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 老 子 》 四 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
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与庄子并称“老 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 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 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 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 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 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一、作者简介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 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 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 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 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 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 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 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 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 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 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 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 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 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
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者中道德經
表 清4 雪 死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
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实,无论是从李姓起
源的时间与由来、先秦称人名书之例以及《老子传》中所
载李耳与孔子后裔代数的差距来看,还是从先秦主要典籍中
都无有关李耳的记载,更无老子、李耳互见的文献来看,都可 以肯定,老子并不是李耳。 西晋末年道教徒王浮与当时贵族 出身的僧人帛远展开辩论,但屡辩屡输。无奈之下,伪造
出《老子化胡经》,宣称老子西行转生为释迦佛。学界习
知明确的“道家”一词,资料是初见于汉初,如《史
记 · 陈丞相世家》:“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
所禁。’”汉人所谓的“道家”,虽然都从学术宗旨着眼, 但至少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包括黄老、《老莱子》在内的
道家,黄老是道家中最有影响者,这应该是当时人的通见; 一类是外延更大的兼综各家之长的道家,这很可能只是司
马氏父子等少数人的意见。道家的含义在后来有所流变。
比如,从《汉书 · 艺文志》来看,讲阴谋的《太公》也属
于道家;而到了东汉,则讲神仙方术者被称为家。“道家” 一词是后世追溯出来的,先秦无此名称,后世所谓的道家
诸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道家。
道家学派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 成是由道和某种物质相互配合形成的,道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老子主张通过以道治国、
推行无为政治来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当他发现治国理想无法实现时,便选择了退隐, 主张守柔不争以保身、修身。
与黄老学派的价值观相比,庄子更为理想,他向往的是“至德之世”,主张通过“任其性命 之情”以实现这一理想。而庄子后学着重发挥无为政治的现实意涵,承认仁义礼法在国家治理 中的现实作用,主张对仁义礼法等治国之具进行改造,在批评儒家所提倡的功利性的仁义观的 同时,提出“至仁”“至礼”等观点。尽管庄子及其后学对如何实现理想社会做出了种种探讨, 但他们更着力考虑的是:如何通过“齐物”“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以此忘记尘世的苦 难,自由逍遥于内在的精神家园。
当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无法实现自我的时候,道家有独到的发挥。老子道家理论的核心是 本性自然的“道”。道性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理论框架虽然是“自然”,但其着 眼点却并没有离开过“人”。老子道家对人的地位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肯定,只是道家对人 性的看法及在人的实现问题上,走的是与儒家不同的道路。儒家重视人的社会性,道家重视人 的自然性。在实现“人”的途径上,儒家讲入世有为而“成圣”,故有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等 一套理论;道家讲避世无为而“归真”,想挣脱社会伦理的束缚,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 人生。
道家思想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
事物会互相转化,即 是阴阳转化。转化的
方法( 德 )来源于事 物的规律( 道 ) 。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
适合于所有事物的 理论,一切事物都 遵循这样的规律
(道)。
太极阴阳
道家类别
老庄之学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 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 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在汉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老子》“无为”思想为主旨的
“黄老”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尊崇。但时过境迁,儒学独尊后,道家成为在野之学。道家社会角色的 变化使《庄子》的政治异端思想抬头,并和《老子》的自然观宇宙论结合,形成“老 庄”思想。从 此,以老庄为主流思想的道家以异端的姿态,从天道观、人生观和政治论诸方面向经学提出挑战, 并给魏晋的思想界以深刻的影响。老庄学对社会政治异化及文化偏向的批判精神普遍存在于历代异 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被他们引为同调,并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精神武器。5 其代表人 物是老子、庄子、王弼、郭象、嵇康、阮籍、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吴筠、傅山等。代表作:
《老子》、《庄子》、《嵇康文集》、《阮籍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傅山全 书》、《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黄老之学
黄老派主张身国同治,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 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
主张“不贵治人贵治己”,因俗简礼,与时迁变,除衍存简,休养生息,成了历次大乱后政府的治 世急救包,同时也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代表人物为老子、文子、列子、田骈、宋研、尹文 鹘冠子、刘安、严遵等等。
代表作:《老子》、《文子》、《列子》、《庄子》、《 慎 子 》、《 鹃冠子》、《淮南子》等等。
杨朱之学
杨朱派则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
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另外,信仰 "道"也不是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而是"道法自然",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 体和谐。代表人物杨 朱 、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等。 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代表作:
著作多亡佚。大体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
新道家
新道家,主要指的是当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 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后来,陈 鼓应、胡孚琛、孔令宏、许抗生、张京华、宫哲兵等人把新道家的概念进行拓展,把它定 义为一切从事道家道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凡是认同道,继承道家传统,在新条件下建立新 体系并使之得到运用的人,都可称为新道家。还有民间人士认为,凡是愿意按自己的天性 生活,也不反对别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现代人,都是新道家。代表人物陈鼓应、胡孚琛、 许抗生、孔令宏、张京华等人,代表作:《道家的人文精神》、 《论道》、 《当代新道
家》、《 道家文化研究》等等。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 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 来插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 毂的中空处。之,的。
④蜒填[shān zhí]:和 泥(制作陶器)。蜒,揉和;填 ,黏土。 以为,把……作为。
⑤户牖[yǒu]: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 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蜒填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 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穿在车轮,中间必须留出空处,
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揉打 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 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 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 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室)能 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
其无,有车之用。蜒填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 。
1.第十一章阐述的观点。
阐述“有”和“无”的关系:“有”和“无”同样重要,他们共 同存在,相互配合,才使事物发生作用。
2.第十一章列举了车子、器皿和屋室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想让人们明白“有”与“无”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只 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无”才是带来这种便利的根源。
