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不一样的溶解》
一、填空题
1.(2024三下·兰西期末)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作 。
【答案】饱和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液饱和状态的认识,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做饱和。
2.(2024二下·巴州期中)区分把糖和盐可以用嘴来 。
【答案】尝一尝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可根据味道区分,区分把盐和糖可以用嘴来尝一尝,白糖有甜味、食盐咸味。
故答案为:尝一尝
3.(2024三上·沁阳期末)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
【答案】均匀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2024三上·依安期末)生活中我们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后,食盐和红糖会 在水中。
【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 食盐、红糖放入水中,会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分布在水中,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
5.(2023三上·期末)通过 、 等方式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
二、判断题
6.(2024一下·坪山期末)红糖、 白糖、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沙子不可以。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红糖、白糖、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可以。
7.(2024六下·萧山期末)白砂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白砂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8.(2021三下·郯城月考)比较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里溶解得多,准备的水量要一样多。(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比较水中溶解度的不同,需要看在相同温度下相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多少。所以在比较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水量相同,温度也要相同。
9.(新大象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在水中能够溶解的物质在其他物质中也能溶解。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水中能溶解的,在其他物质中不一定能溶解。
10.(2024三上·沾化期末)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只有搅拌和水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温度越高,粒子运动速率越快,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溶质颗粒越小,与溶剂接触面积越大,物质溶解越快;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率。因此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是否搅拌。
三、单选题
11.(2024一下·坪山期末) 科科将盐放入一杯水中,一段时间后盐不见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盐没有消失 ( )
A.看一看 B.闻一闻 C.尝一尝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放入水中后溶解了,用肉眼无法看到食盐颗粒,也闻不到食盐的气味,可以用尝一尝的方法,发现水变咸了,证明食盐没有消失。故选C。
12.(2024·苍南模拟)区分厨房中的面粉和小苏打,最可行的方式是( )。
A.用嘴巴尝 B.观察颜色
C.用手捏一捏 D.取少量放于水中观察
【答案】D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小苏打可以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区分小苏打和面粉,最可行的方法是取少量放于水中观察。
13.(2024三下·黄岛期中)在探究“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加快溶解,下列操作有误的是( )
A.用力搅拌,减少实验时间 B.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C.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 D.搅拌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答案】A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探究“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加快溶解,使用玻璃棒需要注意的事项:搅拌时不要太用力、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搅拌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14.(2024三下·黄岛期中)小明想喝冰糖水,但家里只有大块冰糖,要想尽快地喝到冰糖水,他可以( )
A.用小锤安全地将冰糖敲碎 B.用热水进行冲泡
C.冲泡时不断用筷子进行搅拌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小明想喝冰糖水,但家里只有大块冰糖,要想尽快地喝到冰糖水,他可以用小锤安全地将冰糖敲碎、用热水进行冲泡、冲泡时不断用筷子进行搅拌。
15.(2024三下·黄岛期中)在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第1小组的同学将质量相同的粗盐和细盐同时加入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水中,发现( )
A.粗盐的溶解速度快 B.细盐的溶解速度快
C.粗盐和细盐的溶解速度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进行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控制变量,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在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第1小组的同学将质量相同的粗盐和细盐同时加入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水中,发现细盐的溶解速度快。
四、多选题
16.(2022三上·九江期中)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有许多沙子
C.在滤纸上没有沙子 D.沙子沉在水底
【答案】B,D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在滤纸上留下许多沙子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物质溶解于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透明的溶液,沙子沉在水底,说明沙子没有溶解。
五、综合题
17.(2024一下·巴州期中)把沙子和糖放入水中,用筷子搅动放置2分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你画出来。你还有什么发现请说一说
沙子 糖
我的发现:
【答案】有的物体能够溶于水比如糖,有的物体不能溶于水比如沙子。
【知识点】溶解
18.(2024三下·青岛期中)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红军派潘冬子和一位老大爷下山买食盐。买到食盐后,潘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中,扮作上山砍柴的人来到了关卡前,不料敌人加强了栓查力度。潘冬子一看,知道提着竹简是过不了关卡的。只见潘冬子眼珠一转,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潘冬子又回来了,并顺利地通过了关卡。过了山坳,老大爷问潘冬子,你刚才去河边干什么了 只见潘冬子解开棉袄,大爷用手一摸,湿润润的,一尝,咸的。大爷高兴得大叫起来:“潘冬子,你真聪明!”
(1)潘冬子把食盐“藏”在哪里了 ( )
A.浸湿棉袄的水中 B.干燥的棉袄里 C.竹简里
(2)潘冬子把棉袄里的水挤出来后,可以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取回固体食盐呢 ( )
A.冷冻 B.加热 C.过滤
【答案】(1)A
(2)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1)食盐可以溶于水,所以潘冬子把食盐浸湿棉袄的水中。
(2)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潘冬子把棉袄里的水挤出来后,可以加热才能取回固体食盐。
六、连线题
19.(2023三上·自贡期末) 把下列物品能否在水中溶解用线连起来。
食盐
芝麻油 能溶解在水中
橡皮
味精 不能溶解在水中
沙子
【答案】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味精等;芝麻油、橡皮和沙子不溶于水。
七、简答题
20.(2024一下·巴州期中)你能说一说有哪些物体溶于水?那些物体不溶于水吗?
