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2课《声音的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2课《声音的传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2 15:47:54

文档简介

大象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2课《声音的传播》
一、填空题
1.(2019四上·绍兴期末)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2.(2024三下·凤城期末)【气体、液体、固体】上课时能听到老师提问,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河里的鱼听到岸上有人说话会被惊散,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听到楼上有人走动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
3.(2024四下·青岛期中)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在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
4.(2024四下·德城期中)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向   传播。其中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   中传播速度最慢。
5.(2024五上·博乐期末)俗话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说明    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   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夏津期末)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因此声音在任何地方都能传播。 (  )
7.(2024三下·离石期末)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  )
8.(2024三下·法库期中) “不敢高声语, 恐惊灭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量强。 (  )
9.(2024三下·法库期中)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够听见。 (  )
10.(2024三下·法库期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下·夏津期末)“掩耳盗铃”是在 (  )减弱声音的。
A.声源处 B.人耳处 C.传播过程中
12.(2024三下·太原期末)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声音的传播效果由好到差,排序正确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 B.固体>气体>液体 C.气体>液体>固体
13.(2024三下·太原期末)走进青铜博物馆,导游姐姐在中间讲解,而四周的同学和老师们都能听到她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
A.自上而下 B.向四面八方 C.从前到后
14.(2024三下·霍州期末)在月球上,两个人相距很近也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通话,这是因为____。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月球上有很大噪音
C.在月球上人的听力下降
15.(2024六下·思明期末)实验课中,老师让小明用音叉证明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下列做法不能证明的是
A.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
B.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
C.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
D.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
四、多选题
16.(2024四下·城阳期中)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得出了以下结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能力是一样的
B.“土电话”实验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用手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立刻消失,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振动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4四下·东昌府月考)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收音机、石块、水槽、水等。
实验方案:1.播放收音机,说说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2.将耳朵贴在装有水的水槽外壁上,在水中相互碰撞两块石头,能否听到声音 3.用手指轻轻地挠桌面,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现象:1.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2.耳朵在水槽外壁上:   听到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3.耳朵紧贴在桌面上   听到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实验结论:   。
六、连线题
18.(2023四上·鄄城期中)把下列相对应的现象连起来
琴弦被按住后琴声立即停止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钓鱼时河岸上的人声把鱼吓跑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停止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校园里各处都能听到上课铃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七、综合题
19.(2023四上·长兴月考)如右图,老师把电铃放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
(1)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会   (填“逐渐变弱”或“逐渐变强”)。
(2)这个实验说明(  ) 。(多选题)
A.空气能传播声音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电铃慢慢坏掉了
八、简答题
20.(2023四上·袁州期末)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为什么
九、解答题
2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B) 34)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信设备落后,士兵们通常利用伏地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波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是一种能量。
2.【答案】气体;液体;固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上课时能听到老师提问,说明声音能在,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河里的鱼听到岸上有人说话会被惊散,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听到楼上有人走动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答案】空气;各个方向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
4.【答案】四面八方;固体;气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5.【答案】光;声音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光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音。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递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故题干说法正确。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不敢高声语, 恐惊灭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量强。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控制噪声的途径一般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声音。
1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传播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声效果最快最好,气体传声效果最慢最差。
1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出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1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环境,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两个人就算相距很近也无法正常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都能够证明音叉在振动。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由于真空不能传递声音,不能证明。
16.【答案】A,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土电话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用手轻触正在发生的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17.【答案】空气;能;水槽;能;固体;声音能够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收音机、石块、水槽、水等。
实验方案:1.播放收音机,说说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2.将耳朵贴在装有水的水槽外壁上,在水中相互碰撞两块石头,能否听到声音
3.用手指轻轻地挠桌面,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现象:1.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
2.耳朵在水槽外壁上: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水槽传播到耳朵。
3.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固体传播到耳朵。
实验结论:声音能够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18.【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钓鱼时河岸上的人声把鱼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这说明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琴弦被按住后琴声立即停止,说明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停止;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校园里各处都能听见上课铃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9.【答案】(1)逐渐变弱
(2)A;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会逐渐变弱。
(2)这个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0.【答案】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物体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
