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5:58: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搽粉(chá) 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辨析。
B:脂粉:应读作zhī
C:宰相:应读作zǎi
D:脊梁:应读作j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C.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
D.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A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叹现在。指一种没落、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这里形容“同学们回首往事”不恰当。B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C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D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解答时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帝王将相”“地大物博”“玄虚之至”“求神拜佛”这四个词语都是并列式结构。
B.“我们”“自夸”“现在”分别是代词、动词和名词。
C.“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在这笼罩之下”是状语。
D.“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答案】A
【知识点】名词;并列短语;反问
【解析】A“帝王将相”“地大物博”“求神拜佛”都是并列式结构。“玄虚之至”是主谓结构的短语。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以及修辞手法的能力。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修辞手法的种类及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关于是否要继续出台经济刺激的问题,有关负责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B.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各地要求青少年应提高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D.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国外游,我们都要养成讲文明,特别是讲卫生、懂礼仪。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A用词不当,应把“答案”改为“答复”。C搭配不当,“提高”和“爱好”搭配不当,可以把“爱好”改为“素质”。D成分残缺,应在结尾加上“的习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二、填空题
5.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   ,作者是   ,原名   ,字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填写一篇即可),小说《   》(填写一篇即可)。本文采用   的论证方式,驳倒对方的论点。
【答案】《且介亭杂文》;鲁迅;周树人;豫;藤野先生(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或:故乡);驳论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藤野先生》(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或:故乡);这篇文章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驳倒对方的论点。
故答案为:《且介亭杂文》;鲁迅;周树人;豫;藤野先生(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或:故乡);驳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吃此类知识的掌握,多读多记,要反复识记,不断积累。
6.引号有四种用法:引用、强调、特殊含义、反语。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哪种用法?
(1)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3)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4)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答案】(1)反语 特殊含义
(2)特殊含义
(3)强调
(4)反语
【知识点】引号
【解析】本题考查引号用法的理解。
(1)“信""此处被作者称为“信",但实际上不是中国人真正的信仰,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信"是反语。“他信力"是指中国人信“地”、“物”、“国联”,是针对此现象作者引用的词语,表示特殊含义。
(2)“自欺力”是针对求神拜佛,麻醉自己的现象而使用的词语,表示特殊含义。
(3)“地"、“物”、“国联”是写明中国人信仰的具体事物。表示强调。
(4)“正史""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御用文人所记载的历史,并非客观历史,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是反语。
故答案为:⑴ 反语 特殊含义 ⑵ 特殊含义 ⑶ 强调 ⑷ 反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考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三、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后,思考课文中鲁迅的观点,谈谈你对自信和偶像的看法。
材料一: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材料二
北京市教委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北京地区中小学生的十大偶像,值得关注的是,科学家是北京中小学生的第一大偶像,其获选率为28.1%,比排名第二影视明星(12.7%)的数据高出一倍以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把目光投向外太空的南仁东……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都是一本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这样的优质偶像,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能够激励引领无数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
我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国人对本国的自信,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每个人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矢志拼搏奋斗,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梦想。
【知识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