老子对于“有”与“无”的辩证认识,说明“有”与“无”是相互 依存,相互为用的,同时提醒人们无形的东西并非没有用,相反能 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被人们所觉察而已。
· 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 “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
就而成。
老子:把“无”的作用凸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 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探究主旨
学习任务: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 的“有”和“无”有什么不同吗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 ,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 事物存在着对立面: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
高下、音声、前后,彼此相反,又互相依存。
· 学握了万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规律,便能在相反事
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物中获得力量。
·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老子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善于从纷乱多样的现象中,概
括出"无"这一负概念。其可贵处在于把负概念给予积 极肯定的内容。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 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 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
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辩证 法贵柔的体系,与儒家《易传》尚刚健体系并峙。两大 流派优势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摘自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老子发现了"无"的价值,把它提高到应有的位置,是老子的 贡献。如果把"无"的地位、作用过分夸大,反倒背离了真理。 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是墙壁中间的空间部 分。但也应看到供使用的空间部分是在墙壁、梁柱等实体支 持下才能供居住。没有墙壁、梁柱、砖木的"有",也就没有 供起居的空间,只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虽有空间("无"), 却不能居住。有与无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 总之,老子发现,提出了"无"这个范畴,是一大贡献,并赋
予以肯定、积极意义,功不可没。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也
不干,而是变换一种方法去干。
摘自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 》
①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明,明察。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彰,明辨是非。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 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 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 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⑧处:为,做。
企者不立;跨 者不行;自见者不 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 者不长。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行。物或 恶 之,故有道者不 处 。
=十四章读老子作品,品思想精髓
疏通文本,初解其意。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
稳。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 显;自我夸耀的不能建立功勋;自我夸耀的人 得不到敬重。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 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
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通晓道义的人是不会这
样做的。
企者不立;跨者 不行;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 者无功;自矜者不 长。其在道也,曰 余食赘行。物或恶 之,故有道者不处。
1.第二十四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章主要论述急躁冒进、自我炫耀不可取。从反面论述违背这一处世原则将导致 的不良后果。
2.哪些行为影响人达到老子追求的境界
文章列举了六种不合乎“道”的行为。
“企者”和“跨 者”喻指所谓的有为者急躁冒进的行为。老子认为他们的举动违 背了自然规律,不合“道德”,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自 见”“自 是”“ 自 伐”“ 自 矜”这四种毛病比喻为“馀食赘行”,认为它 们就像剩饭赘瘤一样令人厌恶。有“道”之人是绝不会“自见”“自是”“自
伐”“自矜”的。
①“企”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 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即越过,跨过,“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 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的天性,欲速则不达。 凡是急躁冒进,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 会受到惩罚。
研 读 文 本
怎样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怎样理解“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 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
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 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 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研 读 文 本
“自伐”自矜”,是自夸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最
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 一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 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连性命都可能 被丢掉。
怎样理解“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研 读 文 本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 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 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 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伐
不自矜
“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
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怎样理解“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
“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 这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知人”“胜人”十分 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 一个人倘若能 审视自已、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执行,那他 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①自胜者强:宾语前置,胜自者强。
②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 意志。
③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 能够长久。
④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 寿。
知人者智,自知 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 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寿。
计 三 章读老子作品,品思想精髓
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有智 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人聪明 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 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 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 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 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 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寿。
三十三章 读老子作品,品思想精髓
1.第三十三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章主要讲修身养性的问题,老子主张人们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对外 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中的“富”与“强行”
“富”即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志”即志向,志向只限于思想意识, 不是“有志”;只有将志向付诸实践,并坚定不移,竭力实行,才是“有志”。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勤勉而行。一个人的志向越远 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勤勉。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勤勉。
·一种观点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 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 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 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 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 朽。——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朱谦之 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这一章共四个分句,每个分句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它们之间 存在怎样但逻辑关系呢
