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春》教案
课题:《杨柳青》《春》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今天,我们将踏上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感受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中国民族乐器合奏《杨柳青》和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春》。
《杨柳青》:这首乐曲取材于江苏扬州民歌,仿佛一幅充满生机的水乡画卷,用活泼、轻松、充满活力的旋律,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们的喜悦之情,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民族音乐韵味。
《春》:这首乐曲是维瓦尔第创作的《四季》协奏曲中的第一乐章,以小提琴为主奏乐器,带领我们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旋律如春风拂面,轻盈而充满活力,展现了巴洛克音乐的华丽与激情。
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对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有一定了解。不过,对于乐器音色辨别、乐曲风格分析以及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还需要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和学习。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杨柳青》的欢快活泼,感受江南水乡的迷人风情。
感受《春》的华丽激情,领略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2.艺术表现:
通过听辨、模唱、演奏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
尝试使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增强参与感。
3.创意实践:
通过对乐曲的分析、讨论和分享,提升音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文化理解:
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
认识民族乐器笙,了解它的结构和音色特点。
了解维瓦尔第及《四季》协奏曲的背景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识别笙、柳琴、琵琶、二胡、笛子、中阮等乐器音色。
听辨《春》的主题旋律和乐曲结构。
2.教学难点:
分析《杨柳青》和《春》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运用音乐术语和词汇描述音乐感受。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赏析法
模仿法
体验式教学
四、教具准备:
民乐合奏《杨柳青》音频
小提琴协奏曲《春》音频
笙结构图片
民族乐器图片
各种打击乐器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欢快、活泼的民乐合奏音乐,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喜悦。
展示民族乐器图片,请同学们说出他们认识的乐器。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民乐合奏《杨柳青》和《春》。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播放《杨柳青》全曲音频,让同学们感受乐曲的情绪。
引导同学们讨论: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哪些民族乐器的声音?
你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它带给你怎样的画面?
介绍笙,展示笙的结构图片,让同学们了解笙的结构和音色特点。
(二)探究
分段播放《杨柳青》,引导同学们分析:
第一段主题旋律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第二段的旋律和情绪有什么变化?
第三、四段分别由什么乐器演奏?旋律的特点是什么?
你能听出演奏主题用了哪些乐器?
引导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模仿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增强参与感。
(三)示范
播放《春》的主题旋律,并讲解乐曲结构,介绍回旋曲的曲式特点。
引导同学们听辨《春》各部分的情绪变化和演奏手法,并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例如:
第一部:小提琴的颤音表现了鸟儿的歌唱。
第二部: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表现了清泉流淌的声音。
第三部:强烈的节奏变化和力度变化表现了雷声的怒吼。
第四部:欢快的旋律表现了鸟儿再次歌唱。
教师伴奏,指导同学们哼唱《春》的主题旋律。
环节三:巩固延伸
组织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
你更喜欢哪首乐曲?为什么?
比较两首乐曲的风格特点。
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鼓励同学们用绘画、语言、舞蹈等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同学们回顾两首乐曲的特点,并对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进行比较。
鼓励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并尝试欣赏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作业: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乐曲,尝试用文字、绘画、舞蹈等方式表达你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七、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音乐环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听辨、讨论和分享,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八、板书设计
走进音乐的奇妙旅程:民乐合奏《杨柳青》与《春》
民族乐器:笙、柳琴、琵琶、二胡、笛子、中阮
乐曲情绪:活泼、轻松、充满活力
主题旋律:
笙、琵琶
柳琴
二胡
笛子
中阮
《春》
作者:维瓦尔第
乐器:小提琴
主题:春天美好、欢欣愉悦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