【解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根据材料一“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可知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国人对本国的自信,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根据材料二 “北京市教委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北京地区中小学生的十大偶像,值得关注的是,科学家是北京中小学生的第一大偶像,其获选率为28.1%,比排名第二影视明星(12.7%)的数据高出一倍以上”“这样的优质偶像,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能够激励引领无数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可知“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再联系现实分析可得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每个人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矢志拼搏奋斗,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国人对本国的自信,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每个人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矢志拼搏奋斗,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梦想。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才能。解答时,既要联系文本,又要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四、名著导读
8.《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不包括小白龙)形象各异,特点鲜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1)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推测出上面这段话应该是哪位徒弟所说。
(2)上面这段话中提到“改换法名”一事,请从三个徒弟中任选一个,写出其法名。
【答案】(1)沙僧(“沙和尚”“沙悟净”)
(2)沙僧——悟净(孙悟空——悟空 猪八戒——悟能)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西游记》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不仅要了解人物的个性,而且要根据外号写出人物的姓名。“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是沙僧劝阻猪八戒的话。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改换法名的有悟净、悟空、悟能,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五、语段阅读
文学社团负责筹备“青春之师”展板,下面是社团成员准备的一段材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在培养青年方面,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以智慧抵抗黑暗,感召无数进步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让青年得以用自己的行动对抗社会的黑暗,同时他也反对青年做无谓牺牲。鲁迅在文学青年的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甘为人梯。他通过创办文学刊物来发现和团结青年作者,促其健康成长。凡是请他看稿、改稿的,他都不计时间和精力,仔细阅改,全心全意地指导和培养这些文学战线的“新战士”。此外,鲁迅还大力提倡新兴木刻。他整理了优秀的汉画像石、笺谱等传统文化遗产,翻译了大量介绍外国美术理论和版画作品的著作。在鲁迅的支持和培养下,大批从事木刻艺术的青年迅速成长起来。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艺术之路的点滴中,我们读懂了这位持炬火引领中国青年的“孺子牛”。
9.文段的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10.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书法作品进行了讨论,请从下面的选项中分别为两幅作品匹配恰当的解说。
第一幅选   
第二幅选   
【甲】这幅字结体上紧下松,视觉中心上移,圆润中透着挺拔劲健,让人感受到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乙】这幅字笔法潇洒灵动,多弧多曲,多角多环,这种气势和变化,让人感受到鲁迅面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与面对敌人的斗争激情。
【丙】这幅字笔画平直工整,转折处多用方笔,显得深刻凝重,让人感受到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与气节。
11.同学们对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梳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双喜、闰土、杨二嫂等生动而典型的人物形象。
B.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以多个片段记录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展现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鲁迅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批驳了“九 一八”事变后一些人对于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其中。
【答案】9.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文学之路、艺术之路的点滴中。
10.甲;丙
11.D
【知识点】其他常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得体;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1)本题考查语句表达,其实是概括能力的变形,要求概括段落大意,找全概括的对象内容即可。
(2)本题考查书法解说。理解给到的书法及其特点,介绍时语言得体合理,符合“青春之师”的主题即可。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求掌握常见的作者、书名、作品大概、人物形象及特点。此外文学文化常识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知道九个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即:称谓、历法、地理、节气、职官、科举、宗法、礼俗、音律。日常注意积累即可。
【点评】9.画线句少了对这段内容的描写:鲁迅在文学青年的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甘为人梯。他通过创办文学刊物来发现和团结青年作者,促其健康成长。可以加上文学之路。
故答案为: 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文学之路、艺术之路的点滴中。
10.第一幅是象形字,且字体圆润,透着挺拔劲健,让人感受到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第二幅是楷体,字形工整,显得深刻凝重,让人感受到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与气节。
故答案为:甲、丙
11.D:《社戏》,错误。《社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组成。
故答案为:D
六、综合性学习
12.学习小说单元后,班级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展示交流会上,各组分享研究成果。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茅盾文学奖”及获奖作家作品。下面是他们制作的PPT中的部分文字内容,请帮他们解决在制作和解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徐怀中,当代军旅作家,89岁高龄创作的《牵风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牵风记》中的形象和创作心得。
谈女主人公汪可逾——“她是美的化身。以前我在部队里,见到了不少有文化的女同志参加革命、投奔光明,她们爱笑,懂艺术,一身热忱坦荡,许多美好的女性形象汇聚成汪可逾。我将聚光灯投向个体,而不是①,因为我的写作意图不是正面写战场,小说淡化了具体的战争场面,突显了特殊情境下人性的纠结与舒展。”
谈军马“滩枣”——“颈项高扬,四肢修长,刚劲而又优雅。小说中有个情节,汪可逾弹奏《关山月》时,‘滩枣’居然循声而动,从马厩奔来。它能听懂琴曲里的报国思乡之情,明白音符对军马战车威武气势的赞美?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希望能表现出战火中连一匹马也有自己的性情,野性中透着灵性。”
创作谈——“每个流派的作家都存在着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富矿’。百花齐放,②,用什么样的手法创作,打一个什么样的旗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作品写好,实践是检验作品的唯一标准。”
