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高一化学必修一备课资料 4.3.1硫的氧化物--课时作业+基础巩固训练(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高一化学必修一备课资料 4.3.1硫的氧化物--课时作业+基础巩固训练(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31 12:12:24

文档简介

4.3.1硫的氧化物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FeCl3,KMnO4水溶液褪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少量SO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SO2中硫为+4价,具有较强还原性。在水溶液中,SO2可以将氧化剂FeCl3,KMnO4等迅速还原而使溶液褪色;SO2通入澄清石灰水跟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类似;通常情况下,SO2很难被氧气氧化,只有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SO3,且是可逆反应;SO2的水化物是H2SO3,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弱,不能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A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壳的岩层里含硫及其化合物,因此火山喷出物中含有H2S、SO2等硫的化合物
B.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O2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D.硫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解析:SO2转化成SO3的条件是催化剂、加热,而S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不具备SO2转化成SO3的条件。
答案:C
3.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
①溴水 ②Ba(OH)2溶液 ③石灰水 ④Na2CO3 ⑤稀H2SO4 ⑥Na2SO3
A.只有①         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①④⑥
解析:有关反应为:
①SO2+Br2+2H2O===H2SO4+2HBr(无沉淀生成);
②SO2+Ba(OH)2===BaSO3↓+H2O(有沉淀生成);
③SO2+Ca(OH)2===CaSO3↓+H2O(有沉淀生成);
④SO2+Na2CO3===Na2SO3+CO2(无沉淀生成);
⑤SO2与稀H2SO4不反应;
⑥SO2+Na2SO3+H2O===2NaHSO3(无沉淀生成)。
对照题意,符合条件的有①④⑥。
答案:D
4.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Na2CO3溶液 ②饱和NaHCO3溶液 ③浓H2SO4溶液 ④灼热的铜网 ⑤碱石灰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③ D.②③④
答案:D
5.如下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酸性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SO2不能将I-还原为I2
D.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推入NaOH溶液,以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吸入的浓硫酸与Na2SO3反应,生成SO2气体。A项中,SO2为酸性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错误;B项中,SO2的漂白性使品红褪色,SO2的还原性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错误。C项中,I-转化成I2是氧化过程,不是还原过程,说法错误。
答案:D
6.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B.白色沉淀为BaSO3
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解析:该实验表明FeCl3有氧化性;上述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Fe3++SO2+2H2O===2Fe2++SO+4H+和复分解反应:SO+Ba2+===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反应后有盐酸生成,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碳、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解析:本题是对漂白性物质的漂白原理的综合考查。A项中,SO2使溴水、KMnO4(H+)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褪色是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的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答案:B
8.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答案:D
9.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某种气体仍无沉淀生成,则该气体可能是(  )
A.CO2 B.NH3
C.Cl2 D.H2S
解析: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碱性气体、氧化性气体、还原性气体(如H2S)。
答案:A
10.下列有关SO2气体的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
A.装满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进入试管的液体呈红色
B.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红色逐渐褪去,给试管加热无明显变化
C.打开盛有SO2气体的集气瓶口的玻璃片,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D.将SO2气体通入装有溴水溶液的试管里,橙红色逐渐褪去
解析:SO2气体使品红褪色,加热后颜色又恢复。
答案:B
11.(双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其煮沸溶液又变红的无色气体一定是SO2
C.某酸性溶液经分析其中含有大量的S2-,SO
D.用NaHSO3,Na2SO3与浓硫酸反应都可产生SO2
解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是CO2,也可是SO2。
答案:BD
12.强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Fe2O3+SO2↑+SO3↑。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BaCl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
A.生成BaSO4和BaSO3混合沉淀
B.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
C.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
D.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0分)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后,将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另一份通入少量Cl2,产生白色沉淀B。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SO2与水的反应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可能是“不反应”,也可能是“反应但无现象”。此处应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沉淀能否溶于稀盐酸?________。
(3)写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2.33 g沉淀B,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______mL。
解析: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Ba2++SO2+2OH-===BsSO3↓+H2O;①
通入Cl2发生的反应为
Ba2++SO2+Cl2+2H2O===BaSO4↓+2Cl-+4H+。②
由方程式②:BaSO4 ~ Cl2
      233 g   22 400 mL
      2.33 g   V(Cl2)
故V(Cl2)=224 mL。
答案:(1)不反应 弱酸不能制强酸
(2)BaSO3 能
(3)Ba2++SO2+Cl2+2H2O===BaSO4↓+2Cl-+4H+
(4)224
14.(10分)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F________。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图中A、B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加入H2O中,生成含C、D的无色溶液,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D,D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G,可知溶液C、D中含有SO、Cl-。向气体B中通入Ba(OH)2溶液有沉淀E生成,且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B为SO2,则A为Cl2。
