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上第三单元第11课时 练习七(2)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二上第三单元第11课时 练习七(2)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4 14: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1课时 练习七(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页练习七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
二、综合练习。
1、练习乘法计算:
(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
(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算一遍。
2、练习应用题。
(1)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集体交流订正。
(2)练习七第9题
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练习七第10题
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21教育网
(4)练习七第11题
A、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
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三、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