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16.我的叔叔于勒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16.我的叔叔于勒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5:56: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6.我的叔叔于勒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撬开(qiào) 拮据(jū) 栈桥(zhàn) 阔绰(chuò)
B.于勒(lè) 变更(gēng) 糟蹋(tà) 别墅(shù)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ěi) 褴褛(lǚ)
D.手帕(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g) 牡蛎(dù)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
A、无误;
B、无误;
C、无误;
D、牡蛎(dù)——mǔ 。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识记,平时应注意反复记忆,针对习惯性读错的字词,比如:是锲而不舍(qiè),不是qì锲而不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多音字,如:殷红(yān),这些易错字词应及时总结到错题集上,平时反复复习,从而准确掌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铮钱 铜子 风俗 狼狈不堪
B.恭唯 迟疑 稳定 结结巴巴
C.端详 哆嗦 伦廓 与日俱增
D.荒诞 遗产 女婿 毫无疑义
【答案】D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
【解析】
A、 铮钱 ——挣钱;
B、 恭唯 ——恭维;
C、 伦廓 ——轮廓;
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字形,重点侧重于易错形近字。平时应理解记忆,可以通过字义记忆,如:歉疚的疚是愧疚的疚,歉疚本意是对自己的过失感到过意不去,含内疚的意思,所以是歉疚不是歉纠,同样的方法还有,箫笛,不是萧笛,箫是乐器,和竹子有关,所以是竹字头。
3.关于本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的过程,写出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
C.小说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如,在给于勒小费这件事情上,“我”和父母的态度迥异。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菲利普一家的际遇,表现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人际关系。
【答案】B
【知识点】外国文学;小说文学常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比;以小见大
【解析】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C、《我的叔叔于勒》运用了多处对比,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耐读性,而且揭示了小说的深刻主旨。可以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称呼和态度、于勒在南美阔绰时与再次潦倒后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菲利普夫妇的前后用度、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偶遇于勒的不同态度、菲利普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行的前后情况、若瑟夫与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等六组对比入手,多角度地分析挖掘小说丰富深刻的意蕴。;
D、《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让读者在细碎平凡的事件中,看到了人性 的冷酷和黑暗 。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以及文章内容,针对此类题目,除了平时的积累 之外,还可以通过平时的学习记忆。其次,应熟练掌握作品的作家,年代,作品以及文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第三,老师在讲课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做好笔记,加强记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即将开发的“两馆一厅”,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C.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成自我完善。
D.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答案】C
【知识点】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句式杂糅
【解析】A.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
B.搭配不当,文化味不能提高,改为“增添或带来”;
D.语序颠倒,改为: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二、填空题
5.《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   作家,与俄国的   和美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   》《   》等。
【答案】法;莫泊桑;批判现实主义;契诃夫;欧·亨利;项链;羊脂球
【知识点】外国文学;小说文学常识
【解析】《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 欧·亨利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故答案为:法 莫泊桑 批判现实主义 契诃夫 欧·亨利 项链 羊脂球。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6.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bié shù   。
(3)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   整齐地到海边栈   桥上去散步。
