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第三中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历史 课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主备人: 角彩霞主审人: 高军 班级 姓名
知识技能目标21世纪教育网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给中华民族的危害,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情感目标
激情投入快乐学习,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难点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法
引导 探究 多媒体教学
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自学
一、预习导航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2、 起止时间:1900-1901年
3、 八国:美德英法俄日意奥
4、 统领:西摩尔
5、 反抗八国联军的典型事件:廊坊狙击战
6、 结果 清政府战败 签订《辛丑条约》
(时间:1901年。 内容:经济、政治、军事、外交)
7、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生自主学习,在课本上勾画知识点,强调这次战争的目的及影响)
二: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1、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生对本单元形成整体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一:中国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铜牛首、猴首。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记述了哪一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中?
材料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培养学生对史料解析能力
(2)两次战争的结果如何?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战败
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深对事件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的根源是什么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弱,苟且偷安。21世纪教育网
明白落后挨打道理,要努力学习,提高综合国力,振兴中华
三、变式拓展
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点?
相同点:赔款,经济损失,主权丧失
不同点:
《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世纪教育网
先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再总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 1900年,八国联军不包括( A )
A、英国、法国、葡萄牙 B、德国、日本、意大利 C、俄国、奥匈、美国 D、英国、法国、德国
2、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D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后活动”,该条款体现了( B )
A、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外交取得重大胜利
D、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有所收敛
4、《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C )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下列条约未涉及割占领土的是( C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6、关于《辛丑条约》影响的正确表述是( D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反思
在本课结尾部分,以反思小结: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通过小结,将本课知识进一步升华,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化: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样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