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4 13: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字义山,号玉 谿生,怀州河(今河南沁阳)人。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李商隐诗词成就最高的就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诗,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李商隐在晚唐的诗坛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留存约600首,编为《李义山诗集》
创作背景
《夜雨寄北》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巴蜀一带,妻子从家里寄来书信,询问归期。冷雨秋窗,本就让人心惊,更兼独处异地他乡,孤单落寞何人可解?妻子的问候不单带来慰藉,更激得诗人内心波澜万丈。荧荧烛火、瑟瑟秋风、冷雨敲窗,使人更加思念那温暖的故乡,更加期待与亲友的重逢。诗人用动情的笔墨形象地写出了羁旅之苦、思亲之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回去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没有确定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的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时将要
深夜秉烛夜谈
诉说
古诗赏析
前两句用对话的形式表现了诗人欲归而不能的愁苦,将沉重之愁寓于涨满秋池的雨水之中。
“期”字两用,一实一虚,体现思念妻子、欲归不能之愁。
“涨”字赋予“夜雨”动态形象,既说明雨水注秋池之象,又体现出作者愁思深重之情。
古诗赏析
后两句陡转,想象日后重逢之时。
重提“巴山夜雨”,现实与想象交织,将思念之情表达的委婉含蓄。
主旨思想
这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封写给妻子的家书,诗人通过对归期的回答、对未来团聚的想象,抒发了其羁旅他乡的孤寂之感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写作特色
1、构思新巧,跌宕有致。
首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着,写此时眼前之景,将愁苦与夜雨交织在一起,绵绵密密,淅淅沥沥。而后又从眼前之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出人意料。
写作特色
2、语言朴实,情真意切。
这首诗的遣词造句朴实无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细腻含蓄,余韵无穷,情真意切,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情感力量。
写作特色
3、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在诗中,"巴山夜雨"反复出现,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诗人把巴蜀山地的秋雨夜景与思念的愁绪结合起来写,用冷雨衬托自己独在异乡的凄凉寂寞的心境,用近在眼前的真切雨景反衬自己对远在他乡的亲友的思念,抒情达意丝丝入扣。
随堂练习
1.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D
2.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D
当堂背诵
检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