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21: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 第3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的学习。首先,我们将重点关注科学家如何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对其他行星进行探究和排除的过程,特别是火星作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怎样的分析和测试。这一部分内容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家探索的严谨性和复杂性。其次,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为何仍然相信地球之外存在生命,并探讨这一信念背后的科学逻辑和人文关怀。最后,我们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第二课时中,他们将对科学家如何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对其他行星进行探究和排除的过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在情感上,学生将更加敬佩科学家的追求真知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能结合本文阅读提示来阅读课文,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
2.体会科普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体会科普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难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核心问题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宇宙生命的谜团仍然让我们感到困惑和好奇。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这个谜题,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线索和答案。 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宇宙生命的谜团,教师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之前学到的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上的收获,更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成长和提升。
二、研读文本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1)生答:①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②哪些天体上可能存在生命呢——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 ③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排除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④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考察证明火星。 ⑤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可能存在生命。 ⑥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继续探索。 (2)生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2.生答:1.画关键词 2.提取关键信息。 3.学生精读课文3-4小节,圈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可以自己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4.生答:由于水星离太阳最近,其向阳面的表面温度极高,达到300至400摄氏度。这样的高温环境远远超出了生物能够生存的温度范围(-50至150摄氏度),因此水星不符合生物生存的条件。 生答:金星是一个缺氧、缺水的行星,同时有着浓厚的云层。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这样的环境同样不适合生物生存。 生答: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些行星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摄氏度,远低于生物生存所需的最低温度(-50摄氏度),因此它们也不符合生物生存的条件。 5.生读课文,找一找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 6.阅读第5--8自然段,小组合作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填写“火星名片”从而知道火星上生命是否存在。 查找资料 小结方法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拓展。 学生齐读:查找资料。 4.学生观看百度百科星系图。 5.师生共同小结:浏览内容法,划中心句法,圈关键词法,提取关键信息,对比筛选法,查找资料法。 1.略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关键句。 通过略读每段提示性的句子,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是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来写的,结构非常清晰,我们在写一项观察或实验的习作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结构。 2.出示三 、四小节批注。你学到了那些阅读的好方法? (1)这一段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画出关键词帮我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2)这段的段首提到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我知道这些星球上的不存在生命的。 总结精读方法。(板书——1.画关键词 2.提取关键信息) 3.接下来,请精读课文3-4小节,圈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完成表格。 4.学生填表。小组合作交流,做个小小科学家,说说这些行星符合条件吗?为什么?上台说。 5、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6、填一填:作者把火星和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几个相似点?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查找资料 小结方法 1、 近年来科学家在对火星的研究中可能有了新的发现。 2、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拓展。 3、 人类是否可能移居火星呢?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我们找到了答案没有?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去课外查找资料。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我们称之为——查找资料。(板书:查找资料) 4、超级链接出示:百度百科星系图。 5、 常用的阅读方法小结 浏览内容法:通过浏览过滤掉无关内容。 划中心句法:通过寻找中心句迅速把握主要内容。 圈关键词法:圈画关键词,理清关键信息。 提取关键信息: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中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我们很快解决问题。 对比筛选法: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 查找资料法: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1.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略读全文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通过识别关键句,学生不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主题所写的内容,还能认识到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的。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或实验类习作的写作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类似的逻辑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教授了学生有效的精读方法,通过具体示例(三、四小节批注)引导学生实践并掌握如何画出关键词以理清文章脉络,以及如何提取关键信息以获取有效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聚焦于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提升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同时,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通过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并圈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来完成表格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文本阅读和分析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梳理知识点,便于记忆和回顾,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4.通过填表、小组合作交流和上台讲解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首先,填表过程迫使学生深入文本,提取关键信息,这锻炼了他们的信息筛选和整理能力。其次,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共享知识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最后,上台讲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整个环节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行星条件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5.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火星,并注意到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之谜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能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可能性。同时,这种对比学习的方法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6.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火星和地球,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而引发了学生对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宇宙探索的浓厚兴趣。同时,通过讨论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找资料 小结方法 1.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关于火星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不断对火星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关于火星地质、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好奇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了解科学研究的动态和前沿,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拓展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环境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拓展内容,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 3.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问“人类是否可能移居火星”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查找课外资料来解答,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火星和地球环境的差异,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这种阅读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为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引入“百度百科星系图”这样的超级链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工具。星系图的展示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更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宇宙和星系的结构,深化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系统地介绍了多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理解和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这些阅读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浏览内容法帮助学生快速过滤掉无关信息,聚焦关键内容;划中心句法使学生能迅速把握文章主旨;圈关键词法则有助于理清关键信息,提取关键信息法则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对比筛选法则使学生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和有效性;查找资料法则鼓励学生主动寻找更多资源,以拓展视野和深化理解。这些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总结 教师:从古代神话传说,到现代火箭、卫星的发射,到载人航天飞船的太空遨游,人类一直在为探索宇宙的奥秘做着不懈的努力。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也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长大后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我们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宇宙探索的浓厚兴趣,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追求科学真理和开拓未知世界的种子。通过讲述从古代神话传说到现代航天技术的跨越,学生被引导认识到人类对于宇宙和生命奥秘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这种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也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长大后亲自去揭开宇宙生命之谜,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体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2.自由观看纪录片《太阳系的奇迹》。
板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 浏览课文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 查找资料
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经过第二课时的教学,《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使我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成功地引导了学生深入探索了宇宙生命之谜的奥秘。通过引导学生圈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对比分析等方法,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阅读科技类文章的技巧,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宇宙生命之谜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且深奥,我在某些知识点的讲解上可能还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出现了困难。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查找资料时,我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学生在查找资料时遇到了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类文章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同时,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此外,我还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环节,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等,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关注科技前沿的动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总之,《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的教学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