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7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课题 《月光曲》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在第二课时中,教材继续深化了学生对《月光曲》的理解,通过更加细腻的描写和更加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贝多芬的情感世界。文章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由月光、大海、风暴等元素构成的奇妙世界,让学生在想象中与音乐产生共鸣。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剖析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并初步学习这种表达方法。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尝试进行联想和写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对《月光曲》的理解将进一步加深。然而,由于第二课时涉及到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内容,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构建想象空间。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和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提升。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 ★★
2.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
3.根据乐曲的旋律,了解乐曲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难点:根据乐曲的旋律,了解乐曲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核心问题 根据乐曲的旋律,了解乐曲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一同走进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神奇世界,感受了音乐的魅力与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我们听到了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感受到了兄妹俩对音乐的渴望与无奈,更体会到了贝多芬在听到他们的对话后内心的波动。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这场美妙的音乐之旅。上节课我们已经探寻了贝多芬的创作背景和初步的情感体验,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到《月光曲》的精髓之中,感受那如月光般纯净、如海浪般汹涌的音乐旋律。 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有效地衔接了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月光曲》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贝多芬创作背景和初步情感体验的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研读文本 重点品读,体会乐曲的内容、意境和感情 1.与同桌互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3. 学生朗读课文,相互评价。 4.学生自读课文第九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句子,相互评价。 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 7.生答:起初,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随后,月亮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增添了朦胧的美感。突然,画面转变为动态,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展现了大海的力量与壮观。 生答:后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继续照耀着海面。而海面则由平静逐渐转为汹涌,先是微波粼粼,随后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生答: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可以用“波涛汹涌”这个词来形容。从“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这一句可以知道,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依然有月光,因为月光照亮了浪花,使它们呈现出雪亮的色彩。 生答:皮鞋匠实际看到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房间和盲姑娘的脸,而其余部分都是他联想到的画面,即他听着贝多芬的《月光曲》时所产生的内心感受和想象。盲姑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通过皮鞋匠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也能体会到这些联想的画面。从“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句可以推断出,盲姑娘心里也体会到了这些联想。 指导朗读,配乐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多次练习。 重点品读,体会乐曲的内容、意境和感情 1.默读第5~10自然段,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仔细品读文中对表达中心很重要的重点词句。如难以理解的词句,个人先联系上下文和通篇内容多读、多思、多悟,然后跟同桌交流。真正有难度的,教师要做必要的指点乃至讲解,如:“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路旁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 贝多芬如此急切的想把这首曲子记录下来,这到底是怎样一首曲子呢?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播放课文范读视频)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3. 指名读,生评价。 4. 从第九自然段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慢慢地读给同学听?生评价。 6. 多美的境界啊,你们已经完全走进了穷兄妹俩,和他们一起聆听这优美的音乐,听着这优美的音乐,穷兄妹俩联想到了那几幅画面呢?每幅画面描绘了那些美景 7. 交流(出示课件) (1) 这几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美景? (2) 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3) 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呢?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有月光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4) 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大海边,这里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是都有月光的照耀,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又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啊! (5) 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实物,哪些是联想到的呢?盲姑娘心里体会到联想到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朗读,配乐练读 1. 出示第一幅画面课件,放音乐朗读:悠扬舒缓的 2. 出示第二幅画面课件,放音乐朗读:气势增强的 3. 出示第三幅画面课件,放音乐朗读:高昂激越的 重点品读,体会乐曲的内容、意境和感情 1.通过默读和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文本,仔细品味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词句。对难以理解的词句,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和通篇内容进行多读、多思、多悟,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同桌的交流,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形成更为完整和深入的理解。在必要时,教师的指点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通过播放课文范读视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和贝多芬创作时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鼓励他们根据个人理解和情感去诠释文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性化表达。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通过指名读的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倾听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生评价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4.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课文,通过让学生自主找出第九自然段中最喜欢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文本中的细节和表达方式,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同时,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味语言的能力。 5.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接受同学评价的方式,促进了课堂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能从同学的评价中获得反馈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6.学生通过将自身置身于穷兄妹俩的情境中,与他们一同聆听音乐,并思考音乐所唤起的画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乐曲的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还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同时,通过探讨每幅画面所描绘的美景,学生还能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升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7.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月光曲》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及其艺术表现力。学生通过分析和回答问题,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这些问题的设置还引导学生注意到文章中的实物描写与联想描写,帮助他们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联想来丰富和深化文章内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指导朗读,配乐练读 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通过配乐练读的方式,将学生的朗读与音乐、画面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首先,悠扬舒缓的音乐和第一幅画面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宁静、美丽的海景,使他们的朗读更加有感情、有节奏。接着,随着画面和音乐的变化,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大海从平静到汹涌的情感变化,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最后,高昂激越的音乐和第三幅画面课件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月光曲》所表达的壮阔与激情。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月光曲》了解了贝多芬,其实贝多芬展示给后认的不只是那动人的音乐,还有他那卓越的才华和善良的爱心。让我们铭记这位音乐大师,铭记月光曲吧!(课件出示贝多芬画像) 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通过总结《月光曲》和贝多芬的精神内涵,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激发了他们对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敬仰之情。教师强调贝多芬不仅仅以其动人的音乐闻名于世,更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善良的爱心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样的总结不仅突出了贝多芬的艺术成就,还传递了正能量,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卓越、关爱他人。同时,通过展示贝多芬的画像,更是直观地加深了学生对这位音乐大师的印象,有助于他们在心中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2.自由聆听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
板书设计 月光曲 贝多芬 柔和舒缓 明快稍快 强烈激昂
教学反思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经过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深感《月光曲》这篇课文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在这节课中,我尝试通过配乐练读、画面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和人文关怀。 首先,配乐练读环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悠扬舒缓、气势增强、高昂激越的音乐与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月光曲》所描绘的不同画面和情感变化,还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这一环节的成功,使我意识到将音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体验。 其次,通过展示画面课件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成功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并深入探讨了贝多芬的才华和爱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贝多芬的精神内涵。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贝多芬的敬仰之情,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配乐练读环节,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仍然缺乏感情投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其次,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缺乏深度,这可能与我的教学引导方式有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月光曲》第二课时的教学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