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4 09: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主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学会“铺、泥”等6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0个词语。 2. 能够运用寻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或是借助图像等方法来理解词语“明朗”“熨帖”“凌乱”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本课“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6个生字。(目标1) 2. 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明朗”“熨帖”“凌乱”的意思。(目标2)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目标3)
【学习内容】 《铺面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深秋,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树叶飘落下来,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我”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平常生活之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尤其是将落叶想象成“金色巴掌”,充满童真童趣,饱含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散文接触不多,需要培养想象能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穿着棕红色小雨靴的男孩,走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就像走在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上。道路两旁长满了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一眼望不到尽头。精美的插图与课文描绘的情景极为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景之美。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 要点环节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梧桐树的叶子形状和颜色。 2. 学生发言,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 3、齐读课题。 一、实物展示,话题引入 1. 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的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由实物引出本课内容,唤起学生的共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活动意图说明:课堂伊始,以实物的方式导入,并揭示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先观察梧桐叶的颜色和形状,为理解后文内容做铺垫。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指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同学读生字词语,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 3、同学们读课文,读词语短语。 4、默读课文,思考“我”在上学路上观察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圈出词语。 明朗的天空 亮晶晶的水洼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一、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指名朗读课文,指导读准生字和词语。 1、课件出示,指名教读。 铺满 水洼 紧紧 院墙 印着 排列 规则 凌乱 增添 迟到 雨靴 愉快 平展 熨帖 棕色 水泥道 亮晶晶 棕红色 湿漉漉 2、指名读第1~4自然段,齐读短语“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理解“洼”的意思。 3、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指名朗读并齐读“湿漉漉的水泥道”“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指导读准“印”的前鼻音。 4、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齐读“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指名朗读“凌乱、增添”,指导读准“凌、增”的后鼻音。 5、指名朗读第8~11自然段,齐读短语“棕红色的小雨靴”。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上学路上观察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圈出词语。(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整体感知。 在自主阅读中认识生字,在对比中辨析识字。 注重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活动意图说明: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形近字比较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环节三:理解词语,读懂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 2.学生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同学的交流汇报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词语。 一、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体会句子描写的优美景色,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1、课件出示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2、课件出示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熨帖”可以联系上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及本段中的“平展”来理解,意思就是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3、课件出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用“凌乱”的反义词“整齐”来理解“凌乱”,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好在哪儿。 4.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找近义词理解词语。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能从中收到启发,学会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活动意图说明: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这些难懂的词语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环节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1. 学生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观察老师范写,自己书写。 3.师生互评,抄写词语和句子。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这些字组词。 铺 泥 晶 院 墙 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教师重点点拨。 3.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老师提示,写字要横平竖直,字才能写得平稳端正,以“狂、臂、假、铺”为例再次范写强调。 5.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学生观察后 练习书写词语。 写字要横平竖直,字才能写得平稳端正。活动意图说明: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明朗 熨帖 凌乱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字词小明星】(3星)
1.我能给生字注音。
铺( ) 泥( ) 晶( ) 院( ) 棕( ) 增( ) 
墙( ) 印( ) 洼( ) 靴( ) 凌( ) 乱( )
2.我能比一比,认一认,再组词。
铺( )捕( ) 印( )映( ) 院( )完( )
泥( )呢( ) 晶( )品( ) 墙( )蔷( )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放晴——( )  明朗——( ) 增添——( )
4.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金黄金黄的(    )  (   )的天空
闪闪发光的(   )  (    )的地方
亮晶晶的(   )  (   )的小雨靴
湿漉漉的(   )  (   )的地毯
5.我会画画。画一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主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学会“排、列”等7个生字,会写“平展、排列、规则”等5个词语。 2.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品析水泥道的美。读懂作者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读写结合,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一写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评价任务】 1. 学会“排、列”等7个生字,会写“平展、排列、规则”等5个词语。(目标1) 2.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品析水泥道的美。读懂作者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目标2) 3. 读写结合,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一写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目标3)
【学习内容】 《铺面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深秋,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树叶飘落下来,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我”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平常生活之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尤其是将落叶想象成“金色巴掌”,充满童真童趣,饱含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散文接触不多,需要培养想象能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穿着棕红色小雨靴的男孩,走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就像走在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上。道路两旁长满了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一眼望不到尽头。精美的插图与课文描绘的情景极为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景之美。同时要注意把朗读、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本课之前,可以先布置观察任务:仔细观察自己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的景色,看看有哪些特别的景、物或人,将其记录在素材本上,为“小练笔”做准备。还可以在学完课文后,根据学到的观察方法进行二次观察。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填空,导入新课。学生根据提示填空。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天( )了,( )的天空下,不时能看见一个( )的水洼。我走在铺满( )巴掌的( )道上,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印着( )图案的、( )的地毯。1.根据语境,填写词语。(课件出示)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复习导入,过渡自然。 活动意图说明:由复习填空导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环节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汇报品析。 3、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4、学生描述眼前出现的画面,并朗读句子。 5、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6、学生感受比喻的效果,体会水泥道地美。。 7、学生读句子,谈体会到的自然美。 8、在朗读中感受自然之美。 9、在老师的引读中再次感受自然之美。 10、在朗读和抓关键词中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1、认识首尾照应,朗读中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12、懂得生活处处都是美,需要我们去观察发现。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课件出示)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品析重点句。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4.品析重点句。 (1)(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作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作地毯)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      )的地毯。 (4)指导朗读。作者把铺满了落叶的水泥道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的水泥道充满了美感! 5.品析重点句。 (1)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这种自然美。) (2)课件出示水泥道上铺满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并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1)出示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2)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出示课件,指名读) (3)是呀,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出示课件,指名读) (4)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出示课件,齐读)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3)指导朗读。 8.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方法就叫作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9.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 抓重点词语体会美。 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块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指名学生朗读,提示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 让学生学会用比喻来表达。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身边的美。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环节三: 赏析名篇,读写结合。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2.汇报交流:作者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 3、思考,练习写话:写一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色。 1.有一些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想一想:作者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 3.学生汇报交流。 4.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5.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7.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8.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通过阅读,学习写法。 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发现的美写下来。 主要从“写什么”“怎么写”方面来给学生帮助指导。 活动意图说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环节四:指导书写,摘抄句子。1.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练习书写。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指导书写“排”“列”等7个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教师示范书写,以“排、铺”为例再次强调横平竖直的重要性。 学生练习写生字。 指导书写“平展、排列、规则”等词语。 2.学完课文,你喜欢文章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摘抄下来吧。 活动意图说明:这一环节先让学生交流喜欢句子及原因,使积累的指向更加明确。摘抄句子时提醒学生注意格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字词小明星】(3星)
1.我能给生字注音。
排( )  规( )  乱( ) 铺( )  
列( )  则( ) 棕( ) 迟( )
2.我能比一比,认一认,再组词。
排( )菲( ) 规( )则( ) 乱( )棕( )迟( )
列( )例( ) 现( )败( ) 刮( )粽( )吃( )
3.读句子,我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一句。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4.画一画,写一写: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