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字音、字形及词语运用(解析版)
1.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维(qiān) 祷告(dǎo) 庇护(pì) 风雪载途(zài)
B.狭隘(ài) 炽热(zhì) 由衷(zōng) 鲜为人知(xiǎn)
C.贮蓄(zhù) 欺侮(r ) 碾压(niǎn) 彬彬有礼(bīng)
D.追溯(sù) 徘徊(huái) 绚丽(xuàn) 浮光掠影(lüè)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
下面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粒种子,撑破躯壳,长成参天大树,这是生命的信念;一只飞鸟,冲破黑暗,唱响黎明的歌塌,这是希望的信念。没有信念,就像巍巍大厦没有栋梁,只是散乱的瓦砾;没有信念,就如滔滔大江肆意横行,只是泛滥的洪水。信念是明灯,为你扫除思想的阴霾;信念是巨轮,推动着你永远向前。同学们,希望你们坚定信念,斩关夺隘,百折不挠,向着理想的彼岸进发。愿你们背着信念的行囊启程远行,跨越沟壑高山,抵达成功的峰巅。
A.撑破(chēn) 巍巍(wēi) 肆意横行(sì)
B.瓦砾(lì) 泛滥(làn) 斩关夺隘(yì)
C.阴霾(mái) 巨轮(nún) 百折不挠(náo)
D.行囊(náng) 峰巅(diān) 沟壑高山(hè)
3.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拜谒 呜咽 腋窝 摇曳多姿
B.花卉 污秽 荟萃 诲人不倦
C.扼制 惊愕 厌恶 怒不可遏
D.瞌睡 严苛 窠臼 颗粒归仓
4.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B.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C.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顷,就是索崩。
D.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5.2024·天津·中考真题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鉴赏(jiàn) 丰饶(yáo) 鞠躬尽瘁(cuì)
B.娴熟(xián) 飘逸(yì) 气冲斗牛(dòu)
C.斟酌(zhuó) 停滞(zhì) 戛然而止(gá)
D.坍塌(tān) 伫立(zhù) 栩栩如生(xǔ)
6.2024·辽宁·中考真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聪颖(yǐng) 峭壁(bì) 羡慕(mù) 目不窥园(kuī)
B.亢奋(kàng) 黄晕(yūn) 恬静(tián) 振耳欲聋(zhèn)
C.真挚(zhī) 微薄(báo) 晶萤(yíng) 巧妙绝伦(lún)
D.飞窜(cuàn) 慰勉(wèi) 尊循(zūn) 丰功伟绩(jì)
7.2024·辽宁·中考真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 艰苦卓绝 记载 鼓励 B.见识 艰苦朴素 承载 鼓励
C.见证 艰苦卓绝 承载 激励 D.见证 艰苦朴素 记载 激励
8.2024·北京·中考真题
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出现。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1)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十个字。
手记一 北京坊
位于天安门西南800米处的北京坊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典型。它的整体设计延续原有建筑风格,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建筑美学的相关元素。北京坊“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布局,旨在恢复历史建筑风貌,保存社区原驻民的文化生态,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商业街区。北京坊既是北京核心地带文化生活的缩影,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2)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有代表性的事物或事件”的意思,所以“典型”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最重要的、最好的部分”的意思,所以“精髓”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世代居于此地的人”的意思,所以“原驻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深入到某种氛围之中”的意思,所以“沉浸式”一词中有错字。
手记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这里,《新青年》吹响思想启蒙的号角,振聋发聩。此后,各地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文化运动波澜壮阔。如今,作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箭杆胡同20号一经开放就受到广泛关注,参观者车水马龙。大家重温历史,深刻认识《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3)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振聋发聩 B.雨后春笋 C.波澜壮阔 D.车水马龙
手记三 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
建国路75号北京第一热电厂对首都建设和发展有过历史性贡献。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老厂区被改造为数字艺术园区。①园区以数字艺术为核心,工业遗产为载体,创意产业和低碳技术为保障,新潮消费为特色,集多种功能于一体。②粗细不等的供水、蒸汽管道凌空架起,6个40多米高的储煤罐并排而立,保留了老电厂曾经的壮观景象。③不远处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与这些巨型设施“同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转型后的“热电厂” , , ,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化生活场所。
(4)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冲击”。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触动 B.冲锋 C.干扰 D.打击
(5)根据小组意见,对应文段第①②③句,你将一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恢弘 新奇 多元 B.多元 恢弘 新奇
C.恢弘 多元 新奇 D.多元 新奇 恢弘
9.2024·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 甲 (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 乙 (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 ②(bǐng chí)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ú)
B.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ú)
C.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ū)
D.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ū)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 (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10.2024·湖北·中考真题
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炽(zhì)热 B.拈(zhān)轻怕重
(2)容易写错的词:A.锐不可挡 B.穿流不息
11.2024·广西·中考真题