(1)同学们对①②两处词语的字形有争议,你认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群像②百家争鸣 B.①群像②百家争名
C.①群相②百家争鸣 D.①群相②百家争名
(2)同学们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你认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颈(jǐng)劲(jìn) B.颈(jǐng)劲(jìng)
C.颈(jìng)劲(jìn) D.颈(jìng)劲(jìng)
(3)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富矿”的意思是“品位较高的矿石或矿体”,“富”的义项有:①财产多;②使变富;③资源,财产;④丰富,多。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推测“富矿”在这里的意思是。
【答案】(1)A
(2)B
(3)丰富的生活积累、艺术视角、文化感悟等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1)根据积累作答。群像: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群相”是错误写法;百家争鸣:原指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蜂拥而起,各种流派互相争论、互相批评的局面。现比喻学术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百家争名“是错误写法。
故选:A。
(2)根据积累作答。颈(jǐng)脖子。刚劲(gāng jìng):(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
故选:B。
(3)“富矿”的“富”是丰富、多的意思,富矿指含量丰富的矿藏。“每个流派的作家都存在着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富矿,这里“富矿”是比喻义,指作家的生活积累、艺术视角、文化感悟等丰富。
故答案为:⑴A;
⑵ B;
⑶丰富的生活积累、艺术视角、文化感悟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字形。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⑵本题考查字音。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⑶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选择。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佘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
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D.湖中人鸟声俱绝/往来而不绝者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5.两文都描写了西湖美景,但所写景物和写景方法有所不同,请具体分析。
【答案】13.C
14.①(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②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
15.甲文写的是雪后的西湖,乙文写的是春天的西湖;甲文则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抓住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文章意境,揣摩作者情感,在此基础上,品味文章语言,领会写作技巧。
【点评】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古时一夜分五更,每更两小时/还;B.酒杯/白色;C.都解释为:全;D.消失/断;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泽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得分点有:(1)流砀,白茫茫一片。一,全。(2)温,柔和。绫,绸缎。
故答案为: ①(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②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
15.本题考查内容和写景方法理解。
甲文,结合“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可知,是写雪后西湖;乙文,结合“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可知,是春天的西湖。甲文写景,像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夜间雪景图,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股的诗;是白描手法。乙文写景,"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把"山"比作“娥”,把“花”比作“颊”把“风”比作“酒”把“波纹”比作“绫”西湖美景好像扑面而来,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甲文写的是雪后的西湖,乙文写的是春天的西湖;甲文则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①斜日塞天昏②,一半山川带雨痕③。
新水④乱侵⑤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注释]①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②昏: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③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④新水:雨水。⑤乱侵:到处流淌。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睛”,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路上到处流淌,附近散落着的村庄,绿杨簇拥,炊烟袅袅。
C.诗人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雨后初晴景象,全诗着笔由近及远,景物富于变化,极有层次。
D.诗人行走塞路.所见之景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与其他边塞诗相比,可谓别具一格。
17.本诗描绘景物时,使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16.C
17.色彩明丽,“晚虹”描绘了傍晚的绚烂彩虹,“新水”写出了雨水还在滴落,“青草路”使人感受到青草的丰茂与生机,“绿杨村”使人仿佛看到被绿色的杨树环绕包围的村庄。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通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找到有关色彩的词,分析归纳色彩的特点及作用。
【译文】晚虹斜挂,夕阳西沉,黄昏降临到边塞。天开始晴朗,可一半的山川仍带着雨的痕迹。
新下的雨水,到处漫流在青草蔓蔓的小路上。前方村庄,轻烟萦绕着绿色的杨树。
胡人的羊马,再也不要想到南方放牧,唐王朝的旌旗正飘扬在北疆。
我这行人惊喜地看到再也没有战争,能够在秋天的原野上悠闲地游赏打猎。
【点评】16.C:白描,错误。 全诗色彩缤纷,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故答案为:C
17.“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风光宛如旖旎江南,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颜色上的搭配,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故答案为:色彩明丽,“晚虹”描绘了傍晚的绚烂彩虹,“新水”写出了雨水还在滴落,“青草路”使人感受到青草的丰茂与生机,“绿杨村”使人仿佛看到被绿色的杨树环绕包围的村庄。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的回声
北野
①鸟鸣响起来又落下去,起起伏伏,像倏忽不定的天外之音,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眼见那一群星光似的身影纷纷射入草原深处和云隙里。我静静地等待着,直到一片嘤嘤的啼鸣和流星般的幻影又从晨光里飞回来,突然之间灌满头顶,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鸟儿,神祇的使君,你们在这晴好的时光里想要飞到哪里去呢?想要用歌声表达什么呢?