(4)一个衣服褴褛   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qiào   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5)听说他在那边阔绰   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答案】(1)拮据
(2)别墅
(3)guān;zhàn
(4)lǎn lǚ;撬
(5)chuò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1)jié jū(  )拮据
(2)bié shù(别墅)
(3)衣冠(guān) 边栈(zhàn)
(4) 褴褛(lǎn lǚ) qiào(撬)开
(5)阔绰(chuò)
故答案为:(1)拮据
(2)别墅
(3)guān zhàn
(4)lǎn lǚ 撬
(5)chuò
【点评】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
解答此题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
三、语言表达
7.小说巧妙地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深化小说主题。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描写一段有关环境的片段。
【课文片段在线】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写法分析】句①是刚去哲尔塞岛旅游途中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欢快心情;句②是在船上遇到了穷困落魄的于勒之后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灰暗的心情。在运用环境描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宜拖沓,尤其不能将渲染情景的铺垫句子写得过多,将延伸叙述的相关事情说得太杂,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另外,景物的色调与人物的心情最好形成呼应。
【答案】【参考例文】窗外,夜色迷人,凉风习习;窗内,灯光明亮,安静和平。同学们正认真地温书复习,脸上满是轻松和愉悦。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我的叔叔于勒;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片段写作。景物描写注意事项:1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2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3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注意情景交融。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故答案为: 窗外,夜色迷人,凉风习习;窗内,灯光明亮,安静和平。同学们正认真地温书复习,脸上满是轻松和愉悦。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片段写作。答题时应注意,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四、名著导读
8.小语同学在整理水浒人物卡片时,发现鲁达总走在救人的路上。她画了以上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全A(事件)、B(人物)空白处。
A   ,救出金氏父女 大闹桃花村,解救B    
9.在思维导图中小语同学还附上一句“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金圣叹评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你是否认同金圣叹的观点呢 请你结合以上思维导图与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8.A拳打镇关西;刘太公之女
9.示例一:认同。鲁智深在酒店喝酒时听闻金氏父女被恶霸镇关西欺辱,马上掏钱资助金氏父女逃离,第二天又赶去肉铺三拳打死了郑屠镇关西。他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于是拔刀相助痛打周通,救了刘太公之女。鲁达的每次出手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士风格的写照,充分体现了鲁达行侠仗义、疾恶如仇、扶危济弱、豪爽率直、敢作敢为的性格。他自然是上上人。(要求写出两个及以上事例)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水浒传》
【解析】⑴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从名著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8.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帮我。A: 城里有个卖肉的郑屠户,为人霸道,绰号镇关西。他曾强娶金翠莲为妾,现在把姑娘赶出了家门,还向金氏父女勒索钱财。鲁达非常同情这对父女,于是掏出身上所有的银两,又找史进借了一些,送给父女俩当盘缠,让他们离开这里。鲁达想着父女俩的遭遇,一夜都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了郑屠户的肉铺故意刁难郑屠,然后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因此此处应填:拳打镇关西; B:鲁智深辞别五台山智真大师,下山取了戒刀和禅杖,赶路京都大相国寺。迷恋山清水秀,错过宿头,来至桃花村。桃花山二寨主小霸王周通强逼刘太公女) L招夫,花和尚打跑小霸王,说自己原是经略帐前提辖官,周通答应不再逼婚,刘太公归还彩礼。因此此处应填:刘太公之女。
故答案为:A拳打镇关西;刘太公之女。
9.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把握。作答时应先表态,然后结合相关情节来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认同。鲁智深在酒店喝酒时听闻金氏父女被恶霸镇关西欺辱,马上掏钱资助金氏父女逃离,第二天又赶去肉铺三拳打死了郑屠镇关西。他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于是拔刀相助痛打周通,救了刘太公之女。鲁达的每次出手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士风格的写照,充分体现了鲁达行侠仗义、疾恶如仇、扶危济弱、豪爽率直、敢作敢为的性格。他自然是上上人。(要求写出两个及以上事例)。
五、语段阅读
10.阅读“我看了看他的手……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选文第①段对于勒的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2)选文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3)选文最后“紫色的阴影”有什么表达效果?
