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12.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12.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5:54: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2.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饮少辄醉(就)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情趣) 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C.野芳发而幽香(花) 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D.句意: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解释不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蔚然而深秀 B.溪深而鱼肥
C.泉香而酒洌 D.而不知人之乐
【答案】D
【知识点】醉翁亭记;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D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D项的“而”表转折,其他三项的“而”均表并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和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3.下列各句中“也”字表示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
A.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ACD中的“也”都是判断句的标志;
B.“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也”是句末语气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平时认真学课文,记住经典的句子,然后根据具体的选项进行分析和判断。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答案】B
【知识点】醉翁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B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译为: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答题时应注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二、填空题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宋代   家。这篇文章选自《   》。
(2)《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答案】(1)六一居士;文学;欧阳文忠公集
(2)乐;写景;抒情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⑴ 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这篇文章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⑵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
故答案为:⑴第1空、六一居士第2空、文学第3空、欧阳文忠公集
⑵第1空、乐第2空、写景第3空、抒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⑵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6.预学一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注音。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渐闻水声潺潺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伛偻提携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答案】chú;hè;chán;fēi;míng;yǔ;lǚ;liè;sù;gōng;yì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此题中容易注错的拼音有:hè、fēi、lǚ、gōng、yì
故答案为:(1)chú(2)hè(3) chán(4)fēi(5)míng(6)yǔ(7)lǚ(8)liè(9)sù(10)gōng(10)y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三、默写
7.(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4)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   ,   。”
(5)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阻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答案】(1)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醒能述以文者
(3)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醉翁之意不在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题型常是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暝 ,阴 等字。
故答案为:⑴在乎山水之间也;⑵醒能述以文者;⑶云归而岩穴暝;⑷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⑸醉翁之意不在酒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四、语言表达
8.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答案】【示例】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知识点】醉翁亭记;语言得体
【解析】 示例有写人物具体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成就。
《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可以写欧阳修书写与民同乐的经历,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妙,体验生活的乐趣。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他大笑而去,游览山水,与民同游,排遣心中抑郁。他用一生,绘出一曲悠闲、自在的画面。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点评】本题考查写颁奖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醉翁亭记》的内容与主旨展开描写,写清楚人物具体事件及表现的精神品质,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100字左右即可。
五、名著导读
9.阅读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填入上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  )
A.①《我爱这土地》 ②《煤的对话》 ③《光的赞歌》 ④《礁石》
B.①《煤的对话》 ②《光的赞歌》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 ②《礁石》 ③《煤的对话》 ④《光的赞歌》
D.①《煤的对话》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2)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请借助上面的思维导图,结合下面的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
河(二) 沿着寒夜的河边 我听见河水哗哗地流着 好像一群喧闹的夜行者 一边行走,一劝歌唱 它们在这寒冷的夜晚 从冰层下面 不止地奔向远方…… 一切都已入睡了 但河水依然兴奋地流着 经过广大黑暗的地域 一直奔向黎明 《鱼化石》(节选)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答案】(1)D
