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堪称经典。全歌为一段体,大调式,描绘了雪后天晴作者骑着驴儿伴随叮当作响的铃声,悠然自得的经过白雪覆盖的小桥,去寻找怒放的腊梅时的愉快心情。歌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歌曲中运用渐强、渐弱、顿音等多种对比手法,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感受歌曲意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演唱、演奏等音乐活动中,运用比较、探究、表现等方法学会歌曲,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顿音记号、力度记号,并懂得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寻找丢失的音符,唱好大跳音程
2、掌握各种音乐记号,并能自如表现
教学过程:
一、歌曲揭题巧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听一听,歌曲中歌唱的是什么花?
1、聆听歌曲《梅花》
2、欣赏梅花图片
3、揭示课题——踏雪寻梅
二、雪映梅花仿铃趣
1、聆听音乐,思考:这位翩翩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赏梅的?
2、唱铃声
2/4 3 5 5 0 ︱2 5 5 0 ︱3 5 5 0 ︱ 1 1 1 0 ‖
(1)出示曲谱,学生跟琴唱曲谱,提示学生注意休止符。
(2)加上“响叮当”的歌词唱一唱
(3)加入顿音记号唱一唱。
三、铃声引梅诵梅花
1、教师跟伴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学生回答:骑驴少年赏梅的心情
3、学生读歌词
四、踏歌寻音乐趣多
1、学生整体感受,聆听歌曲,随音乐摇摇头,体会歌曲的情绪
2、踏歌寻音
(1)出示梅花,唱一唱,提高音准感
师:这些音符原本在曲谱中的什么地方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找一找
(2)过三关,填音游戏(第一关老师唱;第二关听伴奏,第三关教师弹琴)
五、踏雪寻梅歌声美
师:在同学的努力下一下子就找到了她们的位置,真厉害,老师要为你们点赞,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唱一唱旋律。
1、学生完整用“la”唱
2、跟琴唱歌词。
3、歌曲处理
(1) 学生找音乐记号
(2)根据音乐记号处理歌曲
6、完整演唱
7、教师介绍“踏雪寻梅”的典故
教师唱“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时为什么要骑驴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引出踏雪寻梅的典故:(播放课件)
五、升华情感寻找美
1、教师总结
2、在《踏雪寻梅》的歌声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