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试卷 A卷
一、基础知识
1.(【精彩练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质量评价作业)请在前两个横线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在后两个横线处选择正确词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和谦辞。当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你可以说:“欢迎大家光临寒 (shè) !”当朋友发表观点意见时,你可以说:“愿意洗耳 (gōng)听!”当我们赠送朋友书籍时,可以写上“请君 (A.惠存B.惠赠) !“对不同辈分人的称呼也非常讲究,有人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母亲为 (A.令堂B.家慈),称呼自己的妹妹为舍妹,称呼别人的父亲为令尊。
2.(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3.填空
(1)《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文学家 (姓名)。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选自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 等。
4.根据要求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 ”和“ ”比喻大雪纷飞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下车引之
6.(【精彩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给下列词语分类,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
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①阁下①令爱②愚见
敬辞:
谦辞: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题。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7.将“泪泉”改为“泪水”是否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8.仿照示例写两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 ,让你的 。
母爱是 ,让你的 。
阅读
春草散章
杨林雪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⑤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除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在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⑥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⑦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挥洒她绿色的畅想!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
⑧春草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她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蘸生命的浓墨,在稿纸一般的广袤大地上,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9.全文构思的着眼点是将春草的生长比拟为一个女孩在 ,贯串全文的一个字是 ,文中的 、 、 、 、 、 等词语,都以系列暗喻的方式紧扣着这一点。
10.第③、④、⑤、⑥、⑦段使用 顺序,首先 ,其余依次是写 、 、 、 。
11.第8段中的文字使你想起哪首诗?默写这首诗前四句: , , , 。
三、语言综合运用
(2024七下·邯郸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段历史,都如同人的一段记忆,或许满我荣耀,又或许遍布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大部分逐渐慢慢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 ① 总有些历史是值得被铭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向我们展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
处于和平年代久了,人们便容易忘记战争年代的苦难和伤痛,甚至忘记那个时代。今天的孩子们,往往不耐烦听爷爷讲述那老掉牙的援朝故事;今天的人们,往往用“可爱”这个词来指活泼漂亮的男孩女孩,而非满身血污的士兵。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负着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沉句句的使命和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铭记初心,英勇无畏,甘于奉献,艰难险阻都无法吞噬掉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灵魂。② 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我坚信——是他们。
12.班里有同学不认识文稿第一段中的“湮”字,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查到这个字读“yān”。
13.在①和②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② 。
14.文段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15.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①冬天像
②老师的话像
③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舍;恭;A;B
【知识点】近义词;称谓
【解析】【分析】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舍:名词,居住的房子。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恭:恭敬。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惠赠:称人赠予的敬辞。根据文中“当我们赠送朋友书籍时”选A。令堂:敬辞,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慈: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根据“对别人称呼自己的母亲”选B。
故答案为:舍; 恭; A; 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2.【答案】南朝宋;刘义庆;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重职,喜好文辞。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
“寒雪日”交代时间是一个下雪的日子;从内集可以看出地点是在家里;人物有谢太傅和他的儿女们;事件是讲论文义,即讲文章的义理。
故答案为:南朝宋; 刘义庆; 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3.【答案】(1)印度;泰戈尔
(2)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故答案为:⑴ 印度 ; 泰戈尔 ⑵ 冰心 ; 谢婉莹 ; 《繁星》 ; 《春水》 ; 《寄小读者》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答案】(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咏雪》一文中用“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⑵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5.【答案】(1)离开