(2)《河(二)》是艾青抗战时期的一首自由体诗,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语言简洁明快;句式长短错落,不求押韵。全诗感情真挚,展现出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鱼化石》是艾青在文革后写的一首哲理诗,诗歌自觉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诗句变得更整齐,注重押韵。与《河(二)》相比,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通过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字里行间饱含哲理。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⑴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光的赞歌》等。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新中国以后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着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
⑵《河(二)》是艾青抗战时期的一首自由体诗,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展现出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鱼化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78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全诗分节匀齐,诗句和谐,抒情自然,语言有一种朴素美。
故答案为:⑴D
⑵《河(二)》是艾青抗战时期的一首自由体诗,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语言简洁明快;句式长短错落,不求押韵。全诗感情真挚,展现出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鱼化石》是艾青在文革后写的一首哲理诗,诗歌自觉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诗句变得更整齐,注重押韵。与《河(二)》相比,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通过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字里行间饱含哲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和手法。答题时应注意,熟记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特征及其作用,考试时联系具体内容,准确识别作者所用的手法,并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依据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彩强烈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六、语段阅读
小语节选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在本次活动的“烽火年代”专栏展读,以下文字是他根据原文所写的推荐语,请你帮他完善文本。
弥漫的硝烟,轰鸣的炮声,血肉横飞的战争无法(消 / 销 )蚀小通讯员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无法____ 他的青春的朝气。他像多数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一样, 憨厚朴实。他不习 惯同女同志在一起, 见女同志挨他坐下, 立即张(皇 / 惶 )起来, 脸涨得像个关公, 一副 局促和腼腆的模样。对于“ 我 ”对他的询问, 他会飞红了脸, 忸怩 ( nT / ní )得不能,冒出 一头大汗。他____,怕和女人打交道, 在单独向新媳妇借被子时碰了钉子,他的埋 ( mái / mán )怨挺简单“老百姓死封建 ”。但当听到“得罪老百姓影响可不好 ”时, 他 却马上____ 带“ 我 ”前去解释。当得到新媳妇的允应后,你看他的慌张相,“ 绷了脸,垂着眼皮 ”,接过被子就转身, 竟让衣服挂住了门钩,撕破了衣服。
10.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忸怩 ní 埋怨 mái 消蚀 张皇
B.忸怩 ní 埋怨 mán 销蚀 张皇
C.忸怩 nT 埋怨 mái 消蚀 张惶
D.忸怩 nT 埋怨 mán 销蚀 张惶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克制 不善言辞 松松爽爽
B.克制 沉默寡言 爽爽快快
C.压抑 沉默寡言 松松爽爽
D.压抑 沉默寡言 爽爽快快
12.下各中引号的用法, 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里离前沿有三里路, 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 大小六个房子组成“ 品 ”字形, 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 显然, 小学已有多时不开课了。
B.凤娇好像是大家有分配给那个“北京话 ”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她和他作买卖很有意思, 她经常故意磨磨蹭蹭, 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
C.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部“机器 ”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 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
D.“少年心事当拏云。 ”毛泽东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 百侣曾游 ”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 可说是直抒胸臆, 尽情倾吐, 如长江大河, 滔滔而下,气势磅磺, 痛快淋漓。
【答案】10.B
11.C
12.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引号;词语的使用(搭配);字体书写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①直接引用;间接引用。②表示特殊意义。③表特殊称谓。④表强调突出。⑤表讽刺、否定。⑥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⑦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点评】10.忸怩 niǔ ní 有羞愧、踌躇,犹豫、退缩不前、局缩不伸貌、犹辗转之意。
埋怨 mán yuàn 抱怨;责备
销蚀 xiāo shí 消损腐蚀
张皇 zhāng huáng 惊慌;慌张
故答案为:B。
11.克制,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
压抑,意为情绪、感情低落、精神压抑的精神状态。对象是青春的朝气,不能用克制,用压抑。排除AB
不善言辞,通常表示不知道该如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沉默寡言,指人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松松爽爽,轻松愉快的样子。第三空前面是写他在埋怨,这里是形成对比,表现此刻的轻松愉快用松松爽爽,排除D。
爽爽快快,处事直截了当。
故答案为:C。
12.“绷了脸,垂着眼皮”是引用茹志鹃《百合花》原文。
A:表强调突出,强调房子组成了一个品字形。
B:表特殊称谓,“北京话 ”是指说北京话的那个人。
C:表强调突出,强调他在全身心干活。
D: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名句。与画线句引用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D。
七、综合性学习
在诗歌朗诵的筹备会上,一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妥,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①朗诵诗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在挑选诗歌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朗诵场合和朗诵者特点挑选合适的 作品,③其次,要选择形象性强、朗朗上口、篇幅适宜的作品。④在练习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语调,就要注意用适合的语速表现诗歌情感;⑤心情急切、兴奋、愤怒、紧张的语句,语速较快;⑥回忆、抒情的内容,语速稍慢……⑦庄严、郑重、宁静或悲伤的内容,语速更慢些。⑧总之, 诗歌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⑨朗诵者既要充分理解诗歌内容,还要善于运用声音准确地表情达意。
