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东汉魏晋时期,除传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即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一现象说明了( )21教育网
A.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溢生 B.政治改革导致风俗变迁
C.社会动荡引发人口流动 D.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
2.贞观四年(63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府州,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这一做法( )21cnjy.com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C.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 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3.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这一现象说明
A.广州对外贸易在唐宋时开始发展起来
B.对外贸易的活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C.唐宋时期广州已与非洲欧洲进行贸易
D.广州是唐宋时期商业经济最发达城市
4.《传国玺诗》是辽朝第六位皇帝圣宗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隆绪得到传国玉玺时所作,诗文如下:“一时制美玉,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慎守,世业当永昌。”该诗作反映了( )21·cn·jy·com
A.契丹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B.宋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C.辽统治者重视正统观念 D.契丹民族特色正在丧失
5.唐太宗平东突厥后,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附的东突厥。……经过反复权衡后最后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东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这说明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唐代君权受到相权的严格制约 B.唐朝完全解决了少数民族的骚扰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因俗而治 D.未建立有效管理氏族地区的制度
6.秦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道,云梦秦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的社会关系。此外,秦朝在中央设位列九卿的典客官职,掌管少数民族归附事务。秦朝这些举措( )
A.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B.弱化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C.有效规范了地方行政 D.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7.秦汉时期,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部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治,按照户口多少划分部族首领的封邑大小。同时,将这些部族安置在边郡,对其人民进行授田、征兵等编户化管理。上述措施旨在( )2·1·c·n·j·y
A.践行因俗而治理念 B.推进民族间交流交融
C.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D.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
8.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蕃和亲。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再度和亲。唐穆宗时,唐蕃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这些举措( )
A.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发展 B.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C.促进了异域文化的进步 D.推动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9.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武时期,锡光、任延为交趾、九真两郡太守,“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 )www-2-1-cnjy-com
A.郡县制度在西南地区推行 B.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
C.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10.元代“四等人制”下的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先灭金所得者为汉人,后灭宋所得之江南人为南人”。蒙古统治者将汉人、南人进行区分的目的是2-1-c-n-j-y
A.加强民族团结交融 B.促进民族的平等发展
C.分化管理加强统治 D.中央与地方互相牵制
11.秦汉时期,统治者每征服一块地方就设郡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如秦在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北地、上郡三郡;攻取东越后在东南之地置会稽、闽中两郡。汉王朝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合称“河西四郡”。秦汉时期的这一举措( )
A.有效缓和了区域民族关系 B.促进了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发展
C.增强了基层治理的自主性 D.保证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局稳定
12.有学者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访华是中英间第一次通使。英国借为乾隆祝寿之名,出使中国,最终目的是借以打动乾隆皇帝,同意两国互派使节,开放天津等港口贸易,把中国纳入西方文明体系。但双方没有经过谈判,清政府便拒绝了英国一切的‘敕书’。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作者的主旨是www.21-cn-jy.com
A.中国早在1793年已进入近代史
B.马嘎尔尼访华酝酿了后来的侵华
C.中国丧失了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
D.英国对华战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 【来源:21cnj*y.co*m】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弃疾(1140-1 ( http: / / www.21cnjy.com )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从小就树立了以武立身做将军的梦想和恢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壮志。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直至67岁去世,在南宋生活了45年。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邹卫平《家国情怀壮稼轩》
材料二 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辛弃疾不能投身抗金斗争,是主降派左右了南宋政局的结果。因此,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但辛弃疾有着阶级根源的正统观念,例如,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受命镇压茶商军。淳熙六年,会稽郡人王佐血腥地镇压了湖南农民起义,辛弃疾写了首《满江红》表示祝贺。
——摘编自洪耀辉《辛弃疾词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弃疾家国情怀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统治者打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中国而外夷狄”的旧华夷秩序,汉族王朝视作文明未开而施以羁縻的蛮荒地带,元朝统治者都视同封域,奉行“以战养战”的理念,不惜国力地投入开发,从中获得人力物力回报,完全没有“疲弊中国,以事四夷”的儒家禁忌,走出了“以有用之民取无用之地”的怪圈。因此,元朝时期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
——摘编自胡小鹏、李晓英《西北边疆民族研究:政策与法律》
根据材料,围绕“元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C
6.D
7.D
8.D
9.B
10.C
11.B
12.C
13.措施:设置机构强化管理;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派驻军队;改土归流;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管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14.(1)背景:南宋与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期对峙,战乱不断;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民众抗金斗争高涨;理学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受到重视。(答出四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2)评价: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5.论题:元朝采取了分族而治的民族政策。
阐述:元朝对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此前5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年间中国国内五六个民族或区域性的政权并存、相互割据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向。“四等人制”是元朝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色目意为各色名目,泛指西北各族、西域及欧洲来华的各族人。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灭亡前归附的云南、四川的汉族人。南人指原南宋治下的人民,包括江浙、江西、湖广行省与河南江北行省南部各族。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这对原有的“华夷之辩”理念产生了一定冲击。
总而言之,从效果来看“四等人制”短期内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加强了元朝统治者的统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大多由蒙古人掌控,并拥有特权,为其在全国的政权建立多了一重保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