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哦,香雪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 花》;
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 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
《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以及散 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 《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 《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 《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 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 文字。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 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作家剪影
·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唯一属性
也是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 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 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
· [伴读]中国新文学在发展中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
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
◆本文选自《铁凝文集》。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
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 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本 文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用清新婉丽的文笔,赋予了生活 严肃的思考,表现了山村少女对新世界、新生活的炽热追求,借台儿沟的一角,写 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 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写作背景
怂恿( sǒngyǒng)
搡(sǎng)
寒寒窣窣(xī sū )
惆怅(chóu chàng)
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皱褶(zhě)
娇嗔(chēn)
隧道( suì) 笨拙( zhuō)
吮吸(shǔn )
辗轧(niǎn yà) 搅乱( jiǎo)
凛冽( lǐn liè)
理解词语的意思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喜怒哀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寒寒窣窣: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怂 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
奖。小说描写的是香雪们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 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的背景,小说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 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并由此抒 发了美好而内涵丰富的情感。
《哦,香雪》主要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 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 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 说,需要极大的勇气。
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 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 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整体理解
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人物———群纯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 山村少女(香雪,凤娇等),“北京话”
个)
第一件是第一次写到火车经过台儿沟 时,姑娘们最初争先恐后去看火车。
第二件是第二次写到火车经过台儿沟 时,姑娘们和火车上的人做生意。
第四件写香雪换回铅笔盒并独自返回 台儿沟。
这篇小说描述了几个生活场景
(四
开端
发展
高潮
开端5~61段:姑娘们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
哦,香雪 发展61~70段:①_
高潮71~77段:②
结局78~81段:香雪深夜归来,姐妹相遇,共同欢呼
①香雪准备鸡蛋,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②香雪实现愿望,换 取铅笔盒,徒步返回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读完课文后,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引子1~4段:火车开进小山村。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姑娘
爱美,活泼 好奇,天真
一座小小火车站,一只小小铅笔盒,一个简单的有关铅笔盒的故事,究竟
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呢 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一)作者在小说开头对台儿沟进行了一大段的描绘,用意何在
提示:环境是小说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影响并制约着人物的行为与思想
明确:这是为后面所写故事做铺垫,作者将这个普通的故事放在了一个特 殊的时代背景与地理背景下,这样使小说寓意更加丰富、深刻。小说开头 浓墨重彩的描写,渲染了香雪生活的环境——偏僻、闭塞、落后等。
(二)开头写火车进入村庄,有什么寓意吗 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后,给那里的
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结合小说创作年代—1982年加以理解,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
火车进村代表着现代文明对小山村的冲击,给台儿沟带来的变化是人们有了各
种各样的新追求。
(三)铅笔盒仅仅是铅笔盒吗 香雪如此渴望得到铅笔盒,这意味着什么
铅笔盒蕴含着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小说要表达这样一种意蕴— 改革开 放之初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和这群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一样,对待外面的 世界既感到陌生害怕,又充满好奇与喜悦,她们有着对现代文明抱持着害 怕、好奇与向往的心理,她们又是如此朝气蓬勃并且充满活力。这是青春
少女的诗意,也是一个焕发青春的古老民族的诗意一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特
有的诗意。
香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①她身上具有未经世俗污染的清纯之美、健康之美。她有着洁
白的肤色(“要论白,叫他们和咱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 一副好皮子”),她有一双“洁如水晶的眼睛”,还有“洁净 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以及“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 的嘴唇”。(36+47)
②她善良、纯美。从香雪对火车上的顾客“那么
信任地瞧着”的眼神中,从她不会和旅客讨价还 价中,从当一群女孩彼此嘲弄、取笑时,香雪始 终保持着善意的沉默中,从她用四十个鸡蛋与矿 冶学院的女学生交换一个铅笔盒的“交易”中, 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和纯美。(47+61+70)
③她自尊、追求上进。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 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 站上时,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替台儿沟委屈;香雪用四十个 鸡蛋换了一个自动铅笔盒。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 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 车也会停得久一些.香雪是多么渴望台儿沟能改变现状, 变得富足、进步啊!(62+70+71+75)
④她坚毅执着。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一分 钟的停车间隙里,毅然登上了火车。为此,她 甘愿被爹娘责怪,一个人摸黑走回台儿沟,这 对平时说话不多、胆小的香雪来说是需要巨大 的勇气的。(66+76)
香雪为什么要冒险上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到新型铅笔盒
香雪要得到新型铅笔盒,首先是香雪的个人需要,是获 得尊严、实现自我的需要。香雪的情结就是要洗雪文明 的落差带给她的屈辱。从首都开来的火车给她带来了机 会。她不惜代价地从女大学生手中换来了自动铅笔盒。
这个铅笔盒将改变她的身份,使她进入先进文明的行列, 与山外的同学平起平坐。这是未曾遭到文明撞击带来的 屈辱的凤娇们所难以理解的。铅笔盒不仅给了香雪巨大 的力量,帮助一向胆子小的她战胜了走夜路的恐惧,还 改变了香雪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香雪的问话与其他女孩子的关注点有何不同之处,又有何更深层
的内涵
其他姑娘——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
金圈圈、手表,用鸡蛋、红枣等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 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更多关注山外人的精神文化
皮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
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直接原因:因为香雪是台儿沟唯
一的初中生,她的同学都有带磁
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而她只有
一只“小木盒”,她们常常取笑她。
根本原因:文化知识和追求使 她与别人的需求不一样,也正 是这样,她比别人的追求更高, 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大山”和“火车”“小木盒”和“文具盒”分别象征着什么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 代。
“小木盒”象征着贫穷、落后、封闭;
“铅笔盒”象征着知识、文明。
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象征着知识与文明,香雪的对铅笔盒 的执着,同样也表现了她的追求和理想,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 利,想获得尊严,所以她用40个鸡蛋换来的不是实物的价格,而是精神 层面的宝贵财富。
从文章的最后两部分,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
①第72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 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写出香雪“害怕”。
②第75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 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 写出香雪找到信心和勇气。
③第76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 杨树林寒寒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犹豫
④第77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 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幽寂的山林
皎洁明净的月光 清脆作响的核桃叶
黯淡寂静的山林 欢腾的小溪
(害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赏析环境描写
香雪 心 理变化
月夜 山 景 图
自然环境
香雪:
害怕——不怕——犹豫——坚决
自信、开放、进步
自卑、封闭、落后
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 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一段不寻常经历的叙述与她们心理 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 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 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 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考
青春
不论是在大山还是城市
只要你想绽放
一定会实现理想 实现青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