13.班级准备开展诗歌创作朗诵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创作的诗歌,根据诗歌内容的特点推断,填入诗中省略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 是
我是刚放进嘴里的柠檬糖
带着一丝酸的甜香
青春就该这样品尝
我是徐徐铺展开的华章
吟咏着自信的芬芳
青春方能这样漂亮
我是……
映照着清晨的太阳
青春本就如此闪亮
A.漾在湖面的粼粼波光 B.绘满五彩图案的衣裳
C.挂着晶莹露珠的绿树 D.泛起迷人风采的朝霞
14.信息技术课老师制作了“搜索引擎流程示意图”教同学们如何搜索诗歌相关知识,请你根据示意图,将示意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文字。(语言连贯,内容完整。)
【答案】13.A
14.首先,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诗歌”,然后点击“搜索”按钮发起搜索,如果查询结果是有关“诗歌”的相关知识,此次搜索结果结;若搜索结果不符合你想要搜索的内容,再返回到搜索页面重新搜索,直到搜索到需要的内容搜索才结束。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体会现代诗歌意境;语言得体;语言简明
【解析】(1)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抓住中心要点,明确图中文字、箭头等内容的位置和作用,厘清层次关系,选择过渡词语或关联词,做到不遗漏任何关键环节。
【点评】13. 根据“映照着清晨的太阳青春本就如此闪亮”可知,所选意象应该体现“映照”的特点,“衣裳”“朝霞”不符合要求。结合“青春本就如此闪亮”的特点,“绿树”也不恰当,所以选择“波光”;
故答案为:A。
14.根据搜索引擎流程示意图可知,首先要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输入完成就点击“搜索”按钮发起搜索,如果查询的结果有关于输入的关键词的相关知识,这一次的搜索结束;如果没有输入的关键词的相关知识或搜索的结果不符合想要搜索的内容,就再返回到搜索页面重新搜索,直到搜索到需要的内容搜索才结束。根据这一搜索流程搜索散文相关知识即可。
故答案为:首先,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诗歌”,然后点击“搜索”按钮发起搜索,如果查询结果是有关“诗歌”的相关知识,此次搜索结果结;若搜索结果不符合你想要搜索的内容,再返回到搜索页面重新搜索,直到搜索到需要的内容搜索才结束。
八、文言文阅读
15.你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如何?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甲】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武昌九曲亭记①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③,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辙受牵连被谪为监筠州盐酒税务。后来,苏辙来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到武昌西山上的九曲亭游玩。②陂(bēi)
陁(tuó):起伏不平。③浮图: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裳。
(1)解释下面加点文言字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③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 ④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
⑤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
(2)下面句子中的“也”表达的语气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3)用“/”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惟 其 无 愧 于 中 无 责 于 外 而 姑 寓 焉。
(4)参照示例,关注加点字,请为乙文中的划波浪线的句子做批注。)示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批注:此句意为: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醉”
字言简义丰,不仅是对太守宴饮神态的描写,也可品出他为百姓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感到快慰以及身处优美景色中的陶醉之情。
句子: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批注:   
(5)本文中的“子瞻之乐”与《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之乐”有何异同?请结合注.释.①.的.写.作.背.景.和两.篇.文.章.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1)①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②以……为乐;③贬谪、流放;④陈列、摆开;⑤拄着拐杖
(2)D
(3)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4)批注:此句意为: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使人心情舒畅的事最让人喜悦。“悦”字不仅写出了苏轼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也表现了他自得其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5)同:苏辙欧阳修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欧阳修表现了一种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都有寄情山水之乐。
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了自己与宾客游玩,与民众共同宴饮等场景,感受到温馨和睦,可以看出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
【知识点】醉翁亭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1)①翻译为: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 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②翻译为: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乐:以……为乐
③翻译为: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迁:贬谪、流放
④翻译为: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陈:陈列、摆开
⑤翻译为: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杖策:拄着拐杖
(2)A翻译为: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B翻译为: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C翻译为: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D翻译为: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也:引出下文。
(3)例句翻译为: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无愧于中”和“无责于外”并列,在“中、外”后面断句。
(4)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翻译为: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悦,是写苏轼看到了眼前山林的美景而心生喜悦,同时也表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
(5)《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做知州时所作。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寄情山水的同时还豁达开朗,突出他“与民同乐”的情怀。
《武昌九曲亭记》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翻译为: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陶醉在山水美景中,自得其乐。本文主要记述了苏辙的哥哥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缘由,说明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游乐山水中的那份洒脱和磊落。
