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命题过程和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谈谈我的命题过程和方法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31 14:4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
(记忆、摹仿、训练 ) (理解、应用、分析)
反映学科核心思想、核心概念、核心规律。
关注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生活、社会关系的理解。
注重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
突出情感态度与科学价值观渗透。
关注科学中考命题的主要方向
命题一般程序
1、明确考试性质;
2、确定考试目的及功能
(难度计划);
3、确定考试范围;
4、研读课程标准;
5、熟知考试说明与教材;
6、制定双向细目 ( 命题的重点 );
7、收集相关资料;
8、确定考点、能力要求及题型;
9、编制试卷内容;
10、拟定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11、确定赋分并预估难度;
12、试做后收集意见并适当调整;
13、做好磨题(卷)工作。
要求:命题程序应支持一般和重点的统一
思考:下图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命题
例1.1 如图为老式火车车轮与铁路的一部分。下列有关火车的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
A.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少火车对地面的压力。
B. 火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
C. 当火车在刹车制动时,钢轨施予钢轮的摩擦力与火车运动方向
相反。
D.人在铁道边黄线内行走,是为了避免快速行驶的火车使周围空气流速增大导致压强增大而发生行人被卷入的危险。
考试说明: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b
知道弹力的概念 a
概述压强的概念 b
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解释有关现象 b
认知层次:理解
学科能力:观察和分析等思维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实 际问题的能力
难易程度:稍难
考试说明: 知道弹力的概念 a
概述压强的概念 b
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c
认知层次:理解、应用
学科能力:观察和分析等思维能力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能力
难易程度:稍难
例1.2 如图为老式火车车轮与铁路的一部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各物体相互接触的次序如下:地面→混凝土(或硬木)枕木→钢轨→车轮。请据此分析:(1)当火车处于匀速或静止状态时,钢轨受到钢轮的压力方向是 。
(2)从图中可知,钢轮与钢轨、钢轨与混凝土枕木、枕木与地面
的接触面积大小变化规律与所用材料的强度有关,这是因为所
用材料强度越大,所能承受的 越大,所以很小的接触面
积也能达到目的。
(3)每根火车钢轨的长度是12.5米,如果每半分钟听到车轮与钢轨
接头的撞击声恰好为30次,那么火车在这段时间运动的平均
速度 千米/小时。

考试说明: 直接用压强公式或公式变形进行简单计算 b
运用机械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c
认知层次:应用
学科能力:能将知识运用在新情境中,与已知知识建立联系,分析
有关现象,运用所学的概念 原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难易程度:稍难
车轮对钢轨 钢轨对轨枕
轨枕对道床
7840 20
2
例如1.3 近年来,我国铁路进行了多次大提速,部分主要干线上的客运火车速度已提高到最高120km/h.如图所示是质量为800吨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一部分,以100km/h的速度沿平直轨道从甲地匀速运行到乙地用了1h,受到的阻力为列车重的0.1倍,该列火车经过某路基时的压强值如下表所示。
该火车经过某路基时的压强值(单位:105帕)
求:(g=10N/kg)
(1)列车从甲地匀速运行到乙地,牵引力所做的功.
(2)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积。
(3)如果再增加400吨的货物,又不增加火车对钢轨的压强,叙述你认为可行
的一种方法。
试题要素
测量
目标
情景创设
问题设计


应答方式
素材
捕捉素材
1、 从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中发现素材
2、从新闻报道、科普文摘中发掘素材
3、从学生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的作
品中挖掘素材
4、从生活中与各行各业(标志或铭牌)
的交往中捕获素材
5、从课本教材、习题试题中提取素材
6、……
定位测量目标
一、定位的依据
1. 指导命题的总纲: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目标(三维,下同)、考试说明中的考试目标(尤其需要关注二者的目标行为动词(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含义)。
2. 参考内容:教材、教师用书、实验指导手册等。
二、 目标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① 突出主干知识:如以教材章节或大标题内容为主
 ② 重视学科素养:关注三维目标,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学科思想方法,重视信息提取应用等
③ 防止超纲超标:如各地中考题或高考题不一定适合(需要关注目标要求是否相同),若素材较好,可作用改编加工的材料,或作为启发新思路的素材
一、创设情境
编制试题
1.题干信息与考试目标要求一致。
2.题干的文字叙述或图表表达应科学、严谨、简洁、无歧义,阅读量适宜,数据真实,符合实际。
3.知识背景清楚,要求既不影响思考性,又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支架”。
4.整张试卷情境设置布局合理。
问题设计
1、反映试题立意,体现材料内容;
2、突出重点,涵盖考试内容;
3、设问新颖巧妙,富有创新;
4、凸显能力要求,增加开放性;
5、叙述没有歧义,注重科学性;
6、题目灵活多变,增加思维过程。
应答方式: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 限制性试题
要求:试题构成应坚持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的统一
考试说明: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c
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c
应用电功的公式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c
认知层次:应用
学科能力:能将知识运用在新情境中,与已知知识建立联系,分析
有关现象,运用所学的概念
原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难易程度:稍难
例4、如图为接入普通教室电路并悬挂在水平楼板上的老式日光灯,日光灯总长为123cm,功率为40w,额定电压为220v,A、B分别挂在日光灯左右各1/6的位置上。若在A、B两点挂线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分别测得:A线上为6N,B线上12N。
(1)该日光灯的质量为多少?
