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吹草哨儿》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课标》中知识技能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结合四年级学生具备的能够识读乐谱和竖笛吹奏的能力,在教学中结合学段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乐器演奏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齐唱、合唱。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音乐设备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用器乐辅助唱歌课教学,在音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体验合唱。从而达到北京市唱歌课中唱会歌唱好歌的标准。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二首唱歌课,本册一共有4首合唱作品,《吹草哨儿》是第二首。这首作品表达了春天到来,孩子们吹草哨儿欢快的心情,以及对春天万物复苏景象的描绘。作品主歌部分是齐唱,共四乐句,其中的八度大跳是学习中比较难唱的。副歌部分是合唱,其中的升Fa是新知识,在之前已经进行了竖笛的吹奏练习。因此不作为重点难点。学生情况:我校四年级学生具备竖笛吹奏的技能,多数学生能完成已学生歌曲的吹奏。还有少部分学生指法方面不熟练。在竖笛的辅助下,多数学生能主动识读字母谱,能在确定流动Do后,自主识谱。在演唱方面,学生主动性较弱,不擅长表现。教学方式: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手段:谈话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技术准备:自制数字音乐课件、编配伴奏并练习弹唱、竖笛吹奏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准确表现歌曲情绪,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高声部的演唱,同时吹奏低声部旋律,感受二声部的和谐统一,体验二声部的演唱。(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完整地演唱歌曲,识读G大调曲谱,吹奏副歌低声部,巩固升fa的指法。教学重点:竖笛与歌唱结合表现二声部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一、竖笛练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竖笛升fa的指法,你们还记得吗?哪们同学想来演奏?2.下面老师吹奏一条旋律,你听一听有没有升fa这个音fa3.播放歌曲,听到吹奏的旋律举手示意。1.举手演奏升fa2.听辨变化音升fa。3.聆听歌曲,听到熟悉的旋律举手示意。复习已学知识,升fa的指法和姿势。聆听新歌曲,听辨熟悉的旋律。运用了金三惠数字音乐设备播放词曲谱对应的课件。并根据乐句的进度显示红色字体,具有提示作用。1’3’2’二、歌曲教学,感受音乐1.提示课题,刚才大家听的歌曲名字叫《吹草哨儿》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聆听范唱一段歌词,为歌曲划分乐段。3.划分段落聆听老师揭示课题,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变化,回答歌曲情绪。为歌曲分段歌曲分为主歌与副歌,从情绪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段落的划分出示课题音乐软件出示段落A+B2’4.学习歌曲A乐段,识谱G大调5.唱第一段歌歌词,用轻快自然的声音。识读A乐段曲谱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A乐段。明确歌曲A乐段的唱名,学生练习唱准乐谱。要求用自然清楚的声音演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音乐软件标出字母谱5’6.学习B段高声部曲谱唱B段歌词练习第3段歌词的结束句。9完整的演唱歌曲识读B乐段曲谱用轻快自然的声音优美的情绪演唱B乐段。练习结束句,注意节奏的变化。根据曲谱提示演唱歌曲主旋律。识读乐谱,练习音准,唱准 升Fa。用准确的情绪表达B段。出示B段乐谱6’三、低声部学习体验合唱1.学习低声部旋律识谱。2.吹奏低声部,教师吹高声部,学生感受二声部效果3.唱低声部歌词识读低声部曲谱吹奏低声部,感受二声部效果唱低声部歌词通过师生竖笛合奏两个声部,体验和声效果。唱低声部为后面合唱打基础出示低声部,字母谱聆听课件双声部效果(金三惠优势)5’学生复习高声部曲谱。教师强调还原si翻译成升Fa.吹奏高声部,教师吹低声部,学生感受二声部效果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吹奏感受二声部识读高声部曲谱,唱准升FA吹奏高声部,前八后十六稍做练习,感受二声部效果分别吹奏感受二声部乐器吹奏出和声效果,为唱准二声部打基础出示高声部曲谱出示合唱曲谱带字母谱5’学生演唱低声部歌词,用课件伴奏播放高声部旋律,唱低声部分声部演唱高声部占一少部分。可一句一句练习。学生完整演唱合唱部分,低声部有竖笛伴奏。学生演唱低声部歌词听高声部 唱低声部分句练习,合唱副歌部分学生完整演唱合唱部分。两个学生竖笛伴奏教师不弹琴,用课件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听辨音准问题及时纠正。分句,少部分高声部,让低声部更有信心。完整的练习,笛声提示低声部。出示低声部旋律并播放播放高声部唱低声部。出示合唱曲谱与词6’2’四、完整表现课堂小结1.完整的演唱歌曲,分声部,竖笛提示2.小结本节课的收获。3.听音乐出教室分声部,竖笛提示,完整的演唱歌曲学生总结音乐课的收获听音乐出教室完整的练习,笛声提示低声部从学生的角度总结所获。出示整首曲谱分页播放,单放音乐2’1’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对整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预设了以下评价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肯定优点、提出意见的同时,尽量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复习歌曲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在歌曲处理和纠正问题的过程中,设计生生互评,以此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对结果的评价 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我预测有近70%的同学能够比较好地表现歌曲。有近30%的学生由于自身音乐能力的问题,不能很准确地演唱歌曲更生动地表现歌曲。本节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已有知识引入新课,再逐步学习识谱,利用新媒体技术中的数字音乐设备,将歌曲进行降调降速处理,达到与教材提供的范唱音乐相同的调性。符合学生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基于完整的学习二声部作品,以竖笛辅助歌曲的音准教学,使得最后的二声部合唱比较顺利的进行,重点难突出解决,达到了体验二部合唱的目的。
评价量规 为了保护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差异,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评价标准:1、能够准确的感受音乐,并用简单的律动或者声势表现音乐可评定为合格。2、能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整地演唱歌曲就可以评定为良好。3、非常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可评定为优秀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节课运用了数字化音乐课堂软件的多种功能,在音乐课中,改变了原来歌曲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都被数字化音乐所吸引,所以可以保持高度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课堂中唱名标注互动的运用,也让学生的眼前一亮,同时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后续的教学。在使用数字化音乐课堂的示范功能和降调、降速功能时,解放了教师在多个调之音的练习弹奏,对于钢琴方面比较弱的教师来说是福音。以及避免了以往用音乐软件的繁琐的再制作过程。所以将多媒体数字化音乐课堂运用到实践中,是一件对学生和老师都很受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