②在漂泊之中,鸟儿们保持着和谐、欢乐,它们在飞翔和鸣叫中闪烁着精灵的光亮。这片纯粹、安谧的土地净化了它们的歌声,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
③最朴素、平易,在一生中始终保持兴奋的是麻雀。黎明时分,麻雀已经成群结队地在枝丫间急切地跳来跳去,树叶和枝干上的露珠折射出点点亮光,把它们的眼睛映得异常明亮。接着,从云气里直射下来的是叫天子和百灵,“啾啾啾”地向草原洒下激越的铃声。干净的空气和歌唱带来的快乐让它们小小的胸脯鼓胀着,一起一伏,它们在草叶和花片上寻找着滋润喉咙的水珠和籽粒,然后热情饱满地飞升,荡起一个高度就停顿一下,发出脆生生的啼鸣,随后又向上飞,仿佛在攀缘音乐的高峰。
④保持着独特个性的是水鹳和翠鸟。它们有着扁长而尖的嘴巴,形象秀颀,摇曳多姿,集体出没在水边的苇荡里,总是在尝试新鲜的唱腔。水鹳“嘤嘤”地长鸣着,在水面上低低飞行,猛然,它因自己的歌声产生了一种羞涩,一下子扎进水波里去,然后湿淋淋地钻出来,站到了苇梢上面。翠鸟则永远都慢悠悠地鸣叫着,在苇梢的中间部分站住,风吹过来的时候,它有些慌张,游戏似的用一只脚抓住苇枝,另一只脚去拨弄自己头上漂亮的羽毛,同时把短促清亮的啼鸣像阳光一样洒满苇丛。
⑤让人敬慕的是白鹭。这个对草原满怀深情的叙述者,在鸟群外最高的松枝上静静地站立,却把目光投向百鸟啼鸣的草原深处。它“嘎”地长叫一声飞出去,巨大的啼鸣声和身影使嘤嘤戏语的百鸟猛然间一惊。这时,白鹭已在它们的头顶上兴奋地鸣叫着飞行,雪白的翅膀在空中慢慢展平,像滑翔的风筝。
⑥雪鸟是歌声最沉稳最忧郁的一位。它总是孤单地躲在鸟儿们的后边,发出低低的叫声,像是从灵魂深处冲上来的,以至于惊动了它胆怯的身体,使它发出微微的颤抖。我们看见雪鸟,通常是在严冬,它“丁零零”地向天空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鸣叫,然后从一团白雪似的绒羽里伸出火红的脚爪,那令人心动令人怜惜的火一样的红爪,划开厚厚的雪被,寻找吃食。
⑦最有灵性的歌手是苍鹰。它让我长久地敬畏、仰望。苍鹰不是在用喉咙歌唱,而是在用生命诉说。它盘旋着,高度超过了一切欢快地鸣叫着的鸟群,浸没于寒冷的高空。它远离永远被它鄙视的平静,它更愿意停留在飓风的旋涡里,所以这声音没有谁能够听到。它漂亮的羽毛像灵魂的碎片一样,从高空缓缓地飘下来,在阳光下折射着动人的光芒。
⑧歌唱着的还有什么?嘤嘤鸟鸣,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
⑨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8日有删改)
18.作者善于将情感与鸟性穿插于鸟鸣中,请根据文意完善思维导图。
19.赏析文中画线句。
20.文章的标题“草原的回声”,如果换成“草原的声音”,是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21.文章开篇有“我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等语句;文末有“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等表达。这些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生活体验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悟。
【答案】18.⑴快乐、热情⑵水鹳、翠鸟⑶深情、兴奋⑷空洞|温情
19.描写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发出”“伸出”“划开”“寻找”,写出了雪鸟的动作,说明了“我”对雪鸟观察的细致,表达了“我”对雪鸟的喜爱之情。②颜色相互对比、映衬,使雪鸟形象更加鲜明,增强了视觉的感染力。③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
用词角度:①擅长运用拟声词,“丁零零”写出雪鸟鸣叫声的清脆,非常生动形象。②运用叠词,“一串串”“厚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0.示例:不可以。理由:①“回声”是指声音传播后反弹回来的声音,相较于普通的声音持续时间更久。使用“回声”说明草原上的鸟鸣声持久地回荡在作者的耳中、心中,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自然的喜爱和眷恋之情。②作者在城市中本无法听见草原的鸟鸣,正是声音在作者心中不断折射激荡,导致回声不绝,才能净化烦乱的内心,让身处城市的作者感到温情,“回声”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③“草原的声音”只点明草原的各种鸟鸣声,不能体现草原声音和启发感悟之间的密切联系,平淡无奇,不能吸引读者。
21.示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自自然的声音让作者感到放松,不再受城市生活的纷扰,心瞬间能宁静下来,去凝视生活中的美好与活力,去思考不同生命的个性。我曾经于疲惫之中凝视过一株草、一朵云、一颗星、一弯月等,它们以最本真的姿态启迪了我、激发了我、唤醒了我。生活的美好在于发现。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挖掘、感悟文章主题;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⑷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要求,答题时既要结合文章内容,又要联系自身生活实践。
【点评】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由第③段‘接着,从云气里直射下来的是叫天子和百灵,‘啾啾啾’地向草原洒下激越的铃声。干净的空气和歌唱带来的快乐让它们小小的胸脯鼓胀着,一起一伏,它们在草叶和花片上寻找着滋润喉咙的水珠和籽粒,然后热情饱满地飞升,荡起一个高度就停顿一下”可知,(1) 快乐、热情;
由第④段“保持着独特个性的是水鹳和翠鸟”“它因自己的歌声产生了一种羞涩,一下子扎进水波里去,然后湿淋淋地钻出来,站到了苇梢上面。翠鸟则永远都慢悠悠地鸣叫着,在苇梢的中间部分站住,风吹过来的时候,它有些慌张”可知,(2) 水鹳、翠鸟;
由第⑤段“让人敬慕的是白鹭。这个对草原满怀深情的叙述者,在鸟群外最高的松枝上静静地站立”“这.时,白鹭已在它们的头顶上兴奋地鸣叫着飞行”可知,(3) 深情、兴奋;
由第⑨段“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可知,(4) 空洞,温情。
故答案为:⑴快乐、热情⑵水鹳、翠鸟⑶深情、兴奋⑷空洞|温情
