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有两大题,20个小题,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2.本卷含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鼎本来是古代用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
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从鼎的演变折射出
A. 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 B. 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C. 尊卑等级制度的持续发展 D. 分封制度的不断完善
2. 西周王城,宫、朝、市、祖、社一并成为城市的结构元素,市是专门为官贾设置,谓“宫市”,北宋都
城东京是三层嵌套的城市格局,最内居中为宫城;第二层为里城,是衙署、商业、和居民住区主要分布区
域;最外为罗城。仁宗以来商业空间逐渐深入坊巷,遍布全城。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城市活动空间不断扩大 B. 体现城市形态逐渐走向开放
C.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 D. 说明政府不再管理商业行为
3. 如图为汉代外来词来源分布图(单位:个)。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汉代( )
A. 中国与欧洲已开始有直接贸易 B. 丝绸之路保持了长期繁荣
C. 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得到发展 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4. 下表为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塔里木地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文书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这一地
区( )
类别 数量 内容
人口买卖文书 13件 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
其他买卖文书 4件 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
借贷文书 5件 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
租佃契约 3件 葡萄园、土地租赁
其他租赁文书 2件 房屋、蚕桑、马、牛等
雇佣文书 2件 雇人耕糜事、雇沙弥放羊文书等
记账文书 5件 出受麦账、货薄、便物历等
A. 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B. 商业活动比较规范
C. 契约意识不断增强 D. 商业管理日趋严格
5. 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
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 )
A. 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 B. 引发了民族迁徙
C. 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D. 引发了宗教改革
6.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人来到了叙利亚,逐渐接触到腓尼基字母,并用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由此发明了希
腊字母。随着希腊人活动范围的扩大,希腊字母随之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腓尼基人、波斯人也在希腊
出没,并且回国后引发本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表明( )
A. 古代希腊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B. 西亚对区域文明的交融做出了突出贡献
C. 人员流动推动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 D.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
7. 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
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这
反映出
A. 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B. 英雄传奇备受颂扬
C. 骑士文学走向衰落
D. 教权王权矛盾激化
8. 1657 年,德川幕府成员德川光窗设史馆,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大日本史》。该书反映了( )
A. 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B. 东西方交流的成果
C. 德川幕府的保守封闭 D. 儒家文化圈的影响
9.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使用;新航路开辟
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
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
A. 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 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10. 1531 年,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所。该交易所取消了过去周期性交易的时间限
制成为长期交易场所;除了现货交易,从北欧运抵的鲱鱼已经可以按照品牌和商品等级进行远期交货的合
同贸易,未收获的谷物、未开剪的羊毛等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易。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价格革命推动西欧社会转型 B. 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C. 商业革命激发经营方式创新 D.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和扩大
11. 18世纪中期,“下午茶”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饮茶有益于健康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加入牛
奶与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茶还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
“天人合”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这体现出
A.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 人文主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C. 经济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趋势 D. 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趋势
12. 19世纪 40年代英国官方发表报告指出“霍乱是穷人的疾病”,然而英国社会各界认为霍乱是一种“社
会病”,“是自然和谐状态失衡的后果,是垃圾和废物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 )
A. 意识到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B. 卫生观念在疫病防治中得到传播
C. 呼吁政府关注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D. 理性思考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3. 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 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
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
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对英
国文化侵略的正确理解是( )
A. 印度的民族文化被同化 B. 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
C. 导致印度排外主义盛行 D. 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
14. 公共图书馆在 18 世纪尚不多见,19 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
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一现象
A. 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 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 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 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15. 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 40多年里,各国经过数次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近 10万种,发达国
家的平均关税从 36%减至 4.7%。到 1985年 5月为止,关贸总协定的正式成员已发展为 90个国家和地区,
总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 80%以上。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
A. 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B. 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C. 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D. 确立了全球贸易新秩序
16. 1982 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运动的发起者对此解释说:“首
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
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兴起的背景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凸显 B. 国内封建思想残余的持续蔓延
C. 美苏冷战对文化上的角逐加剧 D. 外向型经济对移民社会的冲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7 小题 12 分,第 18小题 14 分,第 19 小题 14 分,第
20小题 12分,共 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清朝末年铁路分布图 图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交通分布
(1)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一方框内填出清末修建的铁路名称
(2)依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中 A、B指代的城市分别是哪一城市,分析图中 A、B
两个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比图一与图二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朝末年铁路与英国铁路分布的异同?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 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1%,1851 年增加到 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
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 年,英国已有 580 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 7 个,移民人
数约 1790 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
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
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
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 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 20 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
“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
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
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许多他们正在试图证明或正在热切期望的东西。狄德
罗赞美儒学“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霍尔巴赫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
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专制,人们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
可以说,在当时的法国出现了“中国热”。那么,何以中国文化会在启蒙时代饱受法国人的青睐?这显然
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产生了某种不期然的契合。
材料二 中国的 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开始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
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传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中国
舆论界刮起强劲的“法国风”。1906年 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
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湖南省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法兰西”的雅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有哪些契合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初中国刮起强劲“法国风”的原因。
20.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推动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世界人口大迁徙路线统计表
迁徙路 迁出
迁入地
线 地
路线 1 欧洲 北美洲
路线 2 欧洲 中美洲,南美洲
路线 3 欧洲 非洲南部,大洋洲
路线 4 非洲 南部北美洲、南美洲
路线 5 印度 非洲东岸、南部、东南亚、中美洲
路线 6 中国 东南亚、北美洲、大洋洲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条或几条人口迁徙路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时间信息明确,阐释完整,
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 A 2. B 3. C 4. B 5. C
6. D 7. A 8. D 9. D 10. C
11. D 12. D 13. B 14. A
15. C 16. D
17. (1)京张铁路、唐胥铁路。
(2)郑州、曼彻斯特。原因:郑州兴起是由于京汉和陇海铁路的修建;曼彻斯特兴起是由于海运交通的建
成。
(3)相同点: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不同:清末铁路分布分布不平衡,多分布在东部与中部地区。英国铁路分布均衡,全国遍布。
18. (1)特点:速度快、规模大;伴随工业化而来;无先例可循,具有创新性;缺少监管,具有自发性、
不平衡性;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原因: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圈地运动的开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背景:城市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病”的出现(人口密集、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成本高、生活舒
适度下降等);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通讯发展迅速,缩短了城乡距离。
19. (1)契合点:重视理性;推崇道德;宗教宽容。
(2)原因∶维新变法失败;清政府腐败,民族危机加深;法国大革命的示范。
20. 选取路线 1、2、3:欧洲人向美洲、南非、大洋洲迁移。
阐释:16 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19 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欧洲革
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迁移。欧洲的移
民改变了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动文化重构,形成新的
文化认同;引起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欧洲的移民伴随着殖民掠夺,
增加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美洲和非洲带来了灾难,也给移民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