故答案为:(1) ①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②以……为乐;③贬谪、流放;④陈列、摆开;⑤拄着拐杖
(2)D
(3)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4)批注:此句意为: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使人心情舒畅的事最让人喜悦。“悦”字不仅写出了苏轼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也表现了他自得其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5) 同:苏辙欧阳修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欧阳修表现了一种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都有寄情山水之乐。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了自己与宾客游玩,与民众共同宴饮等场景,感受到温馨和睦,可以看出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虚词“也”的语气。①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②用在句中,表示停顿。③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④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引出下文。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及语句理解。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语句理解注意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字,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5)本题考查人物情感异同点。课内知识点注意掌握。课外文言文注意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即可。
【译文】
【甲】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乙】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九、诗歌鉴赏
宿业师①山房期丁大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②。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①业师:名字叫业的僧人;丁大,诗人友人。②暝:昏暗寂静。
16.本诗写诗人自己等待友人前来共聚,前六句融情于景,描述了一幅的画面;诗人的等待从薄暮到,语言委婉含蓄。
17.友人最终是否赴约?诗人心情如何?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16.清新幽静(清凉幽静/清丽幽美) 深夜
17.诗人友人最终未能前来赴约,从标题“丁大不至”或尾句“孤琴候萝径”中可得知。诗人夜宿山寺,于山径上等待友人到来,抱琴等待,充满期待的同时因为友人未至而带着一丝孤独之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中画面的能力。抓住诗中的重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或氛围的特点;根据意境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此题考查把握诗词内容的能力。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点评】16.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首先要找出意象,然后联系上下文及关键词,分析意象的特点前六句“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意为: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据此可知,景物包含: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这些景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据此得出画面特点是清丽幽美。作品首句是“夕阳度西岭”,可知是从由夕阳西下开始,后面“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因此时间过程就是从夕阳西下到月亮升起,故答案是从薄暮到“夜深”。故答案为: 清新幽静(清凉幽静/清丽幽美) 深夜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与理解能力。题目有“丁大不至”,结尾句有“孤琴”,作者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这两处都能说明友人没来。前六句尽情渲染清新幽静的画面,第七句点出“之子期宿来”,知道友人要来,“孤琴候萝径”一句描绘出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对待情形。抱着琴在山路上等,却终是“孤琴”,心里充满着隐隐的失落和孤独。故答案为:诗人友人最终未能前来赴约,从标题“丁大不至”或尾句“孤琴候萝径”中可得知。诗人夜宿山寺,于山径上等待友人到来,抱琴等待,充满期待的同时因为友人未至而带着一丝孤独之情。
十、现代文阅读
读书与静心
刘小兵
①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对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有过生动的诠释。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乐的人来说,要真正达到以上三种境界,都绝非易事。在我看来,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
②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这就好比足球场上防守角球,只有球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有效防止对方球员从容进球一样。读书也是如此,想要从书本中真正学到知识,并深入领会到它的精髓,为我所用,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必须时刻保持专注。
③然而,许多人不是不懂得读书的妙处,他们在内心也时常渴望用多读书来充实自己。但真正到了八小时之外,或是到了余暇的时间,一些人在读书的问题上,却又表现出叶公好龙的态度来。有的人一拿起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会想起白天职场中的事来。单位人事的安排,自己工资的多寡,领导意味深长的“敲打",同事神秘兮兮的耳语,让他们常常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越想越走题....彼时的看书,仿佛倒变成了回忆职场之事的由头,如此读书,焉能上心乎?
④更有甚者,常把读书挂在嘴边,左一个读书好,右一个读书长智慧,可真给其大把的时间让他们沉浸于书香时,他们又往往会拿出各种各祥的理由和借口把读书让位给生活中的其他爱好。比如,有的人闲暇时,宁肯泡在牌桌上,游走于酒席上也不愿独处一室,好好地去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这样的思维,不能说不对,只可叹他们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罔闻。这些人,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如此功利,又岂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⑤以上两种读书的心态,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其根子在于,秉持这种作派的人心浮气躁,缺乏一种沉潜下来的定力。而要根除这种读书上的弊端,就必须首先学会让自己的心气静下来。正如诸葛孔明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心一静了,神思便单一了,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一处;而心一旦做到专一了,人自然就会心无旁骛。此时读书,五官的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读书的效果想不生动有趣都难!在渐入佳境中,人的思想、学识、境界也自然会逐步得到升华,在如此语境下读书,就好比是与先贤智者在对话,物我两忘间,读书者的胸襟、气度、眼界,亦是越读越旷达宏远,读书至此,既快哉又乐哉,真的是夫复何求!