19.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注意从描写和用词的角度。“发出”“伸出”“划开”“寻找”,属于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雪鸟找食的动作,说明了“我”对雪鸟观察的细致和喜爱;“白雪似的”“火红的”“火一样的红爪”,运用颜色描写,色彩对比映衬,更能表现出雪地里雪鸟的形象,增强视觉效果;“丁零零”属于听觉描写,“白雪似的绒羽”“火红的脚爪”“火一样的红爪”“厚厚的雪被”属于视觉描写,视听结合,让画面更加生动;“丁零零”是对雪鸟声音的描述,属于拟声词,写出了雪鸟叫声的清脆好听;“一串串”“厚厚”属于叠词,“一串串”写出了雪鸟的叫声好听悠长,“厚厚”写出了雪积得深,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故答案为:描写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发出”“伸出”“划开”“寻找”,写出了雪鸟的动作,说明了“我”对雪鸟观察的细致,表达了“我”对雪鸟的喜爱之情。②颜色相互对比、映衬,使雪鸟形象更加鲜明,增强了视觉的感染力。③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
用词角度:①擅长运用拟声词,“丁零零”写出雪鸟鸣叫声的清脆,非常生动形象。②运用叠词,“一串串”“厚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0.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妙处。首先表明理由不可以。理由如下:首先,回声是当.声波碰到一个障碍物时,它会弹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相较于普通的声音持续时间更久。“ 草原的回声”说明草原_上的鸟鸣声持久地回荡在作者的耳中、心中,更能体现出这些声音给作者带来的启迪,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声音没有这个表达效果;其次,由文章第⑨段“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可知,作者此时身处都市,无法听见草原的鸟鸣,“回声”则指草原上的声音在作者心中不断折射激荡,导致回声不绝,让作者感受到温情。“回声”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而“声音”无此表达效果,最后,“草原的声音”只能写出草原中各种鸟的叫声,但是不能体现出“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即不能表现出这些声音给远在都市的我带来的内心触动和感悟,不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不可以。理由:①“回声”是指声音传播后反弹回来的声音,相较于普通的声音持续时间更久。使用“回声”说明草原上的鸟鸣声持久地回荡在作者的耳中、心中,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自然的喜爱和眷恋之情。②作者在城市中本无法听见草原的鸟鸣,正是声音在作者心中不断折射激荡,导致回声不绝,才能净化烦乱的内心,让身处城市的作者感到温情,“回声”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③“草原的声音”只点明草原的各种鸟鸣声,不能体现草原声音和启发感悟之间的密切联系,平淡无奇,不能吸引读者。
2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与概括。本文主要描写草原上来自自然的鸟鸣,通过观察这些生灵的舞动翻飞,聆听这些天籁之音,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即使以后身处闹市,心里也依然充满了温情与快乐。由此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比如当自己学习感到疲惫的时候,看看自然界的花朵小草,听听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疲惫之态尽去,重新焕发生机。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自自然的声音让作者感到放松,不再受城市生活的纷扰,心瞬间能宁静下来,去凝视生活中的美好与活力,去思考不同生命的个性。我曾经于疲惫之中凝视过一株草、一朵云、一颗星、一弯月等,它们以最本真的姿态启迪了我、激发了我、唤醒了我。生活的美好在于发现。
十、写作题
22.初中毕业在即,班级拟召开一次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形形要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现在要充分准备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读过的《诫子书》《傅雷家书》等,联系生活实际,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作文一:请你以“记 的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二:请你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温馨提示:⑴选作文一,在答题卡上涂A后小方框;选作文二,在答题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⑵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透露个人信息的名称,一律用“x x x"代替。
⑶书写清晰,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答案】
记勤俭节约的家风
晚饭的餐桌上,没有鱼肉,只有野菜一盘,薄饼几张。一家三口正在有滋有味的吃着。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认为我正在叙说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视剧呢?不是。这是我们家的一个传统“节目”――勤俭节约。
每年的春天时节,我们家都要吃一回“忆苦思甜”餐。这是传统,也是我们家的家训。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发展迅速。从“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登上月球。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有一点没有变的就是传统,优良的传统。
说起优良传统,那真是数不胜数,我们家也是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有了一个传统――勤俭节约!
