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情境化同步练习
一、情境化基础与运用
情境一:古诗乐园探险
你是一位小探险家,在古诗乐园里发现了许多宝藏,但要解开它们的秘密,你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拼音寻宝:根据拼音找到对应的宝藏(词语),并写在寻宝卡上。
lóu fáng( )jìn tóu( )xiāng lú( ) huáng hé( )
yān huǒ( ) rì zhào( ) céng cì( ) shān shuān( )
2.读音迷宫:写出读音,帮助小探险家走出迷宫。
依( )靠 欲( )求 贫穷( )
瀑( )布 遥 ( )远 疑( )是
3. 组词对对碰 :将相似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完成对对碰游戏。
遥( ) 啼( )径( ) 孤( )
摇( ) 蹄( )经( ) 狐( )
解释小侦探:根据古诗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
(1) 白日依山尽。( )
A. 依靠B. 同意C. 按照
(2) 黄河入海流。( )
A. 参加到某种组织中B. 进来或进去C. 收入
(3) 欲穷千里目。( )
A. 需要B. 将要C. 想要
(4) 更上一层楼。( )
A. 更加B. 再C. 想要
5.选择大冒险 :在古诗的冒险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继续前进。
(1) “遥看瀑布________前川。 ”横线上应填入的字是( )
A. 飞 B. 挂
(2)《登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
A. 李白 B. 王之涣
(3)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只有再登上一层楼, 才能看到千里之外
B.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情境二:瀑布的壮丽
你和家人去观赏瀑布,那壮观的景象让你想起了什么诗句?
6 瀑布吟咏 :看到瀑布从高处落下,分外壮观,我会说:“ , ”
7.判断小法官:用“正确”或“错误”判断以下说法。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并非实指一千米高。( )
(2)《登鹳雀楼》并非唐朝诗人王维所写。( )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形容瀑布之高,如同银河从天际落下。( )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是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
8.阅读古诗, 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____________ 。
(1) 把诗句补充完整, 写在横线上。
(2) 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
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不同的语境运用诗句。
一天, 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 那么壮
观, 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一、情境化基础与运用
1. 拼音寻宝:
楼房、尽头、香炉、黄河、烟火、日照、层次、山川
2. 读音迷宫:
Yī、 yù 、 qióng、pù、yáo、 yí
3. 组词对对碰:
遥(遥远) 啼(啼叫) 径(小径) 孤(孤独)
摇(摇晃) 蹄(马蹄) 经(经过) 狐(狐狸)
4. 解释小侦探:A B C B
5. 选择大冒险 A B B AC
情境二:瀑布的壮丽
6. 瀑布吟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 判断小法官: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1)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最后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惊叹之情。
(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