(4)这篇小说是从儿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答案】(1)外貌描写突出于勒的不幸遭遇和穷困悲惨的境况。
(2)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于勒与“我”、“我”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对父母这种自私冷酷态度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示了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3)用“紫色的阴影”烘托出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快活、骄傲形成鲜明的对比。
(4)①“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从“我”的角度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②通过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对比,表现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冷酷无情,批判以金钱为标准的人际关系;③通过涉世未深的“我”和饱经世事的父母的对比,体现社会生活中菲利普夫妇这类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让读者深入思考这种冷酷人性的社会根源。
【知识点】我的叔叔于勒;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外貌描写;反复
【解析】⑴外貌描写的作用是: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如: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感情。选文第①段对于勒的外貌描写突出于勒的不幸遭遇和穷困悲惨的境况。
⑵分析文章词句的含意时,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语句内容及上下文情节加以判断。选文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于勒与“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强烈地表达了“我”不满父母对亲人的自私冷酷态度,从而提示了小说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据此理解作答。
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选文最后用“紫色的阴影”与刚上船时的所见到的“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烘托出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据此理解作答。
⑷这篇小说是从儿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其好处是:“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叙述“我”的见闻和感受,文章显得真实而亲切;文章从不同人的视角(我和父母)来叙写对于勒叔叔的态度,表现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冷酷无情,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外貌描写突出于勒的不幸遭遇和穷困悲惨的境况。
⑵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于勒与“我”、“我”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对父母这种自私冷酷态度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示了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⑶用“紫色的阴影”烘托出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快活、骄傲形成鲜明的对比。
⑷①“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从“我”的角度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②通过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对比,表现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冷酷无情,批判以金钱为标准的人际关系;③通过涉世未深的“我”和饱经世事的父母的对比,体现社会生活中菲利普夫妇这类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让读者深入思考这种冷酷人性的社会根源。
【点评】⑴考查外貌描写的作用。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⑵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对文章语句含意的理解。关于修辞,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了解其作用,结合具体句子,做出准确判断。
⑶考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表达作用。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⑷此题考查的是辨析写作人称作用的能力。用第一人称写,是作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把自己当做故事的见证人写进文章中,甚至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某一人物,通过“我”把整个故事传达给读者,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真实亲切的感觉,容易引起共鸣。
六、综合性学习
11同学,你好!初中三年,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小说,它们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使我们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请你参加以下“走进小说天地”主题学习活动。
(1)活动一:重温名篇
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谜底)。
《社戏》《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   ——《   》
(2)活动二:趣解名著
小语同学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其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变化的故事情节给小语的阅读带来了困难。请你来设计一个激趣活动,激发她的阅读兴趣。
示例:演话剧激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人物在情境中的心理变化,走近人物内心。
【答案】(1)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2)示例:绘手抄报激趣——选定内容和主题,绘制小说的手抄报,以明确人物关系、故事走向。
【知识点】活动设计;范进中举;孤独之旅;社戏;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1)本题需要仿照示例的格式进行仿写。观察示例可知,句子以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为内容来表达。因此,作答时可选取自己熟悉的文章。如《社戏》中一群孩子撑着一只小船,去往赵庄看戏,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快乐。可仿写为: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2)本题要求设计一个激趣活动,因此活动可为演话剧,绘制手抄报,黑板报,观看相关电影等。注意活动要符合题意。比如绘手抄报激趣——选定内容和主题,绘制小说的手抄报,以明确人物关系、故事走向等。