爷爷曾说起,在他小的时候,吃糠咽菜(野菜居多)。如今的我们,天天细米白面,大鱼大肉。餐桌上的浪费实在是太大了。成碗的米、面、鱼、肉,都被倒入了垃圾桶。真是暴殄天物啊!所以在我记事时,爷爷就要求我们大家,做饭时,能吃多少做多少,菜也是以素食为主,避免大吃大喝。说这是传统。
记得有一回,我吵着母亲要吃鱼,父亲就去集市上买了一条白鲢,做了一大锅鱼汤,到了吃饭的时候,我看到那鱼汤开始吵嚷了,说自己想吃的是鲫鱼汤,而不是这种白鲢。当即被爷爷一顿训斥。说我是挑剔。这么好的鱼汤不吃,还想着什么鲫鱼汤。有违家训。结果是我被罚中午不准吃饭。
饭后,爷爷跟我讲起大集体时的生活,人们是如何的吃苦,如何的节约。虽然如今我们富足了,可我们也不能忘了传统,丢了本。并说不让我吃饭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我明白食物和钱财都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知道节俭!
就是那一顿饿,让我深深体会了勤俭节约的必要,也加深了对家训的理解和认识。
事隔多年,爷爷已去世多年,可我和我们家还在秉承一个理念――勤俭节约!视其为家训,也作为我个人的座右铭!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优良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这句话早已传遍全中国,用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同时也让他们把中华传统美德和家风保护好并传承下去。也许一些对这方面陌生的人会问:中华美德和良好家风是什么?我们怎么弘扬、传承他们呢?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包括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 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敬长辈,对其充满了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了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和笨拙,丑陋与缺点。我们,便可以用五个词来概括、形容它: 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诚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   
中华良好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优良风尚和作风,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因此,良好家风就是有大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以及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和态度行为中。它犹如一种巨大的磁场被人们深深感受 到,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总的来说,良好家风就是围绕“态度”和“行为”二词,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笔记本,开始睁大眼睛看着人们:认真衡量后,记录下一些正义的人们的光辉事迹,根据这些事迹创新出一些良好的风尚。后来记录下的事迹和风尚,便被人们采纳,五千多年来一直让人们的子孙后代保护、传承着。   
讲述了那么多,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把他们拆成一句句、 一个个的词句,字里行间总是有他们的“总管”词句。生活中,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自主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学习时一丝不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态度和习惯,脑海里总要想着自己的繁荣国家—— 中国的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不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诉别人,把它们弘扬、传承下去。当然,如果没有它们,或者没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们,我们的生活将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因此,请一些人不要顽固地认为:它们只是几个词,我们不用软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广大人民永远遵守“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这句话,我们的生活将比现在更加得美满!
【知识点】记叙文;议论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作文一:是半命题作文。 “家风”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根据材料“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进,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的提示,横线上可填写尊师重教、重礼谦进,勤奋读书、勤俭节约、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等具体家风内涵。也可以填写人物,如我的等,然后再根据自己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选择材料,合理安排好文章结构,注意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的应用。
作文二:要求写议论文,“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题目,可以作为论题,也可作为中心论点。如直接把题目作为中心论点,应思考为什么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如“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等,也可以是“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我们每个人必须引起重视,身体力行。也可从: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这句话入手提炼论点:弘扬优良家风,构建和谐社会。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按这样的思路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然后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作文一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作文二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搽粉(chá) 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C.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
D.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帝王将相”“地大物博”“玄虚之至”“求神拜佛”这四个词语都是并列式结构。
B.“我们”“自夸”“现在”分别是代词、动词和名词。
C.“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在这笼罩之下”是状语。
D.“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关于是否要继续出台经济刺激的问题,有关负责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B.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各地要求青少年应提高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D.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国外游,我们都要养成讲文明,特别是讲卫生、懂礼仪。
二、填空题
5.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   ,作者是   ,原名   ,字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填写一篇即可),小说《   》(填写一篇即可)。本文采用   的论证方式,驳倒对方的论点。
6.引号有四种用法:引用、强调、特殊含义、反语。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哪种用法?
