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发挥想象和联想
1.《西游记》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就是想象出来的形象,还是联想到的形象?
2.由孙悟空想到三打白骨精,由猪八戒想到高老庄,由沙僧想到大通河,是想象的,还是联想的?
凭空想象
“由此可以联想到”……(有根据)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通俗地说:想象就是想出来一个形象,联想就是联系起来想到的。
音乐是思维表达的另一种形式,他用音符和旋律承载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情感,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尽在旋律之中。听音乐作文,是训练整体思维最好的方式之一。
一直完整的曲子,就是音符诉说的故事,音乐起承转合、高低起伏,蕴含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优美的旋律很容易将人带入联想和想象的世界,引领我们随着音乐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享受、陶醉旋律的唯美,在我们思维的天空,自然会构筑一个动听的故事和美好的境界。
乘着音乐的翅膀
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音乐诠释人生的酸甜苦辣,表达生活的
喜怒哀乐。有时,身体是沉重的,歌声却长着翅膀,带你飞翔。
鼠标轻点,古朴而悠扬的古筝曲《渔舟唱晚》轻轻按摩我的耳膜,低沉、绵长、柔美的声音,禁不住将我的思绪牵进了那个世外桃源。
音乐一开始就流淌出优美柔和的旋律,配合在手的揉、吟等演奏手法,展现出如诗如画的江滨美景,缓缓落下的夕阳,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河流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河流清澈、平静,仿佛一面明镜,映着夕阳,水面波光粼粼,偶尔吹来一阵晚风,江面微波荡漾,群山的倒映在水里摇曳,渔船开过,划破了平静的水面,船尾泛起小浪花,江边坐落着一些小草屋,飘升在屋顶上的一缕缕炊烟,变成了金色的雾,翠绿的树叶在微风摇曳中闪烁着点点金光。河水青轻轻推涌着金色的波浪,渔舟挂着金色的风帆,渔人露出金色的笑脸,哼唱着不知名的歌谣。
渔舟唱晚——听音乐作文(深圳三中初二刘玉曼)
音乐声音渐渐低下来,仿佛要沉浸在河水里。天色渐渐暗了,夕阳不再那么刺眼了,颜色也由金黄变成了深红色。渔舟接二连三地回来了,只见远处一艘宇宙上的渔夫,朝着身旁的渔夫炫耀说:“快看,我捕捞的鱼连鱼筐都装不下了。”另一位渔夫边听边豪迈地拿起船上的一条大鱼,向周围人展示。大家纷纷喝彩,欢声笑语响彻整个河道。
乐曲速度越来越快,运用了大量变奏,三联连音的花指由弱到强,层层递进。大概是渔夫为了找些生活的乐趣,比赛返航吧,河上沸腾了起来,不再那么柔和,当桨划过水面时,溅起大片的水花,老渔夫嬉笑着,和年轻的渔夫逗趣。一切有经验的中年人喊着节奏“嘿呦,嘿呦”。一位白胡子的老夫人,远远地落在后面,大概意识到争不过这些青年人,所以慢悠悠地划着船,一点也不着急。但在这时,岸边传来了小孙女的呐喊声“爷爷,加油!”老渔夫仿佛突然浑身充满了力量,加快了速度,就如破水飞舟,竟也进入了前列,岸边的人纷纷为老渔夫鼓掌。
音乐渐渐平和、舒缓,声音逐渐低下去了,那么轻柔、温和、美好。渔夫们被自己的家人接回了家。天边的太阳被周围的云遮住了,只露出了一道红边,收起了最后一缕光芒,天空变成了灰色。
漾漾河水扶着一轮皎洁明月,伴着沉默停泊的渔舟,乐曲含蓄轻柔的结尾,把我带到深远的意境中。
简评:习作虽然尚嫌稚嫩,但思维完整顺畅,衔接自然,联想和想象合理,
堪称佳作。可见,听音乐作文训练可以促进同学们写作构思的完整性,实现了
思维和语言的同步。
什么叫做经久不息的掌声?什么样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10月19日在兰州市黄歌剧院观看了以“丝路畅想”为主题的大型交响乐演出的观众一定能真切体验到艺术带给自己的内心感动和台上台下互动共鸣的热烈氛围。
我赶在七点五十分进入黄河剧院,看到舞台上整齐安放的交响乐器和舞台背景墙上的四个艺术字“丝路畅想”衬在蜿蜒波动的丝带上,心里就想,古老的丝路风情如何以现代的交响乐表现出来呢?