(2)若用一条线悬挂该日光灯,要使该日光灯左右依然保持平
衡,悬挂点应在日光灯左端向右的什么位置处?
(3)该日光灯在正常电压下点亮10小时,需要 消耗电能多少?
探究题:由于工业排放的有毒重金属离子进入水体,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吸附水体重金属刻不容缓。为了探究茶渣对水中的重金属铜离子是否有吸附净化作用,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准备或制作等量干燥的碱处理茶渣(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鲜茶叶得到的茶渣)、红茶茶渣、绿茶茶渣、乌龙茶茶渣;
(2)用五水硫酸铜固体配置100 mL 50 mg/L的铜离子溶液,均匀分为5组20 mL 50 mg/L硫酸铜溶液,分别放在锥形瓶中;
(3)在4组锥形瓶中分别添加0.02 g的碱处理茶渣、红茶茶渣、绿茶茶渣、乌龙茶茶渣,另一组不添加任何东西;
(4)同时置于25℃恒温环境下直至完全吸附,取出后用纱布过滤,测定滤液中Cu2+含量,并计算出吸附率,绘制图像如图1所示。
(1)某一次在制作碱处理茶渣时,忘记洗涤,结果会使碱处理茶渣对重金属的吸附率 。
(2)根据实验结果(图1)发现碱处理茶渣吸附铜离子效果最好,其他茶渣效果一般。某同学认为该结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写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 。
(3)碱处理茶渣的吸附能力还受到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兴趣小组就PH=4时,温度对碱处理茶渣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展开研究。在正确的操作下,所得图像如图2所示。如果要找到茶渣在该PH下最适宜吸附的温度,请提出你的建议。 。
1、 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特点,考查学生信息获取、实验分析、评价能力。
2、 渗透STSE思想,寻找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3、 试题试图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分析,引导学生设计更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案。
命题立意
命题立意
1、素材来源于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关注和探究。
2、试题设境自然,语言简洁,准确到位,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能力立意,强调科学和生活的无缝对接,真切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4、着眼于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命题规范要求:坚持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的统一
信度与效度
信度:反映了考试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次考试的结果准确,误差小,成绩与考生的真实水平一致,那么这次考试命题的信度就大,即这次考试的分数可靠。
效度:是反映一项考试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成功程度的指标。就是说命题要准确地测量出它要测量的成绩。如果试题内容过难、过易或偏差,考不了该考的内容或文字表达不当、不准确等等,这些试题本身的缺点和标准答案的误差都能影响考试效度的高低。
命题规范要求:坚持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的统一
难度和区分度
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能把不同水平的考生按成绩高低区分开来的程度。
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假如难度过小或过大,即使实际能力有高有低,但都可能通过或通不过。这样试题就没有区分度了。一般说,调整试题的难度是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的重要方法,难度适中的题目,往往有较高的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与试卷的信度有密切的关系,试题的区分度越高,就越能提高试卷的信度,命题的质量就越好。
规范命题要求:坚持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的统一
提高信度的方法
1、难度适中,提高知识点的覆盖率;
2、评分标准预见性好,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试题的表达应清晰易懂,考生容易疏忽的地方应有适当
的提示或提醒,不能由于不必要的过多文字而影响答题。
命题规范要求:坚持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的统一
提高效度的方法
1、基于课标,依据考试说明和教材;
2、题型结构合理,选择适当,分数结构合理;
3、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合理;
4、不存在科学性错误,不存在歧义;
5、不能用陈题、偏题、怪题,原创试题;
6、不能因无价值的障碍影响对有价值内容的考查;
命题规范要求:坚持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的统一
提高区分度的方法
1、以中低档难度题为主,适当保留最难和最易的;
2、注重知识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3、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答案的生成性;
4、引入新情景和新材料,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体现材料多样性,考查学生分析图表、计算、判断、分
析、综合等多项能力。
命题后的反思
命题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
命题需要积累,更需要思考
命题需要投入,更需要规范
谢谢!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