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赋税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税收,它能给朝廷带来巨额收入,赋税制度的变化,也和朝代的更替息息相关。每个朝代末年,赋税制度的泛滥,都会引起各种问题,如果有农民起义运动的发生,一般都赋税有关。关于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那可是非常之多的。当一个王朝的赋税呈衰落、泛滥之时,也就是王朝衰落之时,税银收不上来,那么就会引起财政危机,为了度过危机,朝廷肯定会下大力度去收,最终只会引起官逼民反的结局。由此引发了赋税推动王朝的衰落之路,最终实现了朝代更替的局面。而赋税的利明显是大于弊的,但它还是会成为一个朝代灭亡的隐患,超过它的平衡值,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赋税制度的重要性
好的税政是好的军政和民政的前提。
——卢麒元
商 丘 市 一 高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课程标准】①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②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概念和种类
1.概念
赋役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还有商业税和其它苛捐杂税。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概念和种类
2.种类
土地税
(田租)
人口税
(丁税)
徭役
(军役、力役、杂役)
商业税
(市税、关税)
财产税
(算缗、算车船、税民资)
是指以人丁作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税,也称丁税、人头税。
以田亩为依据征收, 古时称田租、田赋、地租税、土地税,现代俗称“公粮”。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
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交纳布或帛。
商业税,是中国古代对商人贩卖商品及其他商业行为所征收之税。有市税和关税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
公元前221年
原因:
西周分封制和井田制下的贡赋制度
——诸侯:缴纳贡赋;为王室服役, 实行劳役地租,役重于赋。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
公元前221年
⑵含义:
春秋: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①“相地而衰征”
是春秋初年齐国丞相管仲提出的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农业税的财政思想。管仲认为,“相地而衰征”将会收到“使民不移” 的效果(《国语·齐语》) ,可以使纳税负担合理,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纳税者安心生产,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证统治阶级的税收收入。
⑴原因: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
公元前221年
春秋: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是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的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的一项改革,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税亩制的实行没有废除井田制,但为农民独立经济的发展及其份地的私有化创造了重要条件,从而促进了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过渡。
②“初税亩”
⑵含义:
⑴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
公元前221年
春秋: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⑷影响:
⑶实质:
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是封建地主制代替封建领主的标志,也就是承认土地私有制,意味着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①促进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②一般认为,初税亩更接近于现代的税收,所以大多数研究者倾向这是征收的起点(农业税的开端)。
先秦时期
告别田赋鼎 铭文
乾坤转,天地变,2006年1月1日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这是史无先例的开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富强的验证!这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慈爱之心。亿万农民要歌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好。
历史上每次税费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最后无法忍受,谁都逃不出这个怪圈。
黄宗羲的观点被总结为"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定律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全国废除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在我国征收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取消。
共产党人走出了“黄宗羲定律”怪圈
《告别田赋鼎》是一个记录农业税废止事的鼎,由河北农民王三妮铸造。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鼎表瑞兽祥云,寓农民欣逢盛世。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秦汉时期
宋元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⑴田赋
2.秦汉时期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①税率极高,史称“_________”,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________。
②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________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________。
先秦时期
秦朝: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泰半之赋
三分之二
与民休息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宋元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⑴田赋
⑵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____,即人头税。
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____。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口赋:7-14岁未成年人
算赋:15-56成年人
财产税:算缗、告缗、车船税、税民资
2.秦汉时期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秦朝: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①税率极高,史称“_________”,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________。
②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________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________。
泰半之赋
三分之二
与民休息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口赋
加倍
算缗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宋元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⑴田赋
⑵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____,即人头税。
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____。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口赋:7-14岁未成年人
算赋:15-56成年人
财产税:算缗、告缗、车船税、税民资
2.秦汉时期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告缗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秦朝: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①税率极高,史称“_________”,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________。
②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________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________。
泰半之赋
三分之二
与民休息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口赋
加倍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宋元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⑴田赋
⑵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____,即人头税。
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____。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口赋:7-14岁未成年人
算赋:15-56成年人
财产税:算缗、告缗、车船税、税民资
2.秦汉时期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秦朝: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①税率极高,史称“_________”,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________。
②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________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________。
泰半之赋
三分之二
与民休息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口赋
加倍
税民资
亦称“资税”。西汉政府根据所估人民财产总额的价值征收的一般财产税。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宋元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⑴田赋
⑵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____,即人头税。
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____。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2.秦汉时期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秦朝: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①税率极高,史称“_________”,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________。
②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________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________。
泰半之赋
三分之二
与民休息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口赋
加倍
秦汉徭役有____、____和____三种。
⑶徭役
徭役的种类
更卒: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以及运输粮食等,期限一个月;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历史纵横
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作为征收田租、人口税、更赋和服徭役、兵役的依据。
更卒
正卒
戍卒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隋唐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3.隋唐时期