21.【答案】解:骑兵骑马奔跑时,马蹄声同时通过大地和空气传播。而大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伏地听声,可以先听到从大地传来的声音,且骑兵越多,声音越响,骑兵越近,声音越清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大地传播声音属于固体传声,因而比空气传播快,且效果好,能根据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1 / 1大象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2课《声音的传播》
一、填空题
1.(2019四上·绍兴期末)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答案】波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是一种能量。
2.(2024三下·凤城期末)【气体、液体、固体】上课时能听到老师提问,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河里的鱼听到岸上有人说话会被惊散,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听到楼上有人走动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
【答案】气体;液体;固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上课时能听到老师提问,说明声音能在,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河里的鱼听到岸上有人说话会被惊散,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听到楼上有人走动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2024四下·青岛期中)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在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
【答案】空气;各个方向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
4.(2024四下·德城期中)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向   传播。其中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   中传播速度最慢。
【答案】四面八方;固体;气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5.(2024五上·博乐期末)俗话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说明    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   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答案】光;声音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光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夏津期末)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因此声音在任何地方都能传播。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音。
7.(2024三下·离石期末)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递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故题干说法正确。
8.(2024三下·法库期中) “不敢高声语, 恐惊灭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量强。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不敢高声语, 恐惊灭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量强。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9.(2024三下·法库期中)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够听见。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2024三下·法库期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下·夏津期末)“掩耳盗铃”是在 (  )减弱声音的。
A.声源处 B.人耳处 C.传播过程中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控制噪声的途径一般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声音。
12.(2024三下·太原期末)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声音的传播效果由好到差,排序正确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 B.固体>气体>液体 C.气体>液体>固体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传播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声效果最快最好,气体传声效果最慢最差。
13.(2024三下·太原期末)走进青铜博物馆,导游姐姐在中间讲解,而四周的同学和老师们都能听到她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
A.自上而下 B.向四面八方 C.从前到后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出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14.(2024三下·霍州期末)在月球上,两个人相距很近也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通话,这是因为____。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月球上有很大噪音
C.在月球上人的听力下降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环境,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两个人就算相距很近也无法正常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5.(2024六下·思明期末)实验课中,老师让小明用音叉证明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下列做法不能证明的是
A.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
B.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
C.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
D.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都能够证明音叉在振动。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由于真空不能传递声音,不能证明。
四、多选题
16.(2024四下·城阳期中)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得出了以下结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能力是一样的
B.“土电话”实验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用手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立刻消失,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振动
【答案】A,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土电话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用手轻触正在发生的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4四下·东昌府月考)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收音机、石块、水槽、水等。
实验方案:1.播放收音机,说说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2.将耳朵贴在装有水的水槽外壁上,在水中相互碰撞两块石头,能否听到声音 3.用手指轻轻地挠桌面,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现象:1.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2.耳朵在水槽外壁上:   听到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3.耳朵紧贴在桌面上   听到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实验结论:   。
【答案】空气;能;水槽;能;固体;声音能够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收音机、石块、水槽、水等。
实验方案:1.播放收音机,说说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2.将耳朵贴在装有水的水槽外壁上,在水中相互碰撞两块石头,能否听到声音
3.用手指轻轻地挠桌面,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现象:1.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
2.耳朵在水槽外壁上: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水槽传播到耳朵。
3.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固体传播到耳朵。
实验结论:声音能够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六、连线题
18.(2023四上·鄄城期中)把下列相对应的现象连起来
琴弦被按住后琴声立即停止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钓鱼时河岸上的人声把鱼吓跑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停止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校园里各处都能听到上课铃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钓鱼时河岸上的人声把鱼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这说明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琴弦被按住后琴声立即停止,说明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停止;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校园里各处都能听见上课铃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七、综合题
19.(2023四上·长兴月考)如右图,老师把电铃放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
(1)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会   (填“逐渐变弱”或“逐渐变强”)。
(2)这个实验说明(  ) 。(多选题)
A.空气能传播声音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电铃慢慢坏掉了
【答案】(1)逐渐变弱
(2)A;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会逐渐变弱。
(2)这个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八、简答题
20.(2023四上·袁州期末)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为什么
【答案】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物体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
九、解答题
2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B) 34)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信设备落后,士兵们通常利用伏地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答案】解:骑兵骑马奔跑时,马蹄声同时通过大地和空气传播。而大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伏地听声,可以先听到从大地传来的声音,且骑兵越多,声音越响,骑兵越近,声音越清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大地传播声音属于固体传声,因而比空气传播快,且效果好,能根据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1 / 1