(1)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3)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4)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三、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后,思考课文中鲁迅的观点,谈谈你对自信和偶像的看法。
材料一: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材料二
北京市教委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北京地区中小学生的十大偶像,值得关注的是,科学家是北京中小学生的第一大偶像,其获选率为28.1%,比排名第二影视明星(12.7%)的数据高出一倍以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把目光投向外太空的南仁东……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都是一本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这样的优质偶像,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能够激励引领无数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
我的看法:
四、名著导读
8.《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不包括小白龙)形象各异,特点鲜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1)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推测出上面这段话应该是哪位徒弟所说。
(2)上面这段话中提到“改换法名”一事,请从三个徒弟中任选一个,写出其法名。
五、语段阅读
文学社团负责筹备“青春之师”展板,下面是社团成员准备的一段材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在培养青年方面,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以智慧抵抗黑暗,感召无数进步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让青年得以用自己的行动对抗社会的黑暗,同时他也反对青年做无谓牺牲。鲁迅在文学青年的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甘为人梯。他通过创办文学刊物来发现和团结青年作者,促其健康成长。凡是请他看稿、改稿的,他都不计时间和精力,仔细阅改,全心全意地指导和培养这些文学战线的“新战士”。此外,鲁迅还大力提倡新兴木刻。他整理了优秀的汉画像石、笺谱等传统文化遗产,翻译了大量介绍外国美术理论和版画作品的著作。在鲁迅的支持和培养下,大批从事木刻艺术的青年迅速成长起来。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艺术之路的点滴中,我们读懂了这位持炬火引领中国青年的“孺子牛”。
9.文段的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10.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书法作品进行了讨论,请从下面的选项中分别为两幅作品匹配恰当的解说。
第一幅选   
第二幅选   
【甲】这幅字结体上紧下松,视觉中心上移,圆润中透着挺拔劲健,让人感受到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乙】这幅字笔法潇洒灵动,多弧多曲,多角多环,这种气势和变化,让人感受到鲁迅面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与面对敌人的斗争激情。
【丙】这幅字笔画平直工整,转折处多用方笔,显得深刻凝重,让人感受到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与气节。
11.同学们对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梳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双喜、闰土、杨二嫂等生动而典型的人物形象。
B.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以多个片段记录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展现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鲁迅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批驳了“九 一八”事变后一些人对于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其中。
六、综合性学习
12.学习小说单元后,班级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展示交流会上,各组分享研究成果。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茅盾文学奖”及获奖作家作品。下面是他们制作的PPT中的部分文字内容,请帮他们解决在制作和解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徐怀中,当代军旅作家,89岁高龄创作的《牵风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牵风记》中的形象和创作心得。
谈女主人公汪可逾——“她是美的化身。以前我在部队里,见到了不少有文化的女同志参加革命、投奔光明,她们爱笑,懂艺术,一身热忱坦荡,许多美好的女性形象汇聚成汪可逾。我将聚光灯投向个体,而不是①,因为我的写作意图不是正面写战场,小说淡化了具体的战争场面,突显了特殊情境下人性的纠结与舒展。”
谈军马“滩枣”——“颈项高扬,四肢修长,刚劲而又优雅。小说中有个情节,汪可逾弹奏《关山月》时,‘滩枣’居然循声而动,从马厩奔来。它能听懂琴曲里的报国思乡之情,明白音符对军马战车威武气势的赞美?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希望能表现出战火中连一匹马也有自己的性情,野性中透着灵性。”
创作谈——“每个流派的作家都存在着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富矿’。百花齐放,②,用什么样的手法创作,打一个什么样的旗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作品写好,实践是检验作品的唯一标准。”
(1)同学们对①②两处词语的字形有争议,你认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群像②百家争鸣 B.①群像②百家争名
C.①群相②百家争鸣 D.①群相②百家争名
(2)同学们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你认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颈(jǐng)劲(jìn) B.颈(jǐng)劲(jìng)
C.颈(jìng)劲(jìn) D.颈(jìng)劲(jìng)
(3)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富矿”的意思是“品位较高的矿石或矿体”,“富”的义项有:①财产多;②使变富;③资源,财产;④丰富,多。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推测“富矿”在这里的意思是。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佘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
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D.湖中人鸟声俱绝/往来而不绝者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5.两文都描写了西湖美景,但所写景物和写景方法有所不同,请具体分析。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①斜日塞天昏②,一半山川带雨痕③。
新水④乱侵⑤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注释]①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②昏: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③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④新水:雨水。⑤乱侵:到处流淌。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睛”,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路上到处流淌,附近散落着的村庄,绿杨簇拥,炊烟袅袅。
C.诗人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雨后初晴景象,全诗着笔由近及远,景物富于变化,极有层次。
D.诗人行走塞路.所见之景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与其他边塞诗相比,可谓别具一格。
17.本诗描绘景物时,使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的回声
北野
①鸟鸣响起来又落下去,起起伏伏,像倏忽不定的天外之音,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眼见那一群星光似的身影纷纷射入草原深处和云隙里。我静静地等待着,直到一片嘤嘤的啼鸣和流星般的幻影又从晨光里飞回来,突然之间灌满头顶,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鸟儿,神祇的使君,你们在这晴好的时光里想要飞到哪里去呢?想要用歌声表达什么呢?
