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音乐小网站《音色 节奏 节拍》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音乐小网站《音色 节奏 节拍》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4 10: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小网站:音色、节奏与节拍
七年级 下册
【教材分析】
音色、节奏、节拍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节奏和节拍有密切的关系,经常会被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学生容易混淆两种概念。
【学情分析】
1.利:经过七年级一年的音乐课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在有实践的基础上更容易接受一些音乐理论的概念。
2.弊:对音乐的基本要素的研究和深入理解相对较弱。
【教学目标】
1.掌握音色、节奏与节拍的知识,了解节奏、节拍的区别,以及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重大意义。
2、通过本课学习对以后打节奏起到指导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节奏与节拍的概念区分
难点:节奏与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及策略】
1.通过讲授法、举例法让学生掌握理解节奏和节拍的概念和重要性。
2.通过对比、实践,清晰区分节奏与节拍的区别,以及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
3.通过声势教学法,如拍腿、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训练。
【教学平台与资源】
多媒体课件、黑板、电钢琴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Ⅰ 导 入 1.师生用歌唱的方式问好2.回忆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引出音色、节奏节拍(出示课件) 1. 师生用歌唱的方式问好2.回忆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 通过歌唱的方式问好,消除学生对乐理课的枯燥心理,激发学生思考以及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 Ⅱ 音 色 出示课件,教师解释音色的 概念讲解单一音色和复合音色单一音色:一种人声或乐器音色的独唱(奏)或齐唱(奏)。复合音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声或乐器音色的重唱(奏)、合唱(奏)。3.欣赏交响乐视频,回答问题,主奏乐器是什么,哪些乐器进行了合奏,音色如何 1、师生互动。2.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一音色演唱合唱曲目《红河谷》,体验复合音色的特点3.观看交响乐视频,体会复合音色的重奏、合奏 通过举例、实践以及视频欣赏,让学生对音色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辨别单一音色和复合音色。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Ⅱ 节 奏 1.出示节奏的概念2.出示六种简单且常用的节奏型3.出示几种节奏型的演示方法4.师生互动:出示短句、儿歌《小蚂蚁搬大山》、《咕噜咕噜》,让学生根据节奏进行演示 1.寻找关键词,理解节奏的概念2.同学们一起击打不同的节奏型。3. 同学们用自己身体的各部分来演示各种节奏型4、学生自然分成两组,互相出题,进行训练 通过寻找关键词让学生对节奏的概念有深刻的印象。用身体部位击打节奏使学生多方位立体的准确击打节奏,并通过分组训练熟悉节奏型。
课堂教学 Ⅲ 节 拍 1.出示课件—什么是节拍2.讲解节拍的强弱规律,并进行击打训练3.出示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的指挥图示,并让学生练习,找到强弱规律4.进行视听训练:教师弹奏几条节奏,让学生分辨拍子 1.寻找关键词,理解节拍的概念2.3.练习几种拍子的指挥手势,体会强弱规律4.听节奏,分辨不同的拍子 掌握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关系,也为音乐表现增添色彩。先让学生体验到节拍的魅力,寻找强弱规律变化通过视听训练,让学生感知节奏中的强弱变化,分辨节拍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Ⅳ 节 奏 创 编 用声势教学法,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创编不同节拍的节奏,创编完后,请每组拍一个代表唱出,老师简单点评!分组创编后的节奏为歌曲伴奏《青年友谊圆舞曲》、《虫儿飞》 每组创编三拍子、四拍子的节奏,并进行练习。用创编好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通过声势教学法创编,让学生通过拍腿、简单体验作曲家的其中一项工作,懂得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