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4 14: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整体探究构建 现代世界发展与变化
——解析现代世界发展与变化,看百年未有之变局
学习目标
1.结合文本,分析一战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及特点,辩证认识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2.研究史料,解析现代世界发展与变化,分析一战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
3.结合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谈谈对我国实行一带一路的认识。
课前检查: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题 目 小组 地 点 要求
建构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的思维导图 9组 前黑板 展示同学:
①迅速、简练、规范;
②明确立意,运用所学,有自己的思想最重要;
③双色笔展示。
非展示同学:①组内展示成果,找到疑难点,准备点评时质疑。②落实巩固基础知识。
1.探究一战后,为何仅隔20年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1组 后黑板
2.思考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 12组 后黑板
3.如何认识雅尔塔体系? 13组 后黑板
我的疑问 后黑板 自由展示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①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再度超过英法。而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基础无法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②政治发展不平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日由于较多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下,当本国阶级矛盾激化时就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维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材料一:可以说,“一战”结束时就埋下了“二战”爆发的种子,地点就在巴黎凡尔赛宫。种子的萌发还需要空气、水、土壤等外部条件。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就为“二战种子”提供了恰逢其时的生长条件。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历时最长的一次,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 ——思不群《二战全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空前加剧。各国为了缓和和摆脱危机,一方面提高进口税率,高筑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以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实行货币贬值,廉价对外倾销本国商品,以加紧争夺国外市场。这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 ——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2.德意日对“凡---华”体系的不满和仇视
1)为什么“‘一战’结束时就埋下了‘二战’爆发的种子”?
2)经济大萧条如何为“二战种子”提供了恰逢其时的生长条件?
凡尔赛条约中对德国的制裁过于严苛,德国时刻想打破这一束缚,国内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容易被煽动;华盛顿会议中日本对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势力划分,以及军备上的约束产生不满,始终也想打破这种约束。
经济危机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萧条现象,纷纷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只能让经济秩序更加混乱,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1)法西斯主义
4.法西斯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主要原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含义:拉丁文Fasces“束棒”的音译,原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仗,形状为一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象征暴力和权威。
特点: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法西斯五个基本理论:
1.种族优秀论
2.国家至上论:法西斯主义反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张“国家高于一切”。把“爱国主义”变成“国家沙文主义”。
3.领袖至上论:鼓吹对领袖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
4.意志至上论:鼓吹坚强意志和主观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一切。
5.暴力和强权就是真理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必须实行强权统治,进行武力征服。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极权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国家体制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任意大利首相,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名称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日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
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广田弘毅上台
组阁,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体制。
墨索里尼
希特勒
东条英机
(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标志:①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欧洲: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1936年,
德国和意大利建立
“柏林——罗马轴心”
(1)背景: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
纳粹党旗、军旗和党徽
希特勒演讲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情,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那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欧洲大陆上最高贵的民族的尊严!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面包!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你们要记住,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一个只懂得抗议的政府,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政府!当我们的尊严、领土、生存空间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地抗议政府,我们是不需要的!你们最后也会抛弃它们的!
我的同胞们,德国和德国人民万岁!自由,万岁!
“在历史上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来都是战胜者。”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史料一: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史料二: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1)史料一、史料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上述史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
(1)原因:①英法两国实力削弱; ②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③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④对社会主义的仇视(“祸水东引”); ⑤无视小国利益; ⑥希特勒的欺骗策略。
(2)认识: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
5.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英法的绥靖政策
(1)含义: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为代价,企图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
(2)表现:
起点: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九一八开始);
发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英法没有抗议
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没有反应
顶峰:制造慕尼黑阴谋
延续:对德侵略波兰坐视不理
2.美国实行“中立政策”
①1935年制定“中立法案”,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
②西班牙内战期间,把禁运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的交战双方。
3.苏联避战自保政策
—1939.8.2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希特勒和斯大林:
荒唐的伴侣
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纵容侵略。
“通往地狱的路是用善意铺成的” ——哈耶克
其实质与英法的绥靖政策有区别吗?