⑴隋朝:
A.基础:
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____役。
⑵唐朝:
①租庸调制:
唐前期承袭了____以来的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
针对21-59岁之间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___”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
B.内容: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租:
调:
庸:
北魏
租调
庸
纳粟为租 (土地税)
纳帛或布为调 (财产税)
纳帛或布代役为庸(代役税)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隋唐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3.隋唐时期
⑴隋朝:
A.基础:
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____役。
⑵唐朝:
①租庸调制:
唐前期承袭了____以来的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
针对21-59岁之间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___”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
B.内容: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北魏
租调
庸
C.影响: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③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
天宝十四载,户部上天下户数八百九十余万。安史之乱后六年统计,天下户一百九十余万,较乱前减少七百余万,天下人口一千六百余万,户减五分之四,人口减三分之二,造成此种户口锐减之原因有三:第一,戎马干戈中丧乱流离;第二,摊户陋规,民户逃亡;第三,政令效率低落,疏于申报。租庸调制之实行,以均田为主,而均田之基础,又建立于地籍户籍渊查之上。均田制度之实行,有其本身之困难,复以田地少而负担重,造成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3.隋唐时期
⑴隋朝:
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⑵唐朝:
安史之乱后,租庸调制难以推行
户口逃亡,再经战乱,户籍破坏,人口锐减,资料散失,无法整理,推想地籍亦必凌乱,租既无均田为根,难以征课,调庸从户从丁,亦无法着手。
——邝士元《国史论衡》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3.隋唐时期
⑴隋朝:
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⑵唐朝:
A.原因:
②两税法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赋税沉重农民逃亡,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募兵制的使用。
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
B.实施: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
C.内容: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3.隋唐时期
⑴隋朝:
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⑵唐朝:
A.原因:
②两税法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赋税沉重农民逃亡,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募兵制的使用。
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
B.实施: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
C.内容: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3.隋唐时期
⑴隋朝:
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⑵唐朝:
②两税法
“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影响
影响:
①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
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③扩大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宋元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4.宋元时期
①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②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③因为社会积弊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商品经济发达,政府农业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生产关系发展。
⑴宋代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4.宋元时期
①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②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③因为社会积弊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商品经济发达,政府农业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生产关系发展。
⑴宋代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募役法
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僧侣、官户等,也需要缴纳“助役钱”。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官府也因此增加了财政收入。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4.宋元时期
①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②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③因为社会积弊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商品经济发达,政府农业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生产关系发展。
⑴宋代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执政时,为解决以往各地田赋不均、税户相率隐田逃税的情况,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次年又改成十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实行方田均税法,虽可增加税源,减轻农民负担,但因清丈繁难,滋弊亦多,加之豪强地主又极力反对,所以只在少数地区实行,后基本废止。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4.宋元时期
⑵元代
①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
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
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
②在税粮外又有“_____”,按户等征
收丝和银两。
科差
元朝政府在其统治的北方地区实行的赋税制度之一。元代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南北方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是税粮和科差。科差分为丝料、包银、俸钞三项,都是以户为单位征收的。至元世祖时,此税税额稳定,包括:丝料每二户出丝二斤,交纳有封地的封主;包银,每户纳银(钞)四两。攻占江南后,为维持统治稳定,南方沿袭南宋税制,但加收俸钞,每户纳钞一两,用作官吏俸禄。以户征“科差”,是过去广征人头税制度的再现。
历史纵横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科差
赋税分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_____实物。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明清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金花银是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主要用于皇帝赏赐,折放武官月俸。原意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又名折色银或京库折银。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①明初:
②正统年间:
⑴明朝
夏税、秋粮
米麦
江南部分税粮_________送赴北京,称“_______”。
折银征收
金花银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明初:
②正统年间:
③明朝后期: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明朝: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
(2011年·全国卷文综·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D
赋税分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_____实物。
江南部分税粮_________送赴北京,称“_______”。
⑴明朝
夏税、秋粮
米麦
折银征收
金花银
a、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白银货币的流通;
b、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的发展。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明初:
②正统年间:
③明朝后期: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明朝: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
☆背景: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赋税分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_____实物。
江南部分税粮_________送赴北京,称“_______”。
⑴明朝
夏税、秋粮
米麦
折银征收
金花银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明朝: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
赋税分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_____实物。
江南部分税粮_________送赴北京,称“_______”。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明初:
②正统年间:
③明朝后期:
☆目的:
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统一征收。
B.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内容:
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为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
⑴明朝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夏税、秋粮
米麦
折银征收
金花银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明朝: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
A.赋役合并
D.纳银代役
F.官收官解
☆特点
赋税分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_____实物。
江南部分税粮_________送赴北京,称“_______”。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明初:
②正统年间:
③明朝后期:
⑴明朝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第一,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包括甲役、力役、杂役、力差、银差等合并为一,化繁为
简,“役归于地,计亩征收”,使赋役统一于田亩,随夏秋二税一起征收。
第二,赋役合并,取消力役,役银编派由人丁和田亩分担。官府所需力役由其出钱雇人应役,不得无偿征调。
第三,纳税形态,按规定除少数地区仍征收实物外,其他地区的田赋一律课征白银。
……