(2)不如,不及
(3)约定
(4)拉,牵拉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⑴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丢下;
⑵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 未若:不如,不及
⑶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⑷句意:下了车去拉元方的手。引:牵,拉。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6.【答案】③④⑥⑦⑨⑩ ;①②⑤⑧
【知识点】其他常识;语言得体;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
敬辞,指语气恭敬的辞语,一般用于别人;谦辞,指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用于自己。敬辞一般包含“令”“惠”“垂”“赐”“请”“高”“贤”等;谦辞多含有“舍”“小”“老”“愚”“拙”“敝”“鄙”“卑”等。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前面的分析,即可将题干中所给的词正确分类。
故答案为:③④⑥⑦⑨⑩ ; ①②⑤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需要结合自己平时对谦辞敬辞的积累解答。平时学习与阅读要注意积累,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加强记忆。
【答案】7.不合适。“泪泉”写出了泪水之多,如泉水一般,突出“花”的奋斗浸透了无数泪水,说明成功背后蕴含着艰苦的奋斗。
8.一泓清泉;让你的 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一丝清风;让你的 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造句式仿写;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词语差异,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能力。做这种题一个方面是平时的积累,另一个是结合语境来具体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仿写能力。仿写句子的关键是自己一定要研究透原句的句式特点,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根据语段的话题中心进行仿写。
7.“泪泉”侧重于“泉”上,汩汩地浸透而出,而“泪水”只是一般的眼泪,文中用泪泉,更能表现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的努力和拼搏的过程。
故答案为: 不合适。“泪泉”写出了泪水之多,如泉水一般,突出“花”的奋斗浸透了无数泪水,说明成功背后蕴含着艰苦的奋斗。
8.示例是一个比喻句。将母爱比作阳光,然后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就可以发挥想象,把母爱比作“清泉”“清风”,洗涤尘垢,涤荡心扉等等。总之,要找准意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即可。
故答案为:
第1空、一泓清泉
第2空、让你的 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第3空、一丝清风
第4空、让你的 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答案】9.写文章;“写”;“风之笔”;“水之墨”;“横叶竖茎”;“卷稿”;“稿纸”;“浓墨”
10.总分;总写;旷野;田头地角;沙漠;牧场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记叙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和把握能力。要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循着作者的思路,从时间、空间、逻辑(总分、整体到局部等)方面去思考和把握。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名句的默写能力。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9.全文构思的着眼点是将春草的生长比拟为一个女孩在写作,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写,文中的风之笔、水之墨、绿色的文字、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等词语以一系列暗喻的方式紧扣着这一点。
故答案为:
第1空、写文章
第2空、“写”
第3空、“风之笔”
第4空、“水之墨”
第5空、“横叶竖茎”
第6空、“卷稿”
第7空、“稿纸”
第8空、“浓墨”
10.整体上是总分总顺序。第3、4、5、6、7段中3段总写,其余的为分写:4段写旷野,5段写田地,6段写沙漠,7段写牧场。8段是收束全文。
故答案为:
第1空、总分
第2空、总写
第3空、旷野
第4空、田头地角
第5空、沙漠
第6空、牧场
11.可抓住“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依据分析,即可找到相应的诗句。此题要注意“离”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
第1空、离离原上草
第2空、一岁一枯荣
第3空、野火烧不尽
第4空、春风吹又生
【答案】12.氵;九
13.第一处:表转折的关联词,如“然而”“但是”等,;第二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如果”“假如”等。
14.删掉“逐渐”或删掉“慢慢”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词语的使用(搭配);重复啰嗦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2.本题考查词典的使用。湮:yan,部首:氵,笔画:12,先查部首再查九画就能查到该字。
故答案为:氵;九
13.本题考查关联词。第一空,“它们大部分逐渐慢慢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与“总有些历史是值得被铭记的“之间为转折关系,可用·然而但是"等关联词衔接第二空,“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与“我坚信——是他们”之间为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假如”等关联词衔接。
故答案为:第一处:表转折的关联词,如“然而”“但是”等,第二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如果”“假如”等。
1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划线句语义重复,删掉“逐渐”或删掉“慢慢”。
故答案为:删掉“逐渐”或删掉“慢慢”
15.【答案】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对音乐的感悟,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冬天、老师的话及淋成落汤鸡的我的感悟。比如: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故答案为: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句子仿写必须做到四统一:①话题要统一;②句式要统一;③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对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比拟等;④色调要统一。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试卷 A卷
