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欣赏双簧管独奏曲《牧羊姑娘》,感受乐曲忧伤的情绪。
2、认识双簧管,了解双簧管的音色特点。
3、熟悉乐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重点:
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
2、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欢迎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时间,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
二、欣赏
首先欣赏图片《牧羊姑娘》,让学生看图联想歌曲内容。
欣赏器乐曲《牧羊姑娘》
1、认识双簧管
(1) 出示双簧管和单簧管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乐器外形的异同。
(2)聆听分别由双簧管和单簧管演奏的乐曲片段,学生听辨其音色的区别。
(3)老师简单介绍乐器双簧管。
2、整体聆听双簧管独奏曲《牧羊姑娘》,感受双簧管的表现力。
3、老师简介乐曲。
4、出示歌曲《牧羊姑娘》片段并演唱歌曲第一段,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5、完整聆听歌曲,并记录歌曲的结构。
三、升华
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
第一部分,独奏乐器双簧管奏出充满辛酸、哀怨的主题:
双簧管的音色带有忧郁的色彩,这四句曲调又都是由高向低进行,使音乐更显得苍凉而悲伤,令人为牧羊女的不幸而一掬同情之泪。
第二部分音乐是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发展的:
这一部分音乐在旋律上略有上扬,节奏也较活泼,音乐的色彩略显明亮。也许是牧羊女对往日曾有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也许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可是这都是瞬间即逝的景象。末尾句下行的旋律使幻想破灭,回到了悲惨的现实——荒山枯草,凉风飒飒。
在双簧管独奏的华彩段之后,悲凉的主题旋律重现,由乐队和双簧管分别演奏前、后半段旋律,将孤独的牧羊姑娘和饥饿的羊儿留在那暮色降临的山坡上。
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PPT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四、扩展
师:咱们今天欣赏的乐曲和放牧、牧童有关,我们的同学也赶过羊群,那么同样都是牧童,可为什么生活却完全不同呢
(这是考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了,不要求学生的思维局限,有自己的见解最好,主旋律的分析关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而唱熟主旋律是学生分析的前提)(给歌曲取名字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兴趣,为学生的快乐学习打基础)(可以提示学生轻声、深情的演唱)
师:就是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
五、结课
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