八点钟,主持人简短地介绍了主办这场演出是为了契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也是一场惠民演出。观众怀着期待,听了乐团指挥——一位精干的俊美男士——介绍乐曲的特点和风格。
雅乐声声 畅想丝路(张玉冰)
教师示范作文
乐曲一起,满坐寂然,观众渐渐沉浸到热烈奔放的《蝙蝠序曲》中,迷醉于这首圆舞曲所倾情表现出的华丽流畅的旋律中。无人少动,都安安静静地享受着优雅的诗意般的弥漫在空间里的音乐情趣。
乐团接着集中演奏了三首丝路风情的曲目,即崔炳元的《丝路畅想》、韩兰魁的《丝路之光》与方可杰的《热巴舞曲》。
《丝路畅想》是大西北作曲家崔炳元受到拉卜楞寺等地的藏族风情所感而作。“丝路畅想”是这晚交响乐演出的主题,有我们兰州人民熟悉的音乐旋律,展现着丰富的藏族元素,喇嘛庙里庄严的钟声,牦牛的低哞,羊群的欢奔,骏马的驰骋,牧羊少年广阔的胸怀和梳着一头发辫的少女明亮的眸子;他们载歌载舞,他们在欢唱心中的幸福与激情,优美舒展的锅庄抒发着藏族同胞和谐幸福的满足。
一曲《丝路之光》,将丝路风情演绎地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让观众神游物外,在古丝绸之路天高地迥中,尽情畅想悠悠驼铃,漫漫黄沙,寂寂商旅与动人心魄的丝路风光的壮美与粗犷。这首以古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为灵感创作的优美旋律中,让我深刻地感悟到丝路文化的无穷魅力。
《热巴舞曲》在这里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突出的藏族音符,让观众的精神随着藏胞们踢踢踏踏的锅庄舞步,欢快地爆发出激进和磅礴的气势。
休息了十分钟后,下半场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指挥先分别简介了此曲四章各自的风格及内在的推进作用。“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克服悲惨的命运,从而表现了肯定生活的思想。”
第一乐章,指挥起落的指挥棒,舒缓的肢体,渐次展开的行板,像是人生絮语,述说着哀伤,曲调悠长,忧郁压抑的情绪弥漫开了,又有单簧管凄凉的叹息,沉重地敲击在我们的心上,在呻吟与痛苦的挣扎中,第一乐章结束了。
进入第二乐章的指挥,随着指挥棒轻轻地一点一挑,如歌行板如水一样自由地流泻下来,这一乐章内容复杂丰富,田园牧歌般甜美的曲调中兼有肃穆、伤感,如同人的大喜大悲,充满不可知和期待。又在天籁之音中,让我感受到如同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过一般的安心。此时观众们无不屏住呼吸,一脸庄重。
第三乐章由小提琴奏出圆舞曲,在梦幻般的舞曲中,我感到迷醉,不知身处何处,我有一种想站起身来翩翩起舞的冲动。缥缈中一丝怅然若失的情绪渐渐迷失了自我。眩晕,急迫,令我忧郁,苦闷。
第四乐章开始了,先是回旋的弦乐合奏,接着是雄壮的管乐合奏,一种刚毅果敢的浩然之气冲破纠缠不休的苦闷,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凯歌高奏,满场繁华。指挥棒上下翻飞,指挥者双腿抖动,身体曲弓、舒展,头发跳动颤抖,全情投入,他在突破,在宣泄,在飞扬……舞台上每一个人都忙碌,手臂都跳动,音符飘散在空气中,飞舞在大厅里,激越着每一个听众。
听众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长久地鼓掌,鼓掌,鼓掌。指挥与首席小提琴手握手、言语,快步走下台,走入幕后。全体演奏家起立、致意。观众的掌声雷动,久久不息。指挥再次出台,鞠躬致意。演奏家们重新坐回位子,如同石破天惊,乐曲再次冲破阻塞,流淌下来,观众合着拍子,全场手臂舞动,指挥转身面相观众,受到感染的观众更加有节有力地打着拍子,台上台下浑然一体,形成巨大的共鸣。
一曲终了,指挥累得满脸通红,他不忘鞠躬致意,与首席提琴手握手,快步走入后台。但观众的热情已经是熊熊烈火,继续鼓掌,不愿意停息,不愿离开剧场。指挥第三次出场,再次加演一曲,再次谢幕。观众还是恋恋不舍,鼓掌喝彩,没有人离开座位。主持人最后宣布“今晚的演出到此结束”后,观众才慢慢站起来鼓掌,离开。
这场交响乐演出,简直就是一场音乐的盛宴,陶醉于此的人们一定是深深地理解了丝路文化的包容、交流、吸收、净化、和谐发展的丰富内涵,理解了柴可夫斯基不屈的理想追求,理解了优秀的演奏家倾情表演,理解了这位杰出的指挥家以生命诠释艺术的态度和才情,理解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艺术、艺术工作者与观赏者情感互动共鸣若此,我平生第一次经历。走出剧院,我没有赶车,一个人默默地在大街上走了很久,走了很远……仿佛走在丝绸之路的岁月里!(原载于《兰州日报》2015-10-25)
老师教你
学写观后感
视听盛宴(张玉冰)
2019年10月6日下午,我和好友亚锐几乎同时到达新港城北门对面的活动剧场。