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 )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古朴( ) 轻jié( )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融合
丰功伟绩
(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12.2024·重庆·中考真题
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你定会感到无比震撼:巍峨yì______立的大山如刚毅果敢的男子,蜿蜒流淌的江水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níng______望,彼此衬托,相得益彰。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孕育了情感燥热,性格刚勇的重庆人。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重庆建成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之都。他们血脉里的勇毅来自哪里?既来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又来自革命精神的浇灌。
①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吓不倒重庆人,他们挖掘了无数的防空洞来抵御;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压不垮重庆人,红岩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做出了响亮的回答。瞻仰曾家岩50号,我们似乎看到了周恩来忙碌的身影;参观渣滓洞、白公馆,③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先辈的殷殷嘱托……高山巍巍,江流有声。④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ì( )立 蜿蜒( ) 妩媚( ) níng( )望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 B.孕育 C.燥热 D.目眩神迷
13.2024·青海·中考真题
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B.生生不息 C.川流不息
(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mài B.mò
14.2024·河南·中考真题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 ① (符 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 ② (崇 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15.2024·贵州·中考真题
岁月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凡。zhuī ① 溯历史,长征的画卷在奋进中舒展,红军像一条奋飞的红飘带,辗转于贵州。贵州青年踊跃参军,从四渡赤水到强渡乌江,再到乌蒙山大迂回……一路chí ② 骋,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贵州高贵而刚劲的风骨!而今,时代的华章在砥砺中续篇,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贵州大地捷报频传。贵州儿女kè shǒu ③ 初心,拼搏奋斗,迈着稳健的步伐,以昂扬的姿态传递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思所从来,才能知所将往。我们将赓续红色血脉,明确心中方向,以非凡的气概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Zhuī( )溯 chí( )骋 kè shǒu ( )( )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B.捷报 C.摧枯拉朽 D.气概
16.2024·新疆·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打造文化名片,讲好新疆故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每一帧画面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画。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湖、渺远广阔的璀璨星空、一望无垠的烂曼花海……如同人间仙境,( )。牧羊人在晨曦中的剪影、余晖下温暖的毡房、那丰绕土地上的马蹄声声和倔强的白杨树……这些场景不仅令人振撼,更激发了人们对新疆自然之美和风土人情的向往之情。正通过这样的文化呈现,新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远(miǎo) B.余晖(huī) C.倔强(juè) D.绽放(zhà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烂曼 B.剪影 C.丰绕 D.振撼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B.浮光掠影 C.栩栩如生 D.美不胜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字音、字形及词语运用(解析版)
1.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维(qiān) 祷告(dǎo) 庇护(pì) 风雪载途(zài)
B.狭隘(ài) 炽热(zhì) 由衷(zōng) 鲜为人知(xiǎn)
C.贮蓄(zhù) 欺侮(r ) 碾压(niǎn) 彬彬有礼(bīng)
D.追溯(sù) 徘徊(huái) 绚丽(xuàn) 浮光掠影(lüè)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纤维(qiān)——xiān,庇护(pì)——bì;
B.炽热(zhì)——chì,由衷(zōng)——zhōng;
C.欺侮(r )——wǔ,彬彬有礼(bīng)——bīn;
故选D。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
下面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粒种子,撑破躯壳,长成参天大树,这是生命的信念;一只飞鸟,冲破黑暗,唱响黎明的歌塌,这是希望的信念。没有信念,就像巍巍大厦没有栋梁,只是散乱的瓦砾;没有信念,就如滔滔大江肆意横行,只是泛滥的洪水。信念是明灯,为你扫除思想的阴霾;信念是巨轮,推动着你永远向前。同学们,希望你们坚定信念,斩关夺隘,百折不挠,向着理想的彼岸进发。愿你们背着信念的行囊启程远行,跨越沟壑高山,抵达成功的峰巅。
A.撑破(chēn) 巍巍(wēi) 肆意横行(sì)
B.瓦砾(lì) 泛滥(làn) 斩关夺隘(yì)
C.阴霾(mái) 巨轮(nún) 百折不挠(náo)
D.行囊(náng) 峰巅(diān) 沟壑高山(hè)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撑破(chēn)——chēng;
B.斩关夺隘(yì)——ài;
C.巨轮(nún)——lún;
故选D。
3.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拜谒 呜咽 腋窝 摇曳多姿
B.花卉 污秽 荟萃 诲人不倦
C.扼制 惊愕 厌恶 怒不可遏
D.瞌睡 严苛 窠臼 颗粒归仓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都读作“yè”;
B.都读作“huì”;
C.扼制——è,惊愕——è ,厌恶——wù , 怒不可遏——è;
D.都读作“kē”;
故选C。
4.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B.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C.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顷,就是索崩。
D.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C.山顷——山倾:指的是山倾倒。
故选C。
5.2024·天津·中考真题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鉴赏(jiàn) 丰饶(yáo) 鞠躬尽瘁(cuì)
B.娴熟(xián) 飘逸(yì) 气冲斗牛(dòu)
C.斟酌(zhuó) 停滞(zhì) 戛然而止(gá)
D.坍塌(tān) 伫立(zhù) 栩栩如生(xǔ)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丰饶(yáo)——ráo;