故答案为:⑴本题需要仿照示例的格式进行仿写。观察示例可知,句子以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为内容来表达。因此,作答时可选取自己熟悉的文章。如《社戏》中一群孩子撑着一只小船,去往赵庄看戏,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快乐。可仿写为: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⑵本题要求设计一个激趣活动,因此活动可为演话剧,绘制手抄报,黑板报,观看相关电影等。注意活动要符合题意。比如绘手抄报激趣——选定内容和主题,绘制小说的手抄报,以明确人物关系、故事走向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观察示例的格式,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的格式一致;其次,观察示例的内容,找到仿写句子对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较为灵活,设计方案较多,话剧,手抄报,黑板报等,注意活动的设计方案要符合题意。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仁宗时,西戎方炽。韩魏公①为经略招讨副使,欲五路进兵,范文正守庆州,坚持不可。是时尹洙为秦州通判兼经略判官,一日,得魏公命至庆州,约范公以进兵。范曰:“我师新败,岂可深入。“今观之,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洙叹曰:“公于此乃不及韩公也,韩公尝云‘用兵当先置胜负于度外’,今公乃区区过慎,此所以不及韩公也。”范公曰:“大军一动,万命所悬,而乃置于度外,仲淹未见其可。”洙议不合而返。魏公举兵入界,师次好水川②,元昊设伏,全师陷没,大将任福死之。……魏公不胜悲愤,掩泣驻马,不能前者数刻。范公闻而叹曰:“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乙]
①(庆历五年)正月,罢仲淹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出知③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②罢富弼枢密副使,以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杜衍罢相,出知兖州。……③二月,韩琦上书仁宗,为富弼辨解营救,被罢机密副使,出知扬州。④八月,欧阳修为范、富、杜.韩四人辨解,被贬知滁州。⑤十一月,解仲淹四路帅任,以给事中知邓州。⑥(庆历六年)正月,至邓州任所。……⑦是年,范公在邓修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创建书院。⑧冬,张焘使邓,与范仲淹贺雪赏梅。
(节选自《范仲淹年谱》,有删改)
小贴士:《东轩笔录》是北宋魏泰创作的文言轶事小说。年谱:用编年体裁记载某个人生平事迹的著作。
[注]①韩魏公:韩琦,与范仲淹一同成守边塞,对抗西夏。其时边境流传: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②次: 。好水川:地名,在宁夏西吉县一带。③知:

12.为了帮助同学读懂文章内容,请你将注释②③补充完整。
13.下面句子插入[乙]文哪个位置合适?请说明理由。
九月十五日,应挚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书院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14.以上两个材料均记叙了范仲淹的事迹,但在内容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15.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探究范仲淹为人处事方面体现的精神品质。
【答案】12.临时驻扎;做知州
13.该句应放置在⑦⑧句之间,根据年谱第⑦句中的事件“范公在邓州修百花洲,创建书院”和第⑧句中表示时间的“冬”可知,写作《岳阳楼记》应是范仲淹在邓州任期之间的事。
14.[甲]文是古代笔记体小说,记录人物轶事,故将重点放在“好水川一役"中,把范仲淹和韩琦产生的矛盾冲突交代清楚,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叙述详尽。
[乙]文以年谱的形式记录范仲淹生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简要交代年月及主要事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5.范仲淹作为北宋能臣,有远见卓识、能坚持己见(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品行正直,尽管与韩公政见分歧,但彼此仰慕欣赏之情从未中断。当韩琦策略遭至失败,能做出理性客观评价,是那种不折不扣的诤友。《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语句则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知识点】补全文言文的原文;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⑴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参考译文】

宋仁宗时,西夏(党项)国在边境气焰越发嚣张。北宋韩琦为经略招讨副使,想派五路进兵征讨,范仲淹正在庆州驻守,坚持认为不行。当时,尹洙是秦州通判兼经略判官,有一天,得到魏公的命令来到了庆州,与范仲淹商量一起出兵。范仲淹说:“我方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怎么能够深入敌人的虎穴呢?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能看到失败的迹象,没有看到胜利的形势。”尹洙叹息道:“您在这方面就比不上韩公了。韩公(韩琦)曾经说过‘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现在您的表现太过谨慎了,这就是您的魄力不如韩公的表现啊。”范仲淹说:“如果我方大军一动,所有的人都命悬一线,如果不把大伙的性命都放在心上,我范仲淹认为这种做法是不行的。”尹洙没有与范仲淹达成一致,就返回了。韩琦还是大举进兵,军队临时驻扎在好水川,元昊设下埋伏,北宋全部军队罹难,大将任福也牺牲了。……韩琦忍不住悲愤交加,掩面而泣,马停驻不能前行。范仲淹听说这件事后叹息道:“正当那个时候是很难把胜负放在考虑之外的(言下之意应该对胜负做好充分的估量)。”

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被免除参知政事之职,以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的身份出任邪州知州,兼任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朝廷)罢免了富弼枢密副使之职,以京东西路安抚使的身份出任郓州知州,杜衍被罢免宰相之职,出任兖州知州。……二月,韩琦给仁宗上书,替富弼辦解来营救他,被罢免机密副使之职,出任扬州知州。八月,欧阳修为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四人辩解,被贬到滁州任知州。十一月,朝廷解除范仲淹四路帅任,以给事中的身份出任邓州知州。(庆历六年)正月,范仲淹到达了邓州任职办公的处所。……这一年,范仲淹在邓州修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创建书院。这年冬天,张焘被派遣到邓州,与范仲淹一起庆贺大雪欣赏梅花。
【点评】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②“师次好水川”句意为:军队临时驻扎在好水川。次:临时驻扎;
③“出知分州”句意为:出任充州知州。知:任知州。
故答案为: 临时驻扎;做知州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认真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即可。根据“九月十五日,应挚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书院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内容可知,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的时间是九月,地点在花洲书院。联系乙文中“⑦是年,范公在邓粘修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创建书院。⑧冬,张焘使邓,与范仲淹贺雪赏梅”的内容可知,写作《岳阳楼记》应是范仲淹在邓州任期之间的事,所以应该放在⑦⑧句之间。
