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红烛》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红烛》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4 17:3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精神:坚持 执着
奉献
作为全诗的引子,领导全篇。
托物言志(托物言情)
●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抱负和志趣。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物”
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也 可叫作象征。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就能明白作者的情感、志向。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紅烛
聞一多
寫理想献身的青春底色
把握“红烛”的新内涵,理解“红烛” 自我牺牲的精神。
借助朗读,感受诗句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
体会诗人如何借助与红烛的“对话”表达青春 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
理解先烈的革命理想和不惜牺牲的精神, 从而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0
情感目标0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走近作者
闻一多幼年喜欢古诗词和美术,13岁开始在清华学习古代诗词,学 了十年,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让他没有囿于书斋之中,而是投身 到现实生活,在时代洪流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发表演说,创作 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 学。但是在美国,他看到中国留美学生备受歧视。他痛心疾首,认为这不 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在美国留学的种种见闻,进 一步激发了闻一多的爱国热情,让他满腔的愤慨和挚爱,迫切地要用诗歌 来表达。1923年他以这首《红烛》为序诗,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 ,将爱国热情和古诗词的唯美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 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 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 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 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
基。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 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 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 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 写作背景 聞一级 (1899-1946)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朗读 课文,并思考这首诗带给你什么样 的感受
热烈而忧伤
红烛形象
·火——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牺牲自我
·泪——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忍受被摧残的痛苦
· 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 光明。
作者闻一多和他笔下的红烛有何联系
象征
红:象征赤诚、热情
红烛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第1节主要内容:
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眭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邃样红的烛!
对于诗人来说, 红烛是什么
诗人啊!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渖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 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第二节:诗人对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提出疑 问,表示不解。
从“一误再误”到“不误,不误!”是 诗人 自问自答、思考觉悟 的过程。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反映时代进步青 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遇到的 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第三节:否定自己的疑问,有力地表现红烛 的可贵精神,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红烛是诗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诗人的理想和社会现实分别是怎样的 请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现 实
理 想
VS
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
神枷锁中获得解放。
第四节主要内容:
借红烛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世人是怎样的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梦 :民众尚未觉醒
血、灵魂:血性犹存但麻木不仁
监狱:犹如深陷囹圄受着禁锢
如红烛照 亮沉睡的中国,使民众
“诗人”指唤醒和拯救民众的人。他们有革命理想、 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世人”指普通民众,他们有劣根性——冷漠、自 欺、怯弱等。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第一节诗中的 “诗人”和第四节诗中的“世人”分别是什么 样的人
小 结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是矛盾的现象;
是同情、惊疑的呼唤。
无私无畏地牺牲是为了
照亮别人、照亮世界。
但世界太黑暗,蜡炬之火未成燎原之势, 反映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心中所涌现的矛 盾、痛苦、挣扎。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残风:象征黑暗反动势力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体现诗人 心怀救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 挠感到壮志难酬,为世人痛哭流涕的情感。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红烛的泪不会白流,它能“培出慰藉的花儿,结 成快乐的果子!”(贡献)
诗人借此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第5~7节主要内容:
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泪会白流吗
怎么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是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在不合理 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 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 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 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 人得失荣辱的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 公平、不合理,但又是由当时的社 会背景造成的。体现对红烛的同情。
劝导鼓励的呼唤
同情的呼唤
红烛啊!
本诗主题
诗人通过隐喻的笔法,以物化的 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描写自 己对现实生活的矛盾、痛苦和挣扎 ,表 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 面抒发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 爱国精神。
红烛
外在形态 内在精神
红的本色 烧出光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象征赤诚 讴歌自我牺牲的精神
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诗人勉励自己: 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课堂小结
· 五、课外拓展
新月派提出“理智节制情感”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 闻一多进一步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鼓吹“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押韵,叠词,反复等)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 象(即富有意象美,色彩绚丽的词语、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态感)
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
(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 很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
(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 上。第三、四节的“不误,不误”“烧吧!烧吧”整齐对照,也加快了音韵 上的节奏,接着两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 一诗是怎样体
现“三美”的。
· 五、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