⑥说句实话,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建设书香社会的进程中,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的心真正沉静下来,从一页页书册中去汲取力量了。果能做到如此,则依靠读书去赢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选自《界首时讯》)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下列三则材料哪则适合做本文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A.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为此他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写出了《资治通鉴》。
B.由于战乱,年轻的李政道只得在人声鼎沸的茶馆独辟一角。开始,嘈杂的声音闹得他头昏目眩,但他强使自己的思想在物理的天国遨游,日久天长,再吵的环境都不能把他的注意力从书中引开。经过多年的奋斗,他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C.鲁迅先生认为:“如果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不管到多久都不懂的,直接跳过去向前进,反而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
21.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
B.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这样是不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的,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C.“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作者认为这一-观点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悶闻,因此,是绝对错误的。
D.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答案】18.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
19.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的观点。
20.B适合做本文的事实论据。因为B写了李政道身处嘈杂的环境中依旧认真读书(静心读书)最终成为科学家的故事;与本文中心论点:“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一致;A写了司马光苦读的事例,C写了鲁迅跳读的学习方法的事例,AC与本文中心论点不符合。
21.C
【知识点】中心论点;补充论据;比喻论证;议论文阅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⑴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论点应满足三点:①作者的观点;②明确的判断;③完整的句子。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
⑵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⑶本题考查补写事实论据的能力,要求补写出能够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①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②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 ,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点评】18.从全文看,本文的第一段“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作者的观点,即中心论点。故答案为: 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
19.画线句子中“这就好比足球场上防守角球”,是比喻论证。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分论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这就好比足球场上防守角球,只有球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有效防止对方球员从容进球一样”,将读书比作“足球场上防守角球”,用比喻的方式论证本段的中心句“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故答案为: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的观点。
20.A.写的是司马光的勤学苦读;B.写的是李政道身处嘈杂的环境中依旧静心读书;C.写的是鲁迅跳读的学习方法;本文的论点是“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故选B。故答案为:B适合做本文的事实论据。因为B写了李政道身处嘈杂的环境中依旧认真读书(静心读书)最终成为科学家的故事;与本文中心论点:“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一致;A写了司马光苦读的事例,C写了鲁迅跳读的学习方法的事例,AC与本文中心论点不符合。
21.ABD正确。C.结合第④段“这样的思维,不能说不对”可知,“是绝对错误的”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C
十一、写作题
22.请从下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你心里是否曾有过一堵篱墙,挡住了美丽的蝴蝶,遮住了迷幻的风雨,让你谨小慎微,让你步步惊心?没关系,只要有一天你愿意冲破它,再踏访那片美好,彩虹还在,温馨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以“还是那么美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完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②一勺糖融甜一杯水,一块盐融咸一锅汤,一枚辣椒融辣火锅,一片香茗融香白水,丰富生活的滋味。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融,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彼此之间形成了跌契。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
请以“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答案】①
还是那么美好
晨曦的第一抹阳光洒在我恬静的脸上,窗边,风铃在叮叮当当地响,仿佛百灵鸟的歌唱。窗外,栀子花开,向日葵凝视着太阳。满屋的花香,酝酿满心舒畅!
踏出房门,不在身后留一丝痕迹,只因不忍打破这清晨的宁静。吸一口清凉,吐一串温润。张开双臂,拥抱朝阳,拥抱生命的曙光。看,露珠映着太阳发出水晶般的亮光,像珍珠一样圆润,挂在叶尖上。静静闭上双眼,用心倾听花开,抚摸她的娇嫩,心花便怒放了,所有思绪的所都打开了,就像鲜花一样,沾露传香……
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思绪在流云间悠然徜徉。目光奔向路旁的小草上,透过心窗,用最纯洁的思想,欣赏草尖上的舞样。落叶铺设着舞台,稻田装点着意境,风儿因你翩翩起舞,鸟儿为你欢呼歌唱。牵起阳光的手,踮起脚尖,轻轻地,旋转出阵阵唯美的悠扬。轻柔的暖风习习,送来了花儿的甜香,花瓣飘落,沾到发丝上,花飞,人醉,此刻,最美……
夕阳,开始亲吻远处的山峦。
高高的,坐在河边的一个土丘上。风,撩乱了我的头发,在眼前飘飘晃晃。西边那轮残阳,像血一样浸入了河里,把平静的河面染织成了一段华美的绸子,金光闪闪。几只野鸭,陆续出现在芦苇丛里,割破了那艺术品。灿烂的黄昏下,一座温馨的木屋,几棵高大的枫树,奔跑着一颗柔软的心!
山那边,升起了缕缕炊烟。树林,也慢慢退出我的眼线。终于,天空落下了帷幕……
仰望,流星划破苍穹,遥远而又神秘的夜空,如洗的宁静。星空的璀璨下,一座可爱的灯塔,几片星光的投影,漫步着一颗平静的心!月光,稻香,趁着风在飘荡;星光,花香,追着云在徜徉。倾听心花开放的声音,感受生活的清新与美好,感受宁静与幸福的人生极致!
回忆一天的生活,印象,仿佛一片片落叶在我的眼前飘飘闪闪,重重叠叠,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充满了感动。生活,还是那么美好!