进了大门,见是一个阔地,西边有一个轩敞高大的钢架篷屋。踏着红地毯走进去,是一个大厅,正面的大屏幕上正在滚动播出《乐动敦煌》的片段和拍摄花絮。一个角落还放置着笙与箫,墙面上有“天籁敦煌”栏,悬挂着各种民族乐器,有花边中阮、长柄三弦花边阮、圆形小阮、圆形中阮、圆形长柄琵琶、小方头琵琶。这些乐器似曾相识,名称却稀奇古怪,让人大开眼界。
一张宣传画上的“乐动敦煌”简介,让人顿生美感。画面是敦煌壁画的大美气象,色彩艳丽和谐,乐人表情动人,中间的反弹琵琶造型优美。文字介绍详细:敦煌莫高窟共有492个洞窟。其中与音乐题材相关的洞窟多达240个,约占整体数量的一半。其中有音乐洞窟200个,乐伎3346身,各类不同的乐队490组,乐器44种共4330件。加上其他石窟壁画的乐器图像,可达6000多件。敦煌壁画音乐既兼具中原音乐、西域音乐的特点,又具有敦煌本土音乐的特点,充分的融合性让敦煌壁画音乐形成了三位一体,同时又是唯一性特征的一种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流派。
大型沉浸式演出《乐动敦煌》分“源起妙音”“乐动丝路”“上元踏歌”“盛世华章”四个章节,以音乐追求者白歆遍求“美音鸟”的故事演绎出一场豪华的视听盛宴。
我们进入第一章“缘起妙音”,在一片蓝紫色的光圈中间,一个低矮的圆形小舞台上有一位年轻的男子身着古装,目光坚毅,怀抱琵琶,静静地安坐在中央,观众便围着圆形舞台站立观看,激光如雨幕射下,虚拟的幕布上显示出字幕,有浑厚的声音解说,我们才知道这位青年叫白歆,生活在唐初,他是一个音乐天才,从西域到敦煌来,为了一个梦想。音乐天才白歆手指灵活,拂动琵琶,乐音如珠子般从他的指尖滚落下来,飞溅到各处,激荡在人心中,观众被这珠圆玉润的音乐感染,个个都肃然静听。一脸肃穆的白歆跨步下了舞台,走向山间。
山形蜿蜒,一个驼队出现在人们面前,栩栩如生。人们与白歆一起跟随着驼队的路线,缓缓前行。沙漠中出现了一块绿洲,又有了海市蜃楼,白歆跟随驼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敦煌。那逼真的影视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这里白歆意外得到了敦煌的乐谱,他萌生了融合中西方音乐精髓的梦想,他潜心钻研。这是“乐动丝路”篇章,中间的小舞台上一位美丽的乐伎在笙箫伴奏下,轻柔地舞动着手臂,边上是现代化的激光技术展现的敦煌壁画中的众多乐伎演奏各类乐器的动态画面,美不胜收,令人不肯挪动脚步。
前面人潮如堵,挤进去一看,金碧辉煌的洞窟中,有一位高贵典雅的女乐人,舞姿曼妙,舒展广袖,显示出敦煌舞蹈的瑰丽。琵琶声声如泣如诉,继而管弦交杂,错落有致。
到了主剧场,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全剧中最精彩的两部分“上元踏歌”“盛世华章”。
一些杂耍艺人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世纪,顶缸的杂技频频“失手”,令人担心;抖空竹的动作娴熟,空竹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演员们还和观众互动,诙谐幽默中引得观众欢声笑语。呀呀呀!空中飞来了一个仙女,衣袂飘飘,面目喜乐,姿态轻盈,动作优美,观众的眼睛紧紧跟着手持花束的仙女,出神地静默着,这不是天女散花吗?仙乐如烟如雾,慢慢地浸透观众的心灵。俗世的欢心与神界的妙音上下互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画面上出现了上元节放飞的孔明灯,星星点点,遥远无极。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辉煌灿烂,深深地感染了观众,白歆恍惚间进入壁画之间,与翩然临风的飞天、生有七彩翅翼的妙音鸟在灵里相遇,相识。音乐的天分被全然激发,在月牙泉边,在明月之夜,白歆了然于人间的疾苦与天上仙乐的和谐统一,天人相和,悲喜交集,演绎出惊天动地的“盛世华章”!
舞台上灯火辉煌,长袖挥动,轻纱飘飞,七彩斑斓的鸟翅,舞者华服的精美与动作的曼妙,形成了一台视觉的盛宴。“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去住楼台一任风,十三天洞暗相通。”清晰响亮的笙箫与若有若无的悠悠暗合,琴瑟和鸣,还有异域风情的萨塔尔、艾捷克、西塔尔琴,复活了的敦煌壁画中的古乐器,乐动敦煌,弹响了千年的幽幽妙音。
沉浸式的实境剧场让观众前后左右都能观赏,跟着剧情步行,全身心体验,与单纯坐在观众席上的体会不同。观赏完后,所有观众都意犹未尽。纷纷赞叹演员的倾情表演和多媒体现代化视听技术的高明,使人身处逼真的环境中,真正体验到了敦煌艺术强大的震撼力量。
1.听一首乐曲,写一段感受文字。运用联想与想象字数400.
2.观赏一场舞台演出,写一篇观后感。字数600以上。
作文练习
谢谢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