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石家庄第21中学 胡利蕊 第8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清政府孙中山中华民国南京民国 1911.10.10表格一 辛亥革命一览表2.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武昌起义胜利反清武装起义中国同盟会 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 推倒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 ……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中国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机关报《民报》 发刊词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扩大革命影响,振奋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1907年惠州七女湖起义失败。
1907年镇南关起义失败。
1908年11月马炮营起义失败。
1907年8月,钦州起义失败。
1908年钦廉上思起义失败告终。
1908年河口起义失败。
1910年2月庚戌新军起义失败。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中国同盟会 革命往往意味着冲突、流血、失去生命。 19世纪末初20世纪,为什么越来越多青年选择“死亡”之路?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国家赋予公民自由平等选举等权利。
电话里恋人在亲密的交谈。
人乘坐的车辆以新的速度在飞驰。·····
自来水静静的流淌,到处讲究卫生,人们愈来愈漂亮,愈来愈强壮,愈来愈健康。
十九世纪的欧洲正沿着一条平坦大道走向“最美好的新世界”。
世界:民主化、工业化、近代化材料说明当时的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什么辛亥革命·背景
在世界另
一半的中
国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组图片反映当时的中国什么情况?辛亥革命·背景1895~1913年间,历年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厂矿,共计有549家,资本额总计为120288千元。与1872~1894年间相比,历年设立的厂矿家数和资本额都增大了6倍。
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辛亥革命·背景 伴随着武昌的枪声,辛亥革命的来临,清政府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场革命留给后人的到底是什么? 废帝行宪修正果探究二 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功成败说论未休辛亥革命·影响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探寻一: 宣布各族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私权。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
经济: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功成败说论未休辛亥革命·影响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
强烈反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探寻一:材料四
思想:革命促进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辫子灭,剪发兴长袍马褂灭
新礼服兴
社会生活:革命促进了当时的社会习俗改变。
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促进了当时的社会习俗改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影响探寻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
辛亥革命有哪些遗憾?
材料二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
材料三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辛亥革命·影响探寻二: 材料一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 以上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什么?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尤其在当时的农村。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帝制,清王朝如何灭亡的呢?是外部力量还是内部的瓦解? 功成败说论不休
探究三 观点三 《恽毓鼎澄斋日记》载:“张之洞苦心经营,兴学堂、派留学、练新军、办报纸、倡立宪及洋务实业等,其结果是为清朝造就了掘墓人,可谓自掘坟墓。正如费正清所评价的那样:“为革命铺平道路的主要力量是改革者,而不是革命者。
——苏全有《清朝灭亡系自杀而非他杀》辛亥革命·“自杀”“他杀” 观点一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思想解放和民主意识的觉醒。毛泽东还对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给予崇高评价。
观点二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央视《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的观点是什么?一个伟人
一个伟大的组织
一种伟大的思想
一件伟大的事件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 薪火相传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习近平: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