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快乐的音乐会》教案 二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快乐的音乐会》教案 二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3 17: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教育精品课
《快乐的音乐会》
课题: 快乐的音乐会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主题为“快乐的音乐会”,通过活泼欢快的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引导学生感知二胡、唢呐、铜鼓等乐器的声音,并通过模仿乐器演奏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歌曲旋律简单易懂,歌词朗朗上口,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演唱,并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并对音乐表现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模仿,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一、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快乐的音乐会》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幸福感。
辨别并感受二胡、唢呐、铜鼓等乐器的声音特点。
2. 艺术表现: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模仿乐器演奏动作,并在演唱过程中加入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情绪。
3. 创意实践:
尝试将自己喜欢的乐器融入歌曲,并进行简单的歌词改编。
4. 文化理解:
了解二胡、唢呐、铜鼓等乐器的名称、种类和演奏方法,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模仿乐器演奏动作,并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情绪。
2. 教学难点:
运用想象力将自己喜欢的乐器融入歌曲,并进行简单的歌词改编。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体验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小动物演奏视频、二胡演奏视频、小喇叭演奏视频、小铜鼓演奏视频、歌曲《快乐的音乐会》音频)
二胡、唢呐、铜鼓实物或图片
凳子若干
歌谱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小动物演奏的视频,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音乐会的歌曲,它叫《快乐的音乐会》,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欢乐的音乐会吧!
环节二: 讲授新课
(一)感知
1. 播放歌曲《快乐的音乐会》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2. 讨论: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觉得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3. 师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快乐、欢快的情绪,让我们一起感受音乐会带来的快乐吧!
(二)探究
1. 播放二胡、唢呐、铜鼓的演奏视频,并分别介绍乐器的名称、种类和演奏方法。
2. 提问: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它们的音色有什么不同?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器的声音,并引导他们用肢体语言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
(三)示范
1. 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并结合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情绪。
2. 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环节三: 巩固延伸
1. 分组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并进行简单的舞台表演。
2. 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乐器融入歌曲,并尝试改编歌词。
3.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音乐会》,感受了音乐会带来的快乐,也认识了一些乐器。
音乐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作业:
课后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将自己喜欢的乐器融入歌曲,并进行简单的改编。
七、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视频和歌曲片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 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播放乐器演奏视频和介绍乐器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3) 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分组演唱、舞台表演和改编歌词,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八、板书设计
快乐的音乐会
二胡:拉长、悠扬、高亢
唢呐:明亮、响亮、欢快
铜鼓:浑厚、有力、欢快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歌曲与乐器演奏视频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模仿演奏动作和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乐器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音乐实践,例如,邀请学生自己制作乐器,并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歌曲。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