1936年
1938.3
1938.9
1939.3
(3)绥靖政策的危害:
①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②增加了苏联对西方大国的不信任,致使了构筑集体安全的落空。
③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及法国的沦亡是英法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历史原因:德意日对“凡---华”体系的不满和仇视;
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主要原因:法西斯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其他原因:
①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②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缺乏配合,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归纳:
①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再度超过英法。而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基础无法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②政治发展不平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日由于较多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下,当本国阶级矛盾激化时就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维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亚洲: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2)非洲: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
1.局部战争
七七卢沟桥事变
烧杀抢掠的意大利军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1)德军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二战全面爆发
2)法国沦陷:1940年6月
3)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战争将向何处去?
闪电战: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
特点:进攻性、速决性、以夺取制空权为先等
古德里安
闪电战创始人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的世界的决定性步骤,德国为此进行了哪些准备?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2、全面爆发:
马奇诺防线 法国1928-1936年在法德边界构筑的筑垒配系,全长750公里,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命名。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工事深入地下达150米,包括公路、铁路、弹药库、医院、仓库和屯兵洞,还修有俱乐部、娱乐场和电影院。有足够几十万军队维持1年的大量食物和饮水。整个马奇诺防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程水平,称得上固若金汤。
希特勒《我的奋斗》书影
丘吉尔上台
二战初期德国占领的欧洲领土
东侵奥捷波,北上占丹挪,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控制西南欧,进攻莫斯科。
1941年6月,控制了欧洲14国
(1)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2)进一步扩大:同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3.全球阶段
德军突袭苏联
日本突袭珍珠港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联合国家宣言》的26个签字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胜利
苏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
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亚洲战场
欧洲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意大利投降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爆发
转折
结束
扩大
苏德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大战进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前所未有破坏和灾难。
2 .改变了战后各国力量对比,形成新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3.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觉醒,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4.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基础。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含义:二战中后期,同盟国在雅尔塔等地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2)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联合国。
德国领土变化与分区占领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同为战争罪犯,纳粹德国的汉斯 弗兰克在临刑前忏悔:“千年易过,德国罪孽难消。”
日本的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左:(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雅尔塔协定》
①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②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③雅尔塔体系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分天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3)评价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4)实质: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
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2.维护工具——联合国
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
(1)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3)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4)作用: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相同点
不同点
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②都反映了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③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④都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⑤宗旨中都包含加强国际合作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内容
①“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
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更 具有可操作性;
②联合国比“国联”更有普遍性与权威性
③联合国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根据“学思之窗”并结合第三子目第二自然段 及P87有关“国联”的内容,对比两者具有哪些相同点,又有着哪些根本的区别?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不同点 体现意志 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意志
协调关系 调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格局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基础作用 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孕育着另一场大战;
主要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相同点
美苏两个国家意志
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暂时妥协
以美苏为中心两极格局
两个战胜国间妥协;苏联一极坍塌而瓦解
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
①都是在原有的世界体系被破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为避免战争,希望以和平手段维持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
②都是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并且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胜利
转折
扩大
初期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
突袭波兰1939.9,北欧沦陷
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投降1940.6
不列颠战役,德军首次失败1940.7-10
苏德战争爆发1941.6
阿拉曼战役1942.10
中途岛海战1942.6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1.1
1945.9日本签订投降书
1945.5德国签订投降书
1943.9意大利投降
1939——1941
1941——1942
1942——1943
四次国际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
二战的影响
法西斯主义的形成与特征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本课小结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影响?
1)德意日法西斯建立的标志、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2)罗斯福新政基本做法、内容、影响?
3)德日法西斯建立的异同?教材帮P149
2.绥靖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影响?
原因:①英法两国实力削弱; ②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③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④对社会主义的仇视(“祸水东引”); ⑤无视小国利益; ⑥希特勒的欺骗策略。
影响:①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②增加了苏联对西方大国的不信任,致使了构筑集体安全的落空。③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及法国的沦亡是英法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3.按时间先后梳理二战爆发、扩大、转折、结束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影响,清晰把握从战争爆发到战争结束的全过程。
4.雅尔塔体系的含义、内容、实质、评价?
5.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作用?和国联相比有何异同点?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7.雅尔塔体系拓展 教材帮P152
基础过关:背诵17课以下基础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