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不畏权贵、傲岸不羁是他的性格
与杜甫合称“李杜”
Zuo pin jie shao
作者介绍
特点: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雄奇飘逸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
善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创造出意境
《将进酒》、
《蜀道难》、
《静夜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Xie zuo bei jing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边塞诗人,人称“七绝圣手”
王昌龄 (698— 757)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李白听说王昌龄从江宁丞贬为龙标县尉,作此诗赠王昌龄
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因为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因为不拘小节。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用“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廉正高洁。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遥寄给他以示慰藉。
背景资料
疏通文意
听说王昌龄 被贬到龙标,写了这首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古地名
常识积累:
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
绝 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文体常识
1.听朗读示范,注意字音与停顿。
2.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
整体感知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
(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柳絮已落尽,布谷鸟在不停地啼鸣,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寄托给天上的明月,
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诗歌翻译
柳絮
布谷鸟,即杜鹃
指王昌龄,以任官地称呼
内容鉴赏
梳理内容并赏析文章的写作思路与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
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尽”更进一步加强了感情基调;“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
——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杨花指的是柳絮——漂泊无依,子规指的是杜鹃——叫声凄婉。季节:暮春——哀伤的感情基调。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本句于景中 情,不着悲痛之语, 悲痛之情 现。
诗歌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无牙语文农老师13117799070
融情于景
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
说明被贬之地的荒远、道路的艰难
所以作者此时是什么情感?带着疑问思考下句——
内容鉴赏
梳理内容并赏析文章的写作思路与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明月人格化,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同时月亮皎洁,象征他们的情谊,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寄”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传递友情的使者,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这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
无牙语文农老师13117799070
Shi wen li jie
诗文理解
首句写景并点明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渲染了暮春环境,烘托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次句点题,从“过五溪”衬托出贬谪之地的偏僻,其中不难看出李白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挂念。
简单说说,诗中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是怎样运用拟人手法抒情的?
诗歌第三句以拟人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听闻好友被贬,内心悲愁,无可排遣,于是他便将满腔悲愁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将自己的悲愁和对友人的关怀带给远隔千里的天涯沦落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寄给王昌龄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更是一份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疑难突破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寄托愁思,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主旨点睛
结构图解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人写景,独取飘忽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的情境,融情入景,因此诗句于景中见情,虽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写作借鉴
2.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诗人和友人王昌龄天各一方,不能当面向他倾诉关怀之情,于是突发奇想,把明月当作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托付明月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给远方的友人,想象新颖奇特。
背诵默写:
1借助想象,跨越千里与友相伴: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
2古诗也是一首首声音清丽的“有声曲”。
离别的愁绪,似杜鹃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重庆·中考真题)
填空题:
这是一首__________,左迁是________的委婉说法,杨花指的是________,
子规指的是________。
基础经典例题练习: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七言绝句
柳絮
降职
无牙语文农老师13117799070
子规
(山东)1.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过五溪”说明友人被贬旅途之艰辛。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C.“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本诗融情入境,情景交融,诗人希望明月能将自己的忧愁带给朋友。
理解经典例题练习:
C
【答案】
C.“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表述有误,“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故选C。
(天津)2.选出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中,“杨花”且“落尽”点明时令,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C.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理解经典例题练习:
D
【答案】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明月”,把“明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故选D。
(天津)2.选出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中,“杨花”且“落尽”点明时令,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C.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理解经典例题练习:
D
【答案】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明月”,把“明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故选D。
(湖北)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福建)4.有人评价“杨花”一句是融情入景、景中见情的佳句,诗人以描写“杨花”“子规”起笔,有何象征意义?
理解经典例题练习:
答:运用拟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使者,将自己的担忧、关切与思念带给远隔千里的友人,是对友人由衷的劝勉与宽慰。
答:示例:杨花飘忽不定,暗喻朋友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哀鸣,借用来表达诗人关怀远走他乡的朋友,希望他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