故答案为: 该句应放置在⑦⑧句之间,根据年谱第⑦句中的事件“范公在邓州修百花洲,创建书院”和第⑧句中表示时间的“冬”可知,写作《岳阳楼记》应是范仲淹在邓州任期之间的事。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解答时,根据对文章“小贴士:《东轩笔录》是北宋魏泰创作的文言铁事小说。年谱:用编年体裁记载某个人生平事迹的著作”的理解,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甲文,出自《东轩笔录》,是北宋魏泰创作的文言轶事小说集。通过甲文中“范曰:‘我师新败,岂可深入。以今观之,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范公日:‘大军一动,万命所悬,而乃置于度外,仲淹未见其可。’洙议不合而返。魏公举兵入界,师次好水川,元昊设伏,全师陷没,大将任福死之。...魏公不胜悲愤,掩泣驻马,不能前者 数刻。范公闻而叹日: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的内容可知,文章重点记述了“好水川一役” 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把范仲淹和韩琦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叙述的很详尽;乙文,出自《范仲淹年谱》,是用编年体裁记载范仲淹生平事迹的著作。通过乙文中“正月,罢仲淹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按抚使,出知分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一月,解仲淹四路帅任,以给事中知邓州。⑥(庆历六年)正月,至邓州任所。....是年,范公在邓粘修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创建书院。⑧冬,张焘使邓,与范仲淹贺雪赏梅”的内容可知, 以年月为纲,真实记录了范仲淹生平事迹,简洁明了, 具有很高的历史参考价值。
故答案为: [甲]文是古代笔记体小说,记录人物轶事,故将重点放在“好水川一役"中,把范仲淹和韩琦产生的矛盾冲突交代清楚,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叙述详尽。
[乙]文以年谱的形式记录范仲淹生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简要交代年月及主要事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和材料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通过甲文中“欲五路进兵,范文正守庆州,坚持不可。是时尹洙为秦州通判兼经略判官,一日,得魏公命至庆州,约范公以进兵。范日: '我师新败,岂可深入。以今观之,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的内容可知,范仲淹作为宋朝名臣,目光长远、见识不凡,能坚持己见,有杰出的军事才能;通过甲文中“魏公不胜悲愤,掩泣驻马,不能前者数刻。范公闻而叹日:‘ 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 也’”的内容可知,范仲淹操行雅正,虽然在进兵问题上与韩公产生分歧,但彼此惺惺相惜。当韩琦的军事行动遭遇惨败之时,他能作出理性的客观评价,是名副其实的诤友;联系《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容可知,表现出作者宽阔的胸襟,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故答案为: 范仲淹作为北宋能臣,有远见卓识、能坚持己见(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品行正直,尽管与韩公政见分歧,但彼此仰慕欣赏之情从未中断。当韩琦策略遭至失败,能做出理性客观评价,是那种不折不扣的诤友。《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语句则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ī)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⑤,辞根散作九秋蓬⑥。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指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⑤千里雁:离群孤雁。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
16.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作者苏轼,号子瞻,“唐宋八大家”之一。【乙】诗作者白居易,号六一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甲】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始终洋溢着乐观旷达的情绪。
C.【乙】诗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千里雁”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苦,“九秋蓬”写出了诗人了孤独之苦。
D.【甲】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17.【甲】词和【乙】诗都借用“明月”这个意象寄托情感。【乙】诗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借明月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16.D
17.抒发了诗人怀乡、思亲,惆怅伤感的情感。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通读诗歌,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对选项的表述,结合诗歌来进行理解和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意,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诗句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点评】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六一居士是欧阳修。
B、【甲】词中词人的情感经历了“苦闷——欣喜——悲凉——旷达——惆怅"的变化;
C、【乙】诗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为: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夜里思乡的情感各地都相同。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画,诗人借天上的明月抒发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孤单惆怅的情怀。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爆米花香
①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
②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③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
④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⑤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爆”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
⑥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
⑦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
⑧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
⑨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比如把年糕切成片,“爆”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爆”出来的则是长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爆”。另外,“爆”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
⑩物资越来越丰富,让人们慢慢淡忘了年少时对食物的渴望。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
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18.文章开篇从腊月的一个下午的巷子写起,有什么作用?