②在漂泊之中,鸟儿们保持着和谐、欢乐,它们在飞翔和鸣叫中闪烁着精灵的光亮。这片纯粹、安谧的土地净化了它们的歌声,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
③最朴素、平易,在一生中始终保持兴奋的是麻雀。黎明时分,麻雀已经成群结队地在枝丫间急切地跳来跳去,树叶和枝干上的露珠折射出点点亮光,把它们的眼睛映得异常明亮。接着,从云气里直射下来的是叫天子和百灵,“啾啾啾”地向草原洒下激越的铃声。干净的空气和歌唱带来的快乐让它们小小的胸脯鼓胀着,一起一伏,它们在草叶和花片上寻找着滋润喉咙的水珠和籽粒,然后热情饱满地飞升,荡起一个高度就停顿一下,发出脆生生的啼鸣,随后又向上飞,仿佛在攀缘音乐的高峰。
④保持着独特个性的是水鹳和翠鸟。它们有着扁长而尖的嘴巴,形象秀颀,摇曳多姿,集体出没在水边的苇荡里,总是在尝试新鲜的唱腔。水鹳“嘤嘤”地长鸣着,在水面上低低飞行,猛然,它因自己的歌声产生了一种羞涩,一下子扎进水波里去,然后湿淋淋地钻出来,站到了苇梢上面。翠鸟则永远都慢悠悠地鸣叫着,在苇梢的中间部分站住,风吹过来的时候,它有些慌张,游戏似的用一只脚抓住苇枝,另一只脚去拨弄自己头上漂亮的羽毛,同时把短促清亮的啼鸣像阳光一样洒满苇丛。
⑤让人敬慕的是白鹭。这个对草原满怀深情的叙述者,在鸟群外最高的松枝上静静地站立,却把目光投向百鸟啼鸣的草原深处。它“嘎”地长叫一声飞出去,巨大的啼鸣声和身影使嘤嘤戏语的百鸟猛然间一惊。这时,白鹭已在它们的头顶上兴奋地鸣叫着飞行,雪白的翅膀在空中慢慢展平,像滑翔的风筝。
⑥雪鸟是歌声最沉稳最忧郁的一位。它总是孤单地躲在鸟儿们的后边,发出低低的叫声,像是从灵魂深处冲上来的,以至于惊动了它胆怯的身体,使它发出微微的颤抖。我们看见雪鸟,通常是在严冬,它“丁零零”地向天空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鸣叫,然后从一团白雪似的绒羽里伸出火红的脚爪,那令人心动令人怜惜的火一样的红爪,划开厚厚的雪被,寻找吃食。
⑦最有灵性的歌手是苍鹰。它让我长久地敬畏、仰望。苍鹰不是在用喉咙歌唱,而是在用生命诉说。它盘旋着,高度超过了一切欢快地鸣叫着的鸟群,浸没于寒冷的高空。它远离永远被它鄙视的平静,它更愿意停留在飓风的旋涡里,所以这声音没有谁能够听到。它漂亮的羽毛像灵魂的碎片一样,从高空缓缓地飘下来,在阳光下折射着动人的光芒。
⑧歌唱着的还有什么?嘤嘤鸟鸣,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
⑨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8日有删改)
18.作者善于将情感与鸟性穿插于鸟鸣中,请根据文意完善思维导图。
19.赏析文中画线句。
20.文章的标题“草原的回声”,如果换成“草原的声音”,是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21.文章开篇有“我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等语句;文末有“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等表达。这些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生活体验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悟。
十、写作题
22.初中毕业在即,班级拟召开一次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形形要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现在要充分准备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读过的《诫子书》《傅雷家书》等,联系生活实际,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作文一:请你以“记 的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二:请你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温馨提示:⑴选作文一,在答题卡上涂A后小方框;选作文二,在答题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⑵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透露个人信息的名称,一律用“x x x"代替。
⑶书写清晰,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