芬芳融入心房
滴答、滴答……表盘上的指针在走,走过夜阑人静,走过灯黯星稀,麻痹了我的神经,从笔尖夺走时间,摩挲着,留给我满目黑夜。
坐在桌前,精神却有些困倦无力,我斗志的炽焰愈发昏暗。平铺在桌案上的卷子映出苍白的脸孔,伴着寒夜气息,凝固了我的希望,结成灰暗的晶石,碎了一地。
这是初三最后一个学期了。想到即将到来的六月,再看看桌上堆积如山的习题册,还有间杂其中的红蓝黑交错的试卷一是的,黑笔是答案,蓝笔是标答,红笔则是如心电图起伏的数字,还有密密麻麻的改错和反思。三年,我如埋头的耕牛,在试卷上深耕细作,又像一个荷戟的士兵,在与看不见的压力奋笔作战。可是,在矛盾最胶着的时刻,无所不在的压力,让我仿佛身披桎梏,心压寒冰,我想停战缴械。真的当个逃兵吗
恍惚困倦中,推开轩窗一扇,只见一支玉兰透着月光,探入窗框。
玉兰绽放着,绚烂着,挺立于狭小的枝头上。白色的花瓣裹挟着娇嫩花蕊,随着晚风拂动,极富生气。细看花柄,在那嫩绿之上还氤氲着一圈淡粉,融在白色里,融进我心里。这压枝孤芳,生于黑夜死寂、白月苍冷,但依旧在自己的生命里闪耀绽放。这孤独地挺立于黑暗之中的纯净色彩,好似抗衡着整个星空宇宙。这抹卑微的白色,它倔强,不愿在黑夜中沉沦,用生命的昂首,嘲笑着黑夜无尽。我不曾料到,一抹算不上明丽的生命,却能以不屈之态,控诉黑暗。心头,仿佛有春水融化,一滴,两滴,三滴……我点点头,对玉兰,也对自己。而那玉兰的白色,则融化了夜,悄悄地,为我明亮前方。
暗香浮动,幽芳弥漫,再一次坐在桌前,拧亮灯光,依旧是即将到来的六月,依旧是习题册,还有间杂其中的试卷,心里却是一片坦然。是的,也许就是这么神奇,在这个寂寥的春夜,一枝玉兰,就用它的绽放,让心头的寒冬冰消雪融,再次点亮信念的火种,让希望的嫩芽再次破士而出。
窗外,晚风推携着花香涌入屋子。驻笔凝神,细嗅芳香,只觉清雅花语在鼻腔弥漫,顺着气息,涌向心房。窗外,玉兰白色,那融化了坚冰险阻的光,正在喷薄。这黑寂中的色彩,迸发出无穷尽的能量,坚守向上姿态,将我凝结的希望,融化开来。化作潺潺春水,奔向世界尽头,奔向彼岸未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解析】①“还是”可理解为仍然是,依然是;“那么”为程度副词,修饰“美好”。“还是那么美好”点明“美好”一直都在。可供选择的角度可以是美好的人、事、物。只要是自己觉得世间美好的一切存在都可写入文中,但注意一定要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如运动还是那么美好,亲情还是那么美好,友谊还是那么美好,生活还是那么美好,青春还是那么美好等。写作时,应以具体的事件或场面来凸显这一存在的“美好“之处,表达自己对这一存在的赞美之情。文体以记叙文或抒情散文为宜,可立足亲情来行文,如围绕“亲情还是那么美好”写作,从生活中截取几个富有美好亲情的场面来具体展现亲情给人的温暖与美好感觉,表达对亲情的赞美与歌颂。可立足友情来行文,如友情还是那么美好,记叙自己与朋友相识相知相伴的经过,表达自己从友情当中收获的陪伴与抚慰;可立足人生来行文,人生还是那么美好,记叙自己如何用奋斗来填补美好青春的过程,表达对青春的歌颂,对未来的执着。
②本题目是带材料的话题作文。根据材料“一勺糖融甜一杯水,一块盐融咸一锅汤,一枚辣椒融辣火锅,一片香茗融香白水,丰富生活的滋味”可知,可以写一个人应该像糖一样,融入集体,温暖社会。根据材料“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可知,可以写对某事物的认知过程,或者写某种美好事物融入心里带来的感受。根据材料句子“融,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彼此之间形成了默契”可知,可以写同学之间彼此融合,成为知己好友。根据材料句子“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可知,可以写自己融入集体的过程,体现融入集体的幸福。话题作文还要自己命题,再围绕题目写作。可以选自己融入班级,得到同学老师的喜爱,自己也变得开朗的事例,表达出融合的重要。可以写与好朋友彼此分享,彼此包容的事例,突出要包容才有更美好的友谊。注意心理描写的运用。还可以加入环境描写,借助自然界中万物融合的事例,突出人也应该相融合的道理。
【点评】①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②本题考查话题作文。首先根据引导语来审题立意,拟定标题。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从同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分为人物、事物、精神、品质等,从立意角度可以分正面立意、反面立意。然后进行选材构思。注意列提纲,明确整篇作文的框架,最后调动积累的好词佳句,填充内容,完成习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试着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丰富细节,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题更深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2.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饮少辄醉(就)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情趣) 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C.野芳发而幽香(花) 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蔚然而深秀 B.溪深而鱼肥
C.泉香而酒洌 D.而不知人之乐
3.下列各句中“也”字表示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
A.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二、填空题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宋代   家。这篇文章选自《   》。
(2)《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6.预学一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注音。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渐闻水声潺潺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伛偻提携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三、默写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4)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   ,   。”
(5)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阻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四、语言表达
8.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五、名著导读
9.阅读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填入上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  )
A.①《我爱这土地》 ②《煤的对话》 ③《光的赞歌》 ④《礁石》
B.①《煤的对话》 ②《光的赞歌》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 ②《礁石》 ③《煤的对话》 ④《光的赞歌》
D.①《煤的对话》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2)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请借助上面的思维导图,结合下面的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
