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牧场之国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牧场之国》 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展现了优美迷人自然自然和谐的景观。因此我根据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实施了美的教育,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
根据五年级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情趣、感悟文字能力,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毡”“爵”等10个生字,书写“罐”“畜”等14个汉字,理解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抓关键词句整体感知内容。体会作者拟人、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美,初步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重点:
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文语言生动,充满诗情画意,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所以教学中在学生理解想象、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目的。并通过朗读感受景色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朗读的技巧。
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情景教学,为学生播放优美牧场图片,同时配乐读文渲染情景,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感受到了课文语言文字美,真正领略到了牧场的美丽。从而也体会到了作者眼中真正荷兰的样子。
教为学服务,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划,思、悟等一些等方式,培养学生读、思、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想象画面、品读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出示本单元导语: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学生齐读)
2.师:本单元,我们将走进世界各地。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意大利的水城,感受了威尼斯独特的城市风光,这节课让我们来到荷兰,在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中去欣赏牧场之国。
3.播放荷兰风光视频,学生欣赏。
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很多的水、美丽的大风车,五颜六色的花)
师:水、风车、花,是你们眼中的荷兰,可是作者眼中的荷兰确实牧场,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对荷兰的牧场情有独钟呢?就让我们走进牧场之国。
4.板书课题:牧场之国
2、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出示字词,读准字音。
牛犊d 公爵jué
毛毡zhān 牲畜chù
呼噜lū 吆yāo喝 哞mōu哞声
极目远眺tiào 飞驰chí 膘biāo肥体壮
2.交流识字方法。
(1)口字旁:噜 吆 哞
呼噜是小猪发出的声音,哞哞是小牛发出的声音。
积累拟声词:啊呜啊呜、叽叽咕咕、咩咩、嘎嘎、咯咯哒。
(2)多音字:畜chù (牲畜) xù(畜牧业)
形近字:蓄 畜
3.借图片、资料、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毛毡:多采用牛羊毛制成,具有耐磨,高温等特点。
公爵:一指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二指英国等国贵族的最高位号。
膘肥体壮:课文中指牲畜肥壮结实。
师:让我们句子中再来感受一下膘肥体壮的骏马在草原飞驰的画面吧!
出示句子: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4.指导写字。
罐:右半部分写得紧凑一些。
畜:上半部分是“玄”,要写得宽扁,第二笔“一”要写长一些。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读文,初步感知。
过渡:细心的你们一定也发现了文章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作者游历荷兰之后发出的赞叹,是什么样的画面让作者在文中发出了四次这样的感叹呢?现在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关键词句,说出主要内容。
3.汇报学习成果。
(1)抓关键词:低地、草原、牛群、骏马、绵羊、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长毛山羊,时间关键词到了傍晚、人、车船、人在挤奶装奶,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就是在运奶。
将画出的关键词串联起来就是:作者在荷兰白天看到的是牛马羊猪鸡这些动物,到了傍晚,看到人们将牛奶运走,夜晚看到牲畜沉睡,只有灯塔发出微弱的光芒,一片宁静安详的画面。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过渡:关键词抓得准,有批注关键句的吗?
(2)抓住总起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出示句子比较不同: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荷兰是水之国,牧场之国,也是花之国。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个句子强调荷兰是牧场之国这个特点,下一句强调突出荷兰是花之国这个特点。在比较中我们发现特点放在最后有强调作用,也告诉了我们文章接下来主要讲的是什么。那么,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荷兰为什么被称为牧场之国。所以这个句子是总起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4.引导学生质疑。
师: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1)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
(2)为什么荷兰是自由王国呢?
(3)荷兰是什么样的?
师:是呀,学贵有疑,你是不是也特别想了解荷兰的样子?那就将你们的问题汇成一个主问题,我们共同来探究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4、走进牛群,感受“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默读第二自然段,在牛成群的画面中,批注其他的景物。
2.运河、低地、草原,他们是什么样的?
(一条条 绿色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
3.你们知道荷兰的草原为什么是绿色的低地呢?运河的数量也这么多?
出示资料:荷兰的国土一半以上低于或平均匀海平面,其中1/4的国土海拔平均还不到一米,多年来,填海造地也挖了很多运河,就在这样的国土上,还有1/3的地区全是牧场,是名符其实的牧场之国。
4.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把草原比作丝绒,你们见过摸过丝绒吗?(光彩耀眼、软软的、滑滑的)
师:放眼望去,大地上覆盖的满是碧绿的充满光泽的滑滑的丝绒般的小草,看到这样的草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做什么?
(想去草原骑骑马、散散步,欣赏着草原美丽的风光;想去捉迷藏,捉蝴蝶;想横坐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看日落;……)
引读诗句想画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在朗读中欣赏荷兰的草原。
6.你们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对荷兰的草原充满了喜爱,让我们再看看在草原生活的牛群有哪些种类呢?
(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花色不一种类真多)
师:同是黑白相间,但花色的颜色位置却不一样,这里一定还有更多的花色和种类,这就是牧场啊,放眼望去,一定妙不可言,让我们再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
(在吃草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什么)
师: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牛群吃草时的专心和注意。
引导学生想象:
(1)牛群吃草为什么能非常专注?
(因为草原上谁都不叫喊吆喝,水草茂盛,同伴也不会争食,四周唯有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宁静而舒适。所以牛群才能这么专注的吃草。)
(2)牛群除了在吃草在思考,还有可能在干什么呢?
(也可能一边慢悠悠的咀嚼着青草,一边摇动着它们的尾巴;可能一边慢悠悠的散步,一边哞哞的哼着小曲:也可能一边睡着大觉,一边享受着日光浴做着我们大家想去这里做的事,散散步,睡一觉……)
过渡:大家太会想象了,这些牛群就是这样闲适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7.让我们再走进去看一看,牛群中还有牛犊和老牛呢,他们是什么样的?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师: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牛群和老牛的气质。牛犊就是最小的小牛,它的模样像贵妇人,身份显赫、有地位、有教养。仪态端庄,就是仪表大方,举止有风度。小牛为什么会有如此优雅的神态呢?
(小牛出生在广袤的草原,吃的好,成长的每一天都是舒服的,从防潮的毛毡可以看出来,牧民也很呵护它们,而且他们是牛家族中最小的,老牛们也会照顾他们)
师:在这牛家族中,老牛可是牛群的家长,看他的样子沉着稳重、威风庄严。极目远眺,牛家族们一个个在这里繁衍生息,这真是碧绿草原牛成群的画面啊!
8.悟画面。
此情此景,你是否也想起了《敕勒歌》里的一句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生读诗句感受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绿色低地上牛群吃草的画面。
5、课堂小结、延长美景
1.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碧绿草原牛成群的画面真是舒适美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欣赏牧场之国,感受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之美。
六、作业:
1.写一写本课的14个生字:
仪、眺,骏、驰、辽、绵、凳、
吆、铛、罐、恢、踢、牲、畜
2.课下搜集一些荷兰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牧场之国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和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19 牧场之国
白天:动物
傍晚: 运奶
夜晚:宁静安详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