱
(一)识谱演唱,了解歌曲跳音。
师:大家知道吗,在音乐里节奏就是作曲家的骨架,如果没有节奏我们的音乐可能就无法支撑起来。那么我们趁热打铁,给这些骨架节奏装扮上旋律吧!我们拿起谱子来,老师给大家第一句的音准,在这之前,我想问问大家这首乐曲最高音是哪个音?
生:高音2
师:最低音是哪个音?
生:低音5
师:最高音和最低音相差多少度啊
生:一起计算下来,一共12度
师:所以说,这首音乐音的跨度还是很大的。现在我们先识谱
生:学生自由识谱
师:为了规范大家的音准,我现在弹唱一句,大家跟唱一句好吗
生:学生一起跟唱谱子。
(二)填词演唱,解决歌唱重点。
师:那这首音乐是哪个民族的呢?
生:鄂温克族民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幅地图,我们看到东西辽阔的内蒙古,大家朝东北方向看去,在大兴安岭附近,有一个民族就是鄂温克族,这个民族森林资料非常辽阔,这儿就是鄂温克族的聚居地,那本首歌曲主要介绍了鄂温克族的哪些景色呢?(出示PPT),我想找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学生在背景音乐声中朗读。
师:你从歌词中感受到了鄂温克族的哪些风情?
生:回答:有珍禽异兽、鄂温克人民善歌唱….
师:所以广阔、纯净、质朴、悠然就构成了大雁湖的景色特点。老师想先踊跃展示一下,把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分享给大家,唱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学生聆听老师歌唱。
师:大家对于老师的演唱有什么感受,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哪些觉得好,哪些不好的?
生:学生互相交流,演唱要面带笑容,咬字要清晰….
师:现在大家挺直腰板,放松呼吸,我们开始做好歌唱准备了!随老师的琴一起歌唱。(第一遍:教师弹奏,学生演唱,教师适时纠正学生演唱的问题)
师:再来一遍,现在老师播放歌曲伴奏,老师指挥,但是要看老师的手势,我的手势指向哪组,哪组演唱好吗!
生:学生看教师手势演唱。
师:再来一遍,老师的要求又变了,谁想自告奋勇,展示出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大家听好要求啊!谁想唱,谁就站起来,但是一三句男生唱,二四句女生唱。
生:学生积极演唱。
师:大家演唱的越来越好,这样,我再提最后一个要求,以组为单位,看哪个组能够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听好要求:一三句所有同学身体轻轻晃动即可,手臂要放松;二四句时,共同表现大雁飞翔的动作,但要有整齐的队列感,中间组也就是二三组可以反向飞翔,两边同学则要伸展开你们的翅膀!
生:学生在音乐中表现大雁飞翔的情景。
师:大家表现的真整体,非常的漂亮。
(3) 了解语气词---衬词
师:现在我们休息下,还是回到歌唱中来,一个问题问大家,从歌词上看,有哪些歌词是没实质性的意思?
生:“哦哈呵”
师:找的不错,为什么找到这个词呢,这个词在音乐中出现用来表示什么呢!
生:用来表示语气的
师:说的很好,这类的词就是语气词,也叫衬词,老师给大家找了几个衬词的例子(杨柳青、荡秋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下!
生:学生观看视频,第一遍看,第二遍讨论衬词的作用。的请学生找出这其中的语气词;展示微课,讲解语气词
三:拓展
师:最后,老师想带大家了解一下,鄂温克民族还有哪些特色文化,大家观看视频,一会儿一起交流分享你了解到的东西。
生:学生观看视频《驯鹿伴我走草原》并分享感受,了解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
四:歌曲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的是一首民族特色的歌曲《大雁湖》,其实民族歌曲是和人们生活最贴近的一类音乐,它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在歌词、节奏、旋律上有所反应,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最后总结一下,节奏以什么为主(切分音),乐句的规律是(一三句完全相同,二四句部分相同),旋律跨度大还是小(大),你最后观看到的视频感受到鄂温克族还有一种什么文化(驯鹿文化)。我想大家对首音乐,这个民族的音乐今天有所收获了,那在以后的时间也希望大家能够用今天学习的方式多多关注你所感兴趣的民族文化的音乐。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