①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 守。
②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 容易解决。兆: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③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 同“判”分离。
④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⑤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⑥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⑦ 累 (Iéi )土:一筐土。累,同“纂”, 土筐。
⑧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⑨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 易谋。其脆易泮,其微 易散。为之于未有,治 之于未乱。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 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 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 候容易散失。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 在祸乱没有产生时就治理。合抱的大树, 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是从 一筐土开始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 脚下的一步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 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其安易持,其未兆 易谋。其脆易泮,其 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 之台,起于累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①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②几( jT) : 接近。
③ 败:使 · · ·失败,使动用法。
④慎:慎重对待。
⑤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⑥贵:意动用法,以……为贵。
⑦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⑧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 复,弥补,补救。
疏通文本,初解其意。
是以圣人无为,故 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之。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 不 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 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 所作为,所以不会招致失败,无所 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情 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像慎 重对待开始一样对待结束,就没有 办不成的事情。因此圣人想要常人 所不想要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 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 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 本性而不妄加干预。
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 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之。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 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的排比句式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曾强调 积累的重要性,两者的思想是否相同
观点二:不相同。两者的思想有某种继承关系,或者说荀
子吸取了老子的部分观点。但荀子与老子的结论是不同的,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 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 张“无为”“无执”,强调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树立信 心,坚定意志,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
第六十四章包含几层意思 给我们哪些启示
1.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2.高远目标完成需要点滴积累;
3.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启示】
首先连用“其安”“其未”“其脆”“其微”四句,形成排比,
强调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解决问题。再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 未乱”作总结,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老子强调了一切灾难和 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他认为:
①圣人无为、无执,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 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圣人要慎始慎终,坚持始终如一。
③圣人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 条。
④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 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
任务探究
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天地万物的本源及其运行规律。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礼”——正名(贵贱尊卑秩序)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任务探究明理提升
儒家的核心思想
“仁”——伦理道德学
思考:儒道有何异同
“克己复礼为仁”
对这三家(儒佛道),我经常比喻: 儒家
→ 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
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 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 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 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 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 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老子他说》
粮 店 药 店
不满社会现实
儒 道
自身修养
加 法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减 法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 恢复正常的秩序
异同
儒道两家的思想互补之因:
·存在差异是前提,互补就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儒家】——社会伦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完善+社会责任
【道家】——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宁静和谐+超越世俗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儒】 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道】
· 统治者的治国之术——以民为本+安人宁国
任务探究明理提升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艺术感悟
①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 善用辩证对应的双方来说理。
如,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 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 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 “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以喻说理,富有哲理
② 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 不到的开创性。
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 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 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
以喻说理,富有哲理
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警言,
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
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 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 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 深刻的哲理。
以喻说理,富有哲理
2.《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
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老子发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的结论。
3.《老子》中,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事物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 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4.《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5.《老子》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
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读《道德经》 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
人生真谛。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