B.气冲斗牛(dòu)——dǒu;
C.戛然而止(gá)——jiá;
故选D。
6.2024·辽宁·中考真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聪颖(yǐng) 峭壁(bì) 羡慕(mù) 目不窥园(kuī)
B.亢奋(kàng) 黄晕(yūn) 恬静(tián) 振耳欲聋(zhèn)
C.真挚(zhī) 微薄(báo) 晶萤(yíng) 巧妙绝伦(lún)
D.飞窜(cuàn) 慰勉(wèi) 尊循(zūn) 丰功伟绩(jì)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黄晕(yūn)——yùn,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C.真挚(zhī)——zhì,微薄(báo)——bó,晶萤——晶莹;
D.尊循——遵循;
故选A。
7.2024·辽宁·中考真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 艰苦卓绝 记载 鼓励 B.见识 艰苦朴素 承载 鼓励
C.见证 艰苦卓绝 承载 激励 D.见证 艰苦朴素 记载 激励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
见识:多指见闻、知识;见证:则指当场目睹可以作证,或指见证人。
第一空:根据语境“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与后文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等历史内容相呼应可知,需要一个能表达“证明、证实”意思的词语,故应使用“见证”;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艰苦朴素:则多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
第二空:根据语境“________的奋斗史”可知,这里要修饰的是“奋斗史”,需要一个能表达奋斗过程极为艰难、超出寻常的词语。故应填“艰苦卓绝”;
记载:指把事情写下来,侧重于“记录”;承载:则指承受支撑物体,也指承担或担负,侧重于“承担、传承”;
第三空:根据语境“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可知,在这里,“红色基因”需要被“传承”下去,故应使用“承载”;
鼓励:指激发、勉励,使人振作;激励:指激发鼓励,使振作,也指振作精神。
第四空:根据语境“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精神财富”可知,语句要表达的意思是红色资源能够不断鼓舞着中国人民,是一种精神财富,故应使用“激励”;
故选C。
8.2024·北京·中考真题
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出现。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1)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十个字。
手记一 北京坊
位于天安门西南800米处的北京坊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典型。它的整体设计延续原有建筑风格,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建筑美学的相关元素。北京坊“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布局,旨在恢复历史建筑风貌,保存社区原驻民的文化生态,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商业街区。北京坊既是北京核心地带文化生活的缩影,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2)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有代表性的事物或事件”的意思,所以“典型”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最重要的、最好的部分”的意思,所以“精髓”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世代居于此地的人”的意思,所以“原驻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深入到某种氛围之中”的意思,所以“沉浸式”一词中有错字。
手记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这里,《新青年》吹响思想启蒙的号角,振聋发聩。此后,各地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文化运动波澜壮阔。如今,作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箭杆胡同20号一经开放就受到广泛关注,参观者车水马龙。大家重温历史,深刻认识《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3)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振聋发聩 B.雨后春笋 C.波澜壮阔 D.车水马龙
手记三 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
建国路75号北京第一热电厂对首都建设和发展有过历史性贡献。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老厂区被改造为数字艺术园区。①园区以数字艺术为核心,工业遗产为载体,创意产业和低碳技术为保障,新潮消费为特色,集多种功能于一体。②粗细不等的供水、蒸汽管道凌空架起,6个40多米高的储煤罐并排而立,保留了老电厂曾经的壮观景象。③不远处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与这些巨型设施“同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转型后的“热电厂” , , ,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化生活场所。
(4)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冲击”。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触动 B.冲锋 C.干扰 D.打击
(5)根据小组意见,对应文段第①②③句,你将一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恢弘 新奇 多元 B.多元 恢弘 新奇
C.恢弘 多元 新奇 D.多元 新奇 恢弘
【答案】(1)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 (2)C (3)D (4)A (5)B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①用正楷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察”等易错字的书写。
(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C.根据意思“世代居于此地的人”,可知“原驻民”应该为“原住民”;
其他三项中提到的词语都没有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振聋发聩:指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言论文章唤起头脑糊涂、是非不明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形容《新青年》这本书唤醒了头脑糊涂的人,符合语境;
B.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常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这里形容各地进步报刊大量涌现,符合语境;
C.波澜壮阔:指水势浩渺广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这里形容新文化运动规模宏伟,符合语境;
D.车水马龙:指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这里形容参观者很多,用错对象,可用“络绎不绝”;
故选D。
(4)本题考查词义理解。
触动:指碰动;外界某种因素而激发(思想、情感等)。冲锋:指突入敌阵,以短兵冲杀;作战部队向近距离的目标敌人作迅猛进攻的战斗行动。干扰:扰乱;打扰。打击:本意是攻击;殴打;使受挫折。
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强调现代化摩天大楼与老电厂“同框”从视觉上给人们带来震撼,这种震撼更是一种触动。