答案:(1)Cl2 SO2 H2SO4 HCl BaSO3 BaSO4
(2)Cl2+SO2+2H2O===4H++SO+2Cl-
15.(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试回答: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
答案:(1)蒸馏烧瓶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5SO2+2MnO+2H2O=2Mn2++5SO+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
16.(11分)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SO2为酸性氧化物,通入碱溶液中生成相应的盐和水,SO2+Ba(OH)2===BaSO3↓+H2O;通入过量SO2时,由于H2SO3为二元弱酸,所以得到酸式盐,Ba(HSO3)2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Ba2+、HSO形式存在,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
(2)固体、液体分离用过滤。SO2通入溶液中可能被O2氧化。猜测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O4或二者同时存在,故试剂A选盐酸,为避免其他离子的影响,不能选H2SO4或HNO3。
(3)BaSO4不溶于盐酸。考虑空气中的O2将SO2氧化,2SO2+2Ba2++O2+2H2O===2BaSO4↓+4H+。
答案:(1)SO2+Ba2++2OH-===BaSO3↓+H2O SO2+OH-===HSO
(2)过滤 HCl
(3)BaSO4 2SO2+2Ba2++O2+2H2O===2BaSO4↓+4H+
17.(11分)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________。
(3)第2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_______,②__________。
解析:(1)模仿2CO2+2Na2O2===2Na2CO3+O2,写出S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SO3易跟H+反应生成SO2,检验SO2的最佳试剂是品红溶液(试剂易得,反应灵敏,现象明显)。(3)SO易被氧化为SO,HNO3和Na2O2都可能氧化SO,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答案:(1)2Na2O2+2SO2===2Na2SO3+O2 (2)取少量试样,加入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3)不合理;①稀硝酸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 ②未反应的Na2O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4.3.1硫的氧化物基础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
B.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 L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SO2、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答案:A
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一种气体为SO2的是(  )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
解析:①和④的实验CO2也能产生相应现象。②的实验只要是酸性气体都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Cl2也能使品红褪色。SO2被Br2氧化成H2SO4,后者与Ba(NO3)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两项实验现象的结合可确定该气体为SO2。
答案:D
3.(双选题)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以及过滤操作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为氧化剂
D.1.6 g硫与6.4 g铜反应能得到8.0 g纯净硫化物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虽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以非金属性强弱作为判定依据,如O、N、S的非金属性并不弱,但在自然界仍存在游离态的单质O2、N2、S,A项不正确。
分离黑火药中三组份可利用它们溶解性的差异:先用CS2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滤液,得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去硝酸钾,过滤,又得滤渣(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B项正确。硫单质为零价,是中间价态,与金属反应时显氧化性;硫与非金属性比它强的非金属(如氧、氯、氟等)反应时硫显还原性,C项不正确。对于D项可作如下计算,硫与铜化合只能生成硫化亚铜。
2Cu + SCu2S
128 32 160
6.4 g 1.6 g 8.0 g
D项正确。
答案:BD
4.下列溶液: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全部
解析: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性盐,也就是都会产生沉淀,所以不能利用这一性质来区别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硫(有黄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2和CO2。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5.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 ⑥FeCl2
⑦CS2 ⑧H2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解析: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Fe和Cu在加热条件下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和Cu2S,而不是Fe2S3和CuS。硫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时,若该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硫,则硫表现出氧化性,在生成物中硫为-2价,如C+2S===CS2;若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则硫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在生成物中硫将显正价,如S与氧气点燃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硫。故选B。
答案:B
6.下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的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解析:SO2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错误;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SO2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使溴水褪色,C正确;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使红色变浅或褪色,D正确。故选A。
答案:A
7.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解析: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通入石蕊试液显红色。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中SO2被氯水氧化为SO,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同时因Cl2的消耗,溶液变无色。d中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生成BaSO3白色沉淀。
答案:C
8.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
①酸性KMnO4溶液 ②溴水 ③碘水 ④氯水 ⑤Fe3+(溶液)
A.①⑤ B.②③④
C.全部 D.都不是
解析:SO2的漂白作用是SO2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被SO2漂白的物质受热后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KMnO4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的Mn2+;SO2能使卤素单质的水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SO2+X2+2H2O===H2SO4+2HX;同样,SO2也能使Fe3+被还原。以上反应后的溶液受热后都不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故都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故选D。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