河(二) 沿着寒夜的河边 我听见河水哗哗地流着 好像一群喧闹的夜行者 一边行走,一劝歌唱 它们在这寒冷的夜晚 从冰层下面 不止地奔向远方…… 一切都已入睡了 但河水依然兴奋地流着 经过广大黑暗的地域 一直奔向黎明 《鱼化石》(节选)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六、语段阅读
小语节选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在本次活动的“烽火年代”专栏展读,以下文字是他根据原文所写的推荐语,请你帮他完善文本。
弥漫的硝烟,轰鸣的炮声,血肉横飞的战争无法(消 / 销 )蚀小通讯员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无法____ 他的青春的朝气。他像多数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一样, 憨厚朴实。他不习 惯同女同志在一起, 见女同志挨他坐下, 立即张(皇 / 惶 )起来, 脸涨得像个关公, 一副 局促和腼腆的模样。对于“ 我 ”对他的询问, 他会飞红了脸, 忸怩 ( nT / ní )得不能,冒出 一头大汗。他____,怕和女人打交道, 在单独向新媳妇借被子时碰了钉子,他的埋 ( mái / mán )怨挺简单“老百姓死封建 ”。但当听到“得罪老百姓影响可不好 ”时, 他 却马上____ 带“ 我 ”前去解释。当得到新媳妇的允应后,你看他的慌张相,“ 绷了脸,垂着眼皮 ”,接过被子就转身, 竟让衣服挂住了门钩,撕破了衣服。
10.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忸怩 ní 埋怨 mái 消蚀 张皇
B.忸怩 ní 埋怨 mán 销蚀 张皇
C.忸怩 nT 埋怨 mái 消蚀 张惶
D.忸怩 nT 埋怨 mán 销蚀 张惶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克制 不善言辞 松松爽爽
B.克制 沉默寡言 爽爽快快
C.压抑 沉默寡言 松松爽爽
D.压抑 沉默寡言 爽爽快快
12.下各中引号的用法, 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里离前沿有三里路, 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 大小六个房子组成“ 品 ”字形, 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 显然, 小学已有多时不开课了。
B.凤娇好像是大家有分配给那个“北京话 ”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她和他作买卖很有意思, 她经常故意磨磨蹭蹭, 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
C.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部“机器 ”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 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
D.“少年心事当拏云。 ”毛泽东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 百侣曾游 ”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 可说是直抒胸臆, 尽情倾吐, 如长江大河, 滔滔而下,气势磅磺, 痛快淋漓。
七、综合性学习
在诗歌朗诵的筹备会上,一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妥,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①朗诵诗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在挑选诗歌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朗诵场合和朗诵者特点挑选合适的 作品,③其次,要选择形象性强、朗朗上口、篇幅适宜的作品。④在练习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语调,就要注意用适合的语速表现诗歌情感;⑤心情急切、兴奋、愤怒、紧张的语句,语速较快;⑥回忆、抒情的内容,语速稍慢……⑦庄严、郑重、宁静或悲伤的内容,语速更慢些。⑧总之, 诗歌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⑨朗诵者既要充分理解诗歌内容,还要善于运用声音准确地表情达意。
13.班级准备开展诗歌创作朗诵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创作的诗歌,根据诗歌内容的特点推断,填入诗中省略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 是
我是刚放进嘴里的柠檬糖
带着一丝酸的甜香
青春就该这样品尝
我是徐徐铺展开的华章
吟咏着自信的芬芳
青春方能这样漂亮
我是……
映照着清晨的太阳
青春本就如此闪亮
A.漾在湖面的粼粼波光 B.绘满五彩图案的衣裳
C.挂着晶莹露珠的绿树 D.泛起迷人风采的朝霞
14.信息技术课老师制作了“搜索引擎流程示意图”教同学们如何搜索诗歌相关知识,请你根据示意图,将示意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文字。(语言连贯,内容完整。)
八、文言文阅读
15.你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如何?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甲】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武昌九曲亭记①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③,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辙受牵连被谪为监筠州盐酒税务。后来,苏辙来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到武昌西山上的九曲亭游玩。②陂(bēi)
陁(tuó):起伏不平。③浮图: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裳。
(1)解释下面加点文言字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③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 ④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
⑤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
(2)下面句子中的“也”表达的语气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3)用“/”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惟 其 无 愧 于 中 无 责 于 外 而 姑 寓 焉。
(4)参照示例,关注加点字,请为乙文中的划波浪线的句子做批注。)示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批注:此句意为: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醉”
字言简义丰,不仅是对太守宴饮神态的描写,也可品出他为百姓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感到快慰以及身处优美景色中的陶醉之情。
句子: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批注:   