19.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闻到的爆米花的香味“熟悉而又陌生”?
20.请赏析下列句子。
①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1.有人说,本文和《昆明的雨》给人相似的感觉,请从素材构思和主题角度上,简要分析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区别。
【答案】18.内容上交代了回忆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背景;渲染了一种怀旧的氛围。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听见爆米花响、闻到爆米花香开始回忆童年生活的内容。
19.①熟悉是因为爆米花的声音承载了作者童年的记忆,所以是熟悉的。②陌生是因为很难再见到爆米花的锅炉和孩子们渴望的神情、奔跑的动作,且南方的爆米花与儿时在北方吃到的爆米花有些许不同,所以是陌生的。
20.①示例:运用“塞”“伸”和“抓”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对爆米花的喜爱以及时时想吃爆米花的心情。也传达出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怀念之情。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花冲出锅时的情形,表现出我的急切和喜悦。
21.素材构思:本文以爆米花为线索,把眼前和记忆中的故事以及母亲给我们做美食的故事串联起来。《昆明的雨》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
主题:本文表现出对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的怀念,对母亲勤劳能干、爱孩子的赞美。《昆明的雨》写出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感悟文章意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开头段落作用的能力。开头段落的作用有: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开篇点题,照应题目(照应下文); 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渲染气氛;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段的理解能力。理解语段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语段及上下文,并结合全文内容,甚至联系文章主旨做出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真正内涵。理解语段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内容上首先要看看语段写了什么,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结尾的语段一般会照应前文、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等。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点句子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所给题目,谈自己的看法。
【点评】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开头作用的能力。
文中开篇"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交代了时间是"腊月的一个下午”,地点是"古老的东禅巷",同时"古老"渲染出一种怀旧的气氛,奠定了文本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根据第③段"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可知,同时引出下文在巷子里听见爆米花响、闻到爆米花香,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的内容。
故答案为: 内容上交代了回忆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背景;渲染了一种怀旧的氛围。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听见爆米花响、闻到爆米花香开始回忆童年生活的内容。
19.本题考查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第③段作者走在街上,忽然听到“砰”的爆米花声音,结合下文写小时候北方炸爆米花的描写可知,这里的“熟悉”指的是小时候在北方的爆米花香;根据“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可知,“陌生”指的是已经很久没有闻到爆米花香了。故答案为: ①熟悉是因为爆米花的声音承载了作者童年的记忆,所以是熟悉的。②陌生是因为很难再见到爆米花的锅炉和孩子们渴望的神情、奔跑的动作,且南方的爆米花与儿时在北方吃到的爆米花有些许不同,所以是陌生的。
20.本题考查语言的赏析。
①从词语角度赏析。"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中的塞""伸'和抓这几个动词,写出了我们当时吃爆米花的情形,“时不时"体现出了我们对爆米花的喜爱以及时时想吃爆米花的心情,同时写出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也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②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需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由画线句中“米花会急躁地、兴奋地冲进”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米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花随着那一声“巨响”后冲出锅时的情形,移情于物,说米花会急躁地、兴奋地冲进,实际上表现出“我”急切、喜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①示例:运用“塞”“伸”和“抓”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对爆米花的喜爱以及时时想吃爆米花的心情。也传达出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怀念之情。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花冲出锅时的情形,表现出我的急切和喜悦。
21.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作答此题,可以联系两文,根据题干要求从素材构思和主题角度两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即可。
示例:素材构思:根据选文第③段“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和第④段“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以及第⑦段“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等内容可知,本文由听到爆爆米花声响、闻到爆米花香进而回忆起童年,回忆起母亲为我们做各种美食,据此可知,本文以爆米花为线索展开叙述,将现实与回忆有机联系起来;《昆明的雨》一文作者同样采用回忆的写作手法,选取昆明雨季中具有特色的景物加以描摹,对昆明雨季中的事物加以表述。主题:本文表现了作者对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怀念,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赞美,以及无私伟大母爱的深情歌颂;《昆明的雨》通过对昆明雨季中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描写,全方位展示了昆明的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季昆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素材构思:本文以爆米花为线索,把眼前和记忆中的故事以及母亲给我们做美食的故事串联起来。《昆明的雨》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主题:本文表现出对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的怀念,对母亲勤劳能干、爱孩子的赞美。《昆明的雨》写出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