一、基础知识
1.(【精彩练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质量评价作业)请在前两个横线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在后两个横线处选择正确词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和谦辞。当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你可以说:“欢迎大家光临寒 (shè) !”当朋友发表观点意见时,你可以说:“愿意洗耳 (gōng)听!”当我们赠送朋友书籍时,可以写上“请君 (A.惠存B.惠赠) !“对不同辈分人的称呼也非常讲究,有人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母亲为 (A.令堂B.家慈),称呼自己的妹妹为舍妹,称呼别人的父亲为令尊。
【答案】舍;恭;A;B
【知识点】近义词;称谓
【解析】【分析】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舍:名词,居住的房子。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恭:恭敬。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惠赠:称人赠予的敬辞。根据文中“当我们赠送朋友书籍时”选A。令堂:敬辞,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慈: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根据“对别人称呼自己的母亲”选B。
故答案为:舍; 恭; A; 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2.(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答案】南朝宋;刘义庆;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重职,喜好文辞。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
“寒雪日”交代时间是一个下雪的日子;从内集可以看出地点是在家里;人物有谢太傅和他的儿女们;事件是讲论文义,即讲文章的义理。
故答案为:南朝宋; 刘义庆; 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3.填空
(1)《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文学家 (姓名)。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选自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 等。
【答案】(1)印度;泰戈尔
(2)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故答案为:⑴ 印度 ; 泰戈尔 ⑵ 冰心 ; 谢婉莹 ; 《繁星》 ; 《春水》 ; 《寄小读者》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根据要求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 ”和“ ”比喻大雪纷飞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
【答案】(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咏雪》一文中用“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⑵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下车引之
【答案】(1)离开
(2)不如,不及
(3)约定
(4)拉,牵拉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⑴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丢下;
⑵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 未若:不如,不及
⑶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⑷句意:下了车去拉元方的手。引:牵,拉。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6.(【精彩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给下列词语分类,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
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①阁下①令爱②愚见
敬辞:
谦辞:
【答案】③④⑥⑦⑨⑩ ;①②⑤⑧
【知识点】其他常识;语言得体;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
敬辞,指语气恭敬的辞语,一般用于别人;谦辞,指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用于自己。敬辞一般包含“令”“惠”“垂”“赐”“请”“高”“贤”等;谦辞多含有“舍”“小”“老”“愚”“拙”“敝”“鄙”“卑”等。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前面的分析,即可将题干中所给的词正确分类。
故答案为:③④⑥⑦⑨⑩ ; ①②⑤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需要结合自己平时对谦辞敬辞的积累解答。平时学习与阅读要注意积累,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加强记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题。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7.将“泪泉”改为“泪水”是否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8.仿照示例写两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 ,让你的 。
母爱是 ,让你的 。
【答案】7.不合适。“泪泉”写出了泪水之多,如泉水一般,突出“花”的奋斗浸透了无数泪水,说明成功背后蕴含着艰苦的奋斗。
8.一泓清泉;让你的 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一丝清风;让你的 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造句式仿写;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词语差异,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能力。做这种题一个方面是平时的积累,另一个是结合语境来具体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仿写能力。仿写句子的关键是自己一定要研究透原句的句式特点,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根据语段的话题中心进行仿写。
7.“泪泉”侧重于“泉”上,汩汩地浸透而出,而“泪水”只是一般的眼泪,文中用泪泉,更能表现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的努力和拼搏的过程。
故答案为: 不合适。“泪泉”写出了泪水之多,如泉水一般,突出“花”的奋斗浸透了无数泪水,说明成功背后蕴含着艰苦的奋斗。
8.示例是一个比喻句。将母爱比作阳光,然后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就可以发挥想象,把母爱比作“清泉”“清风”,洗涤尘垢,涤荡心扉等等。总之,要找准意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即可。
故答案为:
第1空、一泓清泉
第2空、让你的 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第3空、一丝清风