第六,各户根据官府发给的赋役清单,将赋役银直接上纳于县府,即课征方式由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
——整理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
B.化繁为简
☆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出一条鞭法的特点和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
夏税、秋粮
米麦
折银征收
金花银
C.计亩征税
E.一律征银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明朝: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
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明初:
②正统年间:
③明朝后期:
⑴明朝
☆意义:
A.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化;
B.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促进劳动力商品化。
C.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D.简化纳税项目,银有定额,纳有时限,官收官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员贪污腐败。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根据一条鞭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出一条鞭法的特点和意义。
第一,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包括甲役、力役、杂役、力差、银差等合并为一,化繁为
简,“役归于地,计亩征收”,使赋役统一于田亩,随夏秋二税一起征收。
第二,赋役合并,取消力役,役银编派由人丁和田亩分担。官府所需力役由其出钱雇人应役,不得无偿征调。
第三,纳税形态,按规定除少数地区仍征收实物外,其他地区的田赋一律课征白银。
……
第六,各户根据官府发给的赋役清单,将赋役银直接上纳于县府,即课征方式由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
——整理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
小组合作探究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①清前期:
◎康熙
A.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B.促进了人口增长;
C.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影响
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⑵清朝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背景:
A.土地兼并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
B.农民负担沉重、人地矛盾突出,农民困不聊生;
C.国家税收不足,造成社会不稳。
②雍正时期:
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
⑴清朝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内容:
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舍人税地
量地计丁
地丁合一
②雍正时期:
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
⑴清朝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5.明清时期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A.废除了中国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
B.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有利于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促进了人口滋长,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量地计丁,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
②雍正时期:
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
⑴清朝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明清时期
秦汉时期赋役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代初年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后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王安石变法施行“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元代于税粮外增加“科差”。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先秦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 年
1840 年
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一般认为是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
商 丘 市 一 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①征税标准:
②赋税形式:
③征税时间:
④税种:
⑤人身依附关系: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趋势)
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由不定时逐渐发展成为基本定时;
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1.关税的起源
⑴含义:
⑵起源:
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厘。
—— 《周礼·地官》
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西周时期,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⑴ 国内税与国境关税并立 废止国内关税、单一征收国境关税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⑵ 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
①起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概况:
A.《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开始丧失;
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则进一步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把外国的“议允”提到突出的地位。由于最惠国条款的普遍推行,中国不取得每个国家的同意,就不能修改任何税则。
历史纵横
B.《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进一步丧失;
C. 片面最惠国待遇: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⑵ 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
①起因:
◎把持清朝海关48年的英国人赫德
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则进一步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把外国的“议允”提到突出的地位。由于最惠国条款的普遍推行,中国不取得每个国家的同意,就不能修改任何税则。
历史纵横
③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概况:
A.中国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①起因:
◎把持清朝海关48年的英国人赫德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概况:
⑵ 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
(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8题)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A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⑶ 中国收回关税主权的斗争
①提出: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1936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716万元提高到34290万元,增长达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达34.12%
——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
①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亟待巩固;
③谋求关税自主,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
②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驱动。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⑶ 中国收回关税主权的斗争
②概况
1927
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
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要求关税自主。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又陆续同意大利、英国等国缔结新约
1930
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定》
◎中美英签订新约
③结果: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关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 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税制度
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保护了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创立
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②1985年强化法制化建设
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了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③1987年颁布具体法律
◎中国海关标志
◎海关相关法律法规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变
2.关税的演变
【典例研析】 (2021·山东·高考真题)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
【答案】A【解析】1913—1921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中国的海关征收额一路走低。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海关税收急速增长。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可知,一战前后中国的海关税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BCD都与这一趋势不符,排除BCD。
A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1.含义:
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
⑴ 民国时期:
①起步: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但并没有实施。
②开始征收: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⑵ 新中国成立以后:
①改革开放前:
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改革开放后: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⑴ 在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征收的必要;
p97【思考点】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个人所得税法》?
2.发展历程
⑵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才制定颁行。
时间轴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