十、写作题
22.“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学校社团、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都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⒈不少于600字;⒉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根据题目“这是我的舞台”可知,关键词“舞台”,本指表演歌舞、戏剧等的台子。在舞台上,演员能够绽放自身的光彩,享受观众的注目。联系材料提示语可知,“舞台”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对我们而言,“舞台”应是能够让我们施展才华、实现梦想,帮助我们扛起时代重担的事物,可以是学校社团、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等等。“舞台”应是“我”能够绽放自我,展现自我的事物,“这”应该是“我”所具备的特长,习作时适宜选择自身所擅长的事物为写作对象,在叙事中表现“我”在别样的“舞台”上展现自我,收获成功。习作时要选取积极向上的“舞台”对象,切忌以电子游戏、网络小说等为写作对象。
选材构思:本题适宜写作记叙文,从生活学习中自己绽放光芒的事件中选材,刻画好细节,表现“我”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可以写舞蹈就是自己的舞台,在学校的舞蹈社团中,自己担当领舞重任,指导社员习舞,从而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绽放光彩的主题;还可以写自己长期参与社区服务,记述一次养老院内服务老年人的志愿经历,表现服务社区、奉献社会就是自己的舞台;还可以写课堂就是自己的舞台,记述一次讲新课时自己因为提前预习而总能回答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的经历,表现学习就是自己绽放光彩、展现自我的舞台。注意在结尾采用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点题,深化文章主旨。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6.我的叔叔于勒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撬开(qiào) 拮据(jū) 栈桥(zhàn) 阔绰(chuò)
B.于勒(lè) 变更(gēng) 糟蹋(tà) 别墅(shù)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ěi) 褴褛(lǚ)
D.手帕(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g) 牡蛎(d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铮钱 铜子 风俗 狼狈不堪
B.恭唯 迟疑 稳定 结结巴巴
C.端详 哆嗦 伦廓 与日俱增
D.荒诞 遗产 女婿 毫无疑义
3.关于本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的过程,写出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
C.小说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如,在给于勒小费这件事情上,“我”和父母的态度迥异。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菲利普一家的际遇,表现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人际关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即将开发的“两馆一厅”,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C.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成自我完善。
D.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二、填空题
5.《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   作家,与俄国的   和美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   》《   》等。
6.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bié shù   。
(3)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   整齐地到海边栈   桥上去散步。
(4)一个衣服褴褛   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qiào   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5)听说他在那边阔绰   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三、语言表达
7.小说巧妙地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深化小说主题。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描写一段有关环境的片段。
【课文片段在线】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写法分析】句①是刚去哲尔塞岛旅游途中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欢快心情;句②是在船上遇到了穷困落魄的于勒之后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灰暗的心情。在运用环境描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宜拖沓,尤其不能将渲染情景的铺垫句子写得过多,将延伸叙述的相关事情说得太杂,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另外,景物的色调与人物的心情最好形成呼应。
四、名著导读
8.小语同学在整理水浒人物卡片时,发现鲁达总走在救人的路上。她画了以上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全A(事件)、B(人物)空白处。
A   ,救出金氏父女 大闹桃花村,解救B    
9.在思维导图中小语同学还附上一句“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金圣叹评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你是否认同金圣叹的观点呢 请你结合以上思维导图与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语段阅读
10.阅读“我看了看他的手……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选文第①段对于勒的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2)选文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3)选文最后“紫色的阴影”有什么表达效果?