(5)本文中的“子瞻之乐”与《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之乐”有何异同?请结合注释①的写作背景和两篇文章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九、诗歌鉴赏
宿业师①山房期丁大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②。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①业师:名字叫业的僧人;丁大,诗人友人。②暝:昏暗寂静。
16.本诗写诗人自己等待友人前来共聚,前六句融情于景,描述了一幅的画面;诗人的等待从薄暮到,语言委婉含蓄。
17.友人最终是否赴约?诗人心情如何?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十、现代文阅读
读书与静心
刘小兵
①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对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有过生动的诠释。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乐的人来说,要真正达到以上三种境界,都绝非易事。在我看来,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
②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这就好比足球场上防守角球,只有球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有效防止对方球员从容进球一样。读书也是如此,想要从书本中真正学到知识,并深入领会到它的精髓,为我所用,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必须时刻保持专注。
③然而,许多人不是不懂得读书的妙处,他们在内心也时常渴望用多读书来充实自己。但真正到了八小时之外,或是到了余暇的时间,一些人在读书的问题上,却又表现出叶公好龙的态度来。有的人一拿起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会想起白天职场中的事来。单位人事的安排,自己工资的多寡,领导意味深长的“敲打",同事神秘兮兮的耳语,让他们常常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越想越走题....彼时的看书,仿佛倒变成了回忆职场之事的由头,如此读书,焉能上心乎?
④更有甚者,常把读书挂在嘴边,左一个读书好,右一个读书长智慧,可真给其大把的时间让他们沉浸于书香时,他们又往往会拿出各种各祥的理由和借口把读书让位给生活中的其他爱好。比如,有的人闲暇时,宁肯泡在牌桌上,游走于酒席上也不愿独处一室,好好地去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这样的思维,不能说不对,只可叹他们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罔闻。这些人,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如此功利,又岂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⑤以上两种读书的心态,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其根子在于,秉持这种作派的人心浮气躁,缺乏一种沉潜下来的定力。而要根除这种读书上的弊端,就必须首先学会让自己的心气静下来。正如诸葛孔明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心一静了,神思便单一了,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一处;而心一旦做到专一了,人自然就会心无旁骛。此时读书,五官的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读书的效果想不生动有趣都难!在渐入佳境中,人的思想、学识、境界也自然会逐步得到升华,在如此语境下读书,就好比是与先贤智者在对话,物我两忘间,读书者的胸襟、气度、眼界,亦是越读越旷达宏远,读书至此,既快哉又乐哉,真的是夫复何求!
⑥说句实话,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建设书香社会的进程中,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的心真正沉静下来,从一页页书册中去汲取力量了。果能做到如此,则依靠读书去赢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选自《界首时讯》)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下列三则材料哪则适合做本文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A.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为此他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写出了《资治通鉴》。
B.由于战乱,年轻的李政道只得在人声鼎沸的茶馆独辟一角。开始,嘈杂的声音闹得他头昏目眩,但他强使自己的思想在物理的天国遨游,日久天长,再吵的环境都不能把他的注意力从书中引开。经过多年的奋斗,他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C.鲁迅先生认为:“如果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不管到多久都不懂的,直接跳过去向前进,反而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
21.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
B.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这样是不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的,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C.“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作者认为这一-观点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悶闻,因此,是绝对错误的。
D.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十一、写作题
22.请从下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你心里是否曾有过一堵篱墙,挡住了美丽的蝴蝶,遮住了迷幻的风雨,让你谨小慎微,让你步步惊心?没关系,只要有一天你愿意冲破它,再踏访那片美好,彩虹还在,温馨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以“还是那么美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完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②一勺糖融甜一杯水,一块盐融咸一锅汤,一枚辣椒融辣火锅,一片香茗融香白水,丰富生活的滋味。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融,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彼此之间形成了跌契。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
请以“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