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前导入: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
他们为何而来?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经过)
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叁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体感知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认识到落后家要挨打。(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运用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2022课标
定目标 育素养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
问题探究1: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达到了吗
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一个始料未及的结果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
问题探究2:英国认为无法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清政府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拒绝修约
通商口岸过少
问题探究3:英国预想通过什么方式扩大通商口岸?
修订条约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
问题探究4:面对难以打开的中国市场,列强是轻易放弃还是扩大侵略步伐?
中英“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被广州水师查获,英国谎称是英国船只并称毁坏英国国旗,要求释放船员并道歉,清政府为避免事态扩大,释放船员,没有道歉。
中法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被当地官员处死。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借口:中英亚罗号事件和中法马神甫事件
中英“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被广州水师查获,英国谎称是英国船只并称毁坏英国国旗,要求释放船员并道歉,清政府为避免事态扩大,释放船员,没有道歉。
中法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被当地官员处死。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经过)
自主学习:根据地图,结合教材,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看虚线)
第二阶段:1858年—1860年(看实线)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出兵占领天津——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劫掠并烧毁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问题探究1:比较《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并分析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签订方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英、法、美、俄 (主凶)(帮凶) 《天津条约》(1858年)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英、法、美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年)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英、法 《北京条约》(1860年) (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领土主权进一步破坏
内河航运主权开始丧失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问题探究2: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圆明园由“万园之园”变成残垣断壁,面对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你有何感受?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侵略者的残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落后就要挨打,振兴国家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问题探究3:结合教材11页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找一找被沙俄侵占的领土有哪些?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最多)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共
150
多
万
平
方
千
米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叁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问题探究1:观看地图,比较两次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的特点。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营口
天津
烟台
西方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陆伸展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第二次鸦片战争
素养提升:完成表格,分析这场战争为何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侵略力量扩大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影响加深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英国
英法、俄美
1840—1842历时两年
1856—1860年历时四年
东南沿海城市
长江中下游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继续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一场迟到的反思
拓展延伸: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你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封建制度的落后
一场迟到的反思
纵横联系:那两次鸦片战争的警钟能不能敲醒沉睡的中国人呢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林则徐
林则徐《四洲志》:林则徐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开了研究和学习西方之先河。
魏源
魏源《海国图志》: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徐继畲
徐继畲《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当堂小结
当堂测评
1.(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
当堂测评
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C
当堂测评
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平方千米
谢谢倾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在美、俄两国的帮助下阴谋发动第二鸦片战争,通过战争和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同时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本课所以在整个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图文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认识到落后家要挨打。(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战争的国家、战争过程、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列强的侵华罪行(洗劫空前、割地最多)。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尚在进一步培养中,而且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对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学习,已经有了对中国近代史的初步感知及分析战争和条约的思路,因而对本课内容上的理解不会存在太大难度。
【导入新课】
展示《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圆明园前后对比图片,并提出“他们为何而来?”引入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火烧圆明园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出鸦片战争来进入本课。
【整体感知】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新课教学】
【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背景
问题探究1: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达到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史料了解《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希望落空,出现始料不及的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阅读、归纳问题能力。
问题探究2:英国认为无法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通商口岸过少,用同段史料提出疑问
问题探究3:英国预想通过什么方式扩大通商口岸?
学生总结归纳:修订条约,而清政府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拒绝修约。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加深学生对英国认为无法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英国预想通过什么方式扩大通商口岸的方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4:面对难以打开的中国市场,列强是轻易放弃还是扩大侵略步伐?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史料中英“亚罗号”事件和中法“马神甫”事件,了解英国为发动战争,制造事端,分析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通过相关图片,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二)过程
自主学习:根据地图,结合教材,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设计意图)地图展示结合教材,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中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贰】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华罪行
(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问题探究1:比较《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并分析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签订方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英、法、美、俄 (主凶)(帮凶) 《天津条约》(1858年)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英、法、美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年)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英、法 《北京条约》(1860年) (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设计意图)表格展示《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分析出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完整,通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分析出中国内河航运主权开始丧失,通过增开天津为商埠分析出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通过一系列分析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问题探究2: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圆明园由“万园之园”变成残垣断壁,面对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你有何感受?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分析讨论自己感受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感受到列强的残暴以及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从而意识到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落后无外交,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量领土
问题探究3:结合教材11页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找一找被沙俄侵占的领土有哪些?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地图,梳理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量领土的过程,结合史料了解俄国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国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问题探究1:观看地图,比较两次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的特点。
(设计意图)展示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地图,分析出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陆伸展,并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素养提升:完成表格,分析这场战争为何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侵略力量扩大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影响加深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通过表格分析对比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拓展延伸: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你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封建制度的落后!
(设计意图)史料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出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纵横联系:那两次鸦片战争的警钟能不能敲醒沉睡的中国人呢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近代有识之士思想的觉悟,并得出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探索之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时至今日,复建圆明园依旧是很多中国民众的心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经过)
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叁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本节课总体上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节课上老师基本上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史观上分析历史问题。
1、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完成的较好,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肯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学生喜欢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只需要帮助指导其完成。
3、从教学过程看,时间是很勿忙,有的问题学生了解不透,特别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根本原因是什么、两次鸦片战争的警钟能不能敲醒沉睡的中国人等问题很难把握,而课堂时间有限。
4、从教学设备和手段来看,难以达到完成教学的最佳需要,
5、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对腐朽落后清政府的痛恨。但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完善。今后的教学还要从这方面进行加强。
6、整堂课师生互动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共同探讨,步步引申。学生在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