(4)这篇小说是从儿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六、综合性学习
11同学,你好!初中三年,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小说,它们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使我们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请你参加以下“走进小说天地”主题学习活动。
(1)活动一:重温名篇
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谜底)。
《社戏》《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   ——《   》
(2)活动二:趣解名著
小语同学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其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变化的故事情节给小语的阅读带来了困难。请你来设计一个激趣活动,激发她的阅读兴趣。
示例:演话剧激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人物在情境中的心理变化,走近人物内心。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仁宗时,西戎方炽。韩魏公①为经略招讨副使,欲五路进兵,范文正守庆州,坚持不可。是时尹洙为秦州通判兼经略判官,一日,得魏公命至庆州,约范公以进兵。范曰:“我师新败,岂可深入。“今观之,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洙叹曰:“公于此乃不及韩公也,韩公尝云‘用兵当先置胜负于度外’,今公乃区区过慎,此所以不及韩公也。”范公曰:“大军一动,万命所悬,而乃置于度外,仲淹未见其可。”洙议不合而返。魏公举兵入界,师次好水川②,元昊设伏,全师陷没,大将任福死之。……魏公不胜悲愤,掩泣驻马,不能前者数刻。范公闻而叹曰:“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乙]
①(庆历五年)正月,罢仲淹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出知③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②罢富弼枢密副使,以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杜衍罢相,出知兖州。……③二月,韩琦上书仁宗,为富弼辨解营救,被罢机密副使,出知扬州。④八月,欧阳修为范、富、杜.韩四人辨解,被贬知滁州。⑤十一月,解仲淹四路帅任,以给事中知邓州。⑥(庆历六年)正月,至邓州任所。……⑦是年,范公在邓修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创建书院。⑧冬,张焘使邓,与范仲淹贺雪赏梅。
(节选自《范仲淹年谱》,有删改)
小贴士:《东轩笔录》是北宋魏泰创作的文言轶事小说。年谱:用编年体裁记载某个人生平事迹的著作。
[注]①韩魏公:韩琦,与范仲淹一同成守边塞,对抗西夏。其时边境流传: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②次: 。好水川:地名,在宁夏西吉县一带。③知:

12.为了帮助同学读懂文章内容,请你将注释②③补充完整。
13.下面句子插入[乙]文哪个位置合适?请说明理由。
九月十五日,应挚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书院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14.以上两个材料均记叙了范仲淹的事迹,但在内容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15.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探究范仲淹为人处事方面体现的精神品质。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ī)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⑤,辞根散作九秋蓬⑥。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指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⑤千里雁:离群孤雁。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
16.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作者苏轼,号子瞻,“唐宋八大家”之一。【乙】诗作者白居易,号六一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甲】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始终洋溢着乐观旷达的情绪。
C.【乙】诗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千里雁”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苦,“九秋蓬”写出了诗人了孤独之苦。
D.【甲】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17.【甲】词和【乙】诗都借用“明月”这个意象寄托情感。【乙】诗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借明月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爆米花香
①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
②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③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
④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⑤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爆”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
⑥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
⑦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
⑧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
⑨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比如把年糕切成片,“爆”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爆”出来的则是长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爆”。另外,“爆”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
⑩物资越来越丰富,让人们慢慢淡忘了年少时对食物的渴望。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
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18.文章开篇从腊月的一个下午的巷子写起,有什么作用?
19.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闻到的爆米花的香味“熟悉而又陌生”?
20.请赏析下列句子。
①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1.有人说,本文和《昆明的雨》给人相似的感觉,请从素材构思和主题角度上,简要分析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区别。
十、写作题
22.“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学校社团、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都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⒈不少于600字;⒉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