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沂蒙山小调》。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
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阮若珊词,李林曲。歌曲优美抒情、纯朴清秀,音调丰富,旋律舒展,富于歌唱性。
全曲为一段体结构,3/4与4/4的变换拍子,具有严谨的旋律进行逻辑和方整性的曲体结构形态:四个乐句,每句两小节。歌曲采用了汉族小调民歌中常见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的结构。前三句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所特有的“鱼咬尾”创作手法。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聆听,欣赏,创作和表演等),提高音乐素养。男生正值变声期,所以提倡“轻声高位”,不要大喊大叫,适当保护学生的嗓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爱具有山东风味的民歌《沂蒙山小调》,乐于用“鱼咬尾”手法创作。
2、 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轻声高位”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沂蒙山小调》;知道变换拍子,一段体,鱼咬尾等知识,初步尝试用“鱼咬尾”手法创作。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模仿、演唱、体验和创作等方法感受和学习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尝试用“鱼咬尾”手法创作。
难点:对歌曲风格的把握,一字多音和拖腔。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黑板等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体验法 、表演展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新课导入
师: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青春舞曲》的歌谱。这首《青春舞曲》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什么是民歌呢?老师请一位同学带领我们学习一下。
生:民歌顾名思义民间歌曲,又称人民之歌,最能反映人民的生活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我国的民歌一般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三种基本体裁。
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民歌——《沂蒙山小调》(板书)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它又是哪里的民歌?
播放《沂蒙山小调》
师:歌曲欣赏完了,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的感受?学:…
师:说的很棒,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有哪位同学知道是哪里的民歌?学:…
师:这首歌曲是山东的民歌。这首由阮若珊作词,李林作曲的《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的典范。
3、介绍歌曲背景
师: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9年,国名党顽固派利用当地的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对抗,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我军文工团的战士们创编了一首歌叫《反对黄沙会》,这就是《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山东军区应演出需要,将搜集来的这首民间歌曲进行改编,将原先的抗战主题改为歌颂美好家乡的主题,从此《沂蒙山小调》诞生了。
3、范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感受节奏上的变化
师:歌曲听完了,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节奏上有什么变化?学:…
师:这首歌曲由两种节拍构成,一个是3/4,一个是4/4拍,这就是变换拍子。
4、复习3/4拍和4/4拍的指挥 ,请同学上台指挥。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3/4拍和4/4拍的指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指挥。
老师边范唱边指挥,到了3/4拍与4/4拍变化的时候注意说一下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当一当指挥家。下面的同学清起立。播放歌曲与同学们一起指挥(每到变化的时候提前说)
给予学生客观及时的评价
5、学唱歌谱
请一位同学视唱歌谱。
师一句一句教唱歌谱。
同学与老师一起视唱歌谱。
师:同学们我们一共唱了几个乐句?学:…
师:对,我们一共唱了4个乐句,下面我们男女生对唱,女生唱第一和第三乐句,男生唱第二和第四乐句。
男女声对唱
师:请问女生唱的第一句最后一个音是什么音?学:…
师:男生唱的第二句第一个音是什么音?学:…
师:男生唱的第二句最后一个音是什么音?学:…
师:女生唱的第三句第一个音是什么音?学:…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学:…
6、讲解“鱼咬尾”创作手法
师:男生唱的第一句最后一个音与女生唱的第二句第一个音是一样的,女生唱的第二句最后一个音与男生唱的第三句第一个音也是一样的。这个手法我们叫“鱼咬尾”,它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我们学过的《青春舞曲》就是这样的。“鱼咬尾”创作手法体现了民歌口口相传的特点。
7、“起承转合”结构形式
师:下面老师唱第一、三句你们唱第二、四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两句的旋律相似?
师生接唱
师:同学们听出来哪两句的旋律相似了么?学:…(如果学生没有听出来老师视唱一二两句)
师:大家听出来了么?第一句与第二句相似,第一乐句是起头,第二乐句承上启下是第一乐句的进一步呈示。大家看一下第三句(老师视唱)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属于转。第四句(老师范唱)有没有明显的结束感?属于合。这四句采用了“起承转合”结构形式。这是典型的一段体结构,是曲式中最小的结构。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看歌词,哪些字或者词能体现出歌曲的韵味?
学:…
师:风吹那个草低儿,这地方有一个山东方言儿化音,我们再看一下,这里的那个、哎是衬词,这些衬词和儿化音体现了小调的因素。我们来学唱一下。
老师范唱风吹哪个草底儿哎,万担那个谷子儿哎(同学一起)
8、解决难点:拖音和一字多音
师:大家看一下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一字多音,我们来学唱一下。
9、演唱第一段
师:这里“多好看”和“豆花香”有点难唱,我们先来学唱一下,“好”是一字带两个音,“豆”是一字带两个音。
老师范唱(同学一起)
10、演唱二三两段
师:三段唱完之后请同学们看一下有一个结束句。结束句要放慢一倍演唱。在最后一句有一个换气记号,要唱满时值。
老师范唱,换气的时候提醒一下
10、完整演唱全曲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给自己鼓鼓掌。
3、创编拓展——“鱼咬尾”
请用下列5个音,尝试用“鱼咬尾”创作手法写4句旋律。
拍号:4/4
例:
四、结束语
师:一曲旋律悠扬节奏欢快的《沂蒙山小调》唱红了沂蒙山,风靡了齐鲁大地,回荡在大江南北,成为了一首反映沂蒙山乡土气息的代表作,他的优美旋律也早已走出国门,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优秀民歌,这是沂蒙山的骄傲,也是山东人民的骄傲,更是我国民歌的骄傲!
附:板书设计
沂 蒙 山 小 调
鱼咬尾 一段体 起承转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