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五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2024·平房区一模)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B. 乙图中制作冰棒的过程,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C. 丙图中江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现象
D. 丁图中枫叶上形成的霜是水凝华形成的
答案:B
(2024·香坊区一模)哈尔滨的冰雪节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关于冰雪中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江畔公园树梢上结了霜是凝华现象 B.冰雕不易熔化,是因为冰雕没有内能
C.冰雕在很低的温度下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D.游客游玩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答案:B
(2024·南岗区一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壶口“白气” B.浓雾消散 C.冰雕变小 D.冰雪消融
答案:D
(2024·南岗区一模)如图,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时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B.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
C.烧杯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
答案:C
(2024·南岗区二模)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成
答案:B
(2024·平房区三模)冻梨是东北的特色水果,冬天很多人都喜欢吃冻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手握冻梨时会感到凉,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
B.将冻梨拿到室内,冻梨的表面会结霜,这是凝固现象
C.冻梨变软是熔化现象
D.冻梨放在水中变软的过程,梨周围会出现一层冰壳,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答案:B
(2024·道外区三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答案:D
(2024·道里区三模)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 4min 时是
C.在第 12min 时不吸热不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80℃
答案:D
(2024·阿城区一模)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C
(2024·阿城区二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太阳出来后树上的霜逐渐消失,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这是凝固现象
C.夏天,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北方的江河结冰,这是液化现象
答案:C
(2024·松北区二模)有些冰雕作品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水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水会逐渐形成冰雕作品,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凝固 放热 B.凝固 吸热 C.凝华 吸热 D.凝华 放热
答案:A
(2024·香坊区三模)哈尔滨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答案:C
(2024·松北区一模)网购的新鲜食物需要在运输过程中保鲜,而泡沫箱加冰袋,就能达到给食物保鲜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袋中的水结冰是凝华现象
B.冰袋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
C.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放热
D.冰袋上的水珠慢慢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
(2024·道里区一模)人类对物态变化的认识是从水开始的,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水蒸气在松枝上形成冰晶 B. 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潺潺的流水
C.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表面出现小水珠 D. 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答案:C
(2024·道里区一模)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不断冒出“白气”是沸腾现象
B. 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由大变小
C.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 该实验地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答案:D
(2024·道里区二模)冰城尔滨,气温适宜,四季分明,物态变化万千,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绕山峦 C.霜满枝头 D.滴水成冰
(2024·南岗区三模)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雪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C. 冬天,冰雕变小 D. 铁块变成铁水
答案:C
(2024·南岗区四模)下列常见的四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
① 冰锥的形成 ②雾凇的形成 ③露的形成 ④雪的形成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二、填空题
(2024·南岗区一模)小南用海波和石蜡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 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结合实验过程及图像信息可得到海波的熔化规律: 。
答案:6;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024·阿城区一模)简答题:炎炎夏日,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结冰的矿泉水,过了一会儿,小明发现矿泉水瓶外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请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这些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矿泉水瓶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低(1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矿泉水瓶放热(0.5分)液化(0.5分),在矿泉水瓶上形成水珠
(2024·道里区二模)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吸热且温度 ;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 ℃。
答案:保持不变;48
(2024·道外区二模)2025 年 2 月哈尔滨亚冬会上会用到很多物理知识, “北斗+5G”技术是利用 波传输信息;人工造雪使用“雪炮”式造雪机,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打碎成雾状喷出,这些水 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快速 成冰晶,形成人造雪。
答案:电磁;凝固
(2024·香坊区二模)如图甲,发射升空的火箭为了防止穿越大气层时被烧毁,在其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涂料,这种涂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北斗导航系统中拥有55颗卫星,它们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答案:吸收;电磁波
(2024·南岗区三模)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还是铁圈 B 。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 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答案:B(1分);描点、连线正确(1分)
(2024·南岗区四模)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中,利用收集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实验中消耗20g 酒精,若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 J(q酒精 =3.0×1 07J/kg).
答案:98;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