故选A。
(5)本题考查词句衔接。
恢弘:宽阔;博广。新奇:新颖奇妙、新鲜奇妙。多元:多样的;不单一的。
结合手记三句①“园区以数字艺术为核心,工业遗产为载体,创意产业和低碳技术为保障,新潮消费为特色,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可知这里注意解释的是数字艺术园区的“多种功能”,故与“多元”对应;结合句②“粗细不等的供水、蒸汽管道凌空架起,6个40多米高的储煤罐并排而立,保留了老电厂曾经的壮观景象”可知这里介绍了“壮观的景象”,故与“恢弘”对应;结合句③“不远处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与这些巨型设施‘同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可知这些“热电厂”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这“同框”的景象是之前没有的,故非常“新奇”。
故选B。
9.2024·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 甲 (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 乙 (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 ②(bǐng chí)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ú)
B.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ú)
C.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ū)
D.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ū)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 (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答案】(1) 凌晨 秉持
(2)B
(3) 坐落 激励
(4)①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①空:líng chén——凌晨,天色就要亮的时候,即午夜以后,天亮之前。
②空:bǐng chí——秉持,操持、执守;持有,具有;操守。
(2)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松柏苍郁——sōng bǎi cāng yù,指松柏苍绿繁茂;
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甲空:
落成:指建筑工程完成;坐落:指房屋、田地等的位置所在。根据语境,“革命圣地西柏坡”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指“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位置所在,故选“坐落”。
乙空:
激励:激发鼓励;激荡: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受到冲击而动荡。根据语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而不是事物,故选“激励”。
(4)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根据①段“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第②段“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可知,这一段“进京赶考”的历史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精心筹划的方案,再精心谋划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故选①。
10.2024·湖北·中考真题
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炽(zhì)热 B.拈(zhān)轻怕重
(2)容易写错的词:A.锐不可挡 B.穿流不息
【答案】(1)A. chì;B. niān
(2)A.锐不可当;B.川流不息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1)本题考查字音。
A.炽(zhì)热——chì,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情绪等)热烈。
B.拈(zhān)轻怕重——niān,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怕挑重担。
(2)本题考查字形。
A.锐不可挡——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B.穿流不息——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2024·广西·中考真题
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 )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古朴( ) 轻jié( )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融合
丰功伟绩
(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答案】(1) p 捷 (2)(1)融合指中华多民族相互交融。
丰功伟绩指先辈的伟大功绩。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古朴(p ):形容质朴而有古代的风格。
②轻捷(jié):形容轻快敏捷。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融合:融合指将不同的事物或观念合并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融洽。根据“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可知,指的是中华多民族相互交融。
②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根据“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可知,这里指先辈的伟大的功绩。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
B.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C.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D.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文本介绍的是青铜器何尊的纹饰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应使用“巧妙绝伦”;
故选A。
12.2024·重庆·中考真题
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你定会感到无比震撼:巍峨yì______立的大山如刚毅果敢的男子,蜿蜒流淌的江水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níng______望,彼此衬托,相得益彰。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孕育了情感燥热,性格刚勇的重庆人。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重庆建成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之都。他们血脉里的勇毅来自哪里?既来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又来自革命精神的浇灌。
①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吓不倒重庆人,他们挖掘了无数的防空洞来抵御;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压不垮重庆人,红岩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做出了响亮的回答。瞻仰曾家岩50号,我们似乎看到了周恩来忙碌的身影;参观渣滓洞、白公馆,③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先辈的殷殷嘱托……高山巍巍,江流有声。④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ì( )立 蜿蜒( ) 妩媚( ) níng( )望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 B.孕育 C.燥热 D.目眩神迷
