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联考2025届新高三7月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进联考2025届新高三7月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23:4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届新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宰,完殮1~5题。
材料一:
王阳明以“读书学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
想人格。他将读书之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记得”,二是“晓得”.三是“明得”。他主张读书不是
为了“记得”,也不仅仅是“晓得”,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明得自家本很”
“记得”是指以记诵辞章为目的的读书。时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总是熟读经史并反复背诵,在
考试中熟练地引经据典,以此显示自己在读书上所花的工夫。有人天赋异禀,读书能够过目不忘,
成为“行走的书柜”,但更多的人需通过寒窗苦读、反复记诵,才能亲近经典。王阳明弟子中就有人
苦于读书“不记得”,向他请教记诵之法。向王阳明请教记诵之法,大概是问错了对象,因为他从根
本上就反对记诵式读书。在王阳明看来,儒家的圣学之所以逐渐式微,正是因为训诂之学、记诵之
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引得天下读书人尽入“百戏之场”,以读书作文来粉饰自我、取悦当世,导致
儒门正学被人淡忘,更导致世风日下。人们以为记诵经典、训诂经典乃至引经据典就是“尊经”“通
经”,实际上这是对经典的割裂毁弃。经典中所记载的万事万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如果不能够
与自家良知相印证,纵记得千言万语,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证成增添分毫。
“晓得”是指以理解经典文义为目的的读书。与“记得”相比较,“晓得”是更高的读书之境。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明义意味着理解经典文字背后的蕴涵,由此来理解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
所在。换言之,通晓文义是探求本意的前提。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
望学生晓得文辞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在讨论“经史关系”时,王阳明说:“‘五
经’亦只是史,史以門善恶、示训诫…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明白了“五
经”的“明善恶、示训诫”之意,也就是“晓得”“五经”的苦心孤诣处。王阳明曾对“五经”本义做了概
括式的陈述,认为“五经”的本义在于展现人之本心。“晓得”不是拘泥于文句,更不是记诵文句,而
是要读懂著述者所阐发的根本道理。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