第4空、让你的 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阅读
春草散章
杨林雪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⑤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除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在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⑥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⑦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挥洒她绿色的畅想!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
⑧春草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她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蘸生命的浓墨,在稿纸一般的广袤大地上,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9.全文构思的着眼点是将春草的生长比拟为一个女孩在 ,贯串全文的一个字是 ,文中的 、 、 、 、 、 等词语,都以系列暗喻的方式紧扣着这一点。
10.第③、④、⑤、⑥、⑦段使用 顺序,首先 ,其余依次是写 、 、 、 。
11.第8段中的文字使你想起哪首诗?默写这首诗前四句: , , , 。
【答案】9.写文章;“写”;“风之笔”;“水之墨”;“横叶竖茎”;“卷稿”;“稿纸”;“浓墨”
10.总分;总写;旷野;田头地角;沙漠;牧场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记叙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和把握能力。要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循着作者的思路,从时间、空间、逻辑(总分、整体到局部等)方面去思考和把握。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名句的默写能力。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9.全文构思的着眼点是将春草的生长比拟为一个女孩在写作,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写,文中的风之笔、水之墨、绿色的文字、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等词语以一系列暗喻的方式紧扣着这一点。
故答案为:
第1空、写文章
第2空、“写”
第3空、“风之笔”
第4空、“水之墨”
第5空、“横叶竖茎”
第6空、“卷稿”
第7空、“稿纸”
第8空、“浓墨”
10.整体上是总分总顺序。第3、4、5、6、7段中3段总写,其余的为分写:4段写旷野,5段写田地,6段写沙漠,7段写牧场。8段是收束全文。
故答案为:
第1空、总分
第2空、总写
第3空、旷野
第4空、田头地角
第5空、沙漠
第6空、牧场
11.可抓住“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依据分析,即可找到相应的诗句。此题要注意“离”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
第1空、离离原上草
第2空、一岁一枯荣
第3空、野火烧不尽
第4空、春风吹又生
三、语言综合运用
(2024七下·邯郸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段历史,都如同人的一段记忆,或许满我荣耀,又或许遍布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大部分逐渐慢慢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 ① 总有些历史是值得被铭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向我们展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
处于和平年代久了,人们便容易忘记战争年代的苦难和伤痛,甚至忘记那个时代。今天的孩子们,往往不耐烦听爷爷讲述那老掉牙的援朝故事;今天的人们,往往用“可爱”这个词来指活泼漂亮的男孩女孩,而非满身血污的士兵。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负着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沉句句的使命和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铭记初心,英勇无畏,甘于奉献,艰难险阻都无法吞噬掉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灵魂。② 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我坚信——是他们。
12.班里有同学不认识文稿第一段中的“湮”字,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查到这个字读“yān”。
13.在①和②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② 。
14.文段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2.氵;九
13.第一处:表转折的关联词,如“然而”“但是”等,;第二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如果”“假如”等。
14.删掉“逐渐”或删掉“慢慢”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词语的使用(搭配);重复啰嗦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2.本题考查词典的使用。湮:yan,部首:氵,笔画:12,先查部首再查九画就能查到该字。
故答案为:氵;九
13.本题考查关联词。第一空,“它们大部分逐渐慢慢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与“总有些历史是值得被铭记的“之间为转折关系,可用·然而但是"等关联词衔接第二空,“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与“我坚信——是他们”之间为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假如”等关联词衔接。
故答案为:第一处:表转折的关联词,如“然而”“但是”等,第二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如果”“假如”等。
1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划线句语义重复,删掉“逐渐”或删掉“慢慢”。
故答案为:删掉“逐渐”或删掉“慢慢”
15.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①冬天像
②老师的话像
③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答案】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对音乐的感悟,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冬天、老师的话及淋成落汤鸡的我的感悟。比如: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故答案为: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句子仿写必须做到四统一:①话题要统一;②句式要统一;③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对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比拟等;④色调要统一。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