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教学主题 走进化学世界本章主要的化学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化学实验的探究;认识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的取用。 学科 初中化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概念教学——介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而对于概念的形成,本课题通过实验探究,例如对于物质变化的学习是通过观察4个典型的实验(水的沸腾、石蜡的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记录、分析其中发生的现象,帮助学生透过发生的现象(颜色、状态、气味、发光、放热等)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课题2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须了解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严谨的,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一些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药品,学习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以便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先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研究物质的本质特征,再进一步通过介绍让学生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科学,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介绍实验室的相关规则,实验仪器以及药品取用,实验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走进化学的世界,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本单元中通过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选取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让学生置身于实验室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蜡烛燃烧实验活动中,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实验,帮助学生走进化学的世界,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本单元教学重点: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认识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仪器连接及洗涤。本单元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结论的能力;常用实验仪器、物品取用的注意事项;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单元学情 在绪言中,学生已经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那什么是物质的变化?什么是物质的性质?学生可能还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本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明确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概念,并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进而认识实验室的相关规则,实验仪器以及药品取用,实验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走进化学的世界,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单元目标 1.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5.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6.认识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药品取用及注意事项;7.掌握物质加热、仪器连接及洗涤方法;8.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9.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初步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0.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达成评价
知识评价 节名 基础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
很好 一般 不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1.了解常用的化学仪器;实验安全;2.掌握化学试剂的取用;3.掌握物质的加热;4.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5.了解仪器装置的连接;6.了解玻璃仪器的洗涤;7.掌握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单元实施
课型安排 课时设置 课时目标 达成评价 任务活动 当堂检测 课时作业
新授课 1 1.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3.能归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水的沸腾,石蜡的熔化;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4.总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联系;5.观察实验,并归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校本P13页第1题、第2题 校本课时作业
新授课 2 1.认识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2.化学实验室的规则;3.化学药品的取用;4.物质加热及酒精灯的使用;5.仪器连接及洗涤。6.观察能描述蜡烛燃烧前的性质;7.观察并记录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和现象;8.探究蜡烛燃烧熄灭时发生的现象;9.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1.认识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并了解其操作方法;2.知道化学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3.掌握药品取用的基本实验操作;4.会使用酒精灯加热;5.能进行常用仪器的简单连接,知道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6.观察能描述蜡烛燃烧前的性质;7.观察并记录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和现象;8.探究蜡烛燃烧熄灭时发生的现象;9.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1.常用的化学仪器;2.实验安全及规则;3.化学药品的存放和取用规则;4.酒精灯的使用方法;5.物质加热和连接仪器;6.洗涤玻璃仪器;7.探究蜡烛燃烧前的性质。8.观察并记录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和现象;9.探究蜡烛燃烧熄灭时发生的现象; 校本P24-25页第1-4题 校本课时作业
课时设计(课题1)
课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概念教学——介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而对于概念的形成,本课题通过实验探究,例如对于物质变化的学习是通过观察4个典型的实验(水的沸腾、石蜡的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记录、分析其中发生的现象,帮助学生透过发生的现象(颜色、状态、气味、发光、放热等)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例如,学生知道水能结冰,能变为水蒸气等变化。对于物质某些方面的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不能强求学生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所以教学只能在宏观层面进行,因此学生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3.学习目标确定 1.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5.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4.学习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化学知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探究能力 1.能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2.能够判断物质变化;
3.能够准确描述物质性质;
4.能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科学态度 1.保持并发展对化学的研究的兴趣,愿意分享和交流。
2.保持对身边化学的研究和学习,愿意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了解。
3.保持团结协作,科学严谨的精神,愿意实事求是追求化学真理。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讨论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参与,各抒己见。3分: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各抒己见,但不能整合观点。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认真观察四个典型实验思考并记录实验现象。3分:能观察四个典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观察四个典型实验思考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果展示能力 5分:四个典型实验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观察四个典型实验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四个典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总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任务一:导入新课: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回顾】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过渡】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接下来我们观看几组图片,了解一下物质的变化。【板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多媒体展示图片】钢铁生锈钢铁制品水变成水蒸气水变成冰块木柴燃烧木材造纸【讲解】我们知道,铁可以制成钢铁制品,也会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等。 学生回顾并回答。学生观看图片,思考物质的变化。 通过回顾旧知,让学生观看相关物质变化的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对物质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
任务二:新课讲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讨论】从化学角度考虑,这些物质的不同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板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阅读】阅读课本P8页提示,了解化学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图表说明。【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1-1,并讲解实验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水的沸腾石蜡的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讲解】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变化。实验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时要重点观察实验前后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的变化,观察时要全面、细致;要用语言和文字客观、全面、准确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为进一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提供证据。同学们在观看演示实验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并把现象记入在P10页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分组讨论】这(1)(2)两个实验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总结】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后又变成了液态;固态的石蜡高温熔化变成了液态的石蜡。它们的共同点是:只是状态、外形的改变,物质本身没变。【分组讨论】这(3)(4)两个实验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总结】这两个实验分别有蓝色沉淀和气体生成,共同点是物质本身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分组讨论】上述四个实验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总结】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而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 学生阅读并了解。学生观看演示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学生练习:【练习】下列这些物质的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①玻璃破碎,②钢铁生锈,③铁水铸锅,④木炭燃烧,⑤葡萄酿酒,⑥木条折断。(物理变化:①③⑥;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②④⑤) 小组讨论积极,观察仔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交流。展示时:思维清晰,表述准确。
任务三:新课讲授: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过渡】为什么物质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呢?这都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板书】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多媒体展示】铜鼎变绿铜制品船体腐蚀铁锅【讨论】为什么都是金属,却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呢?【总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性质同物质的变化一样。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沸点、密度。【提问】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属性,而变化则是一个过程。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词语。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词语。联系:性质决定变化,变化表现性质。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思考并回答:同一物质,不同情况下,物理性质可能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能够说出物质的哪些性质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任务四:新课讲授: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过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对于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变化也非常重要。【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1-2 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观察物理性质。提醒: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小心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讲解】气体名称氧气二氧化碳物理性质颜色(标准状况)无色无色物态(标准状况)气态气态气味无味无味化学性质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的变化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否支持燃烧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板书】三、氧气与二氧化碳【分组讨论】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结】性质决定变化,变化表现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 能认真仔细观察实验,并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任务五:课堂小结,随堂反馈
【提问】学完本课题,你收获……【反馈练习】校本 根据板书,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堂延伸 巩固所学
1.板书设计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区别: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联系:性质决定变化,变化表现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三、氧气与二氧化碳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校本课时作业(2)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食盐、水、蔗糖、铜导线、铁钉、食醋等,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尝试分析其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实验演示帮助同学们更直观了解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切身感受到对物质的化学探究。播放相关实验视频,使学生更身临其境的体会到物质的变化,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进入化学的世界,认识世界是物质的。
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题我采用一课时讲述,本节考点较少,主要是介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重点在于能够学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间我采用大量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演示实验时,规范实验操作,为学生做好榜样,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对如何观察实验,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如何确定实验目的等一无所知,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化学实验中,要养成讨论探究,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精神。总体来看,学生们对化学充满着好奇与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化学探究的过程当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