【答案】能够溶于水:糖、盐、洗衣粉……
不能溶于水:沙子、石子、木块……
【知识点】溶解
1 / 1大象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不一样的溶解》
一、填空题
1.(2024三下·兰西期末)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作 。
2.(2024二下·巴州期中)区分把糖和盐可以用嘴来 。
3.(2024三上·沁阳期末)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
4.(2024三上·依安期末)生活中我们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后,食盐和红糖会 在水中。
5.(2023三上·期末)通过 、 等方式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二、判断题
6.(2024一下·坪山期末)红糖、 白糖、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沙子不可以。 ( )
7.(2024六下·萧山期末)白砂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 )
8.(2021三下·郯城月考)比较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里溶解得多,准备的水量要一样多。( )
9.(新大象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在水中能够溶解的物质在其他物质中也能溶解。 ( )
10.(2024三上·沾化期末)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只有搅拌和水温。( )
三、单选题
11.(2024一下·坪山期末) 科科将盐放入一杯水中,一段时间后盐不见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盐没有消失 ( )
A.看一看 B.闻一闻 C.尝一尝
12.(2024·苍南模拟)区分厨房中的面粉和小苏打,最可行的方式是( )。
A.用嘴巴尝 B.观察颜色
C.用手捏一捏 D.取少量放于水中观察
13.(2024三下·黄岛期中)在探究“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加快溶解,下列操作有误的是( )
A.用力搅拌,减少实验时间 B.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C.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 D.搅拌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14.(2024三下·黄岛期中)小明想喝冰糖水,但家里只有大块冰糖,要想尽快地喝到冰糖水,他可以( )
A.用小锤安全地将冰糖敲碎 B.用热水进行冲泡
C.冲泡时不断用筷子进行搅拌 D.以上都是
15.(2024三下·黄岛期中)在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第1小组的同学将质量相同的粗盐和细盐同时加入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水中,发现( )
A.粗盐的溶解速度快 B.细盐的溶解速度快
C.粗盐和细盐的溶解速度相同 D.无法判断
四、多选题
16.(2022三上·九江期中)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有许多沙子
C.在滤纸上没有沙子 D.沙子沉在水底
五、综合题
17.(2024一下·巴州期中)把沙子和糖放入水中,用筷子搅动放置2分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你画出来。你还有什么发现请说一说
沙子 糖
我的发现:
18.(2024三下·青岛期中)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红军派潘冬子和一位老大爷下山买食盐。买到食盐后,潘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中,扮作上山砍柴的人来到了关卡前,不料敌人加强了栓查力度。潘冬子一看,知道提着竹简是过不了关卡的。只见潘冬子眼珠一转,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潘冬子又回来了,并顺利地通过了关卡。过了山坳,老大爷问潘冬子,你刚才去河边干什么了 只见潘冬子解开棉袄,大爷用手一摸,湿润润的,一尝,咸的。大爷高兴得大叫起来:“潘冬子,你真聪明!”
(1)潘冬子把食盐“藏”在哪里了 ( )
A.浸湿棉袄的水中 B.干燥的棉袄里 C.竹简里
(2)潘冬子把棉袄里的水挤出来后,可以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取回固体食盐呢 ( )
A.冷冻 B.加热 C.过滤
六、连线题
19.(2023三上·自贡期末) 把下列物品能否在水中溶解用线连起来。
食盐
芝麻油 能溶解在水中
橡皮
味精 不能溶解在水中
沙子
七、简答题
20.(2024一下·巴州期中)你能说一说有哪些物体溶于水?那些物体不溶于水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饱和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液饱和状态的认识,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做饱和。
2.【答案】尝一尝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可根据味道区分,区分把盐和糖可以用嘴来尝一尝,白糖有甜味、食盐咸味。
故答案为:尝一尝
3.【答案】均匀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 食盐、红糖放入水中,会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分布在水中,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
5.【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红糖、白糖、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可以。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白砂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比较水中溶解度的不同,需要看在相同温度下相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多少。所以在比较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水量相同,温度也要相同。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水中能溶解的,在其他物质中不一定能溶解。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温度越高,粒子运动速率越快,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溶质颗粒越小,与溶剂接触面积越大,物质溶解越快;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率。因此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是否搅拌。
11.【答案】C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放入水中后溶解了,用肉眼无法看到食盐颗粒,也闻不到食盐的气味,可以用尝一尝的方法,发现水变咸了,证明食盐没有消失。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小苏打可以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区分小苏打和面粉,最可行的方法是取少量放于水中观察。
13.【答案】A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探究“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加快溶解,使用玻璃棒需要注意的事项:搅拌时不要太用力、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搅拌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14.【答案】D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小明想喝冰糖水,但家里只有大块冰糖,要想尽快地喝到冰糖水,他可以用小锤安全地将冰糖敲碎、用热水进行冲泡、冲泡时不断用筷子进行搅拌。
15.【答案】B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进行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控制变量,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在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第1小组的同学将质量相同的粗盐和细盐同时加入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水中,发现细盐的溶解速度快。
16.【答案】B,D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在滤纸上留下许多沙子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物质溶解于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透明的溶液,沙子沉在水底,说明沙子没有溶解。
17.【答案】有的物体能够溶于水比如糖,有的物体不能溶于水比如沙子。
【知识点】溶解
18.【答案】(1)A
(2)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1)食盐可以溶于水,所以潘冬子把食盐浸湿棉袄的水中。
(2)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潘冬子把棉袄里的水挤出来后,可以加热才能取回固体食盐。
19.【答案】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味精等;芝麻油、橡皮和沙子不溶于水。
20.【答案】能够溶于水:糖、盐、洗衣粉……
不能溶于水:沙子、石子、木块……
【知识点】溶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