【答案】(1) 屹 wān wǔ 凝 (2)C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屹立(yì lì):高耸挺立;
蜿蜒(wān yán):意思是蛇类行走的样子,也有曲折延伸的意思;
妩媚(wǔ mè):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动人;
凝望(níng wàng):意思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相得益彰:意思是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这里形容重庆的山和水相互衬托配合,景色秀美,使用恰当;
B.孕育:意思是怀胎生育,比喻在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这里指重庆这片土地,养育了当地的人民,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性格,使用恰当;
C.燥热:指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这里是说重庆人情感热烈,使用不恰当;
D.目眩神迷: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这里指重庆人把自己的城市建设的丰富多彩,使用恰当;
故选C项。
13.2024·青海·中考真题
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B.生生不息 C.川流不息
(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mài B.mò
【答案】(1)B (2)A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络绎不绝:通常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B.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
C.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结合语境,由“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的文化根脉”可知,此处形象地表达华夏文明绵延不绝、持续传承的特点,应用“生生不息”。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文脉:wén mài,文章的线索,也指文化的传承脉络。
故选A。
14.2024·河南·中考真题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 ① (符 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 ② (崇 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1)xiá kuì
(2)①负 ②崇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1)闻名遐迩:wén míng xiá ěr,声名远播,远近皆知;
(2)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2)本题考查字形。
(1)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
(2)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崇:高。
15.2024·贵州·中考真题
岁月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凡。zhuī ① 溯历史,长征的画卷在奋进中舒展,红军像一条奋飞的红飘带,辗转于贵州。贵州青年踊跃参军,从四渡赤水到强渡乌江,再到乌蒙山大迂回……一路chí ② 骋,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贵州高贵而刚劲的风骨!而今,时代的华章在砥砺中续篇,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贵州大地捷报频传。贵州儿女kè shǒu ③ 初心,拼搏奋斗,迈着稳健的步伐,以昂扬的姿态传递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思所从来,才能知所将往。我们将赓续红色血脉,明确心中方向,以非凡的气概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Zhuī( )溯 chí( )骋 kè shǒu ( )( )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B.捷报 C.摧枯拉朽 D.气概
【答案】(1)追 驰 恪守 (2)C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追溯(zhuī sù):本义为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
驰骋(chí chěng):骑马快速奔跑。
恪守(kè shǒu):严格遵守。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文段中形容贵州青年踊跃参军,浴血奋战的事迹,使用恰当;
B.捷报:胜利的消息。文段中说贵州大地不断传来好消息,使用恰当;
C.摧枯拉朽: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文中描述的是贵州儿女拼搏奋斗、稳健前行的姿态,并没有强调他们轻而易举地摧毁什么势力或障碍,不太恰当;
D.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文段中说以非凡的气概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使用恰当;
故选C。
16.2024·新疆·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打造文化名片,讲好新疆故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每一帧画面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画。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湖、渺远广阔的璀璨星空、一望无垠的烂曼花海……如同人间仙境,( )。牧羊人在晨曦中的剪影、余晖下温暖的毡房、那丰绕土地上的马蹄声声和倔强的白杨树……这些场景不仅令人振撼,更激发了人们对新疆自然之美和风土人情的向往之情。正通过这样的文化呈现,新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远(miǎo) B.余晖(huī) C.倔强(juè) D.绽放(zhà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烂曼 B.剪影 C.丰绕 D.振撼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B.浮光掠影 C.栩栩如生 D.美不胜收
【答案】(1)打造文化名片,讲好新疆故事 (2)C (3)B (4)D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临摹。将画线句用正楷字体工整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造”“疆”字的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字音。
C.倔强(juè)——jué;
故选C。
(3)本题考查字形。
A.烂曼——烂漫;
C.丰绕——丰饶;
D.振撼——震撼;
故选B。
(4)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也指巧妙地办成某事;
B.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C.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D.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句中形容新疆各地迷人的自然景观多到看不过来,用“美不胜收”恰当;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