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3 11: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为了把土壤的成分看得更清楚,下列观察方法不科学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 B.摊开在盘子里观察 C.揉成一团观察
2.人类的活动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的是( )。
A.轮作或休耕 B.开窑烧砖 C.修筑梯田
3.( )、( )适宜在沙质土生长。
A.蚕豆;花生 B.芝麻;蚕豆 C.花生;芝麻
4.土壤中的(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A.腐殖质 B.沙质土 C.黏质土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是地球上动植物生存的基础
B.陶瓷是土壤烧制而成的,经过处理我们可以把陶瓷重新变成土壤
C.为了保护土壤,我们要保护地表植被
6.如果想用泥巴捏一个小动物,下面土壤中最适合使用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7.适宜生长在黏质土中的植物不包括( )。
A.荷花 B.芦苇 C.苹果树
8.下列土壤中,含沙多、透水性最好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9.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很丰富的土壤是( )。
A.表层土 B.下层土 C.岩石层
10.下列植物中,适合在壤土中生长的是( )。
A.芝麻、花生 B.荷花、芦苇 C.蚕豆、苹果树
11.土壤越肥沃,成分含量越多的是( )。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
12.下列是水稻习性的是( )。
①喜高温 ②喜潮湿 ③耐干旱 ④对土壤的保肥要求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二、填空题
13.山体的表层因为经常受 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 。
14.把一整块的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我们观察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土壤中有 。
15.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16.我们可以通过 、 、 等方法增强土壤的肥力。
17.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 。(“坚硬”或“肥沃”)
18.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 ,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三、判断题
19.沙质土比黏质土的保肥能力好。( )
20.将土块放入水中,水会变浑浊。( )
21.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
22.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对土壤也会造成不良的严重影响。( )
23.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吞食和排泄破坏了土壤的肥力。( )
24.施肥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相当于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质。( )
四、连线题
25.连线题
轮作或休耕
砍伐森林 保护土壤
修筑梯田 破坏土壤
开窑烧砖
五、简答题
26.你知道哪些土壤增肥小妙招?请写下来。
27.植物是如何保护土壤的?
28.为了保护土壤,人们应该做些什么?(至少写3点)
29.请你设想,如果地球没有了土壤,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六、实验题
30.小美在户外采集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她用空塑料瓶制作成漏斗,探究这三种土壤的渗水性,装置如图:
(1)小美在做实验时,要求土量 ,水量 ,并且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均填“一样”或“不一样”)
(2)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美发现①号土壤渗水性最好,流下的水最多;②号土壤渗水性中等;③号土壤渗水性最差,流下的水最少。那么①号土壤最可能是 ;②号土壤最可能是 ;③号土壤最可能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我们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不同的物品。为了把土壤的成分看得更清楚,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摊开在盘子里观察,AB做法正确;C做法错误,不利于把土壤的成分看得更清楚。
2.B
【详解】不合理使用土壤破坏了土壤的结构环境,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的土壤问题,如人类砍伐森林,开窑烧砖,过度开垦,修筑梯田,造成土地沙漠化,破坏了土壤,BC有利于保护土壤。
3.C
【详解】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芝麻、花生适宜在沙质土生长;蚕豆适宜生长在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的壤土中。
4.A
【解析】略
5.B
【解析】略
6.B
【详解】黏质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人们利用黏土的特性制造出了各种陶器。所以如果想用泥巴捏一个小动物,最适合使用的土壤是黏质土。
7.C
【解析】略
8.A
【详解】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粘性大,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壤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所以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差。
9.A
【详解】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栖息地,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土壤是表层土。表层土就是地球表面的第一层土。一般由腐殖质和黏土组成。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养分。
10.C
【详解】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黏质土颗粒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差,养分丰富,有机质分解缓慢,保水保肥能力强。砂质土,砂土颗粒粗,孔隙大,疏松通气,透水性好,养分含量少,有机质容易分解,保水、保肥能力差。砂质土的保水能力比黏土弱得多,怕干旱。花生、红薯、芝麻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荷花、芦苇适宜生长在粘质土中;蚕豆、苹果树适宜生长在壤土中。
11.C
【详解】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栖息地,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腐烂动植物的遗体统称为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A
【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植物对生长需要是不同的,水稻喜欢高温、高湿、对土壤的保肥要求高。
13. 雨水 贫瘠
【解析】略
14.空气
【详解】有气泡出来,是因为土壤中有空气。
15.土壤
【详解】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它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16. 种植绿肥 施农家肥 收集落叶沤肥
【详解】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我们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施农家肥、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增强土壤的肥力。
17.肥沃
【详解】腐殖质是已死的动植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18.水分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19.×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保肥性能差;黏质土粘性大,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保水、保肥性好。所以沙质土的保保肥性比黏质土差。
20.√
【详解】根据对土壤成分的认识,土块让入水中,腐殖质部分漂浮在水面上,沙粒、黏土会分层,使得水变浑浊。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
【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22.√
【详解】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土壤盐渍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土地干旱。
23.×
【详解】土壤为生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也是为高等植物根系伸展、固持的介质,保证高等植物能直立生长而不倒伏。我们要保护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它们的吞食和排泄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24.√
【详解】施肥相当于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质。
25.
【详解】植树造林、修筑梯田、轮作和休耕可以保护土壤;砍伐森林、开窑烧砖、过度放牧、生活及工业废水、垃圾污染,喷洒农药会破坏土壤。
26.答:落叶归根;种草,用根牢牢“抓”土;增施发酵的堆肥;橘柑覆盖;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含量;建造梯田。
【解析】略
27.植物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土壤被风吹走、被水流带走。
【详解】植物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土壤被风吹走、被水流带走。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
28.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少用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不随意取土、不乱抛弃电池、不滥用化肥等。
【详解】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在受到人为的破坏。为了保护土壤,我们应该做到;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少用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不随意取土、不乱抛弃电池、不滥用化肥等。
29.地球没有了土壤,就将没有了陆地植物,也将没有了陆地动物,陆地的温差和风速会变大,会没有人类生存的物品和原料,地球上不会有生物存在。要保护土壤。
【详解】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共同家园,没有了土壤,就没有了这一切。以此作答即可。
30. 一样 一样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详解】(1)探究这三种土壤的渗水性,进行的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类型,其他的条件均相同。要求土量一样,水量一样,并且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
(2)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美发现①号土壤渗水性最好,流下的水最多,①号土壤最可能是沙质土,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②号土壤渗水性中等,②号土壤最可能是壤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③号土壤渗水性最差,流下的水最少,③号土壤最可能是黏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