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三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

文档属性

名称 《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三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3 18: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课题:《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节课充满了活力!我们将会一起探寻两首充满魅力的歌曲:传统民歌《小放牛》和来自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小放牛》以质朴流畅的旋律,展现了村姑和牧童问答的生动场景,同时带领学生领略唢呐音色变化的奇妙。而《孤独的牧羊人》则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展现了牧羊人热爱生活的热情,并引入了一种独特的唱法——约德尔唱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魅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们对音乐充满了好奇心,学习热情高涨,但对唢呐等民族乐器和约德尔唱法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趣味十足的互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并逐步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唢呐音色的丰富变化,体会它带来的不同感受。
沉浸在《孤独的牧羊人》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中,初步了解约德尔唱法的独特魅力。
2.艺术表现
模仿唢呐,展现“牧童”和“村姑”的形象。
尝试用约德尔唱法,演绎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3.创意实践
用拍手为歌曲伴奏,让音乐更有节奏感。
4.文化理解
了解唢呐,这件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以及约德尔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感受唢呐音色的变化和它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了解约德尔唱法的独特特点。
2.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中切分节奏,以及一字多音的演唱技巧。
尝试用约德尔唱法演唱歌曲,并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视听法
讨论法
模仿法
游戏法
四、教具准备:
唢呐图片
多媒体课件(包含《小放牛》和《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视频资料)
歌词卡
录音笔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唢呐图片,并以充满好奇的语气问道:“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乐器吗?它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点呢?”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两首充满活力的歌曲,一首是欢快活泼的《小放牛》,另一首则是来自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小放牛》
1.作品介绍:播放全曲并对作品进行介绍——这首歌曲源于民间歌舞《小放牛》,描写了村姑和牧童问答的有趣场景,充满了欢快活泼的乡村气息。
2.作品赏析:分别播放三段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聆听第一段音乐,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这段音乐节奏舒缓,唢呐的音色像是村姑和牧童缓缓地走进了我们的耳畔。
聆听第二段音乐,体会唢呐塑造的不同角色。唢呐的音色时而高亢明亮,时而低沉沙哑,生动地演绎了两人一问一答的情景。
聆听第三段音乐:这段音乐节奏加快,仿佛两人的问答越来越快,气氛也更加热烈。最后,唢呐与乐队齐奏,展现了对话结束,皆大欢喜的景象。
3.教师播放完整乐曲并总结这首乐曲的特点:风趣、幽默、活泼。
《孤独的牧羊人》
1.介绍电影《音乐之声》:《音乐之声》是一部充满爱与希望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感人故事。它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个奖项,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2.教师播放歌曲演唱视频并讲解:
歌曲的情绪:轻快、活泼,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的曲调特点:诙谐、幽默(衬词、真假声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表达的情感:展现了勤劳可爱的牧羊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讲解——这首歌曲多次出现“来咿噢都”这样的衬词,这是牧羊人演唱时独特的风格。
(二)探究
《小放牛》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第一段的速度怎样?主题旋律的音色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角色出现?
这段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唢呐音色上又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听到唢呐表现的“牧童”时男生模仿做吹奏动作,听到唢呐表现的“村姑”时女生模仿做吹奏动作。
这一段旋律和前两段是否相同 你听到了几种不同的音色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小放牛》的音乐特点。
《孤独的牧羊人》
1.引导学生讨论:
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这首歌哪些地方与我们平时听的歌曲不同
这首歌中多次出现的衬词“来咿噢都”是谁的歌声
2.教师讲解约德尔唱法:约德尔是一种来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特殊唱法,山里牧人们用这种唱法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远处的朋友或爱人传递信息,充满了山区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3.引导学生体会约德尔唱法在本首歌曲中的特点:
“来、伊、噢……”无意义歌词:表达了牧羊人内心的自由与快乐,仿佛在山间自由歌唱。
音调忽高忽低、音程跨度大:八度、九度音程频繁出现,如同山间回荡的歌声,充满了力量感。
真假声迅速交替演唱:这是一种独特的技巧,让声音更加灵活多样,更富有表现力。
(三)示范
教师出示歌词,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学生跟着一起唱一唱,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示范用约德尔唱法演唱《孤独的牧羊人》,展现独特的演唱风格。
学生模仿教师演唱,尝试用约德尔唱法。
环节三:巩固延伸
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并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例如:绘画、舞蹈、朗读等,让课堂充满创意和乐趣。
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放牛》和《孤独的牧羊人》两首充满活力的歌曲,认识了中国传统乐器唢呐,并学习了来自瑞士的约德尔唱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这些音乐,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让音乐的美好永远流传!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用优美的旋律表达了牧羊人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也像牧羊人一样,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作业:
尝试用约德尔唱法演唱《孤独的牧羊人》,感受独特的演唱风格。
课后搜集有关唢呐或约德尔唱法的资料,了解更多音乐文化。
七、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唢呐,并感受其音色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歌曲演唱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情绪和情感表达,建立初步的印象。
(2)探究音乐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思考、讨论,主动学习并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
结合学生模仿行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唢呐塑造的不同角色形象,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讲解约德尔唱法的特点,以及引导学生体会约德尔唱法在歌曲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独特风格,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拍节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意。
八、板书设计
##《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
唢呐:音色丰富,能表现不同角色
约德尔唱法:
衬词“来、伊、噢……”
音调忽高忽低,音程跨度大
真假声迅速交替演唱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和音乐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效。
可以尝试将歌曲与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